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程乾盛 《台湾海峡》1993,12(3):257-265
前人将泉州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中全新统长乐组冲-洪积层、海积层;早全新统东山组海积层;上更新统龙海组冲-洪积层和时代未分的残-坡积层。作者从岩石、孢粉、生物、年代等地层学入手,结合纵横剖面分析,将该平原划分为下、中、上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平原中北部缺失下全新统的河口相-潮间带沉积层,而平原中部以南和入海口一带却不缺失此层。其因是下全新统高程不一,中全新统NW 向新构造活动断裂,导致海进,在平原内沉积了中全新统地层。海进时间约5 000a,B.P.。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伶仃洋东岸sz17QZ-20-3钻孔硅藻分布特征,结合测年、岩性和粒度,重建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依据沉积物岩性粒度变化判断,晚更新世时期在23.6~11.0 m层段发育了一套河床相-溺古湾相-岸滩相-冲积相的垂向沉积序列,在花斑黏土层中有海水种Ethmodiscus rex碎片的存在,指示晚更新世海侵海退旋回。早全新世海侵在9000 cal.aBP左右到达研究区,海水种硅藻含量开始迅速增加,发育滨海平原相沉积;在8000 cal.aBP左右达到最高海平面,海水种硅藻含量最高;随后研究区处于海平面停滞状态,并缓慢下降,发育浅海相沉积;中晚全新世4.2~0 m层段为海退时期,发育河口湾相沉积。中全新世4.4~4.2 m层位海水种含量突然增加和4.4~4.6 m层位贝壳碎屑层指示可能有风暴潮事件发生;晚全新世0.3~0 m层段表层沉积物中硅藻丰度异常偏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西北面海区晚第四纪沉积与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14)C、古地磁、氨基酸测定、微体古生物,矿物和化学元素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本区的沉积层及年代。从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共划分七个沉积相:1.潮间带相;2.滨海相;3.陆相;4.浅海相;5.滨海相;6.浅海相和7.近岸浅海相。  相似文献   

4.
盐阜平原地处苏北平原东部.全新世以来,由于海面变化使本区地理空间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早全新世,海面上升,本区成为浅海环境,空间结构较为单一.中全新世,海面稳定,古砂堤发育,砂堤两侧形成了泻湖与浅海的二元结构,其西侧的里下河区成为封闭的泻湖,而东部仍以浅海为主.晚全新世,海面下降,本区完成了由海到陆的演变过程,形成了盐阜平原地理空间三元结构的格局:北部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西部里下河地区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演变为里下河平原;而东部海岸东迁,形成广袤的滨海平原.  相似文献   

5.
对珠江三角洲中山地区ZK201-2钻孔微体生物群的分布特征及壳体保存状况进行了研究,共发现有孔虫12属23种,介形类16属19种。根据优势属种的分布及部分特殊种的生态环境指示意义,识别出7个有孔虫组合和3个介形虫组合,分别指示了不同的沉积环境。应用上述分析结果,并结合岩性变化特征,恢复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晚更新世晚期,在ZK201-2钻孔河床相砂砾沉积之上的细粒沉积物中发现海相腹足类及双壳类生物碎片,判断是受到海水影响的河口湾沉积;末次盛冰期海平面下降,原有海相沉积暴露地表风化形成杂色黏土沉积层;冰后期首先出现河漫滩至滨海河湾相沉积,未发现钙质微体生物化石;约9cal.kaBP后开始进入潮汐河口湾至前三角洲沉积阶段,沉积速率较快,有孔虫和介形类以壳体保存较好的半咸水-浅海种为主,其丰度、分异度及属种组合变化受海平面变化和河流输砂影响频繁;至全新世中期7cal.kaBP前后珠江三角洲中部出现最大海侵,有孔虫和介形类丰度、分异度值出现相对高值;全新世晚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研究区进入低速沉积阶段,依次发育河口沙坝、潮下带至滨海湿地、三角洲平原相沉积,期间发现多期风暴潮沉积,见大量异地分子。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滨海平原全新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道高 《海洋学报》1995,17(6):90-96
本文根据山东半岛滨海平原区29个钻孔的粒度分析、化石分析、孢粉分析及14C测年资料,研究了该区全新统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青岛近海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近海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既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有利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具有地下卤水的开发和利用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第四系化石硅藻的指相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2个钻孔中的85个样品及已知环境的13个样品的化石硅藻群进行了分析,根椐化石硅藻的分布,探讨了珠江三角洲的边界,根椐硅藻群的组合结构和含量,分析了中全新统和上全新统的沉积相横向变化,并划分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对全新统沉积相垂向变化的研究表明,本区的全新世海侵有过两次由强转弱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闽南沿海若干全新世沉积物剖面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闽南沿海全新世沉积物甚为发育,尤以海积物、冲积物和风积物最为多见,主要分布于海积平原和河口平原,厚度可达二十余米。我们对龙海九龙江河口平原和漳浦沿海平原做了重点研究,分析了高边头、塘内和下蔡等三个海积—冲积物和泥炭剖面的孢粉组合,结合已测的十几块贝壳、泥炭、木头、淤泥样品的C~(14)年龄,试对闽南沿海冰后期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沉积发育的历史以及全新统的地层划分进行初步探讨,勾绘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0.
