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2)
应用综合评价法与分类评价法,对乌鲁木齐河的水质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影响河水质量的各类污染物与污染源,切实帮助乌鲁木齐不断改善河水质量,有效应对各种污染。研究得出乌鲁木齐不同断面水质与规定的水域功能相一致。上游与下游断面的河水都能达到有关标准,下游断面污染程度不大。河流综合污染指数、有机类污染指数、营养盐类污染指数随着河流向下流动而逐步增加,化学需氧量与石油类等有机类污染物成为主要污染源。对乌鲁木齐河水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包括上游地区的工业活动、中下游地区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等。  相似文献   

2.
邕江南宁段水质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影响南宁地区最大的河流——邕江近年污染物排放状况和3个水质控制断面的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等监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本文主要从水质现状、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考察了邕江的水环境状况。结果显示,邕江水质总体上属于II~III类水质,但部分断面有恶化趋势,主要是溶解氧和氨氮超标;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这表明邕江的污染类型属于典型的有机型污染。同时,也指出了邕江水质污染特征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南宁市水污染的成因和水污染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邕江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辽河流域铁岭境内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明 《地下水》2014,(2):59-59,90
水是植物界、动物界、和人类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之本,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往各种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未达到排放标准就直接进入河道,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针对铁岭境内河流水污染状况,根据铁岭水环境监测室2001-2010年水质监测资料;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对辽河流域铁岭境内各断面的水质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近年来由于大力度的进行污染治理和整治,日趋严重的污染问题得到了缓解和好转。结果表明,铁岭境内各断面水质污染从2008年后趋势明显减轻与好转。  相似文献   

4.
谢作晃  黄海燕  赵海霞  连宾 《矿物学报》2007,27(Z1):400-402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质,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在产煤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洗煤废水对矿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波兰奥得河和维斯瓦河的上游因受酸性煤矿废水污染的影响,重金属及氯化物含量超标,大约50%的上游河段未达到水质Ⅲ级标准(Rybicka,1996);美国俄亥俄州霍金河流域受酸性煤矿废水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河流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改变(Rob-ert等,2001);我国山西省大同市口泉煤矿直接排放的洗煤废水导致附近河流下游断面水质为Ⅴ级,且SO42-、氨氮、Hg、COD和氟化物等超标率很高(时红,2002).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流治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为了建设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有必要对改善河流水环境质量的可行技术方案进行研究。以合肥市十五里河为例,基于MIKE11软件平台构建河流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根据流域污染特征设定三种水质改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分析各情景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单纯依靠截污不能使国控断面水质达标,同时还会引起断流;考虑截污及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排放可使国控断面水质显著改善,但由于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影响,部分时段水质不能达标;采取中水回用、就近引巢湖原水补水、截污及初期雨水截留组合措施,不需外调水补水,国控断面水质即可满足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90年代的近20年中,鱼洞河流域的煤矿开采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了河流的严重污染。设置了16水质监测断面进行取样调查,同时选取了10个主要煤矿酸性废水排泄口进行同步监测。根据当地的地表水体环境背景值,结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筛选出7项造成河流污染的水质因子,最终确定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矿酸性废水的排放,铁、pH值、镉和硫酸盐是区内酸性矿井水的主要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7.
