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龙爪沟群”构造地层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正> 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群及其与鸡西群的对比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了。80年代出版了大量专著,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对二个群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案逐步趋于一致(具然弘等,1982;顾知微,1982a;1982b,1982c,1983;顾知微等,1984;李尉荣等,1986;黑龙江省东部中生代含煤地层研究队,1986);90年代,沙金庚(1990,1991,1992)基于双壳类等古生物化石的新发现,提出将龙爪沟群和鸡西群时代修正为白垩纪或主要为白垩纪。作  相似文献   

2.
对黑龙江东部龙爪沟群和鸡西群时代的不同认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金庚 《地质学报》1991,65(4):376-383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东部的含煤地层龙爪沟群和鸡西群的时代。这两群的时代长期以来被归属或主要归属于侏罗纪。但龙爪沟群上云山组和鸡西群城子河组下部产中Barrem Jan—早Albian期的双壳类Aucellina化石,龙爪沟群七虎林组产早白垩世双壳类和菊石化石。因此,这两群的时代主要甚至全部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
梁诗经 《福建地质》2003,22(3):105-115
福建地质时期植物化石分布较为广泛,在晚泥盆世至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中均有分布,根据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地层序列,可划分为10个植物组合,各植物组合特征明显,对岩石地层单位时代确定及对比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蔡雄飞  陈斌  刘德民  袁晏明  王国灿 《地层学杂志》2006,30(3):263-268,T0001,T0002
青海境内三叠系上巴颜喀拉山亚群中部发现大量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对造山带成层有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尤为重要。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及其与地层的关系,可划分5个组合带(自上而下):5)Bergaueria-Helminthoidichnites;4)Helminthoidichnites-Circulichnis;3)Monocraterion-Helminthoida;2)Palaeophycus-Paleodic-tyon;1)Helminthoi-dichnites-Phycosiphon。这些不同类型遗迹化石可能与具体环境的关系并不紧密,而与岩性、水流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牛绍武  张鹏远  孙淑芬  刘永顺 《地质通报》2016,35(11):1753-1770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稀有-稀土铁矿床,关于其时代归属尚存分歧。在都拉哈拉组(H3)与尖山组(H5)发现丰富的早寒武世微古植物化石,在尖山组(H5)硅质岩中发现早寒武世小壳化石,在哈拉霍疙特组(H8)确认了奥陶纪床板珊瑚的存在(包括块状群体与丛状群体),并首次发现大型古钵海绵化石与遗迹化石,在比鲁特组(H10)鲍玛序列中发现遗迹化石。初步确认,内蒙古商都地区三足化石(腕足类、头足类与腹足类)的层位可能为呼吉尔图组(或哈拉霍疙特组)。多门类化石的发现与确认,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含矿地层时代提供了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也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与大地构造学意义。根据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组合与时代,将原白云鄂博群下部(H1~5)重新厘定为狭义的白云鄂博群,时代为早寒武世;原白云鄂博群上部(H6~15)重新命名为宽沟群,时代为早—中奥陶世,其间的假整合可能就是吉—黑地区的兴凯运动面。重新厘定的白云鄂博群与宽沟群一并划归天山-兴安地层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它是天山-兴安古生代海槽的一部分,并为海槽最南端的一个加里东褶皱带。  相似文献   

6.
阿牙登组是原1∶20万区调建立的地层单位,置于白云鄂博群上部。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没有在该地层中发现"大化石"。笔者在呼吉尔图西阿牙登组建组剖面上系统采集了微体古生物化石,首次在该地区发现了藻类化石,确定地质时代为早寒武世。该时代只能代表阿牙登组本身,应将其从白云鄂博群中剔除。  相似文献   

7.
碧口群的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碧口群是一套发生在台地与裂谷之间的裂谷边缘型沉,各类岩石之间具有规律性的相变特征,按岩石类型及组合特征可划分为7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根据该群不整合在志留纪茂县群或水晶组之上,被中泥分统一石炭略阳组连续沉积覆盖,以及自身所产化石,将其时代确定为早一中泥盆世。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勒泰地区变质岩中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勒泰地区变质岩很发育,而且厚度巨大,属于地槽型浅海复理石沉积.由于变质岩地层缺少生物化石,地质学者对其划分及对比有不同的认识.笔者(1987)在阿勒泰地区研究地层古生物时,从黑山头—喀纳斯湖、锡伯渡—库鲁木提及北塔山—青河地区的29个剖面采集了216个微生物样品,其中15个剖面含震旦纪的微古植物群,1个剖面含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微古植物群,这些古植物的发现对查清这些变质岩岩层的时代及地层划分、对比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藏日土县北部拉竹龙地区雅西尔沟一带的一套碳酸盐岩建造的地层,前人将其划归雅西尔群,由于化石依据不足,将其时代错定为泥盆纪。本次工作在该套地层中新发现了大量属于早三叠世的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从而为该套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同时根据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将这套地层命名为万泉河群。  相似文献   

