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全球碳旋回模式不能用自然机制解释碳储层中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记录大的瞬间变化。大约1200~2000Gt碳输入大气层(如沉积的甲烷水合物分解形成的甲烷)能够解释大约55Ma前的δ13C异常 ,以及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和古新世—始新世界面附近海洋和陆地生物群的变化。对北大西洋西部沉积岩心进行物理、化学和光谱分析显示 ,三分之二的碳同位素异常出现在不足几千年范围内 ,表明是灾害事件将碳释放到大洋和大气中。5493~5498万a前 ,大洋和大陆同期开始δ13C异常和生物变化。δ13C异常持续时间表明…  相似文献   

2.
九龙江口本中1995年有机物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8,17(2):180-184
1995年3个航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口水体总有机物的含量受悬浮物含量控制。在S〈5的低盐度区,悬浮泥沙和有机物产生明显的絮凝;在S〉5的广阔海域,它们的行移接近于理想混合。估算得出九龙江河流的入海一约;悬浮泥沙为9.8*10^5t/a;总COD为3.2*10^t/a,其中溶解态COD为2.1*10^4t/a约占2/3,为水体有机物的主要开矿如换算为溶解有机碳,则DOC的平均通量为3.2*10  相似文献   

3.
南海大洋钻探可望在1999年2~4月实现SOUTHCHINASEADRILLINGBECONDUCTEDDURINGFEB.~APRILOF1999由我国学者为主提出的南海大洋钻探建议“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ODP建议第484号)...  相似文献   

4.
化石燃料CO2信号的海洋化学特征:高盐信号PeterG.Brawer大气CO2的含量上升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令人费解的而明显的岸线移动及海陆间CO2气体摄取的平衡有联系(Keeling等,1996)。难道存在未知的作用来降低海洋的摄取速率,提高陆...  相似文献   

5.
自从20世纪50年代在夏威夷对大气CO2进行监测以来 ,CO2 浓度持续上升 ,只有两个时期例外。在1963~1965年 ,CO2 最大年浓度连续3年保持不变 ,在1991~1993年也保持不变 ,与20世纪发生在菲律宾Agung、Bali和Pinatubo两次最大的火山气体微粒冲击相吻合。因为这些事件中火山CO2 排放量很大 ,势必会影响全球碳循环 ,使大气CO2 短期稳定性增强。Sarmiento(1993)提出 ,1991年Pinatubo喷发之后大洋表层水的富化引起了大量浮游生物繁衍 ,这可能是大气CO2 短期…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胶体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切向超滤技术对胶体有机碳(COC)进行了有效分离,利用紫外/过硫酸钾法分别测定南黄海溶解有机碳(DOC)和COC的浓度。测定结果:南黄海表层水DOC的平均含量为340.0μmol/L;COC的浓度变化为30.2~125.0μmol/L,在DOC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30.9%,最高可达56.6%,结果表明,COC在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真溶解态有机碳(UOC)和COC之间的非相关性揭示了COC来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Keeling等人提出的1970~1988年大气CO2含量随时间变比进行统计,指出大气CO2含量按指数变化递增。据此.对近年大气CO2含量进行预测,到2050年时将增至454×10-6,较目前增加约30%。由于大气CO2分压上升,导致CO2向海洋转移、作者采用Li提出的指数变化模式,以Holland给出的海水中无机碳逗留时间8.0×104年代入计算。到2050年时,海水碳酸盐系统仅可容纳来自大气的CO21.1×1010t。因此必须引起人们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鉴于计算过程中未考虑海水有机生物体的影响及颗粒CaCO3对缓冲CO2所作贡献,因此,实际情况会好于本文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河口红树林湿地CH_4通量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甲烷(CH4)是大气中除 CO2外最为丰富的含碳组分,其浓度以每年 0. 7%- 1. 1%的速率递增[1,2].尽管大气 CH4含量仅为 CO2的二百分之一,但却对预计的全球变暖约有 20%的贡献率,而CO2的贡献率约为50%[3,4],由这些数据推算得一个分子的CH4比一个分子的CO2(目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的增暖潜值高约80倍. 很多研究者对全球大气CH4的预算结果均表明,湿地是大气 CH4最重要的生物源[5,6],约占全球 CH4源的 40%~50%[7].湿地 CH4通量的日变化研究是正确估…  相似文献   

