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北斗B1C信号在低载噪比情况下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北斗B1C信号数据/导频联合跟踪方法.通过构建数据/导频双通道联合跟踪模型,增加对B1C信号利用率,并在联合跟踪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削弱传统跟踪环路中鉴别器和环路滤波器带来的跟踪误差,进一步提高跟踪环路对低载噪比信号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验证:在低载噪比情况下,相比于传统单导频通道跟踪、单导频扩展卡尔曼跟踪和联合跟踪,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2.
北斗新一代试验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颗北斗新一代试验星搭载了包括B1C、B2a和B2b的诸多新体制民用信号,并且为了与北斗区域系统平稳过渡而搭载了B1I和B3I两个旧体制信号。采集了来自国内的6个监测站7 d的试验星观测数据,针对信号载噪比和码伪距多路径偏差分析了新一代试验星观测数据质量。结果表明,新一代试验星信号的各项指标整体较北斗区域系统卫星更好。前者载噪比较高,虽然仍发现了部分测站数据微小的多路径波动,但通过实时相位平滑伪距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之;新一代试验星上B3I与B1I频点的载噪比最大,B2a和B2b次之,B1C的载噪比最小,且不同测站的观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新一代试验星各频点的MP基本相同,但B2a、B2b和B3I频点MP的RMS明显小于B1I和B1C频点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导航信号经过电子密度不均匀的电离层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会产生快速随机起伏,即为电离层闪烁。电离层闪烁对接收机信号捕获跟踪以及解调定位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和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电离层闪烁对I,Q支路以及跟踪环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位闪烁对信号I,Q支路均有影响,幅度闪烁对I支路的影响比较大,在相位闪烁比较强或者幅度闪烁比较强的区域,信号更难跟踪处理。弱闪烁时锁相环(PLL)的跟踪门限约29 dBHz,延迟锁定环路(DLL)的跟踪门限约为20.2 dBHz,强闪烁时PLL跟踪门限约为32 dBHz,DLL的跟踪门限约为22 dBHz。相比而言,载波跟踪环路更加脆弱。同时得到,闪烁越强,载波发生周跳的概率越大,载噪比越高,抗闪烁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目前正处于第二代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向第三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郑州设置实验测站,实地采集BDS3新试验卫星的数据,分别从卫星可见数、信号频点、载噪比、伪距观测噪声值、多路径效应等方面分析BDS3试验卫星测距信号的质量。结果表明:对于相同频点,不同卫星的载噪比、伪距噪声、多路径效应变化略有不同,一般而言,倾斜同步轨道卫星(IGSO)的性能优于中轨道卫星(MEO)的性能;相同轨道类型的卫星,载噪比、伪距噪声、多路径效应水平相似,并且载噪比、伪距噪声、多路径效应在各个频点的相对大小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34(5):52-53
一种基于谷地填充的DEM综合方法;GOCE卫星轨道摄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全球地图第一版中国土地覆盖产品的生成;GPS信号载噪比估计算法的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景象匹配区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模数转换器(ADC )是连接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纽带,其动态有效位直接影响导航接收机的性能。目前常用的 ADC动态有效位测量方法基于单频信号,其测量准确性依赖于信号源的载噪比,对于处理扩频信号的导航接收机来说,其测量结果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接收机的实际情况。本文基于导航接收机解扩端载噪比,提出了一种可以直接测量导航接收机ADC动态有效位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在弱信号、遮挡等恶劣环境下,低载噪比的导航电文中含有大量的误码,常用的编码技术不能有效地纠正子帧中多比特位上的误码。本文提出了一种冗余法误码纠错方法,该方法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判别准则,选取不同数目的子帧样本,对同组子帧样本的各帧上相同比特位上的码元逐一进行比对的试验方式进行纠错试验。分析了不同载噪比、不同子帧样本数条件下进行冗余法纠错能够将各子帧中全部误码正确纠正的概率,例如,在子帧样本数为5,载噪比30dBHz时,整个子帧上的误码被全部纠正的概率高达96.64%时,纠错处理后的误码率比理论误码率降低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伽利略系统(Galileo)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目前已初步具备全球定位能力。研究Galileo的信号质量和双/三频定位性能不仅对Galileo系统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对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融合定位也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使用基准站网(MGEX)地面跟踪站的基础上,分析了伽利略信号的载噪比、多路径、以及双/三频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Galileo与GPS相比,载噪比E5> E5a≈E5b≈L5>E1≈L1>L2,多路径误差E5   相似文献   

9.
