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71—2012年咸阳市农田土壤水分连续观测资料及各月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资料,计算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蒸散量变化,为建立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1—2012年咸阳市农田土壤水分连续观测资料及各月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资料,计算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蒸散量变化,为建立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麦田耗水与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3—1984年和1984—1985年两年人工控制水份条件下的冬小麦农田水分试验资料,分析了农田耗水量与小麦生长特性、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关系,得出了冬小麦拔节到成熟期的最佳水份指标和最佳产量。另外,讨论了水分利用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地膜覆盖对冬小麦麦田耕层土壤水分的影响,并从试验数据和农田蒸散计算两个方面得出;地膜冬麦与露地冬小麦相比,在北疆可节水520m^3/hm^2,在南疆可节水360-1060m^3/hm^2。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主要作物农田水分盈亏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苏省1980~1992年土壤湿度资料,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运用运筹学中的优化技术,结合本省的自然条件和作物生长实际情况,提出有效降水量、下层水分补给量等计算方法,建立了旱地和稻田农田水分盈亏量的计算模式,以便应用实时降水和土壤湿度等资料,计算全省农田水分盈亏量,及时提供农业气象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概念模型的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仰仁  李松敏  王文龙  孙新忠  韩娜娜 《气象》2010,36(12):102-108
农田土壤水分模拟是农业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以根区土体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考虑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模拟模型,该模型由作物蒸散量模型、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模型以及水量平衡方程等组成。采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2007年和2008年2个年度冬小麦试验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土壤储水量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9555;F检验结果达到极显著水平,所建立的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型可用于作物蒸散量、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和田间土壤水分的模拟计算;计算精度平均达到3%~11%。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农田士壤水分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农田站和退化草地站2008年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蒸散和地表水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尽管两个站点相距仅5 km,但农田站的全年总蒸散量比代表自然土地覆盖状况的退化草地站高28.2 mm;且生长季两种下垫面的蒸散量较为接近,差异主要发生在非生长季。同时,农田站的年水分收支总量为51.1 mm,比退化草地站低35.6%。具体来说,生长季,两个站点的水分收支均有盈余;但在非生长季,退化草地站的水分收支仍有盈余,而农田站则处于水分亏损状态。这说明在半干旱区,代表人为土地利用状况的农田站面临着更大的水分供给压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会加剧该地区的干旱化趋势。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水分盈余并不代表地表的水分状况良好。从 Priestley-Taylor 系数来看,两个站点的Priestley-Taylor系数均远小于1.0,说明在半干旱区,由于表层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实际蒸散量远未达到平衡蒸散量,土壤面临着水分供给的压力。其可能的原因是,对半干旱区而言,尽管水分收支有盈余,但是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土壤孔隙度大,大气降水很容易下渗,并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储起来,使得表层土壤水分供应反而不足。  相似文献   

8.
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平衡的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出发,综合考虑了农田水分的主要收支项,特别是对水分渗漏量估算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建立了旱地农田土壤水分的动态模型。运用地处半干旱气候区的甘肃天水和陕西经阳气象站气象资料和非灌溉作物地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摸拟了农田土壤水分的逐旬变化,其结果比较理想地描述了实际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在合阳县小麦田三个年度土壤水分试验资料,对渭北东部旱地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及农田水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中,其中土壤供水占30%以上,降水量不足30%。就目前生产水平,土壤水分经小麦消耗后,土壤中有30%左右有效水未被利用。文中提出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感热、潜热的阶段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就西北地区东部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感热、潜热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段的变化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的感热、潜热日变化特点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单峰型变化特征。从春季到夏季。感热的阶段变化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而潜热的阶段变化与晴天前期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呈波动趋势。在农田的地气能量交换中,植被的影响为主导因素时,主要表现为潜热交换方式,太阳辐射的影响为主导因素时主要表现为感热交换方式。农田典型晴天波恩比的阶段变化与晴天前期降水量的阶段变化有较好的反对应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决定了农田水分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紧张是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河南更甚。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资源失衡总是日趋严重。如此发展下去,必将危及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缓解这种紧张局的根本途径是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节水农业,即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实行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重点改进田间灌溉设施配套技术和实行优化灌溉,辅之推行各种有效的农业节水措施。在水资源短缺和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旱地农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表明,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有效地利用了自然降水资源,具有明显的节水保墒作用,调水效应显著,水分利用率高。粮食增产一般在40%-60%以上,经济效益好,是发展旱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温干旱期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根据农田实际观测资料,利用改进的彭曼公式和设计的高温强度指数等。分析了江西省2003年特大高温干旱期间土壤水分特征、农田蒸发散量、高温强度指数与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003年6-9月特大高温干旱期间,江西省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水分变化特征与高温干旱的空间分布、强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土壤水分的最低值与高温强度的峰值有10d左右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4.
段金省  李士钧  黄文华 《气象》1993,19(9):28-31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的研究结果,将产量分析扩大到所有作物,从而得出旱地喜水作物与农田水分收支的关系最密切,而耐旱作物稍差,其它作物居中,最后结合经济物价模式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日益加剧和旱灾发生日趋频繁的现状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特点,提出了发展该地区农业.减轻旱灾危害的综合治理对策。针对旱作农业区可通过早地农业工程,如耕作制度、培肥改土、农田覆盖等一整套综合抗旱保墒措施,提高旱区的降水生产效率,夺取旱地农业的高产稳产。灌溉地区可通过节水灌溉工程和灌溉制度,实现节水防旱,增产增收粮食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棉花田间水分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找出了棉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确定出新疆不同气候类型地区棉田一次适宜灌溉定额。根据试验求算实际蒸散量,利用彭门公式及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计算求得棉花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及不同年型不同气候类型地区棉田全生育期的适宜灌溉定额及最佳节水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林祥  李树军  马玉堂 《气象》2001,27(5):12-15
以旱作冬小麦农田水分平衡实验为基础,分析了旱田适宜秋播和不适宜秋播的水分条件,并初步归纳了一组简便实用的秋播决策水分指标,经实践和历史资料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试验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在底墒充足的条件下采用三种水分处理:I1拔节期一次性供水75 mm; I2返青期供水37.5 mm, 拔节期供水37.5 mm; ICK生长季内无水分供应。生育期内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 I1处理由于有充足的底墒配合有限水分胁迫, 有助于减少冬小麦表土层 (0~30 cm) 的根生物量, 增加根系干物质向土壤深层分配, 挖掘深层土壤水分, 提高了土壤水供应量和有效底墒供水率.另外, I1处理增加了需水关键期的有效蒸腾耗水比例, 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虽然由于前期的水分胁迫降低了I1处理总穗数, 但由于增加了籽粒数和籽粒重, 产量反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汪永钦 《气象》1982,8(1):25-28
关于农田蒸散力(ETP)的计算和测定方法以及作物需水量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水分平衡的观点来看,鉴定一个地区的水分资源,确定农田干湿程度及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利弊,不仅要研究作为水分主要收入量的降水量,而且还要研究作为水分主要支出项的蒸散量。就农田来说,后者包括作物的蒸腾和株间的土壤蒸发。  相似文献   

20.
可能最大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 《气象》1994,20(9):44-47
探讨了农田水分平衡中主要因子-降水和蒸发的关系。估算了可能最大蒸发量与水分余亏量,并绘制其空间分布图。这对于掌握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旱涝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及评价农业水分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