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确定重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基础性工作.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效益问题,特别是经济效益问题一直为大家所关注.本文提出了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效益进行评估的一种模型,并举例粗略地计算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是地震灾害预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演化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成形,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国务院先后取消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许可和结果审定的行政审批事项,提出施行区域评估。在建立新制度过程中,面临着审批部门须承担委托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责任、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地震小区划及地震区划同质化、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质量监管困难、重大建设工程“应评未评”“评而未用”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历史变迁、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改革的展望,以期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17日-22日,首届西南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行。研讨会由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发起和承办,会议的主题:促进西南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西南地区各省、市从业单位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质量;加深对GBl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解,把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关键技术环节和要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有辽阔的海疆。近20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海洋工程事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很多海洋工程都是重大建设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这些海洋工程场地都应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文章对我国海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作了简要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及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深软土场地上高层住宅的地震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住宅建在深软土场地上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深软土场地上的高层住宅易遭震害,地震安全性问题应以充分重视。建议将高层住宅建设工程列入需作“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之列,高层住宅的防震减灾宜从城市建设规划着手,针对高层住宅易槽震害的动力学特性等采取相应对等。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工程地震研究院是青海省地震局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科技开发企业,是地震工程、岩土工程和环境地质领域从事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的经济实体,具有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桩基检测甲级资质,岩土工程勘察、咨询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丙级资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作业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地震地质工作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已得到充分应用,但也存在着没有统一标志、断层分段活动性重视不够等一些问题,提出了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地震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官幼雄 《华南地震》2019,39(1):71-75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论文利用安全性评价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广东省的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以广东省历史上发生的中强地震目录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广东省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断裂特点,划分潜在地震源、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建立了地震发生概率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地震带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内具有发生7.5、 6.5、 6.0、 5.5级级段地震的发震条件,其中沿海地区是广东省中、强地震的主要发震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作者多年来编写和评审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体会,分别论述了设防地震的原则,以及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设防地震参数的要点及缘由,并列举了一些实例,以期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更加科学和有序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佟树海 《高原地震》2007,19(2):76-77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1998年3月1日施行以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四个条例。中国地震局先后颁布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地震行政执法规定》等七个规章,内蒙古自治区相应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等相关政府规章。  相似文献   

11.
生命线工程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对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输油气管道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工程之一,其地震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新疆某输油气管道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为例,阐述了历史地震灾害调查、地质构造调查、活动断裂抗断评价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工作,最后给出工程抗震设防参数,并对减轻长输油气管道的地震灾害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黄海丹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248-1255
上海市浦东新区于2005年被国务院批准进行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3年成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建筑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能力保障因此变得极其重要。本文扼要阐述浦东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体系,分析2009—2018年近10年间监管的建筑工程组成及抗震设防状况,归纳抗震设防管理与风险防控措施及其实践,主要包括加强抗震设防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管、编制区域性抗震防灾规划、组织抗震技术专题系列培训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三个方面,同时还指出目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文中介绍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抗震设防管理与风险防控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和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3.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多个钻孔发现断层角砾土层,因此判断工程场地地下存在断裂破碎带。通过浅层人工地震反射纵波、反射横波方法联合勘探,对工程场地所处位置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探察,确定断层位置及产状和规模。结合测年方法确定断层的活动年代,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合理确定工程场地抗震设防参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民大多未受过地震灾害的袭击,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政府在抗震技术和房屋抗震设防方面缺少监管,农户受资金、抗震设防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在建房时不进行正规设计,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采用比较廉价的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时不注重建筑质量,而把大量的资金用于装修上,从而导致农村居民建筑的"小震级,大震害"的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成都平原粘性土动力学参数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成都平原地震构造环境主要受近场中强地震和外围大地震的影响。成都平原内的第四系分布广泛,主要为河流相的砂卵石层夹粘土、粉土层。这种地层在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个峰值,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本文共收集了107组土动力学参数的实验资料,统计分析了粉质粘土和粘土两种粘性土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了它们在不同深度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值。然后,选取1个典型钻孔,建立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别运用本文"统计值"、"十五结果"、"规范值"、"推荐值"进行地震土层反应计算,从反应谱形状、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方面,验证了本文"统计值"的适用性和针对性,结果表明在盆地内使用"规范值"和"推荐值"时应谨慎,不然可能会对工程的抗震设防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的"统计值"比"规范值"和"推荐值"更适用于成都平原地区,对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Withrapideconomicdevelopment,deficiencyofelectricalpowerisbecomingincreasinglysevere.Therefore,theconstructionofmorehydropowerstationsinSouthwestChinawherehydropowerresources areabundantisinevitable.Presently,severalcascadepowerstationsarepla…  相似文献   

17.
李恒枝 《高原地震》2014,26(4):33-37
地震是群灾之首,地震灾害不可抗拒,只能防御,建设工程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是震灾预防的关键环节,规范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是社会抵御地震灾害最为有效的途径.对南华县抗震设防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抗震设防管理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地震安全社区的实现途径以及防屈曲支撑的构成和性能参数。运用ABAQUS软件对有无安装防屈曲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总结分析防屈曲支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能大大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使地震安全社区中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的建筑物能够抵御Ⅷ度罕遇地震。  相似文献   

19.
抗震防灾设防是建设防灾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国外各界对地震防灾的论述、国外地震防灾对策的思路、国际地震防灾的特点、人类在地震防灾对策上的努力,得出地震防灾设防是建设防灾城市的个重要战略决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河北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震动的衰减关系在地震区划和工程场地的安全性评估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利用河北及周边区域历史地震的等震线资料,运用统计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到统计回归方程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与其他烈度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软件及地震烈度分布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得到适用于河北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