矿山酸性水及其伴生的重金属污染是含黄铁矿矿山最主要、综合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问题。为了查明蒿坪河流域废弃石煤矿开采河流铝的白色污染及成因问题,2021年以来进行了卫星遥感解译、无固定翼无人机航测、样品采集与分析、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动态监测等工作。结果表明:(1)研究区河流普遍存在铝的白色污染,其形成可见3种模式:两条沟道不同酸碱度的河水混合后形成白水带;河道河水自然跌水后在河床形成白色污染物;河水自然演化形成酸性水、酸性磺水与酸性白水。(2)河水铝离子污染普遍且超标严重,216件河水中Al离子平均含量为8.6mg/l,样品超标率65.8%,19条河流断面3次河水中Al离子的平均超标率90.48%。(3)河流中铝来自于石煤矿及其围岩中酸性溶解作用长石的结果,废渣堆底部流水是河流铝的主要污染源。(4)河水中铝离子与pH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河水酸度愈大,河水中铝离子含量愈高;河水中白色无定形胶凝状物形成后,河水中铝离子含量显著降低。河水pH的升高,是河流白色污染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河水中铝的白色污染物具有无定形特点,化学组分复杂,是硫酸根、氢氧根及铝构成的复杂化合物。铝的白色无定形胶凝状物具有吸...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厚子河不同区域河水受硫铁矿污染的程度,在厚子河支流4个典型河流断面采集水样,开展水质全分析测试,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硫铁矿区厚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无差异,均为劣Ⅴ类水;而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距离硫铁矿开采区由近及远的4个断面HZ001、HZ002、HZ003、HZ004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逐渐下降,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且黑臭、劣Ⅴ类但不黑臭、Ⅳ类、Ⅲ类,符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距离污染源越远时河水水质趋好的总体态势;(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同一河流各个断面所处的综合水质类别、同一水质类别中受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与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劣V类水质污染程度的精细划分,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更加客观、科学、全面,适用于矿山开采等重污染区域河流断面水质污染情况的研判。  相似文献   

9.
流域盆地的风化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岩石风化作用与流域盆地的物质输送对于研究全球海-陆物质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讨论了运用河流的颗粒相和溶解相载荷分别去估算机械剥蚀率和化学风化率的科学性及各种计算方法。从全球的观点对岩性、径流、地势、气候、植被以及人为活动 6个因素对于岩石风化作用及河流颗粒相和溶解相物质输送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得到岩性是决定机械剥蚀率和化学风化率的主导因素,径流和地势是影响河流颗粒物输送的重要因素,而径流和气候则对河流溶解离子的输送影响较大,此外植被和人为活动对河流化学及颗粒物输送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探讨了岩石化学风化作用消耗的CO2量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岩石化学风化作用与气候变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河流污染混合区的解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顺直宽矩形明渠中垂向线源等强度排放物质浓度分布的解析解为基础,探讨了污染混合区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污染混合区最大长度、最大宽度与相应纵坐标、面积以及最大允许污染负荷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污染混合区的算例分析。其结果可以作为河流污染混合区允许范围和最大允许污染负荷的计算依据,解析计算方法比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进行污染混合区的计算更加快捷灵活、方便实用。给出了非保守物质污染混合区最大长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和忽略反应降解作用按保守物质处理的条件:降解数De≤0.027。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厚子河不同区域河水受硫铁矿污染的程度,在厚子河支流4个典型河流断面采集水样,开展水质全分析测试,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硫铁矿区厚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无差异,均为劣Ⅴ类水; 而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距离硫铁矿开采区由近及远的4个断面HZ001、HZ002、HZ003、HZ004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逐渐下降,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且黑臭、劣Ⅴ类但不黑臭、Ⅳ类、Ⅲ类,符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距离污染源越远时河水水质趋好的总体态势; (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同一河流各个断面所处的综合水质类别、同一水质类别中受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与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劣V类水质污染程度的精细划分,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更加客观、科学、全面,适用于矿山开采等重污染区域河流断面水质污染情况的研判。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厚子河不同区域河水受硫铁矿污染的程度,在厚子河支流4个典型河流断面采集水样,开展水质全分析测试,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硫铁矿区厚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无差异,均为劣Ⅴ类水; 而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距离硫铁矿开采区由近及远的4个断面HZ001、HZ002、HZ003、HZ004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逐渐下降,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且黑臭、劣Ⅴ类但不黑臭、Ⅳ类、Ⅲ类,符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距离污染源越远时河水水质趋好的总体态势; (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同一河流各个断面所处的综合水质类别、同一水质类别中受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与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劣V类水质污染程度的精细划分,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更加客观、科学、全面,适用于矿山开采等重污染区域河流断面水质污染情况的研判。  相似文献   

13.