9.
125Ma后陆-陆碰撞造成的碳储存的讨论DerrillKerrick等评论:Selverstone和Gutzler(1993)认为,在特提斯陆-陆碰撞期间,碳从大气转移到深成变质储集层可能导致了125Ma后的全球变冷。但是,由于大气CO_2含量长期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纳污海区沉积物样品释放有机物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沉积物释放耗氧有机物(COD)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宁波海域沉积物释放COD的范围在0.15×10-3~0.80×10-3之间,释放速率平均为103.9mg/(m2.d);舟山沈家门附近海域沉积物释放COD速率平均为253.1mg(m2·d)。沉积物释放COD的量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成正比,而其释放速率与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按照Gaia理论,浮游植物可能是阻止地球气候达到极限的生物地球化学反馈圈中的主要成分。1987年,Charslon等提出从浮游植物释放到大洋表层水的二甲硫(DMS)是海洋对流层中硫酸盐气溶胶和云凝聚中心的主要来源。因此,由于强日射和高温时期的DMS产量提高,DMS的释放提供了潜在的全球气候调节机制。硫酸盐气溶胶是仅次于温室气体对大气辐射产生影响的第二个最大的调节机制。尤其在北半球,人为的硫化合物强烈地影响了气溶胶水平,但是DMS是开放大洋气溶胶颗粒的主要天然发生器。海洋气溶胶通过直接散布和吸收辐射以及…  相似文献   

12.
全新世成壤碳酸盐结核和古土壤稳定碳同位素成分可以用于推测古大气CO2含量,重建古环境条件及使陆相沉积物与海相层序发生关系。由于大洋和大气碳交换的时限较短,因此,土壤碳酸盐中的碳同位素成分保留了大洋CO2储体的同期变化。然而,时间跨度较大,并且能够提供海相和陆相层序相关关系信息的详细的陆地碳同位素地层资料很少。在对法国南部下第三系陆相层序进行分析时,稳定同位素地层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生物地层资料稀少的地层相关关系分析。这一时期尤其引人注目是因为海洋范围碳同位素记录明显变化,并且含有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演化事…  相似文献   

13.
用磁力浮沉子密度测量装置,在15 ~25 ℃之间的三个温度下测定了杭州湾30 个水样的密度。结果表明,测定值皆高于相应条件下国际标准海水状态方程的计算值,在海水盐度范围5.56~26 .4 ,密度平均偏差值为28 .2 ~120 .5 ×10- 3kg/m3 。测定密度和计算密度的偏差随盐度的降低而增大,与盐度的变化成直线相关;与(Ca2 + )/S和比碱度之间皆呈指数曲线相关。杭州湾海水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的(Ca2 + )/Cl 比平均值分别超出大洋水平均值28 .8% 和20 .6% ;杭州湾海水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比碱度平均值分别超出大洋水平均值60 .3 % 和302 % ;(Mg2 + )/Cl 比、枯水期水样SO2 -4 /Cl 比及Sr2 + /Cl 比与大洋水平均值相同或相近,丰水期水样SO2 -4 /Cl 高出大洋水平均值7 .1 % ;结合主要离子在湾内平面分布图,得出杭州湾海水高的Ca2 + /Cl 比、比碱度和SO2 -4 /Cl 比,除了受江水输入影响以外,主要还是受湾北岸工业区废水排放的影响。并首次给出了杭州湾海水的密度公式。  相似文献   

