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广东省南澎小震与1918年的大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南澎列岛附近的地震地质条件、近期小震活动及烈度异常等情况,认为一九一八年南澳大地震的震中应在南澎列岛东部附近海域。南澎列岛附近海域是泉州—汕头地震带中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段之一。十多年来该区的小震活动相当频繁,强度也比较大。本文主要讨论近年来南澎海域的小震活动与一九一八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发现广州、香港、琼中三个台的帕金森矢量垂直于海岸线总的走向并指向海洋,且香港、琼中的矢量比广州大1—1.5倍,有着明显的海岸效应的特点。在河源地震前后|B|出现了两个最低的值,且超过了一倍标准差。这也许不是偶然的巧合,但仍不能说有明显的异常。广州台 A、B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A 是周年变化,B 以半年变化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1974年12月22日辽宁参窝水库区发生5.2级(M_L)地震,本文通过分析5.2级地震在海城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中的地位、测定地震序列在各台的P、S波振幅此以及P波初动半周期等地震学参量,认为该地震序列中最大地震发生前后,参窝地区构造应力作用形式及应力集中程度基本上没有变化,只在海城大震后才发生显著改变。作者认为,在监视大范围地震活动时空变化的同时,如果一次中等地震序列中的最大地震发生前后,某些诸如振幅比(反映构造应力作用形式)和P波初动半周期(反映地震应力降及应力集中程度)等地震学参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能表明,不久将在附近地区发生更大地震。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部分井下地震计监测能力差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部分地震台站在"十五"项目改造过程中安装了大动态、宽频带的高性能地震计—CMG-3TB井下地震计。笔者选取了溧阳台、南通台和盐城台作为研究样本,对比了三个台的监测能力并对地震计的监测能力进行了分析。还从各台台基噪声、测震监测设备和地震计安装三个方面对台站监测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希腊西部1983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期问SES(VAN法的震电信号)的特征与地震参数间的可能相关。在这一期问,约阿尼纳(IOA)和皮尔戈斯(PIR)VAN台站的所谓选择性图地区,总共有55次mb≥5.0的地震。对其中的29次地震获得了矩心矩张量解;在IOA台18次地震之前有震电信号,而在PIR台则有11次。这些地震没有1次在发生之前在2个台站同时都有震电信号。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IOA台站震电信号矢量的方向与所预报地震的震源位置有关,尽管邻近的地震经常有矢量方向不同的震电信号。(2)在10A台29次地震中的9次逆冲型地震都观测到了震电信号,但它们的矢量方向不是唯一的。(3)在PIR台观测到的凯法利尼亚至伯罗奔尼撒以西地区震前有震电信号的11次地震具有法向分量度不同的走滑型。这些地震在PIR台震电信号的矢量方向主要是向西的。(4)1987年年底上述地区的震源机制从主要为走滑型变为逆冲型,这与敏感地点从PIR台转移到IOA台一致,说明震源机制与VAN台站的选择性特征间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九龙和新界)是华南大陆莲花山构造带的南延部分,区内的主要断裂和褶皱以北东走向占优势。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形成了约占面积90%的各类花岗岩和火成岩。新构造运动期间,香港地区表现为间歇性的升降运动,发育有多级侵蚀面。第三系吉澳组地层中,发育有走向分别为82°和310°的共轭断裂,这是香港地区最新的活动断层。香港的地震观测记录始于1921年。现有四个地震台装有短周期地震仪,还有三处设有强震仪。1979年香港地方台网建立以来,只记录到三次有感地震,震级都是1.5级。1918年南澳地震、1962年河源地震和1969年阳江地震在香港的影响烈度分别为六一七度、五度和五度。从现有的资料和研究程度来看,还不能断言香港及其邻区是否属于地震危险区,而从地质构造背景分析,香港地区仍然不能算是地壳活动的相对稳定区,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期间较大幅度的频繁的地壳升降所包含的不稳定因素,值得作为进一步监测地震活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省丽江7.0级地震前59天,即1995年12月13日滇东地区震情会商会上,笔者提出当时全省地震异常具有“一多二大三广四平静”的特征。“一多”是指异常数量多,当时全省共计有39台项异常;“二大”是指有一部分异常幅度相当大;“三广”是39台项常分布...  相似文献   

8.
