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效果测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应用笔者提出的效果测度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的关联排序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相同,且效果测度关联分析计算原理通俗易懂,计算方法简捷快速,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关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泥石流危险度的分类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泥石流危险度分类的研究,对于泥石流治理,减灾防灾对策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效果测度分析方法研究泥石流危险度分类,实例计算取得与专家判断相吻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证明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在完成泥石流危险度分类评价的同时,也解决了泥石流影响因素的系统因素分析问题,表明效果测度分析方法是一种简便且易于操作的信息数据分析评价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充实了分类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JXW-1型微机测井系统的煤质分析方法中,采用的是简化二元体积模型。实际应用中发现计算值与化验值有较大误差。改用回归分析方法,利用测井密度和自然伽马值两个参数,计算煤的灰分和发热量等指标,与化验值比较,误差一般在5%左右。   相似文献   

4.
提高地震信号的时频分辨率是时频分析研究的重点,传统的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时频分辨率不高,而双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如魏格纳分布)时频分辨率高,但存在严重的交叉项干扰。自适应核时频分析方法,属于双线性时频分布,计算过程中采用随时间变化的最优核函数,在保证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压制信号模糊域的交叉项干扰,提高了时频谱的可读性。对比了四种时频分析方法对于线性调频信号的分析效果,并将聚焦性更好的自适应核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并利用改进的自适应核时频分析方法在瞬时属性提取和谱分解识别断层的应用中进行了初步试验,计算效率明显提高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数值模拟、瞬时谱的计算和实例应用等方面对"低频阴影"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但少见"低频阴影"分析方法作为主力方法进行流体识别的成功案例。以国内某区的油水储层预测为实例,分析并总结了水层、油层和含油水层的瞬时谱特征,以详实的测井数据和瞬时谱剖面论证了"低频阴影"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和"低频阴影"的成因问题。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低频阴影"的成因非单一的"衰减"因素;(2)"低频阴影"分析方法能有效地用于油层地识别,对于水层的识别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即使对于同一个研究区的同一地层的上段与下段地层的瞬时谱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3)"油层"与"含油水层"具有不同的"低频阴影"特征,且两者的"低频阴影"的主要成因机制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岩石可爆性的效果测度分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效果测量分析方法,可在完成岩石可爆性相对分级的同时,也完成了岩石可爆性的系统因素分析,是一种计算简捷快速、应用灵活、适用性强的信息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弹性地基接缝板模量反演和地基脱空判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陶  王复明  王钊 《岩土力学》2003,24(2):233-236
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可考虑接缝和地基脱空的弹性地基板位移计算模型。并根据系统识别原理,建立了接缝地基板弹性模量的反演分析方法。最终提出了利用FWD实测板中弯沉盆数据反演面板与地基弹性模量、根据板角(板边)弯沉值判定地基脱空面积的迭代方法。  相似文献   

8.
河流水质时间序列暂态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广源  陈子年 《水文》1998,(3):50-53
应用时间序列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湘江湘潭站化学耗氧量浓度年均值序列中隐含的暂态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暂态成分的互存关系。实例计算表明:文中所应用的方法对识别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水质时间序中的暂态成分和预测河流水质变化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评价边坡的系统可靠度并识别出对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滑面一直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子集模拟的边坡系统可靠度分析方法及代表性滑面识别方法,并推导了基于广义子集模拟的边坡系统可靠度计算公式及边坡中滑面对边坡系统失效的相对贡献量化公式。基于广义子集模拟计算结果,采用概率网络评价方法识别边坡代表性滑面。以一个双层黏性土坡和芝加哥国会切坡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广义子集模拟的边坡系统可靠度分析方法可有效地估计边坡系统及其单一滑面的失效概率,对于具有低失效概率水平边坡可靠度的求解,其计算效率明显优于传统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此外,对于单个失效模式而言,广义子集模拟与子集模拟计算效率相当。对于多个失效模式的失效概率计算问题,广义子集模拟不需要重复对每个失效模式失效概率进行计算,计算效率明显优于子集模拟。提出的代表性滑面选择方法是在系统失效概率及单滑面失效概率的高效计算基础上实现的,代表性滑动面能够较好地代表边坡系统失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边坡系统失效概率对代表性滑面数目及代表性滑面失效概率估计准确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江苏无锡嵩山下三叠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嵩山下三叠统碳酸盐浅滩相剖面在中下扬子区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碳酸盐滨岸浅滩相剖面不仅最灵敏地记录了海平面变迁历史,而且具有独特的副层序结构和特殊的层序识别和研究方法,在层序地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于与微古地理相结合的副层序分析方法,在嵩山下三叠统露头剖面上共识别出3个2类三级层序,并分别讨论了各层序的发育特点和识别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假定滑坡块条间相互作用力方向与上一块条底滑面的方向相同,但当滑面较陡与较缓或有地下水作用时,条间力方向不能保证一直与底移滑面方向相同,从而使计算有所偏差.为此提出了改进的传递系数法,推导出静水和动水作用情况下传递系数法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新传递系数法对假定边坡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并与其他稳定性系数计算法计算出的系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改进的传递系数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地震滑坡启程剧动的机理研究及离散元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证并探讨了地震动诱发滑坡体启程剧动的机理。研究认为, 地震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坡体波动振荡来产生; 坡体波动振荡在斜坡岩土体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三种效应: 累进破坏效应、启动效应和启程加速效应; 并以骆驼岭滑坡为例, 采用离散元对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得出了一些既有理论研究意义, 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宽级配粗粒土渗透试验尺寸效应及边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尺寸效应及边壁效应是粗粒土渗透试验中的常见问题。