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实现的一个重要节点 ,该文分析了数字城市的产生背景 ,提出了数字城市的研究体系———数字城市的基础研究、数字城市的实现技术以及数字城市的工程研究 ,最后论述了数字城市实现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2.
“数字城市”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数字城市”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数字城市”的定义、特征提出见解,探讨“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以及所必需的技术基础,指出了“数字城市”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 ,以宽带网络为纽带 ,运用 3S技术、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通过“数字城市”技术可以将现代城市的信息收集、整理、归纳起来 ,并按照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空间数据模型 ,经过网络联结使每个人都能快速、完整、形象地了解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目前国内外“数字城市”研究基本上是停留在软硬环境建设方面 ,至多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 ,并没有在“数字城市”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 ,诸如 :数字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多种GIS系统集成模型研究、 3D GIS、三维城市规划、城市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支持下的数字社区等等。  相似文献   

4.
数字城市集成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论述了数字城市集成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数字城市的应用特点,结合城市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分别就数字城市的网络、应用、数据的集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集成方案:分析数字城市应用对网络传输的需求,指出网络集成应考虑的原则,依据此原则提出了网络集成的实现方案;将数字城市应用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对客户端的用户群进行细化,并针对不同用户分别提出用户端应用方案,对服务器端开发数字城市集成应用平台,实现数字城市的应用集成;分析城市数据的现状,讨论了数据集成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字城市是让城市的信息管理实现数字化、自动化以及网络化,而要想实现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三维建模技术就是必不可少的。城市三维建模可视化是指通过三维可视化系统将城市区域之内的空间进行三维描述以及分析,能够实现可视现实与虚拟现实相结合。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从三维建模的方法出发,对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且概述了城市三维可视化中所涉及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GML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论述GML(地理标记语言)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数字城市建设现状的认真分析,探讨GML技术对实现数字城市中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作用,指出了实施GML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对“数字城市”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单论述,总结提出了“数字城市”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并设计了“数字城市”总体框架模型,最后对“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和实现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管网智慧管理研究范畴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管网是城市正常运转的生命线和基础设施,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是数字城市与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网信息集成、共享应用与决策支持是智慧城市重要建设内容,实现城市管网智慧管理CPSM是城市管网管理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该文结合城市管网管理技术现状,明确了CPSM的内涵、基本特征;界定了CPSM的研究范畴,即标准体系、模型体系、核心数据库、门户集成平台、应用服务、智能分析与控制、网络与安全和智能传感器;提出了CPSM的关键技术,包括门户集成技术、Web服务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感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软件智能技术;指明CPSM的研究方向,为城市管网智慧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字城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数字城市”研究背景的基础上 ,对“数字城市”的定义、特征提出见解 ,探讨“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以及所必需的技术基础 ,指出了“数字城市”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地理视角的乡村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盈盈  王敏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248-1259
在数字技术日渐渗透进日常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数字技术成为地理学研究关注的对象,地理学研究出现“数字转向”。在以城市为主体的数字地理研究不断涌现之时,乡村也日益融入全球信息与技术网络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发展向乡村渗透,乡村的“数字化”研究理应受到重视。数字技术在多个层面影响乡村的发展,从城乡数字鸿沟、乡村重构和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身体三个角度梳理数字地理研究背景下数字技术对乡村的影响。城乡数字鸿沟是乡村数字技术研究关注的重点。信息通信技术、数字基础设施等的城乡差异使得城乡数字鸿沟扩大,而乡村的数字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互联互通,缩减城乡鸿沟。乡村在与数字技术邂逅过程中,日益转变为混杂空间,数字技术重构了乡村性和乡村关系网络。在后人类主义的视域下,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身体的意义。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的身体实践能够反映乡村社会中人地关系互动的变化,也深化了对人类主体能动性的认识。呼应地理学的“数字转向”,研究从城乡、乡村和身体尺度思考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有益于从其相互联系中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化路径,为乡村研究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影 《地理研究》2024,(3):640-657
数字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技术支撑,深入探究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优化数字中国空间布局。采用Moran′s I指数、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刻画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Markov链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发现:(1) 2006—2021年全国及各地区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整体表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发展特点,北京、深圳和上海是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2)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和低水平同质化集聚倾向,分布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迁移,分布形态呈“北偏东—南偏西”走向的空间格局,在东中部地区具有“集聚—扩散—集聚”的分布特征。此外,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分别是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短期内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向上转移,但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在整个研究时期,70.498%的城市能够实现正向跳跃式转移。经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财政科技投入、金融深化、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影响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动态转...  相似文献   

12.
