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气象与交通的关系类似于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对2003—2007年山西省内高速公路各类天气状况下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论述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山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指出了开展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收集整理了江西省昌九、昌樟、九景、温厚4条公路1009~2001年的交通事故资料,重点分析了昌九公路交通事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现影响我省交通运输安全的气象因子主要有降水、大雾、降雪(冻雨)、高温、大风;并应用现有的天气预报方法,建立了相应的交通气象专业服务方法.  相似文献   

3.
江苏内河航运交通事故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宏林  王才宝  洪贞铨  于庚康 《气象》1996,22(12):51-53
对代表江苏省内河航运状况的洪泽县,宝应县,江都市水上交通事故等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对照各地气象记录,得出江苏省内河航运交通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述了几种主要气象要素对水上航运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减少内河航运交通事故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代表濮阳市公路交通状况的南乐县、范县、濮阳县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濮阳市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几种主要气象要素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代表濮阳市公路交通状况的南乐县、范县、濮阳县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濮阳市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几种主要气象要素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建设和民众出行的大动脉,它对气象条件具有高敏感性。不利的天气条件易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研究发展历程,分析几类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与机理,最后探讨了中国特色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建设的内容、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以雾为主的低能见度、道路积雪和结冰、强降水等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气象因素。本研究旨在促进我国交通气象学科的发展,提升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并为科学决策道路建设、防范和应对交通事故、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乌鞘岭高速公路路段多发交通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甘肃省乌鞘岭路段高速公路发生的一般、重大、特大公路交通事故个例和同期乌鞘岭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与公路交通事故的关系。乌鞘岭路段的交通事故一年中3月、7月、9月发生的几率较大,这与季节交替时气象要素变化显著、雨带北移、降水日数增多有直接关系。乌鞘岭路段公路交通事故,由不良气象条件引发的占总事故数的81%。发生交通事故中不良天气的排序依次为结冰、降雨、降雪、积雪、大雾。普查气象要素与交通事故相关性,发现最低温度、地面最低温度、相对湿度、能见度、日降水量、极大风速与公路交通事故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5—2017年沪昆高速江西段的交通事故资料和沿线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沪昆高速江西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天气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建立高敏感天气条件下山区型和平原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气象风险概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015—2017年沪昆高速万辆车流交通事故日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单峰型,峰值出现在05时;事故高发月份主要集中在4—6月;事故发生地域性强。除日平均气温外,交通事故与同期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山区型和平原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气象风险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8.0%和79.9%。进一步运用该模型对2018年1—6月沪昆高速发生的交通事故加以验证,对山区和平原路段高速交通事故预测的准确率达到70.56%和86.37%,预测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恶劣天气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为了解气象条件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基于2006—2008年汉宜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了该路段交通事故的月际和日变化特征,利用事故率和日交通事故指数区分定义了交通事故频次和灾害严重程度,采用多项式曲线拟合了气象条件与事故指数的关系,确定了事故突发增长的临界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汛期5—9月是汉宜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高发时期,冬季其次,春季3—4月及秋季10—11月事故发生较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存在明显日变化特征,03—04时和14—17时为事故高发时段。汉宜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率主要受中到大雨和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事故灾害严重程度主要受强降水和冬季低温天气的影响。大风强降水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率要高于一般强降水条件下的事故率,夏季潮湿、闷热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率要高于一般高温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率。当高速公路沿线平均日雨量达到中到大雨时,事故率达到高峰;当沿线平均雨量超过20 mm时,事故灾害突发严重。当公路沿线平均高温超过33℃时,事故率突发增长;0~3℃的低温对事故灾害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8~2012年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和交通气象自动站、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高速交通事故的日、月及年变化特征及其与雨、雪、雾等灾害性天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气象、路网、交通和地形等因素,采用专家评分法和指标权重法,构建河北省雾天高速公路通行预警指标体系,并结合2013~2014年京沪、黄石高速河北段案例,对预警指标体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年发生频次变化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每日00~05时为高速交通事故高发时段,12时、16时为次高峰;夏季是高速交通事故多发季节(30.2%),冬季最少(20.2%)。其中,7月交通事故最多,5月、6月、8月次之。5~9月、9月至翌年3月、12月至翌年2月,分别是河北雨、雾、雪等灾害性天气高速交通事故多发期,每日06~08时是雾天高速交通事故高发时段。2013~2014年试预报检验京沪、黄石高速通行预警级别准确率分别为84%、75.9%,精度较高,该指标体系可为河北省交通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丁蕾  孟祥飞  谢洁  陆静波 《气象科技》2014,42(5):934-937
