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GIS技术胶东金矿集区的地质异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应用地质异常致矿,控矿理论和GIS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探讨胶东金矿集区的地质异常控制,主要进行了线,面及组合地质异常结构及其与金成矿的时空耦合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的形成与分布明显受控于各类臻矿地质异常,并显示一定的内在成因联系和时空配置关系,其中大地构造格架,区域构造样式对本区金矿化的区域性展布及产状起主导控制作用;地层-岩相组合异常,岩浆活动异常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动力条件;最后总结了GIS技术分析矿集区地质异常的方法,建立了该矿集区的空间数据库模型。  相似文献   

2.
胶东矿集区金成矿的地质异常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陈振楼  许世远 《地球学报》2004,25(6):601-606
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大型金矿集中区之一——胶东矿集区为研究对象,对胶东矿集区的地质异常进行了全面研究,把该区地质异常分为三级,即宏观地质异常、中观地质异常和微观地质异常,并对各级异常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胶东矿集区金成矿的地质异常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对胶东矿集区地质异常致矿、地质异常控矿和地质异常示矿进行了深刻阐述。同时就胶东矿集区的地质异常准则进行了全面总结,地质异常准则包括:区域构造异常准则、区域岩性组合异常准则、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准则和区域物探异常准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胶东白洋河砂金矿为例,用三个不同的指标方案计算出地质储量、品位等,并就此进行了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从而得出最佳工业指标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陈光远教授为主要执笔人编写的《胶东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重庆出版社,1989年3月)一书,是将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全面应用于胶东金矿成矿的的一部专著。基于作者们八年来的潜心研究,集前人成果之大成,紧密联系找矿实际,分剖缕析,系统论证,引人入胜。其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系,不仅可用于类似胶东金矿的矿区,对国内外其它金矿或金属矿的找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潘三矿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例,分析了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探讨了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瓦斯预测的科学化自动化管理,对基于ArcView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GIS支持下的证据权法在胶东金矿集中区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综合分析胶东矿集区各成矿异常信息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证据权法对胶东金矿集区的各种控矿异常进行深入分析,共提取构造、地层、岩浆岩(岩脉)、重磁等13种证据权因子,按照1km×1km的网格,借助GIS共将该矿集区划分为9346个有效网格,按照后验概率将其划分了4级(其中Ⅰ级为0.667~1;Ⅱ级为0.405~0.667;Ⅲ级为0.200~0.405;IV级为0~0.200),并将Ⅲ级以上定为找矿有利靶区。为胶东矿集区的下一轮成矿预测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需求分析着手,利用3S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掌上电脑,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最后结合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数据收集一体化工作流程的地质灾害野外数据数字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8.
胶东矿集区金矿成矿地质事件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矿地质事件评价方法就是恢复相关矿床形成过程并建立成矿模式,通过矿源岩系的构造变形岩相形迹追溯恢复与成矿有重要意义的地质事件及其演化过程,研究在这一系列地质事件中成矿物质分布规律和逐步富集成矿的标志及规模,并用以进一步探索与指导开展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和地质找矿的方法。应用这一思路对胶东矿集区金矿进行了区域成矿地质事件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胶东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胶东是全球三大金矿集区之一,深入研究其成矿模式对于正确认识胶东金矿类型并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通过系统总结胶东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型式、构造与矿体的耦合关系、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其他成矿地质因素,在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金矿赋矿规律、成矿机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胶西北金矿和深部金矿成矿模式。综合分析后,提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模式,其要义是:早白垩世,由于板块俯冲、回撤,诱发壳幔相互作用,产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引起广泛的流体活动;同时,地壳拉张和岩浆隆升,形成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出现大量铲式断层、拆离断层等。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高强度含矿流体活动和交代蚀变作用是胶东金矿大规模集中产出的基础条件,地壳快速隆升引起强烈减压、降温是大量金质从流体中析出、沉淀的重要原因,伸展构造则为大规模金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万州示范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框架,讨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的设计。建立系统总体框架、工作流程,以及灾情评估模型的模块功能。该设计结合当前地质灾害管理、评估的需要,为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一个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11.
