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浙江引种养殖的硬壳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胚胎发育、幼虫和稚贝培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养殖的硬壳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19.0-28.2℃,可大批产卵二次;肥满度最高为7.11%(6月份),最低为3.68%(1月份);水温20-22℃时,D形幼虫孵出时间约为20h,浮游幼虫经9-10天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10-11天发育变态为稚贝.研究还发现,硬壳蛤的精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牛角形或较直的长三角形,与常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精子形态明显不同.文中还讨论了性腺发育与积温的关系,指出性腺发育成熟的积温和有效积温大约为1800℃和600℃.  相似文献   

2.
江苏文蛤(Meretrixmeretrix)属于较为独立的地理种群。为提高江苏文蛤苗种生产能力,于2003年12月到2004年11月在江苏沿海海域的东凌、新港、吕四、大丰等采样点,定期取样,计算文蛤各采样时期的丰满度,并及时测量水温,对性腺进行直接和显微切片观察,以研究其性腺发育特点。观察表明,其发育可分为5个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及耗尽期。形成期在3~4月,水温10.5~16.5℃;生长期在4~5月,水温18~20.5℃;成熟期在5~6月,水温24~25℃;放散期在6~8月,水温24~32℃;耗尽期在9月以后,直到11月份,水温从24℃左右下降到10℃左右。水温在10℃以下时,文蛤的生长发育处于停滞状态,从11月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初。江苏文蛤性腺发育的时间比辽宁文蛤早1个月左右,比广西文蛤迟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3.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雄性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具有A型和B型两种类型。施氏獭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流沙港海区施氏獭蛤性腺指数峰值出现在1月,为3.47%;该贝的繁殖期为10月—次年4月,繁殖期水温为16.2—26.5℃。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2:1。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采集广西北海廉州湾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的周年样品进行了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胚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红树蚬雌雄异体,性别可通过成熟生殖腺颜色区分;1年1个生殖周期,性腺发育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阶段,性腺发育两性同步;繁殖期从6月延续到11月,其中7月和10月为繁殖高峰期;肥满度指数最高为5.19%(5月份),最低为1.98%(2月份);繁殖方式为非孵育型,沉性卵,外被一层厚的胶质卵膜,水温26℃时,D形幼虫孵出时间约为27h。  相似文献   

5.
日本蟳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繁殖习性和性比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其性腺的组织学和外部形态特征,将卵巢发育分为6个发育期:形成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将精巢发育分为5个发育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根据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认为在连云港海区的日本蟳性腺发育为1年1个周期,繁殖期为5~9月,交配产卵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下旬(水温17.5~23.5℃)。日本蟳为分批产卵类型,但第二批卵的数量远少于第一批卵。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约为1∶1。  相似文献   

6.
厦门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方永强  齐襄  梁苹  洪桂英 《海洋学报》1990,12(5):631-637
本文通过对厦门海区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观察,测定成熟系数以及年龄和性腺发育的关系.作者认为厦门文昌鱼生殖季节为5月上旬-7月,6月为生殖旺季.文昌鱼种群在海区的性腺发育是不同步的,但卵母细胞从大生长期以后的发育则是同步的,属一次性产卵或释精,其后性腺消失.每尾成年文昌鱼一年只生殖一次.当年生文昌鱼,翌年性腺即可成熟,4龄文昌鱼仍有生殖能力.最后,文中讨论了水温与文昌鱼性腺发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毛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毛蚶性腺的组织学和外部形态特征,可将其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根据肥满度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认为在连云港海区的毛蚶性腺发育为一年一个周期,排放期为7月至9月,繁殖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毛蚶为分批产卵类型,集中排放需要满足一定的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的刺激。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1.2:1。  相似文献   

