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成铀矿的主要元素——235U核素因衰变释放成因热,使得花岗岩侵入成因的铀矿床(体)周围具有热红外遥感异常。广西桂东花山花岗岩体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但该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利用传统方法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困难很大。为快速圈定该区成矿有利部位,采用Landsat7 ETM+6热红外波段数据,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岩体遥感热异常,建立了ETM+6–γ能谱异常场反演模型;运用该模型反演得到了桂东花山花岗岩体的γ能谱异常场分布;在此基础上,根据断裂构造控矿条件及相关地质、矿产资料对γ能谱异常进行筛选,最后在花山花岗岩中圈定出一批铀矿找矿预测区。不仅为下一步实地铀矿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再次证明了热红外遥感反演的地温异常信息在花岗岩型铀矿预测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陕西柞水县冷水沟地区中酸性小岩体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丰富。为加速冷水沟地区找矿工作的突破,应用World View-I,ASTER等多源遥感数据开展大比例尺遥感地质解译。厘定了斜长花岗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等4类不同岩性的侵入体,线性断裂构造、断裂破碎带及构造密集带等3类遥感线性构造以及环形构造的遥感地质特征;通过对区内蚀变矿物的分类及光谱特征的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直接提取了区内与矽卡岩化有关的"榴石类矿物-透闪石-透辉石-阳起石"和"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透辉石"2类遥感蚀变矿物组合异常。遥感地质特征揭示,冷水沟岩体深部具有较大的岩浆穹窿,外围存在隐伏岩体,遥感异常信息矿致性明显。通过综合分析,在研究区内预测了阳沟凹—吊庄梁和青定坪2个遥感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研究的构造形迹并非都是完整的,如在甘肃西北部地区,就常能见到一些被岩体或断裂破坏得难以辨认的褶皱构造形迹。本文试就发挥遥感图像的优势,通过对北山地区“大石头泉—外山口复式背斜”特征的研究,以恢复被岩体破坏的褶皱构造。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小秦岭地区地质构造格架为新太古界片麻岩穹窿,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密集分布区。金矿床的成矿与赋存与石英脉和蚀变糜棱岩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在ETM+遥感图像中多表现为线性、平行线性密集带等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因此,开展小秦岭地区遥感线性构造、特别是线性构造密集带分布特征研究对该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以ETM+图像为基础图像,对小秦岭地区线性构造密集带和燕山期环形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点)的分布位置、成矿背景和找矿规律,编制了该地区金矿成矿遥感特征条件有利度图,进行了该地区金矿的遥感找矿预测,为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两种遥感影像的郯庐断裂带构造解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谱信息丰富的常规光学遥感(Landsat-7 ETM)和Google earth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运用ETM1,4,7波段进行假彩色图像合成,综合两种不同的影像于ArcGIS平台上对郯庐断裂构造特征进行分析.首先确定线性构造,通过线性构造周围水系、地形特征推测断裂的存在,得到研究区域内郯庐断裂遥感影像图,基本确...  相似文献   

6.
苏门答腊岛DMC多光谱数据地质应用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灾后苏门答腊岛DMC32米多光谱遥感图像,经过几何精校正、主要地名标注、波段B2(R)、B1(G)、B3(B)组合和直方图正态增强处理制作了影像图,图像总体纹理信息较弱,但对海啸受灾区有突出作用。为了突出不同区域植被的色差和纹理信息,对影像图进行比值增强组合处理实验,比值增强处理后的图像对空间纹理有增强效果。依据DMC增强图像显示的纹理影像特征,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图像中有较明显规律的线状和环状纹理信息进行提取和制图,作为进一步分析该地区构造活动及与之相关地质灾害的基础依据。通过对图像的纹理信息综合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线形纹理信息和一些环形和火山机构影像信息,这些影像特征可能与该地区的一些地质活动有关,如新构造运动、活动断裂和火山活动中心、火山机构等。结合已知的地质、遥感三维立体图像和早期的TM图像资料,根据遥感图像上显示的特殊的地形和水系、线性纹理分布特征和典型地质体与断裂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对部分线性影像和环状影像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解译,认为北西断裂为岛内的主干断裂,其次是与其相垂直配套的北东向断裂。初步分析了可能控制或诱发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断裂分布特征,推断出三处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易发区和两处火山活动可能区域。所推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具备了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形成、流通、堆积等先决条件,如果植被遭到破坏,一旦遇到强降雨影响,极有可能诱发上述地质灾害。火山活动区均处于北东向断裂带与北西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根据地质构造和遥感影像特征分析推断,区内地震及火山活动有可能受板块活动地震影响而再次激活,形成新的地质灾害。以上遥感地质信息,在进一步经过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证实后,对岛内灾后重建及减灾、抗灾等活动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遥感图像的线性体统计数据进行塔北地区油气勘查十分有效。该区遥感图像上线性体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为主,与区域构造线一致。线性体密度异常与局部含油气圈闭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线性体密度异常区与已知油气田和工业油气井的吻合程度为62.5%.