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成矿前景,是东昆仑成矿带最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为推动矿集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矿产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通过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等构建了资源开发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评价。评价分析结果为: 祁漫塔格矿集区11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平均值为7.0分,矿集区整体开发优势一般; 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在8.0分以上,属于重点优先部署开发区域,分别为夏日哈木多金属矿区和虎头崖—迎庆沟多金属矿区; 有7个开发区划单元属于可以部署开发区域,可作为备选区域; 另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低于6.0分,暂不宜考虑开发。  相似文献   

12.
刘鑫宇 《地质与勘探》2024,60(2):348-355
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用地饱和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策,科学高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赋权、评价模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评价系统等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不足;对如何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三维地质建模精度、搭建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全要素、全资源的统筹协调,需求导向的针对性评价模式,创新性、连续化的评价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深化,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评价与有序开发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主导因素综合法开展了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可划分为3级,空间分布上以相对安全区为主,其次为次不安全区和安全区。按照空间位置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等不同成因划分为23个亚区,并指出了每个亚区安全程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结果反映了锦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确定了影响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规避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4.
油页岩含矿区开发优选的指标体系和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页岩资源开发目标优选是根据一系列参数.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确定未来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的顺序,为制定油页岩资源战略发展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最优决策.油页岩含矿区开发优选的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由一系列递进的参数构成,包括2个制约方面、3项制约条件、9个制约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德尔菲法和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制约油页岩开发的资源条件权重占0.45.其中加权平均含油率占0.15.油页岩探明控制资源占0.15,油页岩资源丰度占0.10,伴生可利用矿产占0.05.开采条件占0.35,其中加权平均技术可采系数占0.15.矿层平均厚度占0.12.平均埋深占0.08.开发条件占0.2.其中勘查程度占0.15,地理环境占0.05.优选参数的等级划分采用四分法,赋予参数分值均采用中位值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殷跃平  胡海涛 《地质论评》1996,42(2):174-186
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涉及到众多学科。本文运用结构矩阵法建立了综合且优化的专家知识结构模型,探讨了专家知识定量表述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为专家知识的获取和定量表示提供了基础。运用专家系统工具M.1开发了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域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含610条规则,200个事实,属于中型专家系统。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广东核电站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浅层地温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清洁,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资源,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在北京许多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根据北京平原区地质条件和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地质勘查评价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地质调查一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区划一资源评价一效益评价一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影响监测一信息管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CH-3型无人机航磁测量系统的测控软硬件、差分GPS定位数据同步、多系统适应性改装以及水平横向梯度测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完善,在江苏如东县沿岸滩涂区开展了1∶2.5万大比例尺航磁测量实验,验证了改进系统的高精度测控、稳定性等关键性能,在隐伏岩体、推断断裂构造、磁性界面分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表明在为滩涂区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大型涉水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已经成为水库能否长期按要求正常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统计分析三峡库区二期、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库区巴东县15个典型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了其工程防治方案,总结了大型涉水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以抗滑桩工程、护坡工程和排水工程为主的技术特点,并根据多次实际调查结果指出巴东县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普遍存在的宏观变形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治理流程、现场调查结果,考虑后期运营时可能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兼具时效性和预见性的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综合评价值设定了评价标准,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分级。最后,以巴东县XL01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评价为实例,检验此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对巴东县典型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指出巴东县大型涉水滑坡工程治理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山区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区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从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开发程度、资源损毁、地质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5个方面构建一个3层次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山区矿山地质环境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计算,得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利用评价指标的信息,所给出的综合评价值能够对受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判,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最为关键和迫切的地域单元。统筹城乡发展,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定阶段为前提,涉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构建统筹城乡发展评价体系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在回顾总结已有测评研究和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陕西省华阴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