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50年华北地区26个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海洋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和全球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关系.对华北降水距平指数变化分析表明,近50年来华北降水具有减少的总体趋势,叠加在该趋势之上的是年代际变化,其中1965年和1980年发生了两次跃变,使得20世纪80年代干旱尤为严重.在对华北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与华北降水年代际异常相伴随的大气环流和上层海洋热力异常型.结果表明,华北降水年代际异常与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状况异常有显著关系,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华北降水异常的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华北干旱与上层海洋热力及大气环流异常的配置关系如下:当华北地区干旱时,则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偏低,即太平洋上主要表现为PDO暖位相,全球大部分地区(包括华北地区)气温偏高,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偏低,日本北部及东西伯利亚气压异常偏低,华北及其以南大片地区气压偏高,华北地区由异常西北风控制,不利于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  相似文献   

2.
选用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观测台网(CMONOC)在华北地区约8年(2011年10月~2019年9月)的连续观测数据,建立了华北稳定参考框架——NChina20。NChina20与全球参考框架(IGS14)保持坐标系缩放比例一致,两坐标系统在历元2020.0对齐。本文详细介绍了将相对于IGS14的位置时间序列转换到NChina20的方法,并列举了NChina20在城市地面升降长期观测领域的应用。NChina20的稳定性(精度)在水平方向约为0.5mm/a,在垂直方向约为0.6mm/a。参考框架的稳定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建议NChina20的使用范围在时间上限于2006~2025年的时间窗口内,在空间上限于华北活动地块区域内。选用华北地区5个基岩站20年(2000~2019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建立了华北地区季节性地面升降预测模型。华北稳定参考框架将每隔几年更新一次,以缓解框架稳定性随时间的退化,并与IGS参考框架同步更新。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地震时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守中  蒋海昆 《内陆地震》1996,10(2):103-112
利用固定半径法和直接计算法系统研究了华北地区(N30°~43°,λE106°~125°)13个K表性子区地震时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q—q及标度指数谱f(a)—a的特征,并与单—Dq—t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地震时间结构为多分形结构,单一分形不能完整地描述其分形特征,应该用Dq—q或f(a)—a来加以分析;(2)华北强震前的0.5~2.0年.周围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多分形结构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q为负时Dq增大、q为正时Dq减小,或f(a)两端点下降,a跨度增大及顶点右偏等现象,这是对地震密集—平静现象的另一种描述;(3)华北地区地震时间多分形方法回顾性预报评分R=0.47,说明其有一定预报效能,是有前景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震生命损失率与房屋倒塌率的统计关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华北三次地震(邢台、海城和唐山地震)的震害调查资料,得到了地震区房屋倒塌率(CR)和人员死亡率(FR)满足Log(FR)=A+B(CR)的统计关系.对比研究表明,土坯房的地震死亡率要比表砖木架房的低得多.  相似文献   

5.
郑文俊  田山  邵永新 《中国地震》2005,21(2):260-268
开展了华北地电阻率异常参数提取的研究,以1980—2001年的异常参数为输入进行了全时空扫描,并对其动态图像演化做全面分析,由此提取出华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地电阻率短期前兆的判别标志。为了进行初步检验,本文依上述判别标志对华北近年地电阻率动态图像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华北地区1484年以来M≥5级地震平静现象:(1)华北地区1484-1730年及1815年以来2个地震活动期所有M≥5级地震平均平静时间为17.8个月,1731-1814年地震平静期的所有5级地震的平均平静时间约90.1个月,二者有明显差异;(2)华北地区2个地震活动期中相邻活动幕的幕间M≥5地震平均平静时间约86.4个月,与地震平静期大体一致,这样,90个月可以为华北地区M≥5级地震长期平静的标志性时间;(3)当前华北地区M≥5级地震平静时间达77个月,已接近长期平静的标志性时间,发生5级地震以上地震的可能已经很大;(4)上述工作成文后发生了2013年1月23日辽宁省辽阳市与沈阳市交界处5.1级地震,应注意华北进入新的地震活动幕。  相似文献   

7.
徐伟进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12,34(4):526-536
根据华北地区的地震目录,建立了4个空间光滑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以这些模型为空间分布函数,将华北地震区每个地震带的地震年发生率分配到空间格点中,计算这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采用仪器记录地震计算得到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危险性结果能够反映华北地区现今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危险性水平,符合人们对现今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的认识;采用历史破坏性地震(Mge;4.7)计算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危险性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区的地震危险性水平;以地震应变计算地震活动率,并根据点椭圆模型和线椭圆模型计算得到的地震活动性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大地震的活动水平和空间构造特征.将根据4个模型计算得到的50年超越概率10%峰值加速度(PGA)分布加权平均,得到综合的华北地区PGA分布,并将该PGA分布与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综合潜源方案计算得到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PGA分布做了比较,发现二者无本质差别,均能反映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危险性水平.当然,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前者计算得到的符合PGAge;100 cm/s2条件的区域面积明显要比后者的大,而符合PGAge;250 cm/s2条件的区域面积则比后者的要小. 这主要是由于潜在震源区类型和空间分布函数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1999年4月份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L≥30地震9次(见表1),其中ML≥40地震2次,即4月4日10时29分黄海ML40地震和4月23日14时21分张北ML40地震。本月地震频度略低于3月份,华北西部(1145°E以西)和华北东部(1184°E以东)的地震活动保持原来的水平,而华北中部相对较为平静。表1 1999年4月份华北地区ML≥3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相似文献   

