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影像数据库中数据获取效率低,对系统配置、网络带宽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缓存的影像数据库管理方式。从体系结构、数据库存储结构以及数据缓存结构3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管理海量影像数据,在不影响影像数据共享的前提下,减少了用户与服务器的交互次数,降低了对网络带宽、计算机性能的要求,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缓存的影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影像数据库中数据获取效率低,对系统配置、网络带宽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缓存的影像数据库管理方式.从体系结构、数据库存储结构以及数据缓存结构3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管理海量影像数据,在不影响影像数据共享的前提下,减少了用户与服务器的交互次数,降低了对网络带宽、计算机性能的要求,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Oracle数据库、ArcSDE和基于ArcGIS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地形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及更新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储碎片及磁盘利用率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减少数据库中的地形数据存储碎片并提高磁盘的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地理信息系统读写数据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磁盘、内存、显存三级数据存储粒度与结构一致的数据组织方法。首先,根据城市空间对象数据内容,建立层次嵌套、多类型混合的空间索引结构,以空间索引节点统一磁盘存储、内存场景管理与绘制缓存的基本操作单元;其次,以绘制缓存对象的紧凑存储结构为基础,统一内存场景管理对象与磁盘存储对象的数据块结构,并将数据布局方法扩展到对象粒度进行磁盘存储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大幅度减少了I/O次数,提高了数据调度效率,为大规模三维城市模型的实时绘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客家文化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问题,探讨并构建客家文化数据分类体系。结合客家文化数据的分类和MongoDB数据模型,设计客家文化遗产数据存储模型和客家文化基础设施数据模型。探讨基于MongoDB的客家文化遗产数据查询和索引的构建方法和流程。在100 MPs局域网内基于C/S结构分别构建单机和集群测试环境,测试不同客家文化数据单机和集群的存取性能。实验表明,基于MongoDB的客家文化数据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客家文化数据的管理,便于以增加节点的方式来提高存储能力和读写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子地图瓦片数据只读、小文件、海量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ongoDB的电子地图瓦片数据存储和服务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电子地图缓存服务的高效存储和高并发性、大数据量的访问。  相似文献   

7.
实现海量空间数据的高效检索是资源一号02C(ZY1-02C)卫星数据应用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空间查询模式中,频繁的磁盘I/O及内外存交换对查询性能有较大影响,而完全基于内存的内存数据库技术可有效规避这一问题,显著提升效率。基于Key-Value型内存数据库Redis,研究并设计了矢量数据在Redis中的存储结构,并实现了基于Key-Value型存储结构的空间R树索引。经实际应用检验,该存储及索引架构能够有效提升海量空间数据的查询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8.
GNSS数据量呈指数级趋势增长,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解决了海量GNSS数据存储瓶颈的难题,却面临内存占用多、文件相关性差和缺乏优化机制的问题。针对HDFS处理海量GNSS小文件效率不高的问题,结合GNSS数据类型、特点以及存储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GNSS小文件云存储方法,优化了GNSS小文件的写入、读取、添加和删除策略。该方法分别按观测文件和解算成果的类型进行合并,对合并后的文件构建压缩Trie树索引,索引切分后,根据匹配算法分布式地存储索引块。实验采用国际GNSS服务(IGS)28 d的数据和产品进行云存储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各节点内存消耗,提高了海量GNSS小文件写入、读取和删除的效率,实现了对海量GNSS小文件的高效云存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面向Web服务的非结构化数据的组织与存储方法。在五面体模型的基础上,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基于语义的表达,阐明模型数据结构与数据解析方法,并以树形结构方式描绘数据的关键节点,利用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数据并论述了存储结构树的描述方法,确保了数据在网络中能被充分查找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越来越多的轨迹数据被记载,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海量、复杂数据需要高效的存储与索引.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难以满足海量轨迹数据的存储、扩展及特定的查询需求,而具有扩展简单、读写快速、成本低廉特点的非关系型数据库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assandra数据库的数据降维及键值存储、索引方法,可对时空轨...  相似文献   