8.
牙鲆性腺分化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牙鲆的性腺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性腺阶段、性腺分化阶段和性腺分化后阶段.培育水温为18℃~20℃下,孵化后第45天、平均全长为22.0 mm±2.8 mm的牙鲆,其性腺分化尚未开始,属于原始性腺.70日龄、平均全长为38.0 mm±1.7 mm的牙鲆,部分个体中观察到卵巢的雏形,其余个体中性腺变化并不大;到了第110天、平均全长达到86.5 mm±5.9 mm时,雌性个体卵巢的卵巢腔进一步增大,并出现卵原细胞向卵母细胞的转变.精巢的分化开始于90日龄、平均全长为63.5 mm±3.4 mm的幼鱼,此期精原细胞快速增殖,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并逐渐形成输精管原基;进一步的细胞学分化则出现在100日龄、平均全长为76.0 mm±8.6 mm的个体中,此时可以看到精小叶的形成;在平均全长为140.0 mm±15.2 mm时,精巢中出现初级精母细胞,标志着性腺分化的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蛤仔性腺发育生物学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04年、2005年,对取自大连、福建自然海区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进行室内人工控温促熟直至自然排放精、卵,观察并记录日平均水温及精、卵排放时间,根据积温公式K=H(T-t)拟合升温曲线,计算得出大连、福建菲律宾蛤仔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分别为6.774,10.990℃;此外,定期取样,常规组织学切片观察,以人工促熟条件下有50%个体性腺发育进入增殖期时的水温做为生物学零度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工促熟条件下大连、福建菲律宾蛤仔有50%个体性腺发育进入增殖期时的日平均水温分别为7.0,10.1℃,通过组织学研究方法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还表明南北方不同海区菲律宾蛤仔性腺发育生物学零度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性腺指数周年检测及性腺组织切片观察的方法,对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进行研究。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课题组除1、2月份外(分别为4、2次)每月采集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样品3次,同时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和肉眼观察分析其性腺发育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究海水温度季节性变化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莱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增殖期(12月—次年1月)、生长期(2—3月)、成熟期(4—6月)、休止期(7—11月)。海水温度变化与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相关性显著(P 0.05):风信标扇贝经过12月—次年3月的低温刺激和营养积累后,到达其繁殖期(4—6月),期间平均水温为11.2℃,并在4月上旬出现性腺指数峰值(24.25);当水温高于20.0℃时,性腺指数较低且小于10.00。本研究结果填补了中国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研究方向的空白,为人工繁育风信标扇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单环刺螠生殖腺的发生及雌体的生殖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生殖腺的发生、卵巢的结构及其年周期变化.结果显示:3.5cm幼螠中,原始生殖细胞迁至后肠管壁外的结缔组织膜处,并数个集群与该处的体细胞共同构成性腺原基;至4 cm幼螠,性腺初具雏形;随着个体的生长和成熟,构成卵巢的细胞不断增殖,于虫体尾部后肠腹侧形成长条形膜状的卵巢,外周为卵原细胞,中央为结缔组织,其两端分别与后肠管壁外侧和体壁内侧相连.根据卵巢的组织学和体腔液中雌性生殖细胞的细胞学特征,单环刺螠的卵巢发育可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单环刺螠生殖腺为低等的定型类型,其卵巢成熟期较生殖期早半个月.  相似文献   

