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2016,(3)
渑池县作为较典型的豫西缺水山丘区之一,地下水形成自然条件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富水性弱,开采难度大,人畜饮水困难。此种背景条件下,河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开展了"渑池县严重缺水山区人畜饮用水水源地调查",通过收集析已有资料,研究缺水山区的地层结构特征、控水储水构造、地下水赋存、分布、循环演变规律;进行找水靶区的调研论证,并在缺水山区施工供水示范井。本文通过缺水山区找水方法步骤进行初步探讨,以调查分析研究、物探勘察解读等为手段,运用"以含水层为条件,地质构造为基础,地下水流运动规律为主导的储水构造三位一体找水模式"为指导,作为缺水山区找水的方法步骤,以此为开展省内缺水山区找水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成果,对西北内陆盆地山前带地下水赋存机理与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了四种地下水赋存模式,为解决类似缺水地区居民生活用水问题,提供地下水勘查及开发利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万河 《探矿工程》2010,37(4):40-43,47
西非的马里共和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结合在该国实施的147个大小井配套工程,从小井施工、大井施工、大小井贯通、消毒及抽水实验几个环节进行了阐述,并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法。大小井配套工程在解决非洲缺水地区人畜饮水问题上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对于极度缺水的广大农村地区,寻找合理地下水含水层,实施小钻井取水,对于解决农村安全用水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南红层地区人畜饮用水季节性短缺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通过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四川省、重庆市红层浅层地下水分布广、埋藏浅、补给充沛、更新速度快的自然规律,结合红层区农户居住分散、人畜饮用需水量小的用水特点,提出了红层浅层地下水资源化的认识和相应的"小口径浅井"开采技术、"一户一井"分散式供水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在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进行抗旱找水中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定井的实例分析,阐述了利用激发极化法在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分布区辨认含水层,确定含水层埋深,最终确定较好井位的方法。该方法对解决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干旱缺水现状有广泛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记沟煤矿地处西部干旱区,地表水及地下水极为贫乏。矿井井下的主要含水区段为侏罗系直罗砂岩含水层(Ⅱ)、一煤-六煤砂岩含水层(Ⅲ)和采空区积水。现生产二号井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三煤层顶板的垮落,裂隙增加,Ⅲ含水层与Ⅱ含水层连为一体。目前二号井的正常涌水量为115m^3/h,最大涌水量280m^3/h。根据勘探资料及水质分析结果,对矿区地下水进行了评价,认为矿井地下水不宜作生活饮用水,处理后可做为锅炉用水、冷却用水、绿化灌溉用水及混凝土建筑用水。  相似文献   

8.
辐射井技术在贫水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安徽省蚌埠市某厂利用辐射井技术解决地下水贫水地区供水问题的工程实例,探讨了在花岗片麻岩风化带弱含水层中辐射井技术的应用问题,实践证明,采用辐射井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出水量,降低取水成本,这项成果,扩大了辐射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广大的缺水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张桂兰 《地下水》1994,16(2):74-76
张店地区主要供水水源为地下水,而地下水的主要供水目的层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该区灰岩岩溶裂隙水、赋存、补给条件较好,水质良好,适于工业、农业及人畜用水,具有开采前景,因此研究它的富集规律,对于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盆地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庆阳地区,宁夏盐池县及内蒙伊盟地区,总面积二十余万平方公里。干旱缺水是本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自然威胁,特别是陕、甘、宁的接攘部分,为全国有名的严重缺水区之一,不但工农业用水无从解决,甚至连人畜饮水都有困难。因此,调查和研究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开发利用地下水为工农牧业发展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秀花  朱锁  龙文华 《地下水》2009,31(3):54-57
内蒙古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是严重缺水区.地下水一直是该区工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及农村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提出实现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即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必须科学开发、避免集中开采、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水源替代、水源切换、水资源保护、水价体系以及加强立法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淄河下游的人畜供水一直依赖地下水,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内淄河下游河道长期接纳上游污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浅层地下水已不适于人畜饮用。污染区沿淄河呈条带状展布,污染区边界距淄河约1.0~1.5 km,其中距淄河500 m以内的区域污染最为严重。中深层地下水水质良好,仅个别井点因井管损坏造成点状串层污染,可做为人畜用水水源。基本可满足2010年前区内人畜供水要求。人畜供水开采中深层地下水时,应根据地下水污染特征和中深层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分区分层开采,实现地下水合理开发,防止中深层地下水串层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张学文 《地下水》2000,22(3):124-125
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宁厦南部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地下水资源作为其工业、城镇生活的主要水源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必须统一规划、合理配置。通过对宁南山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开采现状分析评价,建议加强统一管理,积极理顺管理体制,处理好农业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的关系,发展和推广节水技术,压缩农田藻溉地下水用水量,重点解决城镇生活水源不足和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修复拦蓄截引水利工程,丰年多蓄  相似文献   

