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苋菜红、胭脂红组成的两组份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单纯形优化法对混合色素进行同时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法优化混合物的各组份浓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实际中的大量地球物理反演都是一个多参数、非线性优化问题,以往的局部方法只是利用有限的信息来改进初始模型,因此对初始模型有很大的依赖性,难以得到全局最优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全局反演方法中的模拟退火和单纯形的组合算法,改进了模拟退火和单纯形算法的匹配技术,并将它引入到电阻成像反演问题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质平衡条件条件和油气产物特征,提出了用单纯形优化方法模拟计算煤岩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油气产量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煤岩中稳定组、镜质组、丝质组自R0=0.2%开始向更高变质程度转化过程中的CH4、C2H6、C3H8、C4H10、CO2、H2S、N2、H2、H2O、OIL(油)十种组合的产量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数学分析,确定了各种产物组分的发生率与其转化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与热模拟实验法和蒂索等人提  相似文献   

4.
用Hooke-Jeeves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寻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模型验证阶段的水文地质参数调整一直是地下水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传统的参数调试方法如试估—校正法既需要大量的时间,又必须凭借经验进行人工干预。这对于本就缺少经验的人来说是无法逾越的难题。因此前人研究了包括单纯形等多种自动优化方法来反求水文地质参数。本文采用的Hooke-Jeeves法是一种算法简单,便于使用的优化方法,它避免了单纯形法必须先形成一系列单纯形顶点及通过形心寻优的麻烦,而是根据误差下降趋势直接寻优获得结果。方法首先将反求水文地质参数问题简化为一无约束优化问题,最终运用Hooke—Jeeves方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地下水位观测多优化设计方法--孔位离散游移式单纯形优化设计法。该方法不仅优化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衡量观测网质量的标准全面客观,是一种适合广泛使用的观测网优化设计法。文章还对与观测网优化设计有关的最优观测网使用时限及观测精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郑丽宁 《福建地质》2004,23(1):38-43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4%NH4NO3消除干扰。测定水样中的锂。试验了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27μg/l,特征量为4.2pg,锂的质量浓度为0μg/l~30μg/l时,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对于ρ(Li)=20.0μg/l样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3.03%。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非水滴定法连续测定铀矿地质样品中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的新方法,建立了优化的测定体系。无机碳回收率为99.4%~100.1%,有机碳的回收率为98.54%~103.1%,该法应用于生产,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应用单纯形-模拟退火混合算法估计河流水质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由单纯形法(SM)与模拟退火(SA)两种算法构成的混合算法(SMSA),应用于求解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估计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分别就不同的降温指数、内循环次数与新状态产生函数中的扰动系数等算法控制参数对混合算法和改进模拟退火法的收敛速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SMSA混合优化算法对于求解估计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在实验条件下,与单一具有记忆功能的改进模拟退火法的水质参数计算结果相比较,SMSA混合算法具有:①混合算法的收敛速度明显优于改进模拟退火法;②降温指数和内循环次数对SMSA混合算法的收敛速度影响非常微弱;③新状态产生函数中的随机扰动幅度大小对算法收敛速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沉积物中黑碳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 误差分析和回收率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黑碳的一种误差较小的改进方法,并对实验误差及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同时给出了方法的回收率。经过未均匀处理样品的平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的总体偏差为8.89%,其中个别样品的偏差可达10%-20%;在样品进行了均匀处理后,得到平行实验的总体偏差为3.29%,HCl-HF单步处理的总体偏差为1.96%,而K2Cr2O7氧化处理单步实验的总体偏差为2.50%。其中回收率实验表明,黑碳的回收率可达80%以上。由此可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是准确测定沉积物黑碳含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在流域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编码遗传算法中加入单纯形搜索算子和加速搜索算子,提出了混合加速遗传算法.通过实例对该法与其它一些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并在大坳流域模型的参数优选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结果表明,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具有直观、简便、快速及适用性强等特点,是一种既可以较大概率搜索全局最优解,又能进行局部细致搜索的优秀非线性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贾十军 《安徽地质》2013,(2):132-136
土壤中镉元素稳定的残渣态所占比例在重金属中为最低,其赋存形态以离子态为主,易被植物吸收的活性态较高,生态危害较大。稻米镉元素与土壤镉元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根据区域土壤镉元素与稻米镉元素含量及稻米镉超标率关系,将水稻种植土壤分为生态安全土壤、具生态安全风险土壤及生态安全高风险土壤,提出了土壤镉元素生态安全定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快速程序升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镉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进行前处理,为提高分析效率,改进了石墨炉升温程序,省去了常规方法中的灰化步骤,使测定镉的程序升温时间由常规的90~100 s降至24 s,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方法检出限为0.011 μg/g,加标回收率为93.5%~106.0...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稻谷重金属含量关系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Pb含量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及全国背景值,其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采集该地区典型耕作区58套土壤-水稻样品,查明Pb、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关键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从水稻根→茎叶→稻谷,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富集系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有害重金属As、Pb等的递减速率远大于植物营养元素Cu、Zn,指示水稻根部对重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阻截作用。