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岩矿测试》2010,(1):79
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致力于有机质谱应用技术培训工作。2009年培训中心与仪器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仪器信息网合作,分别开设气质联用(3期)、液质联用(1期)、谱图解析(2期)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质谱培训班,受到广大学员欢迎和好评。2010年培训中心将继续举办此系列培训班,首先于2010年3月22日在北京举办“液质联用应用技术培训班”。欢迎有志于提高液质联用水平人员前来参加。【培训大纲】LC-MS联用仪的基本结构及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相关技术;LC-MS应用及常见问题、ESI离子化技术、子质量分离及选择检测;色谱柱的选择与色谱条件优化;样品的预处理技术;答疑和讨论等。【主讲专家】王光辉,盛龙生,苏焕  相似文献   

2.
《岩矿测试》2011,(2):237
2010年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举办的有机质谱培训已圆满结束。本年度中心共开办8期有机质谱培训班,培训学员233人,学员涉及各大高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分析检测中心和仪器厂商。课程内容备受广大学员好评。培训期间共有24位学员获得了培训班的优秀学员奖励。为了满足更多广大分析技术工作者的需求,2011年培训中心将继续举办此系列质谱培训班,并适当增加培训内容,现将2011年培训中心拟举办有机质谱系列培训班情况公布如下,欢迎有志于提高有机质谱分析应用技术水平人员前来参加。  相似文献   

3.
《岩矿测试》2011,(2):229
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将于2011年7月底至8月初在陕西西安召开,会期3天。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本次年会将特邀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作国家科技前沿技术报告;邀请知名质谱专家,做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并组织多领域的质谱同行进行学术讨论,分专业组作专题报告,交流近年来质谱及其相关领域的  相似文献   

4.
《岩矿测试》2011,(1):74
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将于2011年7月底至8月初在陕西西安召开,会期3天。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本次年会将特邀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作国家科技前沿技术报告;邀请知名质谱专家,做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并组织多领域的质谱同行进行学术讨论,分专业组作专题报告,交流近年来质谱及其相关领域的  相似文献   

5.
环境介质中典型新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朱帅  沈亚婷  贾静  田芹 《岩矿测试》2018,37(5):586-606
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和消毒水副产物(DBPs)等新型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研究其来源、检测方法、环境分布和迁移转化已经成为热点。新型有机污染物组成复杂,如短链氯化石蜡有7000多种同类物,采用传统分析手段无法实现分离,对这些物质的准确定性和定量面临挑战。近年来在新型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开发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可使用快速溶剂萃取、固相微萃取等多种提取方法,凝胶渗透色谱、多层复合层析柱和固相萃取柱是有效的净化手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或液相色谱-质谱实现了对指示性单体准确定性定量,检出限可达ng/g级。但对于环境影响较大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如手性多氯联苯(PCBs),由于各手性PCBs单体之间在分离过程中发生峰共溢现象,需要应用专门的手性色谱柱进行分析,尚未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本文认为,一方面需要探索磁性固相基质分散萃取技术等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对干扰物质进行有效分离;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全二维气相/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质谱等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的识别性和灵敏度,开发出简便、标准化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彭子成 《第四纪研究》1997,17(3):258-264
近10年来国际上用热电离质谱代替α谱仪测定不平衡铀系样品的年龄,在造礁珊瑚、洞穴堆积物、年轻火山岩和湖泊沉积物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技术有明显的优点,如样品用量少,测试时间短,测量精度高,测年范围宽,是中更新世至全新世以来有效的测年方法之一,可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年龄谱,展示了热电离质谱技术如同加速器质谱技术一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曾用MAT-262质谱仪对国内石笋标样(GBW04412,GBW04413)和国际珊瑚标样(RKM-4)进行过测试,取得了与标准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有机污染物稳定同位素在线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识别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转化,在线的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问题.本文评价了目前已经开发的6种在线测定单体稳定同位素仪器的发展动态,包括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GC-IRMS)、液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LC-IRMS)、直接引进-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DI-GC-IRMS)、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计(GC-qMS)、气相色谱-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计(GC-MC-ICPMS)、气相色谱-光强衰荡光谱仪(GC-CRDS).提出了在线测试中的5个值得注意的问题:①样品的预富集;②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分离;③多种仪器和多种方法选择使用;④有机化合物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的开发;⑤安全保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直接注入而不经过燃烧的有机污染物同位素测试技术,例如GC-qMS和GC-CRDS技术;二是继续开发研究GC-MC-ICPMS测定有机氯和有机溴同位素技术;三是快速研制有机化合物稳定同位素的国际标准物质.本文认为,在进行单体化合物同位素研究时应作多元素的同位素分析,而其最优的选择是采用直接样品注入而不经过燃烧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8.
《岩矿测试》2009,(4):375
为推动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09年9月21—25日在云南丽江举办第六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本届学术报告涵盖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各领域,主要包括:(1)岩石与矿物分析技术;(2)生态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分析技术;(3)有机地球化学分析;(4)形态分析技术;(5)材料、建材、核工业、煤等分析技术;(6)分析仪器研制及软件研发应用;(7)各种相关应用分析技术等。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作特邀报告,欢迎踊跃参加。请作者将1500字论文摘要于2009年8月30日前用电子邮件发给联系人。稿件将择优全文发表在中文核心  相似文献   

9.
金刚烷类化合物在原油及烃源岩中被广泛检出.由于其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金刚烷参数通常被用作高成熟原油及烃源岩的成熟度评价指标.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测定金刚烷类化合物.本研究发现在测定较低含量的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原油样品时,一些金刚烷类化合物的GC-MS 谱图与相应的金刚烷类化...  相似文献   