14.
广西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广西岩溶石山区人畜饮和水农田用水问题,需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详细勘查和合理开发,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实现岩溶石山区人民的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云南"十五"水工环地质大调查成果丰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  王宇  李燕  包钢  曹德斌 《云南地质》2006,25(3):269-275
“十五”期间,云南省水工环地质大调查工作共安排7大项。岩溶水、红层地下水调查及开发示范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和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编制云南省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红层地下水开发规划。岩溶水开发示范项目建成各类岩溶水源地示范工程21项,解决10.3万人的缺水困难;红层地下水开发示范建成各类裂隙水开采井共263口,解决1.3万人缺水困难。此外,在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库建设、地热资源区划及工作建议等方面获得成果。  相似文献   

16.
沈佩霞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3):27-29,33
通过地该区出露的基岩部分钻孔资料所揭露的岩层的富水性的研究,以及在对研究区内生产和生活用水井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该区含水层的类型,并依据富水性强弱和岩层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对该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分区,阐述了不同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探讨了地下水动力条件,为该区寻找水资源,解决当地用水问题提出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涌水模式不清的问题,从煤层回采过程中顶板含水层涌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入手,提出顶板含水层涌水量由静态储存量和动态补给量构成,认为静态储存量主要受来压步距、顶板垮落和导水裂隙(合称冒裂)影响区含水层厚度、含水层给水度控制,动态补给量主要受冒裂影响区外围含水层厚度、渗透性流场中水力梯度和过水断面面积控制;根据导水裂隙波及含水层情况,将顶板含水层涌水模式划分为井底进水的触及井涌水、井壁及井底进水的非完整井涌水和井壁进水的完整井涌水3种模式,并基于地下水渗流理论给出不同涌水模式下动态补给水量计算公式;针对以往疏放水钻孔数量多及疏放水量大的问题,以实现工作面顶板含水层静态储存量疏放后动态补给量可控为目的,提出冒裂区高度控制钻孔深度、单孔水位影响半径控制钻孔布置间距、钻孔疏放水量稳定时间控制超前疏放时间的疏放水钻孔优化设计理念,对疏放水及疏放钻孔布置进行优化,形成系统的顶板含水层水疏放体系。研究结果丰富了煤层顶板含水层涌水量计算和控制方法,对顶板水害防控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泗县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缺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泗县地处安徽淮北平原的东北部,缺水问题一直影响着该县的经济发展。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查明该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其特征,掌握了地下水分布规律,依据施工的供水井和水质分析结果,了解了地下水水位动态,分析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缺水的主要原因,一是以黏土为主的地层岩性造成的水源性缺水,二是以原生元素超标为主造成的水质性缺水,为缓解缺水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北平原地下水开发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平原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但在地下水开发过程中,引起了多种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地下含水层疏干;地面发生沉降及出现地裂缝;海、咸水入侵等等。作者从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出发,提出实现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全面实施节水战略,努力实现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的高效用水,逐步建立起节水型社会;提高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利用海水、咸水、减少淡水用量;实施跨流域调水;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是缓解河北平原缺水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通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公式,在1988年前没有规律性的研究归纳,形式上也混乱。1988年潘元伯导出了满足映射条件且完整单井位于扇形角平分线上的三个综合性稳定井流公式。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扇形含水层稳定流及非稳定流完整单井涌水量计算的规律性,找到了所有满足映射条件扇形含水层的稳定井流及非稳定井流的通式。并把通式进一步推广到不满足映射条件的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中去,解决了非映射条件下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