1980年4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格雷芬堡(Grfenberg)地区建成了一个宽频带地震台阵,以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来记录研究地震波的细结构。台阵呈反 L 形,长度约80公里,共13个子台,组成三个子台阵。子台阵装置单分向地震计,而子台阵中心则装置三分向地震计。单台用来减小台阵的旁瓣效应。分布间隔为10~12公里。该台阵通过专门设计来压低在中频范围(0.05~0.5赫兹)内以地震面波速度传播的相干地震噪声。采用瑞士产长周期地震计,其输出在子台上以每秒20个样本的速率数字化,用电话电缆以异步方式传送到子台阵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河西堡台1980年以来出现的三次地倾斜趋势性异常及其南部发生的三次Ms≥5.0级地震。该台记录的5级以上地震的倾斜异常时间长、幅度大。认为,地倾斜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2015年4月15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北端的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利用乌海台、东升庙台、石嘴山台的连续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三个台站的2015年4月1日00时—4月15日23时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并持续跟踪0~0.25 Hz包络幅值极大值的变化形态。结果显示:(1)在5.8级地震前,震中附近的乌海地震台、东升庙地震台、石嘴山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均出现频谱向低频偏移的现象;(2)三个台站出现低频异常的包络幅值极大值跟踪形态不一致,其中只有乌海台在震前出现明显的持续不稳定异常,异常持续时间约120h;(3)三个台站距离震中由近及远包络幅值极大值的跟踪形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刘仲全 《地震研究》1993,16(3):252-259
本文用澜沧—耿马地震前后昆明台和弥渡台的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对震前昆明、弥渡的重力场进行了潮汐变化和非潮汐变化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澜沧—耿马地震前昆明、弥渡的重力场变化有如下特征:1.重力值变化和重力值差分值变化不明显。2.重力潮汐因子有较明显的负异常变化。3.重力潮汐因子变化的异常时间和1976年5月29日龙陵7.3、7.4级地震异常时间半年多接近;异常的最大变幅处于同一量级,但澜沧地震前昆明台的最大变幅4.7%比龙陵地震前的最大变幅3.4%稍大。4.重力潮汐因子变化有较明显的中期异常,短期异常也有一定反映,但临震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辽宁省地震台网由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 (以下简称遥测台网 )和有人值守测震台 (下称台站 )组成。遥测台网由分布在全省各地的 1 5个遥测地震台站组成 ,但这些台站分布不够均匀 ,使得一些地区监测能力较弱。台站有的和遥测台在一起 ,有的则正好分布在没有遥测台的地区。为能在使用交互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地震定位时 ,充分利用这些有人值守台的数据 ,使台网分布不够均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使地震定位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编制了面向台站速报的 LN-LHDW-1检测管理软件 ,以实现遥测台网与台站地震数据的联合定位…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3级地震.为了了解玉树地震前后玉树地震台的噪声水平有没有变化,我们对玉树地震台记录的噪声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即分别计算噪声均方根值和噪声功率谱.研究表明,玉树台的高频噪声功率谱在2009年比2008年要高3~8dB.震前一个月左右,高频噪声开始有升高现象,震前半个月左右,高频噪声的功率谱能量显著升高,地震后,高频噪声经过继续急剧升高、开始慢慢回落、到回落到噪声模型水平三个阶段.噪声回落到2008年的噪声水平,明显低于地震前1个月的噪声水平,所以我们认为震前高频噪声升高与玉树地震有关,属于噪声异常.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了2010年4月14日川、青、藏交界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的地震大形势研究和跟踪分析情况。结果表明,尽管玉树7·1级地震和汶川地震一样都没有做出短临预测,但之前对地震大形势跟踪分析中有一定程度的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利用辽宁省地震局沈阳数字地震台网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的波形资料,采用两种不同的几何扩散模型,计算了岫岩地震序列的单台和多台平均视应力、差视应力值。分析了1999年岫岩Ms5.4地震序列单台和多台视应力的时间演化特征,比较了两种不同几何模型视应力和差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及同一地震的视应力。结果表明:①对于同一地震而言,几何扩散模型得到的视应力值比分三段几何扩散模型的大,考虑能量补偿得到的视应力要比未考虑能量补偿的要大。②该序列视应力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主震前一段时间视应力水平较低,主震前几天地震视应力水平升高,主震与最大余震期间,视应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最大余震发生后,视应力逐渐降低,并恢复到震前水平。这表明视应力为预测震后趋势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依据;③无论是采用球面几何扩散模型还是分三段几何扩散模型,无论是单台视应力结果还是多台平均视应力结果,无论考虑能量补偿与否,在震后趋势的判定上几乎没有差异;④无论是采用球面几何扩散模型还是采用分三段几何扩散模型,差视应力在Ms5.4主震和Ms5.1余震发生前短时间内都具有快速的升高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1987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地震活动有所回升,但水平仍不高。从前三个季度来看,1987年的地震活动水平低于1986年。自1985年3月智利地震以来,美洲西海岸地震带和大洋岛弧带一直是全球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格局至今没有基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1981年8月13日内蒙丰镇发生5.8级地震,这是三年来北京及其邻区三百公里范围内较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后,我们分析了京、津地区各形变台的资料,认为香山台的连通管和伸缩仪记录资料在震前出现的异常有可能是这次地震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8.
6年以前缅甸在气象与水文部下设立了地震处。目前地震处正在进一步发展。1.地震观测网气象与水文部分别在仰光(北纬16.89°,东经96.18°),曼德勒(北纬22.00°,东经96.10°)和实兑(北纬20.17°,东经92.89°)设立了三个地震观测台。每个地震观测台装备有短周期 Katsujima 型电磁可见记录地震仪(日本产)。由一位在国外受过地震学训练的气象学家,在几名助手协助下,操作这台地震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叠加异常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7年12月19日距我台190公里的西克尔发生了一次6.1级地震,震前地应力有一年多的明显趋势异常和一些短临异常显示,据此我们对这次地震作了较好的中期予报和一定程度临震予报。相隔三个月于1978年3月距我台120公里的汗腾格里峰又发生了5.0级地震,距我台226公里的苏联伊塞克湖发生了7.2级地震。这两次地震我们未能予报。当时认为趋势异常对  相似文献   

20.
大灰厂跨断层短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跨八宝山断裂的短水准观测台有两处:一是国家地震局分折预报中心的固定观测台(原属北京市地震队),二是自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的流动观测台。两台在1975年出现的短水准突出变化均被认为是唐山大震的前兆。1980年大灰厂两个形变台又出现类似唐山大震前的异常(图1、图2)。甚至固定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