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稻在我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89年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以上,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5~50%,然而由于受低温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年际间产量波动很大,80年代本市晚稻单产波动在207—437.5公斤之间,10年平均产量353.2公斤,极差230.5公斤,  相似文献   

2.
内乡县丘陵粘土地面积约1.7万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由于地力较脊薄,十年九旱,农作物多以玉米、红薯为主,且产量低而不稳。1986年以来,我们致力于丘陵粘土地种植花生的课题研究,总结探索出丘陵粘土地花生高产的种植技术。1 选好优良品种过去种植以花37号、海花1号等品种为主。1996年以来,我们推广白沙1016号为当家品种,该产品具有品质优、增产明显、出油率高的特点,是内乡县对外出口的主要品种。2 适宜播期春播花生适宜播种温度指标是5cm地温稳定通过14℃,土壤含水率为18%~20%。播期一…  相似文献   

3.
花生的生长发育、产量受遗传基因、栽培条件及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前二者可以通过人工育种、改善栽培条件来控制,而环境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主要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了气象因素对花生产量与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为花生育种及预测发育期、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寿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1959年的10万亩增至1989年的64万亩,单产由1959年的51公斤增至1989年的420公斤,1989年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6.5%。为保证玉米能在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取得稳产高产,本文对其种植方式进行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5.
《气象》1977,3(5):15-15
花生是俺大队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0%。为了探讨花生高产的途径,我们对花生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反复试验、观测,并对1970年以来历年花生生育过程中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弄清了温度、降水、光照等主要气象因素与花生生产的关系,为提高花生产量、改革耕作制度探索了新途径。 花生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据我们观察,花生种子萌动发芽的最适宜温度是5厘米地温稳定在18—20℃。有关资料上关于大花生在15℃、小花生在12℃即可发芽的提法,是指的花生发芽的下限温度。低于这个下限温度会烂种,如果只保持这个温度也会延长花生的出苗期,甚至20多天不出苗。有的则根茎粗肿,出来的苗也很弱。而温度高于24℃虽然出苗快(一般5天左右即可出苗),但苗子细弱、  相似文献   

6.
气象因子对大悟县花生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北省大悟县1994—2010年逐年花生产量资料中分离出随气象因素变化的气象产量,分析了花生气象产量率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且建立了基于气象因子的大悟县花生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播种期热量不足,始花期日照过量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下针期充足热量、适量降水和日照有助于花生增产。夏花生播种的起始气温为22.2°C,始花期日照时数临界值为53.2 h,下针期气温临界值为28.9℃,降水量临界值为45.7 mm,日照时数临界值为83.8 h。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我大队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0%。为了探讨花生高产的途径,我们对花生各生长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反复试验、观测、进行了不同播种期、浇水等一系列试验。并对十几年来我地花生丰歉年份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对花生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取得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芦笋是我市近几年引种推广种植的加工创汇食品,就金华县来说,芦笋基地到1988年达2090亩,投产1702亩,产量达76.4万公斤,总产值达245万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近2倍和4.4倍。它的产量高低除与品种、栽培管理等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外,还受气象条件的制约。为了解气象条件对其影响,本文根据金华县1987年逐句收购量,结合金华市气象台资料探讨其两者关系,为芦笋及时收购、调运、加工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军海  王晖 《山东气象》2005,25(3):30-31
本文通过对莱州市花生产量和6月气温、降水资料的分析,得出:6月份的气温、降水对花生产量形成的影响较大,气温低、降水少易导致花生低产,在气温较为适宜的情况下,降水充沛会使花生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高油酸花生小气候特征,于2020年在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内开展花生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设计5月6日、5月26日和6月15日3个播期,按垄作和平作两种方式种植。在5月6日播种的垄上、垄下和平作的花生田内安装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农田气温、相对湿度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农田温湿度与基准站气象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花生农田小气候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发育期,垄上和垄下气温均高于平作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白天的大于夜间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平均气温分别比平作的高0.5℃和0.9℃,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和2.1℃;田间相对湿度平作的高于垄上和垄下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相对湿度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2%和15.3%。典型晴天和多云天,基准站夜间气温高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白天的气温低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阴雨天垄上气温高于垄下、平作和基准站的。3种天气条件下,平作相对湿度高于垄上、垄下和基准站的。高油酸花生小气候与基准站温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3个播期的垄作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果重和产量均高于平作的,且呈极...  相似文献   