14.
大洋锰结核中矿物对过渡金属分布的控制GuobinLei等关于大洋锰结核、结壳中Co、Ni和Cu在10A锰酸盐、水羟锰矿及铁的氧氢氧化物(简称为铁相)之间分布的讨论主要是在全样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通过分层取样,对锰结核不同的微层同时进行了化学及...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湾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来源和补给MiguelA.Gonl等墨西哥湾是进行过广泛研究的海洋环境,部分有机碳保存在海洋沉积物中,由于邻近陆地物质,其陆源成因物质(OCter)可能很高。包括北美大部分牧场的水系面积为3.3×10-6km2,密西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印度天然气需求量与供应量“入不敷出”的不断扩大,在以LNG形式进口天然气的价格相对较昂贵的情况下,就需要加速勘探开发天然气替代资源———气体水合物的步伐。近年来,由ONGC、DGH、GAIL、NGRI和NIO等机构的初步调查研究表明,印度东、西近海域存在着气体水合物的地震模拟反射层(BSR)的证据。印度研究机构认为,开展调查勘探活动,并最终进行商业性开采气体水合物该是时候了。为此,印度政府组织了一个由GAIL的ShriI.L.Budhiraja(技术顾问)、ONGC的KuldeepChand…  相似文献   

17.
陈荣  柴敏娟 《台湾海峡》2000,19(3):364-366
将4种不同浓度的Ca^2+溶液灌注罗非鱼嗅上皮,观测其对罗非鱼嗅电图(electrooltactogram,简称EOG)电位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对罗非鱼EOG具双重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1~4mmol/dm^3)内,随着Ca^2+对EOG的效应由抑制逐渐转向促进,表现为反应的增大与Ca^2+浓度的提高呈正相关。但当Ca^2+浓度进一步提高到8mmol/dm^3时,EOG反映减小,呈现抑制效应,本文探讨了Ca^2+影响EOG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用磁力浮沉子密度测量装置,在15 ~25 ℃之间的三个温度下测定了珠江口20 个水样的密度。结果表明,测定值皆高于相应条件下国际标准海水状态方程的计算值,在海水盐度范围0.08~33 .446 ,密度平均偏差范围为2 .4 ~54.0 ×10 - 3kg/m3 。测定密度和计算密度的偏差随盐度的降低而增大,与盐度的变化成直线相关:与(Ca2 + )/S、SO42 - /S比和比碱度之间皆呈指数曲线相关。珠江口水样(Ca2 + )/C1 、SO42 - /C1 和比碱度平均值分别超出大洋水平均值17 .8 % 、8 .21 % 和152 % ,其余的Na + /C1、K+ /C1 和Sr2 + /C1 比值与大洋水无明显差别,基本类同。珠江口海水的高碱度、高(Ca2 + )/C1 和高SO42 - /C1 是造成其海水密度正偏差的主要因素。经计算机拟合,首次导出了珠江口海水密度的状态方程,该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为±2.5×10- 3kg/m3 。  相似文献   

19.
条斑紫菜对无机碳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8年3月在青岛太平角采集条斑紫菜,在室内光照强度为120μE/(m~2·s)的培养架上培养,通过测定其光合作用引起密闭海水体系pH值及无机碳浓度的变化,借助于各种无机碳利用的抑制剂(Az、Van、DIDS、SITS)对其无机碳利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条斑紫菜可间接吸收HCO~(-)_(3)。胞外碳酸醉酶(CA)催化HCO~(-)_(3)水解成CO_2扩散进入胞内是条斑紫菜无机碳利用的主要形式,占全部无机碳利用的73%以上。Az是胞外CA的抑制剂,可直接检测胞外CA的存在,它不能透过细胞膜。(2)条斑紫菜可依赖于细胞膜上ATP酶对HCO~(-)_(3)直接转运。但未发现带Ⅲ蛋白(band 3 Protein)及 Na~+/HCO_(3)~(-)协同转运系统的参与。(3)条斑紫菜pH值补偿点为9.83,CO_2补偿点为0.04μmol/L。  相似文献   

20.
994年9月采集了珠江口表层海水水样,并对其溶解态的K+、Na+、Ca2+、Mg2+、SO2-4、Cl等化学要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珠江口调查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的K+、Na+、Ca2+、Mg2+、SO2-4主要受陆源淡水与外海水物理混合稀释的影响,与Cl具有良好的直线正相关;Ca2+/Cl、SO2-4/Cl明显高于大洋水相应比值,Na+/Cl、Mg2+/Cl略高,而K+/Cl比大洋比值低;在与中国其它各主要河口表层水对应Cl比较中,珠江口的SO2-4/Cl较高,而Ca2+/Cl,Mg2+/Cl比值居低;上述各主要常量离子和Cl的等值线均沿自北向南走向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