10.
首次对研究区额木尔河群的古植物群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古植物群的组成主要为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其中蕨类植物主要包括真蕨植物门与楔叶植物门,共计8属15种;裸子植物包括银杏植物门、苏铁植物门及松柏植物门,共计15属29种,并阐述了各植物门的主要组成特征。额木尔河群的植物化石组合具有以下特征:(1)Coniopteris的分异度和丰度均较高;(2)产有中侏罗世较为典型分子Coniopteris burejensis与Eboracia lobifolia;(3)Coniopteris、Cladophlebis、Eboracia的共同大量出现为本区古植物群的主要特征。上述特征表明,该古植物群应该划归到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晚期组合,其时代为中侏罗世。通过对研究区额木尔河群古植物群在纵向上的分布以及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将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晚期组合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组合,即绣峰组中的Coniopteris-Nilssonia亚组合、二十二站组中的Coniopteris-Czekanowskia亚组合、漠河组—开库康组中的Coniopteris burejensis-Cladophlebis cf.asiatica亚组合。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研究区生物地层资料,确定额木尔河群的地质时代,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目前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西广丰广丰群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利民  阎永奎 《地层学杂志》1991,15(4):263-269,T002
<正> 江西省广丰一带在中元古代地槽型双桥山群之上和震旦纪地台型志棠组之下发育一套沉积-火山岩过渡型建造,厚达4000余米。赣东北地质大队、江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及华东地质学院等单位进行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但这套地层从未发现生物化石,故其时代归属和划分各家认识不一。近年来,笔者在这套地层的下部和上部的沉积岩层  相似文献   

12.
板溪群研究的动向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曰俊  郝杰 《湖南地质》1993,12(1):8-10,14
按多重地层划分原则,板溪群作为雪峰一武陵山区上元古界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80年代以来,许靖华教授提出了中生代板溪蛇绿混杂岩的观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对板溪群地层学涵义的认识不一致;当前板溪群研究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板溪群地层学涵义的混乱;2)关于板溪地层性质的认识分歧;3)关于板溪群时代归属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江西中部新元古代潭头群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江西中部在元古代神山群黑色千枚岩之上,早震旦世古家组砾岩或含砾千枚岩之下,有一套以火山碎屑岩夹酸性火山熔岩为主的地层,这套地层命名为潭头群,自下而上划分为田东组,火峡岭组,上施组,总厚达2000m。上部2个组产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时代大部分属于蓟县纪-震旦纪。下部田东组的熔岩测得锆石U-Pb年龄为(1027±36)Ma。根据上述情况,确认潭头群属于新元古代,时限为1050 ̄740Ma之间。  相似文献   

14.
辽北“辽河群”极为复杂,对其划分方案存在诸多分岐.实际上辽北“辽河群”除由不同时代地层组成以外,尚包含少量二叠纪的超基性岩、花岗质糜棱岩、闪长质糜棱岩.笔者在野外研究的基础上,对辽北“辽河群”进行解体,原则上不另建新的地层单位,“是谁归谁”,共划分了新元古代红透山岩组、中元古代三岔子群、新元古代西保安岩组和奥陶纪下二台群4个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西峡地区出露的信阳群浅—中级区域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含海百合茎、海绵骨针、腕足类动物化石碎屑及粗枝藻科叶状体化石。这为西峡地区信阳群的时代确认为古生代提供了证据。对研究该区构造位置、水体及沉积环境、地层划分与对比、找矿等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官庄群主要出露于鲁西南地区的平邑盆地和蒙阴盆地,由于盆地范围较小,岩性横向变化大,地层划分对比较为困难,加之露头区植被覆盖严重,以往发现的生物化石较少,时代归属上各家观点不一。在野外剖面实测及钻井剖面系统采样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所获大量的介形虫、轮藻和腹足类化石(其中许多系首次发现),与国内外同期沉积盆地进行了横向对比,提出与以往地层划分意见相比有重大改动的新方案,即:鲁西南地区官庄群固城组和卞桥组底部地层属上白垩统,卞桥组其余部分属下古新统,常路组为中、上古新统,朱家沟组为下始新统,大汶口组划归下始新统至中始新统。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冷家溪群岩石地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述了湖南冷家溪群雷神庙组、黄浒洞组,小木坪组、坪原组等岩石地层单位及其标准剖面的岩性、岩相、标志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了冷家溪群微古植物面貌与组合特点,探讨了冷家溪群的时代归属。对省内各地出露的冷家溪群,进行了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18.
<正> 七十年代中晚期,原四川107地质队在进行1:20万南川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曾于黔北道真县的巴鱼测得一志留系剖面,在韩家店群近顶部地层中发现笔石Streptograptus nodifer和S.sinicus等,但未见图影。 1983年7月,笔者和胡兆珣等又至该地,亦于该群近顶部地层(与前者可能为同点)的页岩中采获笔石、腕足、三叶虫、瓣鳃类等化石,特别是笔石群的发现,不仅为解决黔北韩家店群的时代,而且也为确定川东南—黔东北溶溪组的时代提供了佐证。本文运用现代地层学多重地层划分(多元论)的观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东准噶尔地区荒草坡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家常 《矿物岩石》1999,19(4):52-55
荒草坡群是东准噶尔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其时代归属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衰一是。本文通过两个剖面分析,对荒草坡群的时代归属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芒草坡群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20.
碧口群是一套发生在台地与裂谷之间的裂谷边缘型沉积,各类岩石之间具有规律性的相变特征,按岩石类型及组合特征可划分为7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根据该群不整合在志留纪茂县群或水晶组之上,被中泥盆统—石炭系略阳组连续沉积覆盖,以及自身所产化石(Amphisitespulcher,Bairdiasp.,Desquamatiasp.,Schizophoriasp.等),将其时代确定为早—中泥盆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