11.
新疆气候干旱,发展水稻受到水的制约,因而近年来旱稻面积逐渐扩大.据调查,一些农户种植产量达300-400公斤/亩,而有的只有100-200公斤/亩.灌水量及灌水时期是影响旱稻产量的首要问题,为了促进旱稻生产,为旱稻合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本站进行了旱稻的灌水试验. 本试验在栽培管理等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采取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其处理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根据花生的播期和各生育期的生态要求,结合昌吉市平原地区的生育期和热量条件,对花生的种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花生种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省花生多种在山丘薄地,靠天吃饭程度比小麦、棉花等其它作物更为明显。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气候对花生丰欠有着直接的影响。寻找出丰欠气候指标,进而分析在各地种植不同品种的丰欠概率,可为今后花生品种布局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对花生产量预报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它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产量预报方法较多。一般常用的多元回归、特征根回归、多重回归等预报方法,随着预报年限的延长,预报误差会相应增大,其原因之一是在此类预报过程中,用固定参数模型来预报一个时变参数系统的状态,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并随着预报年限的延续而增大。因此逐年预报时需要重新计算模式的系数。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我们采用了动态系统预报的新方法——多层递阶预报方法,对我省花生产量进行预报,由于它充分考虑了参数的时变特性,因此提高了预报准确率。通过对我省花生产量预测的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多层递阶预报方法连续多年预测花生产量,准确率及精度较高,这一方法可多年使用后再进行模式运算,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这种方法早已引用于长期天气预报,对于时间紧、业务量大的产量预报也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开封市2001-2010年花生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开封市花生产量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度按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8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6月份平均气温>6月份光照>5月份平均气温>8月份光照>6月份降水>5月份降水>7月份降水>5月份光照>8月份降水>7月份光照.开封花生产量与气温条件的关联度最大,特别是在花生播种期间,平均气温仍然不稳定,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不利于花生的出苗和生长,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对提高产量十分重要.花生进入荚果发育期,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和连阴雨天气对花生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花生播种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如果降水量不足,要及时造墒,降水量过多、墒情过湿要晾墒.花生开花期如果降水量不足,土壤干旱会使开花数量减少甚至开花中断.荚果成熟期如果降水量不足,会严重影响花生荚果的充实和含油量的提高.因此在花生开花期和荚果发育后期如果降水量偏少,应及时采取人工灌溉,增加土壤含水量,以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6.
玉山是一个人多田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县.50年代中期,水稻种植一季改两季,后来又大力引进甘蔗生产,发展制糖业.但由于当时科学水平低,缺乏种植经验,管理水平跟不上去,产量很低:早稻亩产100公斤左右;晚稻产量更低,如遇到秋季低温偏重的年份,则成了一把草.60年代,甘蔗种植虽然发展到近2万亩,工业蔗  相似文献   

17.
花生、油菜、油茶是赣南三种最主要的食用油作物。近年来,花生果、油菜籽、油茶籽的全区总产分别约8万吨、4万吨、3.9万吨。其亩产则分别为160公斤、50分斤、10公左右。它们的共同点是:与全国高产地区相比,单产太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气象条件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可得到这样的认识:赣南油料三支花,一支独秀是油茶。赣南最适宜发展油茶生产,我们必须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赣南油茶生产。1从三种油料作物本身所要求的基本气象条件与赣南实际上存在的气象条件看,赣南最适宜种植油茶。1.1花生本身要求的基本气象条件9项,…  相似文献   

18.
菏泽地区出口花生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英 《山东气象》2001,21(1):27-28
用正交多项式分离出菏泽地区花生气象产量,并与本地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初步揭示了花生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科学指导生产,提高花生产量提供了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壤旱地棉田间作小气候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棉田间作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棉花单作、棉花间作花生、棉花间作甘薯、棉花间作大豆,研究不同间作棉田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光强、土壤温度以及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棉花单作系统相比,间作系统可通过改变受光结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利于棉花种植获得高产;棉花间作大豆模式是较适宜在红壤旱地推广的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候条件对花生生产的影响,浅析出花生种植中的气象灾害问题,并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