青岛港湾海岸地区第四纪地下卤水生存环境与富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港湾海岸发现可利用卤水资源是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滨相地下卤水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进展,青岛港湾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虽然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却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水文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港湾海岸区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青岛  相似文献   

11.
青岛港湾海岸区第四纪地下卤水生存环境与富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港湾海岸区发现可利用卤水资源是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进展。青岛港湾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虽然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却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水文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港湾海岸区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青岛胶州湾沿岸含卤岩系结构特征在中国北方沿海具有典型性,故命名为“胶州湾型”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R1钻孔岩心上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北部湾东北部R_1孔岩心记录。R_1孔岩心长度100m,水深42m。在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及微体古生物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在上新世时,为浅海相沉积,更新世则以陆相为主,仅在晚更新世时出现两个滨海相沉积层,全新世为浅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3.
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孔、柱状样及浅地层剖面仪等对长江水下三角洲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全新统的发育可分为全新世早、中、晚期沉积;自河口向海有三角洲前缘相、前三角洲沉积相、三角洲-陆架过渡相三个相带;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垂直相序,覆盖在下伏浅海相之上,向上依次为前三角洲相和三角洲前缘相。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的海相地层记录了极其丰富的环境信息,研究海相层的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对理解古环境演变的过程、探讨沉积记录对海陆变迁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QTZ1孔位于温州瓯江口北侧平原,根据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资料,钻孔34 m处为Q_h/Q■界线,91.5 m处为Q■/Q■界线。综合考虑刺甲藻、环纹藻的环境意义,钻孔沉积物粒度及微体化石组合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州沿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共识别出3套海相地层单元,第二海相层和第三海相层之间发育有完整的陆相沉积层。沉积动力条件经历了低能(Q■)→中低能(Q■)→中高能(Q■)→低能(Q■)→高能(Q■)→中低能(Q■)→中低能(Q■)→低能(Q■)→低能(Q_h)的演化过程。受海平面变化影响,研究区晚更新世沉积相变化频繁,以海陆过渡相、陆相和局部的浅海相为主,全新世沉积相以浅海相为主,全新世末期逐渐转为滨海相。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区已施工22个钻孔及47处陡坎剖面调查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本区全新世地层的沉积物特征、沉积环境及其空间展布形态;认为本区全新统为一套由陆相-海相-陆相交互沉积的松散沉积物,成因类型主要为冲积、湖沼沉积以及海积,沉积相主要为分支河道、边滩、泛滥平原、潮汐河道、潮间带、潮上带、滨海湖沼等。