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铜峪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铜峪沟铜矿床地质概况,重点论述了“矿源层”的存在及其特征,认为区域变质作用促使了“矿源层”中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在变质水、变质热液的携带过程中以及有利的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本文运用地球化学成果、稳定同位素、包体成分和测温等资料论证了本区成矿物质和成矿溶液的来源,变质改造成矿期各阶段物理化学环境,讨论了变质热液的发生、发展、演化特征和改造成矿的机理,提出该矿床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层控型铜矿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矿床成因观点,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河南银洞坡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洞坡金矿矿源层岩石建造为火山 -沉积建造 ,矿源层对矿床的形成及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起到双重控制作用 ,金矿床具有层控矿床的特征。成矿热液来源是变质热液 ,矿质来源于矿源层 ,矿源层的成矿元素来源于地幔。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火山 -沉积 -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云南文山麻栗坡新寨锡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尼 《云南地质》2008,27(2):229-234
早加里东期拗陷区沉积形成矿源层,晚加里东一印支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使锡质初步富集,后期热液叠加淬取使成矿元素得以重新活化转移到热液中,成为含矿热液(矿浆),运移到适当部位聚集形成工业锡矿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上庄坪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淀化,进行了成因分析。认为含矿岩系的物源主要来自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黄铁矿化矿源层。经燕山期构造热液的叠加,驱使矿源层中的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安溪青洋石墨矿矿源层为该区二叠系童子岩组第三段煤层,受成矿期后断裂构造以及岩脉侵入的影响,属后期热液接触变质层控矿床.通过对该区成矿构造条件及热液变质作用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探讨了石墨矿床的成因以及控矿条件,为周边地区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鄂西北竹山银洞沟银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世和  张子才 《现代地质》1998,12(3):374-379
银洞沟银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武当推覆体西部,产于武当群变火山岩组与变沉积岩组间的顺层型韧性剪切带中,与构造变形密切相关。晋宁期的伸展作用产生了顺层型韧性剪切带,韧性变形变质作用促使原岩中银金等贵金属、多金属元素活化迁移,随剪切变形变质热液在强应变带中沉淀,形成初始矿源层。印支期的陆陆碰撞作用,促成不同层次面型剪切带岩石褶皱、韧脆性推覆,成矿元素从初始矿源层中再次活化、运移,随着沿褶皱轴面劈理发育的烟灰色糜棱岩化石英脉的形成,沉淀富集于石英脉中,形成银金矿床。脆性变形的叠加,使含矿石英脉产生扭动,促使成矿元素的局部富集,形成透镜状或板状矿体。成矿元素的垂直分带是由构造环境的变化导致成矿元素的叠生作用而形成的。多硅白云母及白云母年龄的测定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期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7.
Au、Ag、Pb、Zn、Cu、Co是辽东裂谷最主要的金属矿床 ,产于辽河群的不同层位。矿床成因至少可分沉积—变质热液成因、岩浆热液成因和接触交代成因三类。成矿受含矿层、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控制。矿源层是成矿前提 ,构造—岩浆活动是成矿必要条件。构造—岩浆活动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佳的成矿和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8.
骆辉  李俊建 《华北地质》2002,(4):240-245
Au、Ag、Pb、Zn、Cu、Co是辽东裂谷最主要的金属矿床,产于辽河群的不同层位.矿床成因至少可分沉积—变质热液成因、岩浆热液成因和接触交代成因三类.成矿受含矿层、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控制.矿源层是成矿前提,构造—岩浆活动是成矿必要条件.构造—岩浆活动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佳的成矿和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9.
骆辉  李俊建 《华北地质》2002,25(3):240-245
Au、Ag、Pb、Zn、Cu、Co是辽东裂谷最主要的金属矿床,产于辽河群的不同层位.矿床成因至少可分沉积—变质热液成因、岩浆热液成因和接触交代成因三类.成矿受含矿层、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控制.矿源层是成矿前提,构造—岩浆活动是成矿必要条件.构造—岩浆活动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佳的成矿和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杨宪涛  坚润堂 《云南地质》2013,32(2):139-141
金矿床赋存于金山矿田东侧中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双桥群的浅变质岩系为矿源层。矿床经历区域变质成矿期和动力变质成矿期两个成矿阶段,浅变质岩系和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矿床成矿物质源于斑岩及斑岩期后的岩浆热液,经内生成矿阶段的原生富集作用和表生成矿阶段的富集作用,逐步在相对有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环境构造部位富集成矿,属斑岩型中低温外接触带沿层破碎带型原生及氧化Fe-Au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保山核桃坪区多金属矿成矿相关性及典型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部隐伏酸性岩体形成(或侵入)产生的含矿气水热液沿断裂向上运移,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反复充填交代成矿。地下水渗透或环流则从围岩或先期形成的矿床中溶解出矿质,在有利条件下沉积,形成地下水热液矿床或与先期矿床叠加。  相似文献   

13.
赵思传  罗泽雄 《云南地质》2010,29(4):404-408
南沙金矿处于滇黔桂"金三角"西段滇东南金成矿区富宁—广南成矿带。已发现金矿体10余条,远景可达中—大型规模。矿体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微细浸染状结构。低温气水热液控矿断层的次级破碎带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的讨论 ,认为区域变质、混合 (花岗 )岩化等促使基底岩系中金被多次活化析出 ,在变质核杂岩持续隆升背景下 ,成矿流体向控矿剪切带运移沉淀 ,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矿富集定位创造了热—构造环境。提出金矿分布与变质核杂岩构造具有对应性 ,本区金矿化具垂向构造分带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德钦羊拉贝吾-尼吕铜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区地处金沙江板块接合带中部,火山旋回明显,由此构成了裂谷型和活动边缘型火山-沉积建造。强烈的构造挤压致使区内构造复杂,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带来丰富的含矿溶液,也形成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6.
段伟 《云南地质》2014,(4):578-582
普乐地区铅锌矿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部,区内构造发育,剐抓爪断裂和楚格扎断裂是普乐地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它们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含矿热液沿两条主要构造带冲填,并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该区中、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河南桐柏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的成矿元素、黄铁矿微量元素标型特征、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提出矿带中的初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下地壳和上地幔,由海底火山喷流作用形成。各工业矿体的形成与后期叠加构造和热流体的改造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滇中小水井金矿成矿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水井金矿床形成,经历金元素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成岩期后剪切-逆冲推覆构造活动中的构造-热液作用富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沿剪切构造带及裂隙系统侵入活动形成含矿热液叠加富集成矿、表生氧化-淋滤再富集成矿等四个成矿期。将构造-热液期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石英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萤石-重晶石-碳酸盐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金平断块及其矿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臣兴 《云南地质》2002,21(3):256-265
金平断块是哀牢山成矿域东南地区最有利的成矿带,成矿与断裂带关系密切,矿带的展布亦严格受构造控制。金平断块可划分为四个元素异常集中区,集中了金、银、铜、铜镍、铜钼、铅锌、铌钽、铂钯等金属矿产和元素异常。每一区有不同的元素组合及矿产。目前,金、铜镍、铜钼等已进行开发利用,铜、铂钯、铌钽、铅锌等已获找矿信息,矿床潜力巨大,矿业开发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成矿理论研究及矿床综合评价滞后,极大阻碍该区矿业开发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这种局面必须扭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