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杨锺健 《地质论评》1939,4(2):91-96
卞美年先生在祿豐所發現之恐龍化石之地质情形,巳由卞先生于中国地质學會昆明分會第一次論文會有所報告。今該项化石尚在修理中,自不能作十分可靠之鑑定。但因該項化石无論在學术方面,或一般兴趣方面,均十二分重要,故先约为申述,以供探討。  相似文献   

2.
李四光 《地质论评》1937,2(4):317-320
「地質論評」,第一卷第六期中載有熊秉信先生一文,論及北平西山清水澗頁岩層。由此頁岩中,熊先生曾採集化石甚夥,其中有孔蟲一類,已由熊先生初步鑑定,列舉種名。自研究中石炭紀地層者觀之,熊先生此次所獲之化石,極為重要,其重要之理  相似文献   

3.
丁今朝 《贵州地质》2005,22(2):140-143
化石修理是古生物研究中最重要的先期工作。本文介绍了脊椎动物化石修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以及标本从野外运抵实验室后的各项工作,包括暴露化石的步骤、工具、方法以及各种注意事项。以对辽西、贵州等地化石的修理为例,详细阐述了化石修理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手段以及器材、药品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滇东梅树村剖面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中产有大量遗迹化石。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基本弄清了遗迹化石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演化特点,并由此证实了利用遗迹化石进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应划在节肢动物三叶虫遗迹和(或)复杂的非三叶虫遗迹第一次大量出现的层位之底的划分方案。根据此方案,梅树村剖面的达条界线应划在中谊村段第7层之底。同时根据该剖面小壳化石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遗迹化石和共生小壳化石的演化关系,发现二者的繁盛期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5.
穆恩之 《地质论评》1949,14(Z1):13-21
一中国笔石之研究经过李希霍芬(Richthofen)於1868—1870年间调查中国地质时,首先在南京附近仑山发现笔石,所采标本经佛来希(Frech)研究,列一笔石名单於李希霍芬之”中国“第五卷中(1912),勃朗(Brown1908)在云南施甸蒲缥所采笔石标本,由爱丽斯(Elles)鉴定,瑞德(Reed 1917)列些等笔万名单於其”云南奥陶纪及志留纪化石“一文  相似文献   

6.
尹赞勋 《地质论评》1944,9(Z3):375-385
本刊原名Records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每年发刊一卷,分四期出版。1940年为第75卷,应事实之需要,改由不定期之小册子(Professional Papers)合成,第一册予  相似文献   

7.
冉维宇  史振华  胡歆睿  秦燕娇  蒋良兵  邓小杰  贺箫  喻美艺  罗永明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21-2023030021
贵州安顺龙宫戴帽山是新发现的一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产地,通过在该地区开展化石发掘与修理工作,共获取3块保存精美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上述3块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均归属于鳍龙超目(Sauropterygia),基于古生物地层学与沉积学的研究,判断其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化石产地的古地理位置位于扬子台地西南缘,是滇黔桂台地边缘相区内首个产出完整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产地。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系统演化、重塑当时古环境、中三叠世安尼期辐射强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海生爬行动物的古地理分布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贵州安顺龙宫戴帽山是新发现的一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产地,通过在该地区开展化石发掘与修理工作,共获取3块保存精美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上述3块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均归属于鳍龙超目(Sauropterygia),基于古生物地层学与沉积学的研究,判断其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化石产地的古地理位置位于扬子台地西南缘,是滇黔桂台地边缘相区内首个产出完整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产地。笔者等的研究成果对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系统演化、重塑当时古环境、中三叠世安尼期辐射强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海生爬行动物的古地理分布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山的早志留世地层主要为笔石页岩相,分布面积广,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早志留世地层的良好地区之一。1956~1958年间,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在玉门市南的肮脏沟—旱峡,测制了第一条详细的志留纪地层剖面,建立了早志留世晚期的三个笔石带。1958年以后,甘肃省地质局两个区测队在北祁连山全面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测制了志留纪地层剖面约51条,采集了大量的笔石化石。1964年穆恩之、张有魁发表了青海祁连县二道沟下志留统剖面,剖面中含有早凡伦中期的带化石Demirastrites triangul atus(Harkness)。  相似文献   

10.
共描述鹦鹉螺化石 3个种 (其中一个新种 )、5个未定种和一个属种未定 ,分属 4个科。这些化石产自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一套白云质灰岩中 ,对于该套地层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但由于没有发现确切的生物化石 ,其时代一直很难确定 ,多数专家将其划归晚元古代什那干群。通过细致的野外工作 ,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大量早奥陶世的生物化石 ,除文中描述的鹦鹉螺外 ,与之伴生的还有笔石、腹足类和腕足类等化石 ,这些化石的发现可以断定该套地层的时代应为早奥陶世  相似文献   

11.
河北张家口市西北南天门、万全一带,在晚侏罗世火山岩之上,早第三纪玄武岩之下分布一套陆相红色砂砾岩(图1),巴尔博(Barbour1924)称“南天门砾岩”。其后,在《张家口附近地质志》(1929)中称“南天门层”,并根据植物化石,将其时代列为早白垩世。在以后的地质工作中一直沿用此地层名称及时代归属。我队(1959)称“南天门组”,时代列为晚侏罗世。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将“南天门砾岩”及其下的火山岩统称“南天门群”,此外,宣化地质学校(1959)、河北煤管局(1961)也先后对这套地层作了划  相似文献   

