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地震工作方针和“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国家地震局除负责全国的地震监视、预报,以及建设规划区和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之外,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工作也一直非常重视,并把地震灾害预测视为地震灾害预防的依据,将地震灾害预测研究列入了地震局的基本工作范围。地震灾害预测是地震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目的在于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震害预测是在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设施(包括建筑物、生命线设施和各种设备)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类设施的易损性,预测位于具有潜在地震危险地区的城市、乡村和工矿企业由地震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众灾之首,对震后灾情时空分布的快速认识以及紧急应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目前灾害应对领域与政府工作的热点。地震灾害研究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涉及构造地质学、社会学、灾害学、公共管理和危机管理等众多领域,必须在多学科综合的框架下,研究“地震-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应对”这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但目前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研究的尺度对一次特定地震紧急处置的应用价值有限;构造地质学研究地震发生发展规律,偏重于地震灾害的自然属性,而在震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比较薄弱;地震紧急救援的指挥布局等也未进行详细分析,缺少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预防”转化的热门课题。本文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地震小区划的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城市用地类型的城市地震易损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专家打分法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方法。最后设计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流程,并给出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算法。  相似文献   

4.
1994年美国北岭和1995年日本神户先后发生破坏性地震,使两国遭受了严重铁生命和财产损失,促使两国的决策机构联手合作,进行防震减灾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两国地震策略的转变过程和双边合作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地震灾害预测预防和减轻损失的对策概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引言”中指出:地震社会学是主要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边缘学科。在“由来及发展”一节中说明,地震社会学是随着破坏性地震的不断发生和地震预测、预报等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名词是1977年1月第五次日美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的;中国从1979年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后,开始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同其他国家那样,当前也是主要集中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这个中心问题上。在“主要研究任务”一节中阐明,地震社会学主要是探讨组织体制的作用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探索发挥地震预报的积极作用;调研地震虚报、误传和谣言的对策;研讨地震的综合及各项对策;开展震害调查和预测;拟定与地震和地震预报有关的各项法令条例等。最后两节概述了我国开展地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概况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笔者在参与“亚太地区减轻地震和海啸灾害技术开发及其整合(EqTAP)”大型研究项目所做的1976年中国年唐山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地震灾害的比较研究写成,着重论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和实施技术。为了使论述更为全面,本文还联系1990年代发生在美国、土耳其、印度、墨西哥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灾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为了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近10年来,地震区划工作正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90年代前5年在世界上发生的几次造成极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的大地震(如1990年的伊朗地震、1991年的哥斯达黎加地震、1993年的印度地震、1994年的美国加州北里奇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神户地震)都与其场地因素有关,从而使地震区划工作更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风险治理和隐患排查的重要手段,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工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综合考虑震源破裂过程、地震动传播路径、场地条件、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等因素,构建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以嘉兴市为研究示范区,基于设定地震和多概率地震危险性水平开展城市群体建筑结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及震害模拟,构建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可视化分析平台。该项研究旨在探索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顺利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新疆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强震预测研究及建设部《2 0 0 2年中美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项目》中“新疆与内华达地震构造与地面运动衰减的共同特征”研究项目 ,应新疆地震局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害与风险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所引起的自然现象,而地震风险是指由地震灾害所导致人类及其环境破坏的可能性。在考虑抗震设防时,地震风险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地震灾害与风险这两个概念进行探讨,然后利用500年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对大华北地区的地震灾害和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大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风险,尤其是鄂尔多斯周缘和京津唐地区;研究区内很多城市现行的抗震设防要求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11.
地震及其灾害是人们共同关心的、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下面仅以“中国的地震活动和减轻灾害的工作”为题,谈谈地震活动与灾害;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及其工作体系;地震预报工作及其进展;减轻地震灾害的五年计划及其发展战略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办公室要求与其有关的研究技术人员每半年必须对本人所做工作作出小结,对新开研究课题作出答辩,并将这些报告汇编成册,每半年出版一期题为《技术报告总结概要》(Summaries of Technical Re-ports)的专辑。仅就1977年以来而言,以“美国国家地震灾害减缓计划参加者”名义编制的这种题为“地震灾害减缓计划”的专辑,均按下述项目分类:I、地震灾害研究:A、地震危险性:1.大地构造格架,第四纪地质和活断层;2.地震重复性和年代鉴定。B、地震效应:1.地面运动;2.地面破坏;3.地表断裂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关键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地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地震系统总任务:“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我们必须进行综合防震减灾工作.综合防震减灾是由“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几部份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防震减灾工作除了“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以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外,“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地震前兆特别难以“抓住”;迄今,几个国家中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是发生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监测非强化的地区。1995年1月17日7.2级神户地震也不例外,它发生在远离东京及其附近密集仪器监测区的地方。然而,Igarashi等非常幸运地在神户附近于神户地震前几个月建起了一个地下水氡监测站,并能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他们的结果发表于本期《Sci-ence》上,同时发表的还有一篇Tsunogai和Wakita的文章,他们采用一种独创的廉价的方法在不同地点观测到另一种震前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这种方法是,收集商业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美地震研究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附件3“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计划,由中国国家建委抗震办公室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通过建筑、城市规划和工程减轻地震灾害专题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讨论会的中国代表19人、美国代表11人。会上共宣读和讨论了论文25篇(中国13篇、美国12篇)。论文  相似文献   

16.
为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号召,切实加强和提高对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及科学研究与普及工作,努力开创华南沿海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研究与对策的新局面,为保障华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和海  相似文献   

17.
引言美国国会于1977年制定了全国地震灾害减轻计划(NEHRP),旨在减轻美国由未来地震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危险性。1977年地震灾害减轻法(公共法95-124)指导总统“建立和执行一项有效的地震灾害减轻计划”。美国国会承认地震可能是国家面临的最大单个事件的自然灾害。一次地震可波及成千上万平方英里,会造成数百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会造成数万人的伤亡,同时可能破坏地震区,甚至全国  相似文献   

18.
中美地震科技研究合作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美两国根据1980年正式签定的“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所进行的合作研究近况,包括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板内活动断层与地震研究;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地壳深部构造;岩石力学实验室研究;超长周期地震台站的设置和资料与地震图胶片的交换七个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综合介绍了2001年3月24日日本广岛发生6.4级地震的破坏情况,发震和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概述了日本的地震灾害,地震观测技术和“地震预计计划”的进展,并阐述了日本未来10年地震调查研究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地震局反复强调在地震减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功能,这是从深化改革和全面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高度,从高层次对地震减灾事业一个根本性的推进。地震灾害是威胁人类正常生活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减轻地震灾害是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目标。我国政府把减轻地震灾害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作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