受构造-气候事件影响,沉积物在横向上陆-海-陆交叉松散沉积叠加形似3个交错穿插的"楔形体";垂向上,沉积物粒度具正韵律层序,局部海侵层可见反韵律层序。总体上反映该区全新世以来陆—海交互作用及海进—海退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东湾北部LH01孔柱状岩芯样品进行粒度、孢粉、有孔虫和测年多项环境指标测试,探讨了辽东湾北部晚更新世24ka BP以来的古环境演变。LH01孔沉积环境经历了晚更新世晚期河湖相沉积—全新世早期海陆交互相沉积—全新世中期浅海相沉积—全新世晚期河口滨海相沉积;气候经历了晚更新世晚期冷较干—晚更新世晚期凉稍润—新仙女木降温—全新世早期凉稍润—全新世中期温暖较润—全新世中期温暖较干—全新世晚期温较干的变化;LH01孔在大约7.5ka BP发生了盘山海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全新世泥炭形成的初步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的中国北方主要是包括华北和东北地区.该区泥炭分布较多,其中东北区多于华北区.据初步调查,东北区分布有裸露泥炭沼泽200多万公顷,埋藏泥炭约3万公顷,泥炭总储量约150多亿吨;华北区有裸露泥炭沼泽0.5万公顷,大部为埋藏泥炭,泥炭总储量约3亿多立方米.本区裸露与埋藏泥炭分布界线,大致是从辽宁省东南的岫岩以东起,经本溪、抚顺、西丰、伊通、双阳、榆树、巴彦、绥化、海伦、依安、富峪至科尔沁右旗,此线东北基本上为裸露泥炭沼泽分布区,而此线西南,主要为埋藏泥炭分布区,此线附近呈过渡状态.孢粉分析反映本区蕴藏泥炭的全新世地层古气候有三个演变过程,即从早期较冷较干,或较冷较湿,变得温暖潮湿,随后气温又变得偏凉偏干.古气候的演变导致沉积环境的变更,致使沉积相有三次较大的演变旋回,这在华北平原和沿海平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华北平原,全新世早期以河湖相为主,中期湖沼相普遍发育,晚期以冲积和洪积为主;在沿海平原某些地段,全新世早期为海陆过渡相,中期为海相,晚期又为海陆过渡相.北京和辽南一些地点泥炭自早全新世就开始沉积,东北平原中南部的泥炭多在中全新世形成,但都多在距今两千年左右被砂粘土或黄土状物质等埋藏.长白山、小兴安岭有的泥炭自中全新世沉积,但不少自晚全新世才开始沉积,均延  相似文献   

18.
刘阿成  张杰  唐建忠 《海洋学报》2020,42(11):49-61
本文采用高分辨率单道浅地震剖面资料研究闽江口外海域的全新统沉积作用。研究区的全新统底面为MIS 2期侵蚀面,局部为古河道,深度一般在现海面下约30~60 m,最深约65 m;近岸浅,外海深,局部受古河道的下切影响呈条带状负地形。全新统由早全新世晚期以来的海相沉积层(U1)和早全新世河流湖沼相沉积层(U2)组成,前者包括滨浅海平行地震相和河口滨岸前积地震相,根据其反射波向陆上超和向海下超底界面,结合沉积物厚度分布特征,可以判断主要的沉积物来源和运移趋势。全新统沉积层厚度一般为10~20 m,最厚约38 m,位于古河道区,但是在马祖列岛和白犬列岛之间海区缺失。海相全新统沉积层的厚度为数米至20 m,最厚约25 m,位于研究区东南部(海坛岛东侧)。自全新世海侵以来,沉积物主要来源于3部分:台湾海峡来沙为研究区南部海区提供了沉积物;闽江悬沙扩散沉积物覆盖研究区北部海区,主要沿NE方向至外海,在河口向南呈舌状,现代沉积中心位于河口北部,厚度大于15 m;浙闽沿岸流来沙对研究区东北部海区的沉积物有影响。沉积环境划分为台湾海峡源沉积区、闽江源沉积区、东北部混合沉积区和马祖?白犬沉积缺失区,平均沉积速率分别约为0.8 mm/a、1.0 mm/a、1.1 mm/a和0 mm/a。马祖?白犬沉积缺失区主要因为沉积物受沿岛环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岩心观察结果及分析化验资料显示,在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物中,砂岩成熟度较低,砂、砾岩中炭屑及炭化植物枝干较多,沉积构造以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为主,并识别出了双向交错层理.结合石西地区测井资料及岩心资料,对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体系展开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属于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发育3种亚相和10种微相: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全新世以来苏北平原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指出:晚更新世,海面下降,本区为陆地环境。在早全新世及中全新世期间,全世界气候转暖,海面迅速上升,本区发生海侵,东部成为一片浅海。其后,海面缓慢下降,本区发育了古砂堤群,并形成了南、北两大泻湖区。晚全新世,因黄河夺淮,大量泥沙带至里下河及硕项一桑墟和艾塘泻湖区,古泻湖被淡化,最终淤积为平原。东部海岸线迅速东迁,形成了黄淮三角洲与滨海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