9.
我国及邻近地区的嵌套式磁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球谐分析(SHA)和矩谐分析(RHA)依次用于空间范围逐步缩小的区域,得到了嵌套式磁场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大小不同的各级地磁异常的三维结构,为研究地磁异常起源及有关的大地构造问题提供了较好的依据。本文建立的1970年代华北地区地磁场的三级嵌套模型由全球SHA模型、中国RHA模型和华北RHA模型三级组成。该模型指出,华北中部由南向北有一个由北北东逐渐转向北东东方向的Z分量正异常带,这可能与华北的地质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震情     
1997年9月份华北ML≥3.0地震动态根据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1997年9月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L≥3.0地震10次,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9月18日黄海4.8级地震(见附表)。本月地...  相似文献   

11.
用年际增量方法预测华北汛期降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范可  林美静  高煜中 《中国科学D辑》2008,38(11):1452-1459
建立了一个华北汛期(7—8月)降水预测的新方法:通过预测华北汛期降水的年际增量(当年的变量值减去前一年的值),进而预测华北汛期降水.通过考察与华北汛期降水年际增量相配合的年际增量的大气环流,从中确定5个关键的预测因子;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一个华北汛期降水年际增量的预测模型.首先预测出降水的年际增量,然后再预测华北汛期降水(将当年预测的降水年际增量值加上前一年实际的降水量值).华北汛期降水年际增量的预测模型在1965—1999年中拟合率是0.8,对华北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拟合平均均方根误差是19%.利用新预测模型回报2000~2007年,对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回报的平均均方根误差是21%.预测模型能再现1965~2006年华北汛期降水的下降趋势.由于目前我国汛期降水预测水平是60%~70%,华北地区的降水预测更为困难,因此,通过预测降水的年际增量,进而再预测降水率的新方法能显著地提高华北汛期降水预测水平,并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震情     
国内外震情1995年10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1995年10月份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范围内,共发生ML≥3.0地震9次(见下表),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10月6日唐山ML5.4地震。本月华北地区的地...  相似文献   

13.
把可以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状态的森下指数进一步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中,所得结果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前数年,森下指数随网络线度的变化曲线Iδ(l)要出现一定的中长期异常变化,但其异常形态随地区不同而可能有一定差异。对于日本的M≥7级海域地震,震前3 ̄6年Iδ(l)曲线由正常期的Cb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a型。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的M≥6级地震,震前2 ̄3年Iδ(l)曲线分别由正常期的Ca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降水、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等多种再分析资料和偏相关方法,研究了1951—2007年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SPDO)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即PDO,本文称为NPDO)分别与华北盛夏(7—8月)降水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关系及其可能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在去除SPDO和NPDO的相关性之前,它们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关系均偏弱;但在去除两者相关性之后,SPDO(NPDO)与华北盛夏降水存在显著正(负)相关关系.去除两者相关性之后,当SPDO处于正位相时,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显著偏暖,这将在对流层中下层从热带西太平洋—东亚沿岸激发出"气旋-反气旋-气旋"的负位相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波列,该波列导致东亚夏季风异常增强,有利于低纬地区水汽输送至华北地区,从而使得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偏多,反之,当SPDO处于负位相时,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将偏少;对NPDO来说,当其处于正位相时,不仅热带西北太平洋异常显著偏冷,而且印度洋大部分海温异常显著偏暖,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对流层中下层从热带西太平洋—东亚沿岸出现"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的正位相EAP波列,这将引起东亚夏季风异常减弱,不利于低纬地区水汽输送至华北地区,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因此减少,反之,当NPDO处于负位相时,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将偏多.  相似文献   

15.
熊岳—盖县地区位于海城地震区的南面,其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但震级不大的特点,地震空间分布受局部构造的控制和影响,是一个地震活动块体。本文分析了1940年以来本区地震活动与海城地震、华北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熊岳—盖县地区的地震活动灵敏地反映了海城地区及华北地区应力场的变化,因而它是华北区域应力场变化的“窗口”,它所显示的信息对于研究华北区域应力场变化和预报华北地区强震活动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震情     
国内外震情1996年1月华北地区ML≥3.0地震动态1996年1月,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范围内共发生ML≥3.0地震6次(见下表),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1月19日发生在黄海的ML4.1地震。本月华北地区的地...  相似文献   

17.
CSCE是江苏省地震局研制的供遥测台网处理地震及编目工作的软件。因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有代表性的软件,在各台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邯郸台网8个子台,经常用CSCE软件对地震进行定位、计算震级、出月报、日报等日常工作,所用的计算机是1991年华北联网统一装...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力应变场特征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利用华北GPS监测网 1 992年、1 995年、1 996年的观测资料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给出了华北地区相对水平位移场、应变场的分布图像 .经初步研究表明 :华北地区 1 992-1 995年间的水平位移和应变场表现为整体性不均匀的压性运动 ,1 995- 1 996年测区东部仍以水平压性运动为主 ,但测区西部则主要表现为张性运动 .水平运动 (方向、大小 )发生显著变化和应变高值区的地带主要位于块体边界带和主要断裂带附近 .燕山断块南边界的北东向断裂存在着较显著的左旋运动 .区内最大剪应变、面膨胀的高值区在天津、北京、唐山一带 .结合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DDA)初步分析认为 ,1 992- 1 995年GPS观测结果显示的华北地区存在东、西部构造应力作用的明显差别 ,华北东部以东西向压应力作用为主 ,而西部的南北向构造应力作用又明显大于东部 .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震情     
1997年10月华北ML≥3.0地震动态根据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1997年10月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L≥3.0地震11次,无4级以上地震发生,北安河发生了两次3级以上地震(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应用于以地震活动性参数b,η,c为基础的中短期地震预报,并以华北和松潘两地区为例,建立了一年期和半年期的模糊预报模式FP1和FP(0.5)。对华北地区M≥5.8和松潘地区M≥5.4地震的内符检验(197—1988)和外推预报检验(1989-1991)结果表明,一年期和半年期的内检及外推预报检验符合率可分别达到88%和6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