针对短突发信号捕获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度和性能联合优化的卫星导航信号捕获方法,推导分析采用并行频率搜索的分段相关-视频积累捕获算法的捕获性能和计算复杂度构建联合捕获优化因子.对不同频率搜索间隔、不同接收机灵敏度和不同相关器个数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其计算复杂度和捕获性能联合最优的分段数,并与传统单一捕获性能优化方法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值与载噪比(CNR)、频率搜索间隔等因素相关,可以有效控制捕获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输入CNR为45 dB-Hz、相关器个数为8、多普勒搜索间隔为2 000 Hz的情况下,相比于传统捕获优化方法,可降低21.2%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自2017年11月以来,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开始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阶段。截止到2018年3月,已有4颗北斗三号中圆轨道(MEO)卫星投入试运行。本文选取全球分布的7个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 GMAS)跟踪站数据,从信号载噪比、观测噪声和多路径效应3个方面,对C19、C20、C27、C28这4颗北斗三号MEO卫星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并与同时段观测的北斗二号MEO导航卫星、GPS Block IIF导航卫星和Galileo FOC导航卫星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北斗三号MEO卫星数据质量良好,性能较优。其全球各地区测站信号平均载噪比高于42 d BHz,中高纬度地区观测站信号平均载噪比能够保持在45 d BHz左右;伪距观测噪声基本在0.5米以内;各测站各频点的多路径效应RMS值均不超过0.4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网格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弱干扰源定位的系统组成,针对该场景下现有方法对信噪比低的情况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噪声分离的差方均值函数拟合(MFDSS)的网格化GNSS弱干扰源定位方法,方法采用MFDSS方法实现时差估计,并利用Chan双曲线定位算法解算干扰源位置.文章对比仿真了该方法和常用网格化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在对GNSS弱干扰源定位的场景下,该方法表现出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TK算法的原理和在GPS中TK算法的新应用。用TK算法估算出GPS多径信号相对于直射信号的码片延迟,使GPS直射信号经过一定的延迟后,与反射信号进行叠加,提高了直射信号的载噪比,进而达到反射信号增强直射信号的作用。验证了这一算法和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室内外场景结合的导航应用服务需求的发展以及现有室内外场景感知方法的识别稳定性较低、准确率不高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泛在信号融合的室内外场景鲁棒感知算法,利用室内外场景中融合的泛在信号降低单一信号识别误差;同时为提高传统AdaBoost算法对不平衡数据集的分类精度,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作为训练的弱分类器,并引入熵权法,对迭代产生的弱分类器的权重进行修正来提高强分类器的分类准确率.现实场景下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采用室内外环境中的WiFi信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用星数、光照强度这三种融合的泛在信号进行室内外场景感知时性能最佳,对于不同角度方向下的室内外场景切换,可以在误报率仅为1.7%的情况下,达到98%的识别准确率,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卫星转发信道饱和条件下信号的接收性能,分析透明转发器饱和状态下互调噪声的产生原因,削弱互调噪声对转发信道载噪比(CNR)恶化的影响. 本文通过建立信道模型、计算信道参数、仿真优化分析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 分别研究转发器增益调整对接收端CNR的直接影响与互调信号对CNR的间接影响,并进行了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在饱和条件下,转发器增益回退可以改善CNR损耗. 当干扰信号发射功率为45 dBW时,转发器回退?1 dB可以达到最小的CNR损耗为?1.55 dB. 随着干扰增强,最优的增益回退值会逐渐增长,同时最小的CNR损耗也会增加,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卫星转发信道中,为饱和条件下转发器增益调整优化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5.