本文主要介绍;①通过线性体统计分析所获得的塔北地区区域构造信息,②通过线性体数据处理获得的线性体密度异常的分布特征和类型;③线性体统计分析在油气勘探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内蒙古东乌旗Pb-Zn-Ag多金属成矿区的找矿远景,在对Landsat7 ETM+数据进行几何纠正、大气校正和去干扰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对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图像做滤波处理以增强区域构造信息、进行线性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和计盒维数法求取线性构造分维值,得到线性构造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阈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铁染、羟基蚀变信息提取;最后根据区内线性构造、遥感蚀变信息、岩体分布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和已知矿床(点)分布资料综合分析,圈定出3个级别的7个找矿预测区,再次证实了基于遥感图像的线性构造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可以作为找矿预测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遥感、物化探、地质等信息复合图像增强处理的基本技术方法.对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处理图像新发现的色异常、线性和环形构造的分布、影像特征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并探讨了该区的环形和线性构造对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认为香花岭地区是环形和线形构造的复合控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香花岭矿田遥感影像模式:在环形构造内,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线性构造组合,交叉成“井”字型格式,控制金属矿的分布.根据已知矿床特征和相应影像特征的关系,提出细密线性影像和环、线交切影像两种找矿标志,指出上述标志在湘南花岗岩发育地区具有普遍找矿意义.文章最后根据多种信息综合分析,圈定了两个找矿有望地段,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遥感图像解译,结合地面地质、物化探资料分析,对铜官山地区成矿控制因素重新进行了认识,认为铜官山地区铜金矿主要受隐伏岩体控制,特别是受岩浆分异晚期浅成侵入小岩体控制。同时北东、北西向深切断裂对分异岩浆上侵也起到了控制作用。据此提出了北东、北西断裂切割的菱块状构造边角部位、环形构造内部及宝山-笔山北西向断裂延伸部位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1.
根据遥感图像解译,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及物、化探资料分析和野外验证,发现夹皮沟地区存在如下构造格局:北部为大面积古生代及中生代花岗岩出露区,南部存在一个太古宙变质岩穹窿(会全栈穹窿),而南部与北部地区之间为一北西向板庙子-兴安屯弧形韧性剪切带(与夹皮为地区金矿带分布一致).根据区内断层、褶皱的性质与分布以及糜棱岩片理产状和糜棱岩的分布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板庙子-兴安屯北西向弧形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及演化与会全栈穹窿有密切关系。据金矿的分布及储量资料,结合断裂的分布、断裂的交切关系等的分析,笔者认为北西向弧形韧性剪切带为该区金矿成矿的导矿构造,由其派生的北东、北北东向脆性构造为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遥感信息为主并综合大量地质及物探资料、阐述了连山关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构造运动特点和铀成矿地质条件。讨论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1.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圈出了太古宇晚期形成的帚状弧形微裂谷束和前震旦纪形成的近东西向,北东—北西向多字型断裂,并研究了前震旦纪形成的环弧形构造成因及与铀成矿的关系。 2.圈出了温泉疗养所—金坑、汤河水库—北大山等一系列东西向先张后压,先压后张,多次活动的深大断裂古构造;圈出了东岗子—安平等一系列北东向压扭性、张转压扭性断层古构造,及其配套的一系列张性、张扭性断裂;圈出了安平—三道沟…  相似文献   

13.
云南绿春地区遥感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绿春地区地质背景复杂、地形崎岖、植被稠密、传统地面调查方法实施区域地质填图比较困难的问题,利用TM,ETM+和SPOT5多源遥感数据,采用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提取了该区域地层、岩体和构造的岩性组合、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等特征,分析了地质背景,依据构造关系和遥感影像特征分析了区域应力状态;提取了与矿化有关的构造、岩性及羟基、铁染蚀变遥感异常信息,在剖析典型矿床的基础上,进行了找矿预测.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区域地质填图和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及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4.
遥感图像可以从宏观上反映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规律和构造特征。在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采用数据预处理、信息增强和数据融合等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遥感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解译程度;根据遥感图像光谱特征和几何特征建立断裂构造带解译标志,进行断裂构造带及其活动性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对麻城—团风断裂带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分段性活动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麻城—团风断裂带可按其控制力强弱分为北、中、南3段,北段图像线性特征明显,断裂解译标志显著;中段断裂控制力减弱,图像线性特征较模糊;南段为隐伏断裂。遥感技术在麻城—团风断裂带活动性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快调查进度,还能为实地调查提供指导信息,从而显著提高调查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15.
