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归纳了城镇化质量内涵,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景观环境质量和城乡协调发展质量4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熵值法对成渝城市群2006~2015年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统一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分析了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变化原因,引入面板回归模型来对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成都平原经济区与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最高,川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水平最低。(2)区域城镇化质量稳步提升,成渝发展主轴城镇化质量提升速度最快。(3)面板回归结果反映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景观环境对城镇化质量有显著影响,并且模型显示影响因素在不同城市之间不存在结构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水安全评估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可持续建设,助力秦岭“中央水塔”绿色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水安全评估体系,结合主客观综合赋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2011~2021年水安全进行评估分级,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其水安全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2011~2021年水安全状态变化具有一致性,波动中稳步提升。西安市水安全等级相较宝鸡市、渭南市上升趋势显著,于2021年转为无警状态;宝鸡市一直保持低警状态,而渭南市长期处于中警状态。陕西城市群的水安全状态及发展趋势与人均GDP、年降水量、人均用水量等10个驱动因子密切相关,其中经济因子是水安全等级呈现一致性的根本保证,社会和生态因子则是造成水安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威海市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基础上,根据陆域和海域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了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陆域选取了3个一级评价因子和13个二级评价因子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取得各评价因子权重,再利用模糊数学综合指数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海域选取了海底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海底沙坡沙脊、浅层气、浅埋基岩和埋藏下切谷等5个评价因子,采用叠加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强区、较强区、一般区、较弱区等4类。研究区陆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占总面积的67.67%;其次为一般区,占总面积的31.67%;较弱区零星分布,仅占总面积的0.66%。近海地质环境承载力总体较强,一般区主要分布在威海湾西部,较弱区分布在威海湾以北的广阔海域。  相似文献   

4.
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动态性等原则,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实际,从土地利用强度、投入、效益和生态环境出发构建了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略有回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青岛、威海集约利用程度最高,潍坊、烟台、东营次之,日照、济南、淄博利用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臭氧(O3)污染逐渐受到重视。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截至2017年3月底,国务院共先后批复了6个国家级城市群,并提出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另外,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5类7档。为了研究中国O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O3污染与城市群之间的关系,利用地理探测器(Geographical detector)和演化树模型对2014年6月到2017年5月共36个月的O3监测数据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O3污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17年迅速增长,O3已成为仅次于PM2.5的第二大污染因子,且与PM2.5在时间上呈“交错污染”的态势;O3污染超标城市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群区域,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相对突出;O3和PM2.5均不超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群中人口规模大的城市O3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天津市为例,构建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质量评价因子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天津市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格局,明确天津市各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状况,以期为因地制宜布局农业、改进农业水土障碍因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往研究城市问题在数据真实性和空间属性上存在不足、研究内容多探索其表面特征和时空变化过程、研究方法和因子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弊端,本研究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面积,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年扩张速度、年扩张动态度、年扩张强度、扩张协调性,分析2006~2020年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八个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引起城市扩张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面积能够弥补传统数据的不足,准确地得到空间扩张水平估计;(2)大部分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不佳,省会城市南宁市、海口市始终是北部湾城市群空间扩张的中心;(3)城市扩张与八个社会经济因子联系紧密,人口密度是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空间扩张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永州造田记     
湖南作为全国两个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省份之一.对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期盼尤显急切.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无论怎样"资源节约",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都显得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地处“3+5”城市群的湖南省益阳市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二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机遇;三是推动城市联动的合作机遇。为此,益阳市国土资源局着力打造“五个国土”,即:“效率国土、和谐国土、规范国土、满意国土、廉洁国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环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指数,以及人口、经济和气候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2000-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2000、2005、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指数均值分别为0.7268、0.7151和0.7196,湿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生态安全等级程度为“较安全”。(2)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差异性明显,一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周边,二级湿地生态安全区沿主要河流分布,三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2个或3个城市之间的交界区域。(3)研究期间环长株潭城市群湿地面积变化明显,该区域湿地总面积逐年减少;森林沼泽、草本沼泽、湖泊、河流、水田的斑块分维数均呈增加趋势;水库/坑塘、河流破碎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景观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减少。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变化与转型、湿地景观结构与功能、自然因素等方面对影响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直接作用于湿地生态环境,通过改变区域景观和土地利用结构使湿地面积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通过改变水热状况和植被覆盖,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针对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球”科学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地球”是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数字地球”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目标。文章在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代化、大众化的需要,“天地图”网站系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并已在本校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如果进一步改造丰富“天地图”网站系统,相信其技术实力必将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一定能开启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阐述了“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并结合“3S”技术的发展探讨了其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概要地分析了徐霞客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对徐霞客的旅游观念及其探险旅游和科学发现等作了论述。故此,文中提出了开拓西部旅游新天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山东国土资源》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报道最新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的地学类期刊.该文根据万方数据提供的历年期刊引证数据,科技期刊的评价方法及基本计量指标,对《山东国土资源》的期刊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期刊应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审稿流程,建立健全专家库制度,捕捉地学热点,并与科研人员保持深入有效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Observational data obtained during the TOGA-COARE IOP in the "warm pool" area of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were used to analyz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mixedlay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ly burst and rainfall on SST, salinity. and mixed layer depth are discussed.There are two pairs of counteracting processes in the "warm pool" mixed layer: (1) The increase of mixedlayer depth caused by local westerly bursts and the decrease of mixed layer depth caused by larger scaleeasterly relaxation;(2) the vertical mixing by local wind and the strong stratification due to rainfall in themixed layer. Some possible mechanism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 varia-tions of the oceanic mixed layer and atmospheric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are revealed.  相似文献   

17.
以近几年来胶西北地区几个大型以上规模“焦家式”典型金矿床的深部勘查资料为基础,从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变化、蚀变及矿化,主要有益组分金、银含量及变化、金矿物特征等方面对矿床深部和浅部矿体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床深部矿体规模变大,产状变缓,大部分矿体无明显的侧伏,矿体形态由复杂到简单;矿体主要有益组分金、银含量在矿体浅部的中上部相对较高,向下逐渐变贫;深部矿体总体品位较浅部低,较均匀,变化较小;在主矿体之下远离主裂面分布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内的矿体,金品位明显高于主矿体,品位变化较大;由浅而深金银品位比值有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延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 (GPS)为核心技术 ,采用 ETM/ TM卫星数据、航空机载对地观测数据 ,结合地面测试和综合调查方法 ,完成了延河流域面积 10 0 15 .797km2的生态环境本底调查 ,建立了 1990~2 0 0 0年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查明了区内主要物种和植被分布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划分出 5个生态区 ,2 5个生态系统 ,提出了延河流域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宋诗是宋型文化在文学层面的折射与反映。大历时期,宋型文化的某些因素已经开始萌生,故而大历十才子诗歌已经开始具备宋诗的某些特征。在诗歌题材、审美理想、创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大历十才子与宋诗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大历十才子对宋诗的影响是正负兼具、交互迭加的,而不是停留于字句表相的单一作用与直线演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中国名山名水写景地图集的编制选题、内容、设计特点,重点讨论用中国山水绘画形式配合景点象形符号表现山岳形态景观,运用图、文、表融合展示方法,编制旅游地图集的尝试。这种图文并茂有机协调的旅游地图集,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