11.
格网划分与四叉树相结合的海量建筑物数据组织与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GIS中海量建筑物数据,提出基于经纬线格网划分与四叉树空间索引相结合的数据组织方式,采用基于视点相关LOD、数据缓存和多线程的建筑物数据动态调度策略进行了实践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区域、行业级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不断建成及连续观测,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数据量呈几何倍数增长,面对海量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数据,集中式数据管理的可靠性、扩展性、抗灾性和容错性受到限制,云存储将网络中的大量存储设备协同起来工作,具有高抗灾容错性、高扩展性、高数据写入和读取性能,同时支持大吞吐量数据的并发访问,可实现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数据的高效管理。基于分布式处理平台Hadoop,提出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数据云存储模型,可将已建成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站、数据中心纳入到云存储集群。实验搭建了Hadoop集群,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数据,建立了存储目录,执行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数据上传、下载、生成指定采样率文件等操作,测试了集群的可靠性、扩展性、抗灾容错性和下载速率。作为新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数据管理方式,云存储提高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数据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需要对海量空间数据更快速地建立高效索引,使用递归排序网格(STR)方法构建的R树具有优秀的查询性能,但构建效率不高。本文利用基于计算机图形处理器(GPU)的通用计算具有细粒度可并行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TR算法的R树GPU并行构建算法,使用线性数据结构存储R树,并且用整体排序代替分段排序,细化算法的并行粒度。实验结果表明,同CPU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加速比最高可达27倍,并且呈现出随着数据量增大而变大的趋势。本文算法充分利用GPU的并行处理能力,高效构建了性能优越的R树空间索引。  相似文献   

14.
冯亮 《测绘科学》2012,37(5):119-120,125
本文在分析地形数据的组织方式和LOD模型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对于大场景高精度地形数据提出了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离散LOD组织存储思路。在不规则三角网数据块的构建及接边、高精度数据的不规则LOD树与普通数据的LOD树的融合等方面做了具体研究,为大场景高精度地形数据的组织存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往由AutoCAD制作的地形图、地籍图等涉及组合闭合多段线入库后面状要素重叠的问题,重点探讨了AutoCAD中面状环岛要素的存储方式以及采用基于.NET的编程手段读取AutoCAD并写入个人地理数据库以保证面状环岛要素在转换后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服务于小城镇智慧规划管理的众包数据具有数据类型多样、数据量巨大的特点,必须建立合适的索引,才能满足快速检索和查询的需要。以面向文档型数据存储的开源数据库Mongo DB为基础,对基于Mongo DB的众包数据索引方法进行探索,分析了利用地理空间索引B+树、Geo Hash和多层次索引等进行众包数据索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存储与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领域的主流模式,但伴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空间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已从海量特征转变为大数据特征,对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在数据量和处理模式上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分析了基于传统的集中式存储与管理模式在处理和应用大数据方面的局限性,包括存储对象的适应性、存储能力的可扩展性及高并发处理能力要求;然后在分析当前几大主流NoSQL数据库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空间大数据基于NoSQL数据库的单一存储模式在数据操作方式、查询方式和数据高效管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最后结合GIS领域空间大数据存储对数据库存储能力的可扩展性及数据处理和访问的高并发要求,提出基于内存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的空间大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综合处理策略,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对提出的存储策略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GIS的海量地形数据存储和调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形数据用来表达地形起伏特征,如何有效地存储和调度海量地形数据是三维GIS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基于金字塔影像、分片分块的方法组织三维地形数据,以此基础开发了基于三维显示平台和通用数据库(DBMS)的空间数据中间件,通过空间数据中间件对数据库进行地形数据的读写,实现了三维地形数据的存储和调度。  相似文献   

19.
地名地址数据是地理信息定位与交换的载体,是地理空间框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Versant面向对象数据库,对地名地址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及分类挂接到地址树中,设计了以现有关系数据库为基础,将地名地址数据导入到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流程;同时,在Versant数据库中,设计了分布式存储过程,并进行了存储测试.结果表明,基于Versant数据库能够优化现有地址的存储,方便解决现有各种业务系统在地名地址数据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资源环境遥感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海量空间数据,设计资源环境遥感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检索及访问方法.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和特点的海量空间数据,采用空间数据库、文件目录方式和Web Service等方法实现数据存储和发布.在空间查询二步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空间位置的海量空间数据检索方法,可以检索以Mapping和Web Service等方式发布的数据,解决用户快速查找数据的问题.利用分层分块和可视区域格网索引等方法优化空间数据的传输、加载和显示等性能,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所设计的方法通过探讨数据的存储策略、数据的检索策略以及数据的访问展现策略,解决了海量空间数据应用中的数据有效管理、数据的精确定位以及数据快速传输呈现的问题.并基于此方法构建了资源环境遥感应急监测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