12.
港养黄鳍鲷性腺发育和性转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洪万树  黄振池 《台湾海峡》1991,10(3):221-228,T002
本文利用光镜和电镜显微技术研究了福建东山县西埔湾黄鳍鲷性腺发育过程和性转变规律。结果表明,港养黄鳍鲷雌性性腺不能向产卵状态过渡,因而不能自然产卵,其卵细胞发育可分为5个时相,卵巢发育也可相应地分为5期。雄性性腺在港养条件下能够发育成熟,其精巢发育可分为6期。Ⅰ龄组雄性个体和雌雄同体并存;Ⅱ龄组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同体,少数个体已转变为雌性鱼;Ⅲ龄组和Ⅳ龄组的个体均为雌性鱼。本文还对卵黄的形成、卵母细胞的退化吸收以及排卵的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在脊椎动物性别分化、生殖、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部分软体动物中也参与生殖调控。本文分析了3种主要性类固醇激素(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首先通过组织学方法确定虾夷扇贝性腺4个发育阶段的周年分布:休止期(7—9月)、增殖期(10—12月)、生长期(1—2月)、成熟期(1—6月)。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虾夷扇贝性腺各发育阶段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性腺中激素含量呈现孕酮>雌二醇>睾酮,它们分别约占激素总含量的60%、30%、10%;精巢中3种激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卵巢中仅孕酮和睾酮之间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虽然3种激素含量在性别、发育阶段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睾酮比例和雌二醇/睾酮在生长期的精巢和卵巢之间差异显著,精巢睾酮比例高于卵巢,而卵巢的雌二醇/睾酮高于精巢。以上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很可能参与虾夷扇贝生殖调控,在性腺发育、配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整倍体太平洋牡蛎的存活、生长与性腺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牡蛎群中检测到了非整倍体 ,其中 3n± 1非整倍体相对于三倍体的存活率为 6 0 .98%。非整倍体牡蛎作为一个群体 ,其生长与其三倍体同胞在体重上无明显差异 ,且与三倍体一样明显大于其二倍体对照组。非整倍体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与三倍体个体相当 ,也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5.
The brai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ontrolling reproduction through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 (HPG) axis in vertebrates.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has become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marine fish in Europe and North China. Previous research investigating turbot reproduction has focused on the role of the HPG axis in regulating egg and sperm production. However, the morphology and histology of the organs in the HPG axis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y and histology of brains in female and male turbo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gonad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ains of both female and male turbot were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that are typical of advanced teleosts: the telencephalon, diencephalon, cerebellum, hypothalamus, pituitary gland, myelencephalon, and olfactory bulbs. The telencephalon was well-developed and contained five distinct lobes, with the contiguous diencephalon at the caudal portion. The torus longitudinales and rostral torus semicircularis of the mesencephalon flattened along the dorsal surface, and the rostral corpus cerebellum was located in the dorsal portion. The actual total brain volume in mature male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0.05) than that of females with gonadal development. Notably, the pituitary volume in male turb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from immature to mature stage, but this difference did not occur in females. The data together illustrate a distinct sex difference in the turbot brain during gonadal development,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ir HPG axe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常规生物学测定、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采自青岛浮山湾海域的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样本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岛近海多棘海盘车的繁殖季节为10月至次年1月;雌雄发育同步,性比为1.05∶1;根据卵巢和精巢的外观特征、组织学结构特点和性成熟系数,可将两者的发育分为Ⅰ~Ⅵ期,每个分期具有不同的性腺结构特点和配子特征;海水温度和日照长短会影响性腺发育,温度降低会刺激个体繁殖;性腺生长由消化腺提供能量,性成熟系数和消化腺指数在一周年内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Microstructure and submicrostructure of Leydig cell and Sertoli cell in the testis of gonadal precocity and immaturation in cultured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are studied using histology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techniqu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two kinds of cell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presents an obvious difference. The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ar and tubular mitochondria of Leydig cell and Sertoli cell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testis of gonadal precocity, but poorly developed in the testis of immaturation. We suggest that the reason for gonadal precocity in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may be related to the earlier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Leydig cell and Sertoli cell.  相似文献   

19.
方永强  翁幼竹  周晶  谢方靖  刘家富 《台湾海峡》2002,21(3):275-278,T001
本文应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性早熟与未成熟雄性大黄鱼精巢中间质细胞和足细胞进行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细胞在精巢不同发育时期的精细结构出现明显的差异。早熟精巢间质细胞和足细胞胞质中滑面内质网池和管状线粒体都十分发达,而未成熟鱼则发育较差。我们认为雄性大黄鱼性腺早熟的原因可能与间质细胞和足细胞提早发育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