Reliability testing, namely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 (RAIM), consists of statistical testing of least-squares residuals of observations, e.g., on an epoch-by-epoch basis aiming towards reliable navigation fault detection and exclusion (FDE). In this paper, classic RAIM and FDE methods are extended with testing of range-rate residuals to find inconsistent velocity solution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with special focus on degraded signal environments.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efforts discussed include a Backward-FDE scheme based on statistical outlier detection and an iteratively reweighted robust estimation technique, a modified Danish method. In addition, measurement weighting assigned to code and Doppler observations is assessed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allow fitting a priori variance models to the estimation processes. The schemes discussed are also suitable in terms of computational convenience for a combined GPS/Galileo system.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position and velocity reliability testing and enhancement in urban and indoor conditions and to analyze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conditions with high sensitivity GPS (HSGPS)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e necessity of weighted estimation and FDE for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in degraded signal-environment navigation.  相似文献   

16.
杨磊  赵拥军  王志刚 《测绘学报》2007,36(2):163-168
在推导各散射信号功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率和干涉相位联合估计的TLS-ESPRIT方法。因为干涉图像中的各主散射波和干涉相位能被分别估计,所以该算法可以利用同一分辨单元中不同散射机制后向散射信号功率的不同,将干涉相位分类实现散射中心分离。该方法通过提取两个占优势的相位得到两个高度,从而分别检测出森林的植被层和地表,特别是当散射波不相关并有不同的极化特性时,该方法有较好的性能,从而提高植被高度参数的估计精度。详细阐述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并通过对SIR-C/X-SAR的L波段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灵敏度GPS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高灵敏度GPS(High—Sensitivity GP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高灵敏度GPS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GPS信号在室内、森林、城市等一般GPS接收机无法应用环境的特性,综述了高灵敏度GPS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高灵敏度GPS技术的核心就是室内环境微弱GPS信号的捕获技术,重点介绍了捕获室内环境弱GPS信号的基本方法,总结了各种捕获算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欺骗干扰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小时延场景下欺骗干扰参数估计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参数估计方法. 该方法以码相位估计为核心,通过构建欺骗场景下信号参数的非线性估计模型,采用牛顿迭代法对信号码相位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信号幅度和载波相位进行估计.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迭代次数在10次左右,相比于传统参数估计方法,算法有效性大幅提升. 在准确性方面,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时延场景下的信号参数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9.
干涉测量技术对于直接获取月球和深空探测器空间方位,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品质因数天线获取的探测器高动态飞行段估计信息,对远距离异地较低接收品质因数天线接收的弱信号进行补偿,进而实现弱信号窄带跟踪的方法。利用嫦娥三号动力落月段中欧联合干涉测量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补偿后的弱信号只需采用噪声带宽5 Hz的数字锁相环即可实现精确相位跟踪,对新诺舍站DOR(differential one-way ranging)音信号的相位估计标准差低至3.4°。该方法可应用于中国未来月球和深空探测,以及机构间干涉测量交互支持。  相似文献   

20.
合成孔径雷达(SAR)稀疏成像模型中的参数选择对于SAR稀疏成像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也是当前SAR稀疏成像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已有参数选择方法普遍存在适用于个别模型或者运算量大的缺点。基于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和贝叶斯推理,提出了一种无需额外先验信息的自适应参数选择方法,所有需要的参数都可从已知的数据中获取。通过推导得到模型参数与信号、噪声方差的关系,避免了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训练处理,因此极大地减小了计算量。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处理表明,本文方法在实现了较为精确的参数优化选择的前提下,其计算量远低于贝叶斯信息论准则、L-曲线等已有参数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