西藏墨脱公路断裂构造遥感分析及信息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西藏墨脱公路断裂构造的遥感勘察中,以Landsat-7 E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以ENVI 4.0软件为图像处理平台,运用数据集成、图像融合、主成分分析及方向滤波等图像处理技术对断裂构造信息进行增强处理; 以基于地学知识的遥感构造分析技术对南迦巴瓦峰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全面解译和识别,并在ArcGIS 8.2的支持下进行断裂构造专题制图及信息提取,查明了公路方案线区域内断裂构造的分布及发育特征,为墨脱公路工程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枣北部地区发育大量燕山期花岗岩体,以新黄断裂为界,南西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北东侧为钾长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岩浆岩总体酸度较高,高铝、相对富钾,以准铝质到过铝质钙碱性岩为主,属高钾一钾玄质系列。根据岩石化学参数判别为造山晚期花岗岩,属构造转折时期的岩石组合;微量元素蛛网图识别为同碰撞花岗岩和碰撞后花岗岩;微量元素对判别为同碰撞花岗岩(syn-COLG)和火山弧花岗岩(VAG);采用巴尔巴林构造环境识别为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Maniar和Piccoli构造环境判别属造山环境下的花岗岩。通过综合评判,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规律,其构造环境应属于后碰撞阶段,地球动力学环境应为构造体制转换期。  相似文献   

17.
遥感图像线性特征的交互式卷积增强提取过程,分为预处理、方向卷积滤波、平滑与噪声压缩、线性体的交互式提取、总线性体图的制作和线性体与原图像的叠合六个步骤。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分析了其优缺点,并以山东蒙阴和安徽铜陵地区MSS图像线性体提取为例,说明该法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与分形的下庄矿田线性构造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和RS技术,对遥感影像上所提取出来的线性构造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空间展布特征与铀矿富集关系的研究,并且简要阐述线性构造遥感影像机理和断裂构造信息的解译与提取。通过研究表明,下庄矿田断裂构造在0.3125—5km尺度范围内具有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相关系数均超过0.98,并且在该尺度范围内断裂构造空间展布出现两个分形关系,在0.3125—1km尺度范围内分数维D1=1.0693,在1.25—4km尺度范围内D2=1.7469。这进一步表明该区断裂构造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其断裂构造展布在0.3125—1km小尺度范围内较小的分维值D1表明该区还有进一步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运用RS和GIS技术,以青藏高原冈底斯地区遥感影像图的制作和水系格局详细解译为基础,结合冈底斯地区线性构造解译,分析了冈底斯地区水系的展布特征和活动构造对水系的控制作用,认为冈底斯地块在新近纪以来随青藏高原整体隆升的同时,区内断隆带和断陷带的隆升速率和强度又有显著差异; 伴随强烈的隆升过程,在地体内发育大量不同性质的近NS向断裂构造,冈底斯地区水系的分布和形态明显受该区新构造运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大型斑岩铜矿的遥感信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遥感影像解译的不同规模级别的线性构造、不同类型的环形构造和线-环组合类型以及色彩异常影像是寻找斑岩铜矿,特别是大型斑岩铜矿床最有用的遥感标志。1.砂岩铜矿的规模直接与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线性构造相联系区域性斑岩铜矿带直接受大型区域线性构造带和它们的汇聚格局控制,这种区域线性构造带多为区域压性壳断裂或超壳断裂,在遥感图像上常显示为浅色带,其长度超过100km,被称为主干边缘线性构造带(处于隆起单元向坳陷单元过渡部位,靠近隆起单元一侧).此外,一系列次级线性构造往往与主干边缘线性构造成一定角度相交,共同形成一种贯通性构造,在遥感图像上也常显示为浅色线;并直接控制斑岩铜矿田的分布和矿床的定位,被称为横向线性构造,长度一般1km-100km,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略),均显示张性特征。事实上,与斑岩铜矿有关的蚀变矿化直接受控于更低级别的线性构造(断裂和裂隙),它们常构成统一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裂隙系统。2.不同组合的多层环形影像是斑岩铜矿的不同呈矿环块构造的映像几乎所有的斑岩铜矿都与环块构造有关,特别是Ⅲ或Ⅳ级环块(直径50km-500km,包括环隆、环陷及褶皱-断裂环块等).它们控制了斑岩铜矿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