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玉磷 《地质论评》1986,32(6):607-607
福建西部中石炭世地层以往被认为有两套不同岩性组合,一套以碳酸盐沉积为特征的灰岩、白云岩等,另一套以碎屑沉积为主的砂、泥、硅质岩。前者称黄龙组(C_2h),后者称经畬组(C_2j),二者为同期异相产物。还认为中石炭世的(竹蜓)类化石自下而上仅有:Profusulinella和Beedeina-Fusulina两个组合带,其下缺失Pseudostaffella带。最近,在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我们在宁化泉上、湖村、石洞峡,清流嵩溪等地系统地测制了林地组(C_1l)之上、黄龙组之下的一套以硅质岩为主、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大田新桥岩体形成时代问题,目前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根据该岩体同位素年龄成果,锆石矿物学特点,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岩体的主要形成时代,应属于加里东期产物。  相似文献   
3.
朱玉磷 《地层学杂志》1991,15(3):181-188
<正> 福建境内魏坊地区的奥陶系出露最完整、研究也最详细,1931年王绍文于魏坊之西十余公里的罗峰溪村一带创立“罗峰溪千枚岩”,罗峰溪群一名系指整合于震旦系之上、不整合于晚泥盆世粗碎屑岩之下的一套厚度巨大的浅变质砂、泥、硅质复理石建造。时代统归下古生界。福建省区调队将本套地层划分成四个群五个岩性段,创建东坑口群、魏坊群  相似文献   
4.
朱玉磷 《岩石学报》1995,11(3):343-351
福建西部震旦系上统变质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REE分布模式均呈向右倾斜的曲线,具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系亲石元素和亏损地幔岩相容元素,(86)Sr/(87)Sr初始值0.7105~0.7126,显示陆壳重熔生成的岩浆特点。它们是在浙南-闽西北加里东期挤压碰增造山作用中陆壳重熔岩浆上升喷发产物。  相似文献   
5.
下坂金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带之中,是近年来勘查的金矿床。通过对矿床的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该矿床成因上与流纹斑岩关系密切,具有广义斑岩型矿床特点。  相似文献   
6.
朱玉磷 《福建地质》1992,11(3):213-222
福建某地前震旦系变质岩中韧性剪切构造是在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以发育有狭窄的面状变形的高应变带——构造片岩带及其中的大量韧性变形迹象为其典型特征。对韧性剪切构造形成机制的讨论,认为成因上与早期岩层褶皱变形有密切的联系,与构造片岩带相伴产出的含锌、铍矿层.受控于片岩段中的透辉石岩层位,明显表现出层控特点。这是我省基底变质岩中又一新发现的古矿层位.其中受控于变质岩层位的铍矿类型在省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7.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历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岩浆不混溶作用在业界得到重视,使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笔者在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中首次发现大规模酸性岩浆不混溶现象,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研究揭示,大约温度在900~650℃之间、剧烈的过冷度变化条件下岩浆发生不混溶两液相,一相为富硅的球粒相,另一相为富铁的基体相。不混溶球粒相发展,最初可能由大黏度富桥氧的硅氧四面体 络阴离子团聚集成核,成核后形成珠滴状液滴,液滴聚集成塑性小球,小球碰撞合并奠定球粒个体,球粒个体先后经历过三个世代的反复交叠生长而定型。在浮力和岩浆上侵的综合作用下,无数个球粒个体与熔浆分离、上浮、云集成规模宏大的富硅球粒相,即球粒流纹斑岩地质体,富铁基体相下沉形成英安岩地质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球粒相富集主元素SiO2、K2O、Na2O和微量元素Sr、Ba;基体相富集主元素Al2O3、TiO2、MgO、TFe2O3和微量元素Rb、Cs、Zr、Hf、Th、Ta、Nb、La、Ce、Ni、Co、ΣREE。随着两相间的物质交换迁移,球粒相所占比例增大,基体相不断减少,明显表现基体残余岩浆朝着基性方向演化,这是本文揭示的酸性岩浆不混溶成分演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 U—Pb、Rb—Sr 同位素测定年龄手段,获得了迄今为止我省最大的同位素地质年龄。作者应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原理并结合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对所获得的同位素数据进行解释,认为所获得的锆石 U—Pb—致曲线法下交点模武年龄(643百万年)为该地层沉积年龄,而全岩 Rb—Sr 法给出的等时线年龄(606百万年)为该地层晚期成岩重结晶年龄。这一成果的解释与地质上推断的时代相当吻合。从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并以同位素年龄作为时代划分依据,对省内区域上地层对比并与峡东震旦系标准剖面比较,讨论了该套地层的时代归属。作者认为本省晚前寒武系这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其所夹的泥硅铁质、碳酸盐岩沉积,其时代归属为震旦系上统为宜。该套地层中部的黄铁矿层、大理岩、硅质岩三者相伴生的标志层位的建立,为该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福建西部早古生代杂砂岩特征及其源区和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玉磷  邱盛安 《地质论评》1989,35(6):501-511
福建西部早古生代杂砂岩属富石英杂砂岩类。稳定碎屑石英的高含量和不稳定碎屑长石、岩屑的强烈贫化,表现了沉积物具再旋回特点。很高的SiO_2含量及CaO、Na_2O的贫化,并以低的Fe_2O_3+MgO、Al_2O_3/SiO_2、TiO_2和高的变化极大的K_2O/Na_2O、Al_2O_3/(CaO+Na_2O)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的杂砂岩相类似。稀土元素模式及其参数特征相似于现代的和古代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沉积的杂砂岩。分析表明,本套杂砂岩的源岩是以沉积岩、浅变质岩为主和中—酸性火成岩混合组成,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构造上不活动的被动大陆边缘或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10.
福建龙岩中甲铁矿是上世纪60年代探明的海相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多金属硫化物磁铁矿矿床。随着该矿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的突破,最近发现矿石中共(伴)生的分散元素铟、镉含量超过综合利用工业最低品位要求,铟、镉的储量估算均可达大型规模。通过研究铟、镉的赋存状态,认为矿石中尚无铟、镉的独立矿物存在,铟、镉主要与锌呈类质同象存在于闪锌矿的晶格中;铟、镉综合回收经济评价表明,铟、镉在选矿流程中主要走向锌精矿,可在锌的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并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永安—梅县凹陷带内有众多与该矿床类似的铁多金属矿,该矿床共(伴)生铟、镉含量及赋存状态的考察,对区域同类矿床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提升经济价值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