10.
超灵敏加速器质谱技术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姜山  董克君  何明 《岩矿测试》2012,31(1):7-23
加速器质谱(AMS)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核分析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基于加速器和离子探测器的一种高能质谱,它克服了传统质谱存在的分子本底和同量异位素本底干扰的限制,对同位素丰度灵敏度的测量可以达到10-16。经过的30多年发展,AMS以其多方的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在地学领域,通过测26Al、10Be等核素,可以实现地表暴露年龄、侵蚀速率测定和地貌演变研究;在海洋学领域,通过测量129I、10Be等核素,可以研究海洋沉积物、锰结核、锰结壳等生长速率和沉积速率;在考古学领域,通过测量14C、10Be等核素,可以实现珍贵样品的年代测定和第四纪人类进化的年代学研究;在环境科学领域,通过测量129I、14C等核素,可以对核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监测与研究。目前,AMS从技术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文章对AMS的工作原理、设备和技术发展,以及在地学、海洋科学、考古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国际上用热电离质谱代替α谱仪测定不平衡铀系样品的年龄,在造礁珊瑚、洞穴堆积物、年轻火山岩和湖泊沉积物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技术有明显的优点,如样品用量少,测试时间短,测量精度高,测年范围宽,是中更新世至全新世以来有效的测年方法之一,可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年龄谱,展示了热电离质谱技术如同加速器质谱技术一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曾用MAT-262质谱仪对国内石笋标样(GBW04412,GBW04413)和国际珊瑚标样(RKM-4)进行过测试,取得了与标准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岩矿测试》2009,28(2):112
为推动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09年8月或9月举办第六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本届学术报告涵盖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各领域,主要包括:(1)岩石与矿物分析技术;(2)生态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分析技术;(3)有机地球化学分析;(4)形态分析技术;(5)材料、建材、核工业、煤等分析技术;(6)分析仪器研制及软件研发应用;(7)各种相关应用分析技术等。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作特邀报告,欢迎踊跃参加。请作者将1500字论文摘要于2009年6月30日前用电子邮件发给联系人。稿件将择优全文发表在《岩矿测试》。联系人:吴  相似文献   

13.
《岩矿测试》2009,28(3):243
为推动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09年9月举办第六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本届学术报告涵盖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各领域,主要包括:(1)岩石与矿物分析技术;(2)生态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分析技术;(3)有机地球化学分析;(4)形态分析技术;(5)材料、建材、核工业、煤等分析技术;(6)分析仪器研制及软件研发应用;(7)各种相关应用分析技术等。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作特邀报告,欢迎踊跃参加。请作者将1500字论文摘要于2009年6月30日前用电子邮件发给联系人。稿件将择优全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岩矿测试》上。联  相似文献   

14.
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冰  周剑雄  詹秀春 《地质学报》2011,85(11):1878-1916
本文重点介绍地质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和共享平台的建立、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技术以...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 ,确保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承办的“地质调查高新技术培训班”于 2 0 0 1年 1 2月 2~ 1 6日在武汉举办。其目的是为适应我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需求。在学习班上由院士、专家、教授共 1 9人授课 ,内容涵盖了地质调查 ,矿产资源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预防 ,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地质文献检索与科技查新等主要地质学科。学员反映“培训时间安排得当、紧凑 ,内容丰富 ,学科齐…  相似文献   

16.
史权  朱雷  朱丹  王春江  王铁冠 《地球化学》2004,33(4):395-399
利用色谱氨化学电离质谱(GC-NH3CIMS)法分析了原油及烃源岩中的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与普通色谱质谱(GC-MS)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氨化学电离质谱法对含氮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氮化物含量较低或有芳烃共逸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氨化学电离质谱没有碎片离子产生,质量色谱图上同系物间没有碎片离子产生的相互干扰,定量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7.
《岩矿测试》2012,(2):349
2012年3月19日,"2012天瑞仪器质谱仪系列新品媒体发布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召开,天瑞仪器公司公开面向媒体发布其自主研发的三款质谱仪产品:GC-MS 68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10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ICP-MS2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天瑞仪器质谱仪家族三款新品首次公开亮相,引起了各大行业媒体聚焦。  相似文献   

18.
《岩土钻凿工程》2011,(4):14-14
由非开挖技术协会举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九期水平定向钻进上岗培训班于2011年8月11日至13日在河北廊坊市顺利结业。参加本期培训的学员40多名,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员全部基本达到了上岗的要求。协会秘书长朱文鉴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高鹏副所长等参加了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19.
《岩矿测试》2008,27(5):345
仪器信息网培训中心针对目前仪器培训仅仅注重理论的灌输,没有真正的实践操作的情况,开展了"仪器信息网1+1实战式培训"。"1+1实战式培训",突破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旧有模式,更加注重对学员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加大整个学习班中学员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课程比例。即理论与实践各成体系却又彼此关联,在有专家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也有专家进行实验指导,将学员以往工作中产生的疑惑及时解决,同时对刚刚学习到的新知识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每位学员都有与专家进行切磋交流、得到专家亲身指导的机会。理论与实践不脱节,从而做到融会贯通。"仪器信息网1+1实战式培训"启动以来,仅2008年上半年就在北京  相似文献   

20.
<正>在11月17~22日于日本京都大学召开的国际滑坡协会(简称ICL)第12次理事会会议上,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国家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家殷跃平教授当选为国际滑坡协会新一任主席。殷跃平现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于2009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ICL第8次理事会上当选为副主席,为推动我国和国际地质灾害减灾领域学术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