廖启林  任静华  姜丽 《江苏地质》2018,42(4):651-661
通过对河流沉积物等地表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等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江苏典型地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江苏局部地区河流沉积物中,Cd、Pb、Zn、Cr、Cu、Ni、Hg等相对富集趋势明显,Cd最大富集倍数 100;不同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存在差异,与其污染来源密切相关;工业排放是导致河流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使用含Cd的颜料作为调色剂导致部分河流出现严重Cd污染;与土壤等其他地表沉积物相比,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更不均衡。查明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可为相关农产品安全性预测、确定重金属污染来源、追踪涉重产业的发展历程、防治局部耕地重金属污染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地下水污染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振民  石冰等 《山东地质》2002,18(2):24-28,41
采用参数分级评价叠加型指数法对泰安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的评价结果显示,泰安地下水已遭受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地下水中宏量组分、NO3^-、硬度、TDS的迅速上升高以及地下水遭受人为环境物质的污染为主要标志;地下水污染主要受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结构、钠污河流、污水灌溉及地下水开采控制和影响,地下水污染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生源物质作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其在河流中的迁移转换一直倍受关注。水沙界面物质交换过程受众多环境和水动力因素的影响,过程极其复杂,不仅影响着河流生源要素的通量演变规律,还关系到河流水环境问题。为探究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对泥沙颗粒与生源物质的微界面作用、水沙界面对生源物质的迁移转化作用、水流条件对泥沙吸附解吸生源物质作用机理进行总结和概述,总结阐述了河流水质模型和闸坝泵条件下的水环境调控模型,最后指出平原河流水沙运动对生源物质输运作用机理及水环境调控。针对上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不足,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的防治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现状为V类和劣V类水质占七大水系(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主要断面的50%以上,高中营养化湖泊占被调查湖泊的85%以上,河流湖泊污染状况十分严峻.目前河流湖泊采取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主要有:削减截流污染源、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河流低泥疏浚、河道曝气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引清冲淡等等.生物生态技术将在河流湖泊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第二松花江沿岸三个主要城市即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9个监测断面.选取总磷、总氮、CODmn、BOD5等监测数据,运用基于因子分析定权的水质评价模型和零维河流完全水质模型评价总体水质状况.分析其取排水量和径流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位于第二松花江干流的吉林市、松原市取、排水量较大.但因河流径流量大,白净能力强,故本质良好,而位于二松支流-伊通河的长春市,因取、排水量大和河流径流量小等原因.水质较差,并影响汇入二松干流后的下游水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特别是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对二松水质影响很大.长春市伊通河段是二松治污的重点河段.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东营黄河三角洲主要纳污河流,并分析了河流的水质特征及部分水质离子含量高的原因;取5个河流断面样品,分析化学需氧量、铜、铅、镁、汞、六价铬、镉、砷、氰化物、挥发酚及油类含量,发现油类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100%。河流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采油、炼化,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74.85%和17.36%;主要污染企业有5个,按等标污染负荷比对其进行了排序,提出了一系列水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道沿岸芦苇带对氨氮的削减特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氨氮污染已成为我国江河湖库水质下降和水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借助现场对比观测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季节氨氮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雨洪初期汇流河流水质污染最为严重的结论.系统地研究了沿河岸芦苇带对氨氮的削减净化效应,得到了芦苇带吸附氨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芦苇生长期、水体污染物浓度、河道流速及气象条件.运用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估算技术,确定氨氮在河道两岸有、无芦苇等植物条件下的衰减系数和削减量,分析了衰减系数的变化规律和削减量大小的影响因素,为河流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质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盘锦市河流为研究对象,对9条主要河流上的10处监测断面进行丰、平、枯水期3次监测,并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得出:河流污染严重,大部分为Ⅴ类、劣Ⅴ类水质,尤其枯水期污染更为突出。河流均不宜生活用水。提出行政管理措施及工程技术措施,逐步实现废水零排放,强化污水处理,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