土壤-稻谷间Pb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显示土壤Pb是稻谷Pb的重要来源;稻谷Pb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pH呈弱负相关关系,说明富含有机碳、相对碱性的土壤环境可降低土壤Pb的生物有效性,减少稻谷对土壤Pb的吸收富集。土壤理化条件对稻谷Cd富集系数有显著影响,富含有机碳、Al2O3、Fe2O3、CaO、MgO、S的土壤条件有利于阻断稻谷对土壤Cd的吸收,降低土壤Cd污染的生态风险。本项研究为开展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预测稻谷食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苏锡常地区416套稻米-耕层土样品Cd等元素含量的解剖研究,证实了土壤Cd、Zn、Se、p H、OM、CEC等是控制稻米Cd的重要地球化学因素。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酸性土壤环境中当稻米Cd的BCF值大于10%时,稻米Cd与土壤Cd、Zn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67。土壤Cd的生物有效量普遍较高,土壤中酸可溶态Cd与稻米Cd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7,接近或稍高于稻米与土壤Cd的相关性;2)土壤Se、OM、CEC均能抑制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在一定条件下稻米Cd与土壤Se、OM、CEC之间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小于-0.5;3)土壤酸化可促进稻米对土壤Cd的吸收,当土壤Cd0.2 mg/kg、OM变化于2.5%~6.5%时,稻米Cd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4)水稻不同器官中Cd含量不同,从根部→地上部→稻米Cd含量渐次降低,指示根部水稻器官在稻米从土壤吸收Cd的过程中发挥了更大作用、水稻根系吸收的Cd多积聚于根部。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胃癌高、低发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扬 《福建地质》2008,27(1):29-36
通过对长乐市梅花、文岭镇胃癌高发区及福安市下白石镇胃癌低发区的土壤、水体、稻米等介质中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胃癌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癌高发区的土壤、稻米中Mo等有益元素缺乏,稻米中Hg、Cd等有害元素较高,饮用水中Cl^-、Mn等有害元素较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日用陶瓷浸泡液中痕量镉的反应体系。对载气流速、NaBH4浓度、增敏剂加入量和介质酸度的影响,以及基体和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考察。将该方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比较。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为94.0%~104.9%,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3.6%。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等优点,用于陶瓷浸泡液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富硒土地是生产富硒农产品的宝贵资源,黑色岩系形成的土壤通常富含硒和重金属元素。为了指导这类富硒土地资源的安全开发利用,选择浙江中部典型黑色岩系分布区,通过调查土壤-作物中硒和重金属的浓度及生物有效性,评价农产品富硒率,识别作物重金属超标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富硒土壤占38%,足硒土壤占62%,水稻和莲子富硒率分别为85.71%和100%;受黑色岩系风化成土影响,研究区土壤镉含量介于污染筛选值和风险管控值之间的样品比例为26%,且Cd活动态和潜在活动态所占比例分别为57%和40%,水稻籽实中Cd超标率为31%,莲子Cd含量均不超标。基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形态的风险评价表明,富硒土壤开发利用的风险区主要位于西皮山岗和腰塘边一带,建议禁止种植农产品,其他黑色岩系发育的富硒丘陵地区,虽然土壤镉含量较高,但因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中Cd的超标率较低,应加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龙岩中甲铁矿是上世纪60年代探明的海相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多金属硫化物磁铁矿矿床。随着该矿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的突破,最近发现矿石中共(伴)生的分散元素铟、镉含量超过综合利用工业最低品位要求,铟、镉的储量估算均可达大型规模。通过研究铟、镉的赋存状态,认为矿石中尚无铟、镉的独立矿物存在,铟、镉主要与锌呈类质同象存在于闪锌矿的晶格中;铟、镉综合回收经济评价表明,铟、镉在选矿流程中主要走向锌精矿,可在锌的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并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永安—梅县凹陷带内有众多与该矿床类似的铁多金属矿,该矿床共(伴)生铟、镉含量及赋存状态的考察,对区域同类矿床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提升经济价值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壤镉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实现精准、快速和有效地防治土壤镉污染,首先必须厘清土壤中镉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行为。近年来,随着镉同位素分析技术的进步及其分馏机制认识的深入,镉同位素在土壤镉示踪中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土壤样品镉同位素分析前处理方法以及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基质复杂的土壤样品,高温高压密闭消解和微波消解可以满足其镉同位素测试要求。在分离纯化镉回收率足够、干扰元素去除彻底的情况下,应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分析镉同位素并采用标准-样品匹配法、外标法或双稀释剂法进行质量歧视校正,均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土壤镉同位素组成数据。同时,本文概括了土壤多个潜在镉源的镉同位素组成以及典型过程(风化淋滤、吸附、沉淀/共沉淀、络合)镉同位素分馏方向与程度。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镉同位素在示踪土壤镉来源及其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进一步开发和优化高精度镉同位素分析方法,建立土壤镉同位素指纹图谱,揭示土壤多组分、多界面过程中的镉同位素分馏机制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以东北主要水稻产区为研究区,以土壤-作物系统锌元素地球化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水稻样品的采集、测试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水稻产区土壤表层锌含量介于11.01~94.95 mg/kg之间,平均值为43.97 mg/kg,锌含量总体处于缺乏状态;籽实锌含量介于14.27~36.92 mg/kg之间,平均值为24.70 mg/kg,样品中97.56%的籽实锌含量满足人体需要从谷物摄取到的量,品质优良;水稻籽实锌生物富集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草原风沙土、草甸土、盐渍水稻土、黑土、淹育水稻土、水稻土、暗棕壤、草甸白浆土;水稻籽实中锌元素的富集与土壤表层硼、锗、铋、镉、铅、锂、铍等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