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综述多船台海用微波测距仪海上动态定位精度分析关于PS一60。测深仪在扫海测量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谈我国沿海基本比例尺水深测公定位方法的改革差分GPS和广域差分GPS(译)(3一41)资源卫星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海洋测绘高新技术研讨会”纪要九十年代海洋测绘科技发展动态第七次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交流会暨四届二次专业委员会议纪要关于实时差分GPS测量规范化问题对建立我国海洋测绘GIS数据库的几点设想(1一43) (2一2) (2一3)(3一45)(3一54)(3一58) (4一2)(4一25)海洋专题测量(4一之人7)海洋大地测量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海面地形与大地…  相似文献   

2.
GPS测量正在推动着海洋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中实时差分GPS(即Real Time DGPS,以下简称DGPS)测量把我国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电子定位技术推向了更加简便、高效、全天候、自动化的阶段。石油、水运、海洋及军队等测绘系统,经过近年来对DGPS的消化吸收、试用和总结,先后制定了DGPS测量技术规定和规范。例如国家标准《海道测量规范》、海军《GPS海洋测量规定》、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等都把DGPS测量技术要求纳入了规范内容。这些规范和规定  相似文献   

3.
综述海洋并发和海洋测绘学术讨论会纪要上海滩涂测绘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开展测绘业务训练的几点做法《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编制星载海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GPS卫星测量技术的新发展(1一2)(1一12)(1一59)(2一52)(3一2)(4一4)实时差分GPS定位精度分析AROF技术的水域测量测试报告相位与伪距相结合的动态LK;PS算法GPS定位技术的又一里程碑一一RTK差分GPS测量中的载波相位改正方法差分GPS卡尔受滤波技术GPS信号Y码跟踪技术GPs高程订正法的应用卫星遥感测深:建模新机理(译)(3一22)(3一37)(4一11)(4一18)(4一28)(4一32)(4一39)(4一52)(4…  相似文献   

4.
DGPS(DifferentialGlobalPositioningSystem)测量技术即差分定位技术,包括实时差分和后处理差分定位技术,正在远海和近海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后处理差分定位与微波定位及GPS实时差分定位相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受基准台与船台之问的障碍物影响以及减少基准台等优点。对于近海大比例尺(大于1:1万)测量,可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的方法,而小于1:1万中小比例尺海底地形图测绘及海上其他工程测量,采用后处理差分定位,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介绍利用DGPS后处理定位方法,在测绘广西沿海1:5万海底地形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星基广域差分GPS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星基广域差分GPS定位技术的原理,通过实例对不同差分方式定位精度的对比分析,表明星基广域差分GPS定位技术在中远海水深测量中能满足精度要求,使水深测量作业更加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多船台海用微波测距仪是多用户自主式高精度微波定位的自动化测量设备。它使定位、测深一体化,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绘图全盘自动化,具有自动测距、导航、测量、处理及绘制水深透写图等自动化功能。用于沿岸大比例尺水深测量,以及布、扫雷,敷设海底电缆,港口疏浚作业,舰船在沿岸、狭窄水道航行时进行高精度导航定位,可提高诲洋测绘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准动态测量、快速静态技术、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动态定位(On The Fly)、实时动态(RTK)和GPS全站仪等方法的提出,使精密快速实时动态定位成为可能。GPS的应用,不仅受到测量、导航、地震学家们的青睐,并已深入应用到农作物估产、抢险救灾、营救人质、飞机进场和公安交通等各个领域中。在海湾战争中锋芒崭露,被誉为兵力倍增器。21世纪GPS/Glonass组合的GNSS将有48颗卫星在太空运行,使选星范围、复盖密度更加扩大。  相似文献   

8.
差分GPS定位(DGPS)可显著提高GPS导航、定位的精度。但在卫星几何分布图形不良或个别方向卫星信号失锁的情况下,DGPS将失去其作用。若将发布差分改正信息的基准站看成伪GPS卫星(简称伪卫星),则可极大地改善差分定位的精度。本文结合国外的试验成果,将这一技术作一介绍,可对我国建立海上差分GPS观测模式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沿岸新旧水深图深度变化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岸水深测量结束时一般要进行新旧水深资料的比对,以便科学处理测绘中的技术问题。对可能引起水深图深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以下几个因素:沿岸海底地形发生了变化,海图深度起算面发生了变化,水位改正方法的改进引起的变化,其他因素引起的深度变化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远海测量试验,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和单站差分技术进行事后和实时定位,分别利用单BDS、GPS和BDS/GPS组合进行定位试验,对定位精度和算法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站差分技术在海上中短基线(≤150 km)的定位中相比PPP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技术可靠性,另外相比GPS,BDS更适合国内近海的导航定位作业,双频观测条件下能实现亚分米级的定位精度。该研究对海上定位理论和BDS的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徕卡TCM电动全站仪是一种全新的自动动态跟踪型全站仪,用于近程、大比例尺水域测量。它只是岸上一个距离——方位测量系统。测量跟踪都是连续自动的。测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链(如UHF、VHF电台)传送到测量船。再由船上计算机计算点位,实施实时导航。按一定时间间隔或一定距离差选取定位点平面坐标,驱动测深仪测深。磁盘记录定位时间、点位平面坐标和水深值。利用全站仪进行水域定位虽早已有之,但尚不能解决大比例尺导航定位和测深之间的时间延迟问题,导致测深时往返测线水深不符。利用徕卡TCM电动全站仪测量系统,可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确保测深精度。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沿岸海洋基础测绘工作主要为1:2.5万水深测图,70年代至今,沿岸基础测绘工作为1:1万水深测图。几十年来这些艰苦的测绘工作都是由我海军测绘官兵完成的,填补了一项又一项海洋测绘的空白,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资料,所以《测绘法》明确规定我国海洋基础测绘工作由海军主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对我海测官兵几十年辛勤工作的肯定。据此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经我们测绘提供的各项成果具有国家水准,反映了我国海洋测  相似文献   

