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一个民族服饰的形成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有55个,人口虽然只占全国人口的约8%,居住面积却约占全国面积的50%到60%,由于他们居住的地区地形、气候、植物、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2%。占8%的少数民族作为主体民族,居住的面积占国土的50%以上,并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初步估计少数民族语地名占全国地名的10%,但地名标准化工作的复杂程度却远远高于占90%的汉语地名。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名分属5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其中只有20种语言有文字,其他20多个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并且可参考的文献也寥寥无几。语言文字发展的不平衡,是少数民族语地名标准化的障碍。我国地名的标准化,包括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国家标准化,即采用汉字书写形式使国内地名标准化,也就是说一…  相似文献   

3.
1区域概况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位于北京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辖9旗2市1县,总面积20.3万km~2,现有人口99.7万人,是距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锡盟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其中蒙古族占28.3%,汉族占67.86%,此外还有回、满、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中约70%生活在南部农业区和旗县市所在城镇,广大牧区人口稀少,使得草原自然景观保存完好。锡盟地区主体为锡林郭勒草原,海拔在1000~1300米之间,是世界四大著名天然草原之一,为我国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1987年,锡林郭勒草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国际生物圈网络成员,国外科学家称它为欧亚大陆上一块不可多得的净土。  相似文献   

4.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大于25°陡坡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6.6%,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落后,人口素质差。该州是一个以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为主体的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4%。同时又是一个极其贫困的地区,全州所辖四个县都是贫困县,其中贡山和福贡县为国家级扶贫县,全州有近  相似文献   

5.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部。包括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福海、富蕴、青河等七县,共有农村人民公社28个,农场16个,牧场14个,林场11个,渔场3个,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东、北、西与蒙古、苏联为界,是自治区边界线最长的一个地区。全区人口近41万人,十三个民族。居民以汉、哈族为主,其中汉族占48.5%,哈萨克族占44.2%,回族占3.5%,维吾尔族占2%,蒙古族占1%。农牧业人口占2/3,农牧业劳动力10万余人,其中牧业占1/3、农业占2/3。农牧业劳动力均感紧张。农业生产以牧、农为主,林业和渔业也有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山地学报》2001,19(1):8-8
我国山区(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85%以上,耕地占53%,县(市)占71%,人口占55%,全国约70%的人口生计依赖山区的资源。我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90%以上的国境线位于山区。山区提供了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孕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近年来开发强度偏低,研究程度不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地环境不断恶化,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山区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较平原地区和大中城市相差几倍到几十倍。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的人口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影响不容忽视(一)老龄化问题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8.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濒临孟加拉湾,海岸线长550公里。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孟加拉国国土面积147570平方公里。全国人口1.29亿,其中孟加拉族占98%,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孟加拉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占88%,信奉印度教的占10%,信  相似文献   

9.
在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县域经济分异的特征,探讨了经济分异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新疆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民族分异在很大程度上叠加为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新疆县域经济分异与国家安全形势长期面临威胁时的经济建设投入差异、各民族就业人员比例差异、各民族人口的就业行业差异及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有关。应当增加对新疆特别是疆内落后县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努力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增加基础教育投资,同时加大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实行少数民族人口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以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学生入学比例,才能大力迅速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各民族、各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世界城市人口占10%略高一些,1940年占25%,1950年占29%,1980年占40%。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加5000多万,而农村人口仅增2500万。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1.
余容 《中国地名》2012,(9):39-39
旧司乡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风县中部。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系少数民族居住集中的民族乡。全乡国土面积200.87平方公里.辖32个村,1个社区,  相似文献   

12.
奎屯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直辖市,东距乌鲁木齐市253公里。周围分别同克拉玛依市、乌苏市、沙湾县、独山子相邻,全市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建成36平方公里。户政管辖人口近24万,市区人口9万余人。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蒙古等2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  相似文献   

13.
桂西山区指广西天平山、驾桥岭西麓—大瑶山东侧—莲花山、十万大山西北麓一线以西的丘陵山地地区,面积14.2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59%),人口1770多万(占广西人口总数的43%)。当地是广西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一、桂西山区的优劣势 桂西山区背靠云贵高原,面向南海,位于我国弓形沿海带南部。这里属我国南北能源带南段,既是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区,又将是大西南进出口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4.
东方汛 《中国地名》2013,(10):72-73
喀什市是我国最西部的一座边陲城市,是历史上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这里称作“疏勒”。距今已有二干多年的历史。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8%,民族特色浓厚,享有“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的美誉。  相似文献   

15.
北川县概况     
《中国地名》2009,(11):77-77
北川位于四川省绵阳市西北部,属四川盆地平丘至高原的过渡带。境内海拔540~4700米,总面积28692平方千米,其中农业人口14.1万人,有羌、藏、回、苗、壮、彝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0.5%,辖16个乡(镇)。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安县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县。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扶贫 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663.65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9.13%,全国有1564个县分布在山区,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山区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64%。在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信息闭塞,群众的文化水平低,科技知识贫乏,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独龙族聚居区即独龙江乡,是个边远少数民族特困山区,位于滇西北.乡内山高谷深,未通公路,土地面积1994(km) ̄2;1990年全乡独龙族人口3995人,占全国独龙族人口的71.1%。农牧业是当地的两个支柱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取择优开发自然资源、力争粮食生产自求平衡、开拓商品生产面向市场等措施,以不断提高农牧业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潘红星 《地理教学》2011,(23):10-11
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mia)简称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岸边的一个州,面积42.3万平方千米,是全美第三大州,人口3387万(2000年),是全美人口第一大州。加州城市人口占91.3%,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中50%的人口聚居在洛杉矶和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一带。由于早年的淘金热,加州有一个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在接受城市化和现代化"洗礼"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意识的变量,其空间行为过程显得更复杂、更丰富.本文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研究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的空间行为特征及驱动机制,得出其空间行为特征表现为:①来源地构成较为集中、单一,主要以周边民族地区为主;②来源地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交通牵引使该结构发生分异;③居住地选择具有"围寺而居,围寺而作"的特点,总体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结构.进一步运用系统动力学的观点从两种"维度"、两种"机制"、两个"方面"构架了"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空间行为动力机制模型,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的水资源相当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全洲60%以上的人口和主要工业都集中于水资源不足全洲5%的太平洋沿岸、巴西东北部和墨西哥高地等地区;相反,人口仅占全洲10%的亚马孙河等三大流域的径流量却占全洲70%。因此,一方面是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地区供水严重短缺,特别是随着都市迅速增长,工矿企业大批兴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不少地方为保证城市和工业用水而压缩或停止农业供水。目前水浇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拉丁美洲的水资源相当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全洲60%以上的人口和主要工业都集中于水资源不足全洲5%的太平洋沿岸、巴西东北部和墨西哥高地等地区;相反,人口仅占全洲10%呢的亚马孙河等三大流域的径流量却占全洲70%。因此,一方面是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地区供水严重短缺,特别是随着都市迅速增长,工矿企业大批兴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不少地方为保证城市和工业用水而压缩或停止农业供水。目前水浇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