12.
赵喜进 《地质论评》1965,23(4):341-342
几年前,石油地质部门在四川省中部、涪江北岸发现了一具比较完整的巨型恐龙化石。现已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修理、制模、装架、研究完毕。该恐龙是在合川县西北35公里太和镇、高出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青岛市灵山岛下白垩统中发现鱼类和叶肢介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青岛市灵山岛下白垩统沉积岩地层首次发现鱼类和叶肢介化石。鱼类化石为Lecoptera sinensis Woodward(中华狼鳍鱼);叶肢介化石为Yanjiestheria Chen(延吉叶肢介属),分为4个种。该鱼化石属于热河生物群的典型分子,和该叶肢介属在胶莱盆地中广泛分布,属于早白垩世陆相河湖动物群。两类化石同层保存,化石保存完整,属于原地埋藏,所以含这些化石的地层应属于陆相沉积,而与海相沉积关系不大。这套地层因岩性和沉积环境与胶莱盆地南部地区的莱阳群法家茔组(K_1f)非常接近,建议使用法家茔组之名,而不使用因被认为是海相浊流沉积而命名的"灵山岛组"。  相似文献   

14.
杨晨  廖友运  张少鹏  刘欢  贺小元  许将 《地质论评》2019,65(Z1):103-104
正喀喇昆仑地区冬瓜山群主要分布于哈巴克达坂—天神达坂—冬瓜山—泉水沟一带,新疆地质局第一区调队四分队张志德(1984)在冬瓜山地区创名该地层,并定义该地层为一套上与那克十七江干将群连续过渡,下部不整合覆于甜水海岩群之上,主要由浅海相碳酸盐及少量碎屑岩组成,含三叶虫、角石等化石的地层。根据其中的三叶虫化石将地层时代限定在早-中奥陶世(张太荣,19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采纳了这个观  相似文献   

15.
楊锺健 《地质论评》1940,5(5):437-438
祿豐所發現之蜥龍化石中,最完整一架之發見經過,曾在本刊第四卷第二期作初步敍述。後在科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及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刊上,均有類似報告。半年以來,此最完全之骨架已詳細研究完竣,定名爲許氏祿豐龍 Lufengo-  相似文献   

16.
对‘清河镇动物群’和‘昌图动物群’的质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93,28(2):199-200
在《地质学报》64卷2期和66卷2期上发表有这两个‘动物群’的重要论文。在长期有争议的清河镇群和下二台群中发现小壳化石固然非同小可,但笔者拜读了两文后,却感到有些困惑与失望。图版所示两个动物群的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看来不象是小壳化石,而是人工处理样品时所形成的假化石。如果依据这样的‘化石’来确定地层,将会带来极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地层学杂志》2023,(1):118-118
题目:中国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下红层对比之古鱼类化石证据作者:山显任,赵文金,林翔鸿,陈阳,李强,朱敏,盖志琨卷期:46(2):138-153DOI:10.19839/j.cnki.dcxzz.2022.0011题目:中祁连西段前寒武纪地层时代新认识:肃北地区石板墩铁矿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作者:孙郎,杨传,孙智新,孙玮辰,苗兰云,潘兵,陈波,殷宗军,赵方臣,李国祥,朱茂炎卷期:46(3):215-229.  相似文献   

18.
徐仁 《地质论评》1946,11(Z3):405-406
作者曾于三十二年赴滇西一平浪采得植物化石三十余种;并得张祖远态秉信陈光远诸君在该三处所采之化石,合并研究所采之植物化石,除一部份之枝叶保存不太完整,及近十  相似文献   

19.
浙南沿海地区晚更新世顶部(Q_3~3)的陆相地层,岩性以灰黄色粘土质粉砂、粉细砂为主,未见到微体化石,仅含较多的植物碎屑。全新世地层存在两个微体古生物化石层,第二化石层属全新世早期~中期(Q_4~(1 2))的地层。岩性以青灰色粘土为主,微体化石很丰富,为浅海相沉积。第一化石层则属全新世晚期(Q_4~3)地层。岩性以黄灰、黄褐色粉砂质粘土为主,微体化石比较丰富,为海陆过渡相至滨海相沉积。第二化石层比第一化石层海侵程度强,而同一化石层相比,南部又以北部海相性大。  相似文献   

20.
从前寒武纪中期到现在均有真菌化石存在,自1820年以来就有对它的零星报道.Berkeley(1848)大概是第一个用复式显微镜研究真菌化石的人,他报道了琥珀中的丝孢菌类化石.以后在第三纪褐煤中发现了分生孢子.真菌化石以菌丝、子实体、根状菌素、菌核和不同类型的孢子的形式保存下来.Meschinelli(1892)为Saccardo编写的真菌总汇一书中提供了一个真菌化石名录,后来在他的图谱一书(Meschinelli,1902)中确认了54个属359个化石种.经过本世纪前半叶古真菌学的低落时期之后,随着孢粉学(Graham,1962)作为一门科学出现,随着对燃料化石的探寻导致了对新古生态环境的研究,对真菌化石的兴趣又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