13.
国产水深测量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概述 微处理机技术在海洋测量中的应用,结束了我国海洋测量手工作业的状况,开创了自动化应用新局面。我所自1983年就开始了水深测量自动化系统的研制,到现在已经有多种模式的自动化系统交付使用:1986年鉴定的“近海水深测量自动化系统”、1989年鉴定的“多功能测深自动化系统”、1991年鉴定的“ARGO定位的数据处理系统”、1996年定型的“多船台海用微波测距仪”和同年鉴  相似文献   

14.
综 述卫星测高原理及其应用 (1— 5 7)卫星测高在确定地球重力场中的应用 (2— 5 9)卫星测高在海洋学中的应用 (3— 5 8)卫星测高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4— 5 8)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 3)沿岸水深测量技术方法的探讨 (6— 6 0 )海洋测量卫星测高资料在反演海底地形中的应用 (1— 3)南海海底地形的卫星测高数据反演 (1— 8)天津港精密水深测量的实现 (1— 30 )多波束系统的参数误差判断及校正 (1— 33)海洋测深中时移和偏移效应综合分析与改正 (2— 9)南海海域岛屿高程基准确定与计算 (2— 14 )磁偶极子磁场空间分布模式 (2— …  相似文献   

15.
GPS测速精度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出现,为速度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基于GPS测速的基本原理,采用单点定位模式、无线电信标/差分GPS模式和GPS RTK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下速度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概况,重点分析了GPS RTK模式下的测速精度,并对高精度速度测量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动表面船用于岛礁水深测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礁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其附近水深的调查手段却不充分。比较了几种水深测绘手段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小型自动表面船用于岛礁水深测绘。该表面船底部安装声学测深仪,具备自动定位、导航与运动功能;其尾部安装两个电动推进器提供动力,通过独立控制两个推进器的转速,可实现船体的前进、后退和转向;利用无线电与岸基单元进行数据通讯。根据不同水深测绘条件,该船可以用三种控制方式进行水深测量: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自主控制。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岸基单元,并自动存储于船载存储单元。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自动表面船测量系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近海水深测量自动化数据处理及成图系统”,今年1月3日由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 这是该大队继实现自动化测量之后,首次在海洋测绘中采用数据处理及成图自动化系统。它结束了建国以来该大队海洋测绘手工采集资料、人工计算、手工绘图的历史。它标志着海洋测绘的现代化建设,又实现了重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影响GPS PPK无验潮水深测量精度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作用距离、数据同步、姿态、声速等因素对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后处理(GPS PPK)无验潮沿岸水深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GPS PPK无验潮水深测量作业模式消除涌浪影响的机理,对姿态传感器的测量和安装精度以及GP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相对位置的量测精度等提出了定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种无人船水深测量系统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久才  张杰  马毅  官晟 《海洋测绘》2013,33(2):53-56
针对浅水、未知、污染等困难地区的水深测量,研制了一种无人船水深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岸基(母船)控制单元和测深船单元,其中岸基控制单元利用无线电遥控测深船走航测量并实时接收测量数据,测深船单元搭载GPS、电子罗盘、声学测深仪和主控系统。目前已开展了4次湖试和1次海试,验证了无人船用于水深测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GPS/IMU用于航空遥感直接对地定位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GPS/IMU系统进行位置与姿态测量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利用GPS/IMU的导航解计算遥感器瞬时外方位元素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机载三线阵影像验证了GPS/IMU辅助直接对地定位的精度潜力。三组ADS40数据直接定位的试验结果表明,GPS/IMU提供的外方位元素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平面精度优于2.5个像元,高程优于5.1个像元,但存在系统性的测量误差,在大比例尺遥感测绘作业中引入少量控制点参与平差仍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