对张家港市2010—2012年每日气象要素和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张家港市这个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典型的县级市里,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节气、大风、降雨、积雪、能见度和温度等气象现象和要素都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道面客观通行状况的影响,也表现在天气变化对驾驶员心理的间接影响。如果充分利用气象预报为交通服务,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G2 京津塘高速公路交通气象安全指数的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迅  甘璐  丁德平  张德山  尹炤寅 《气象》2014,40(4):466-472
通过整理G2京津塘高速公路2年(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逐月逐时的万辆车流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流量及气象要素资料,并将各月平均万辆车流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与交通流量之商)与同步综合气象参数进行日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月平均万辆车流交通事故量的日变化趋势为双峰型,主高峰出现在05一07时,次高峰出现在21—23时。2年平均高峰值为每万辆1.8起。各月的逐时平均万辆车流的交通事故与同步综合气象参数呈正抛物线的偏右侧相关、自然指数相关或线性相关,即万辆车流的交通事故随综合气象参数的加大而增多。为了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气象服务水平,建立了4个交通气象风险和交通气象安全指数的级别;应用WRF-RUC数值预报产品对2个月逐日的独立样本模拟预报交通气象安全指数,其月平均基本准确率为62.5%~95.8%。此结果为高速公路交通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在华北地区的高速公路气象服务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夏季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对南宁市2001年夏季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一些初步结果,为南宁市的大气污染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天气变化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利用2010~2018年南充市交通事故数据及相关气象数据等资料,探讨了不同气象条件对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等的具体影响,统计分析了南充市所辖区域内交通事故年和月际、逐日变化和事故发生地当时气象要素特征,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年来交通事故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主汛期(5~8月)和冬季是南充市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期,而春季(3~4月)及秋季(9~11月)交通事故发生相对较少。同时,交通事故发生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每日07~08时、11~12时、14~15时、18~19时为高发时段;交通事故多发与天气条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高温、降雨、大雾等天气现象;另外,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1—2015年西安市11 360 起交通事故存档数据以及西安市逐小时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小型客车、货车、中大型客车等不同类型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影响及程度,探索交通事故增长的临界气象指标。结果表明:西安交通事故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07—21时为交通事故的集中期,该时段的交通事故占比为81%,峰值出现在18—19时,2 h交通事故占比为14%;交通事故的集中月份为4月和6月。与交通事故相关性最高的三种气象要素分别为大风、降雨和高温,尤其以大风影响最大,较多年日均交通事故增加45%;日降雨量在(0,1) mm区间时,交通事故达到高峰,相比多年日均交通事故增加了18%;交通事故随着最高气温升高而增多,当最高气温超过33 ℃时,交通事故较多年日均交通事故增加22%以上,在38 ℃时达到最高峰。分类统计显示,对于中、大型客车及货车而言,高温触发交通事故的概率最大,而在大风气象条件下,小型客车和其它车型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高,同时降雨天气对小型客车和货车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恶劣气象条件对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恶劣气象条件引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比其它原因引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要严重的多。防治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影响,涉及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交警和气象部门,所以应当按照“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互为补充”的原则,积极探索高速公路安全运营应对恶劣气象条件的防治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杭州城市交通事故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黎强  杜立群  钮学新  易鸣  凌欣  阎浩 《气象》1992,18(10):37-41
该文统计分析了1978—1987年10年逐日杭州市区道路交通事故与同期杭州市各种气象要素的关系,得出了导致事故发生和高发的气象条件;普查了事故高发日的地面天气形势,归纳出5种形势;制作了两套分月的回归方程,并结合有关形势预报等资料,建立了事故等级预报流程,以利于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把事故发生率降下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沈阳观象台气温、相对湿度、云量、风速和降水等140个观测因子与日地面最高温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日地面最高温度与气温相关关系最好,正相关系数在0.7以上,相对湿度也是影响地面最高温度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负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6。路面抗滑能力主要受降水影响,一般来说,降水强度越强、降水量越大,对路况和车辆行驶的影响越大,但小雨较中雨时的爆胎事故发生概率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小雨车速较快,而且路面潮湿或有少量积水,路面摩擦系数降低,容易引起交通爆胎事故。基于选择的相关因子,建立日地面最高温度与相关因子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沈阳爆胎气象条件指数预报方法,爆胎气象条件指数共分为4个等级。经过对2015年7月爆胎气象条件指数计算检验,沈阳市区内2次爆胎事故,爆胎气象条件指数均达到3级。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高速公路道面结冰特征及气象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7—2010年北京市气象局交通气象监测站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北京市高速公路道面结冰特征及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道面结冰主要出现在西北部和城市环线高速公路;结冰次数年际变化显著,且同降水和气温之间关系密切。除此之外,北京地区高速公路内、外车道的结冰时刻均存在显著日变化,80%以上的结冰事件发生在20:00(北京时,下同) 到08:00之间,又以发生在后半夜为主,且前半夜结冰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后半夜。发生降雪结冰的气象条件:道面温度和气温均低于0℃,且道面温度略高于气温,环境风速较小,一般低于4 m·s-1。  相似文献   

20.
马夕全  罗安居  赵龙祥 《气象》1993,19(10):54-55
1 概况盐城市地处黄海之滨,市内河渠纵横,沟塘密布,水产养殖业相当发达。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全市淡水养殖水面为4万多公顷,产量达7万吨。水产养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相当密切,充分掌握和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避免和预防不利的气象条件,对水产养殖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