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论文梳理并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多维机制,基于2010—2019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集,在揭示城市创新水平时空动态特征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 2010—2019年,中国城市创新水平呈现一定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地区间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并且呈现显著且稳定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2)全国层面,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的发展仅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城市创新水平,而数字技术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方面具有更强的渗透效应。(3)数字经济多维度水平均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4个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表现出积极作用,但只有数字技术在4大区域的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城市类型异质性看,数字技术同样表现出最强的影响力和技术扩散效应。文章拓展了数字经济赋能创新发展的研究视角,并为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数字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其效益,尽快回收投资和获得利润一直是进行数字城市研究的重点之一。与信息支持经济活动有关的理论主要是博弈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结合地球信息的应用,笔者提出了图谱理性的观点。对数字城市的效益分析,强调了数字化和货币化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全社会的信用机制;主张推动信息定价和信息服务,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的有效传递,实现市场的监管和高效发展,从而发展信息产品市场尤其是消费品市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大型城市管理的新路子,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世界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者,伦敦在凸显以人和企业为核心、充分利用城市数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地、融合数字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考察伦敦的具体做法,总结其成功经验,并结合上海的现状,提出了以数据为核心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以其强渗透性和泛在化特点,不断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学界、政府、媒体、行业关于数字经济研究和发展的回顾,揭示了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实践的现状;结合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提出微观技术、中观产业以及宏观经济活动三个层面的理解及四个方面的认识。对数字经济是否减少“面对面”以及导致“距离的死亡”两个话题进一步探讨,按照数字经济可达性网络与城市空间、数字经济产业与城市空间、数字经济与城市网络的脉络对数字经济与城市空间的网络发展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治理安全与网络公平两个挑战。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数字经济一定会导致“面对面”减少和“距离的死亡”;可达性网络、数字经济产业及城市网络等内容成为数字经济与城市空间发展和研究的新内容;数字经济时代治理安全和网络公平的挑战不容忽视。本文还展望了网络空间地理学发展以及城市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及数字经济科技伦理治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模型与服务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城市的核心与基础,现有的万维网已经不能满足空间信息访问与处理的需要。该文对以空间信息为核心和基础的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的基础理论及网格中的空间信息模型与服务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空间信息网格的若干关键技术及网格中的空间信息模型的特点与要求,并对空间信息网格服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字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规划,解决管理、制度、标准以及必须的关键技术等问题。文章在分析了数字城市建设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该文从城市与区域信息化,数字城市工程建设的角度,结合数字城市工程实践,综合城市建设领域,3S领域,测绘科学领域,计算机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对数字城市的研究成果,对数字城市的基本概念,数字城市的理论框架,数字城市的工程框架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数字城市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数字环境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数字环境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在剖析数字环境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建立数字城市的模式和框架结构,并阐述了其相关技术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的是探讨在数字环境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世界国际性城市的研究梳理,提炼出城市功能驱使大城市地位转变的内在逻辑,构建了“战略功能-基础功能-城市地位”三者之间的作用模型。文章提出世界(国际性)城市功能可以分为战略功能与基础功能两类。其中,战略功能是驱使大城市地位转变的根本动力,在国家经济、区域布局中承担控制中心的角色。基础功能则是战略功能的重要外在表现,是维持和提高战略功能的重要保障,起到枢纽、节点的作用,能够提供高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国际服务功能;同时也会间接影响战略功能的作用效果以及城市地位的转变。利用此逻辑框架,对杭州城市地位升级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证,识别出数字经济功能是杭州的战略功能,证实了数字经济的腾飞使得杭州发展迅速,城市地位提升,也回应了当下杭州进入“一线城市”的舆论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