采用一系列渗透试验,研究了粗粒料渗透试验的尺寸效应规律,提出了渗透仪尺寸的选择原则,即渗透仪直径与试验材料d85之比值不宜小于6;研究了不同的超径颗粒处理方法对渗透试验成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对超径颗粒可以适度采用等量替代法,不宜采用相似级配法;研究了仪器护壁处理厚度对仪器边壁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确定护壁处理厚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时空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根据时空效应原理并结合环境保护等级要求,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反分析,优化制定施工参数,从控制连续墙变形进而控制周围土体的位移,该方法是基坑工程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深部矿产资源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探是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应用综合物探方法在寻找深部金属矿中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介绍,综合物探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滑坡影响因素的效果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滑坡做为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灾域广,灾情重,灾频高,与其它地质灾害相比有显著特点。深重的滑坡灾害,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也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研究其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分类,对此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经济价值。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具有系统因素分析与样本分类双重功能,是一种简便易于操作的信息数据分析评价决策方法,在环境保护、减灾对策和灾害评价等方面应用很广。本文将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应用于滑坡影响因素与分类的量化分析,力求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理论与技术方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有效性及提高其应用效果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基本原理,对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和提出了提高其应用效果的途径。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为了提高其应用效果,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要重视剩余电磁效应的测量;(2)要采用较大的装置;(3)应紧密结合地质资料对激电异常进行解释;(4)激电测量和资料解释应与找构造的物探方法和其它直接找油气的物化探方法相结合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桩土应力比是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重要参数,其与地基的固结沉降相关,具有明显的时变特性。已有基于Terzarghi土拱模型的松动土压力计算理论是在滑动面土体均达到极限状态的假定上讨论的,不适用于桩网地基小变形条件下桩土应力的计算。为此,在Terzarghi模型的基础上,相对位移面摩阻力传递函数采用等刚度理想弹塑性模型,结合土体单元的平衡方程与变形协调方程,导出了桩土应力及土拱高度理论解,系统分析了桩土应力及拉膜效应随各设计参数的定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与现有土拱效应模型相比适用性较好,随着桩土差异沉降增加,土拱高度和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土拱率呈双曲线形减小,同时拉膜效应逐渐发挥。增加填筑荷载对土拱效应有显著削弱作用,桩土应力比随桩距增大而减小,随黏聚力增大而增大。结合改进方法与已有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桩土应力的时变特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可为桩网地基桩土应力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阴影和场源附加效应将导致对地质构造的错误推断,在实际工作中将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这里通过利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了阴影和场源附加效应,对比分析均匀半空间中异常体在场源与测线之间不同位置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了阴影效应影响规律。同时,通过扩大测区范围得出阴影效应的影响区域比异常体本身大得多,并且阴影区域穿过异常体的中心,从中心向两边阴影效应逐渐减弱。通过改变收发距的大小,异常体的埋深以及其形态大小,分析了阴影和场源附加效应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Tunnel excavation could influenc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adjacent pile foundations. How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tunneling‐induced pile response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in urban areas. Previous methods tend to neglect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loads on the tunneling‐induced pile responses. In this paper, a two‐stage analysis method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pile groups with rigid elevated caps subjected to tunneling‐induced ground movements, in which the pile–pile interaction, coupling of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deformation, and influence of working loads are considered. This method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ose from a general pile analysis program, GEPAN, centrifuge test data and field measured data. Thereafter, a series of parametric studie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load on tunneling‐induced pile responses is significant. Three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pile responses will take place for different depth ratios. With the increase in soil stiffness, the tunneling‐induced axial force increases linearly, whereas the bending moment increases nonlinearly. For soils with high stiffness, the maximum bending moment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ground loss ratio within the range of 0–5%; but for soils with low stiffness, this tendency becomes obviously nonlinear.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