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陈丽娜 《地理教学》2013,(10):46-47
正一、借用成语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一堂好课,导入的作用功不可没。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在课堂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而巧妙的用学生所熟知的成语进行新课引入,能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如在讲授专题7"地貌"之喀斯特地貌时,可以借用成语"滴水穿石"导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导入有多种方式。1.设问导入在学习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中"太阳"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从一些有趣的问题导入。后羿射日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后羿为什么射掉了九个太阳,而不是十个全都射掉呢?"由此引发学生们对"太阳"是什么,太阳对地球而言有什么意义的思考。又如,在学习同专题之后的只有一个地球的部分时,可以提问:"为什么人类要生活在地球而不是火星或是其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次研讨会上,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徐宽洪先生提出: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要有悬念,具体表现为3个"I"——即Information、Impact和Interest,中文可翻译为提供信息、产生碰撞和激发兴趣。课堂教学导入不仅是课堂的有机环节之一,更是活力课堂的聚散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其理想功能主要有三:一是独特的指向性,二是较强的启发性,三是较好的吸引力。这也是3"I"的核心功能所在。Information——提供信息,要有独特的指向性,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某某内容",然后从概念到原理到方法到训练到检测等循序渐进地推进,是"以知识为中心"课堂教学的一般范式,属于没有或不需要课堂导入环节。真正"以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供信息"会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周虹  黄帅 《地理教学》2015,(6):41-43
地理课堂导入要求教师要在短短的3-5分钟内,将学生的注意带进课堂,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在大脑皮层和神经中枢形成"兴奋中心"。一节好课必须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始。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而且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自觉地运用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而,教师在进行新课讲授时,应注意导入的设计。一、新课改理念下的导入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作为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学习过"二十四节气歌"?师:展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师:昨天(11月8日)是什么节气?生:立冬!创设学习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关于立冬节气介绍的录像片段,请仔细观察录像内容,并找出几句关键的话,本节课上课有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新课导入利用学生追求时尚,喜欢逛街休闲的特点,以沈阳市主要的休闲购物街的图片导入新课,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区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控着我们城市这幅巨大的拼图?"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生一起进行新课的探究。二、新课讲授利用新课导入时给学生提出的城市中具有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不同区域,以及学生脑海中的沈阳市的城市意象,提出"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为下面逐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动画播放以下环节:1.主人公学生小记者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XX,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平时喜欢摄影、旅游和探险,空闲时间喜欢搜集一些风景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猜猜是哪里的风景?"(展示城市风光图片)  相似文献   

8.
朱懿 《地理教学》2014,(16):41-42
正导入:展示图片和素材:前总理温家宝于2014年5月28日来到河北六道河中学给初中生做"与中学生谈地理"的讲座,在2个小时的讲座和答问中,温家宝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主线,阐释了学好地理这门综合学科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古今中外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故事,向学生们传递了不畏艰苦、探索真知的精神。为了这次地理讲座,这位七旬老人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亲自写讲义,七易其稿,他除了观摩地理课外,还专门向一些地理老师试讲、请教。思考:通过这个新鲜案例让学生体会国家领导人对地理  相似文献   

9.
邱海英 《地理教学》2015,(6):39-40,22
初中刚好是小学与高中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独特的儿童特性。一方面,初中生喜欢玩,喜欢被赞美,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其注意力不够集中或集中持续时间不长,容易对某事物产生疲倦和分神;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趣味浓郁的情景导入设计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课开始时创设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世界的人口"的教学,笔者有如下心得。巧妙导入自然激趣,精妙结尾留有余音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汉字的魅力会让地理课堂新颖别致。我采用说文解字的方式,以"和"字切入新课,看似与世界人口无缘,却意味深长。中国是文明古国,早在商代便有和字,和的意思对一个国家就是田地里的庄稼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是和平、平和。假设"和"变形,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有一张口,人多吃的多;但人也有一双手,能劳动。如果"人""禾"失调,必然引起人口问题。剖析"和"字,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远比播放视频、欣  相似文献   

11.
正温故知新式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便于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或以前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是一个重要且简单的手段。例如:我在讲述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一课时中我用趣味抢答方式来进行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  相似文献   

12.
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认识长江""赞美长江""诊治长江"三个探究活动,运用"导学达标"模式来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有一条河,有人称她为沱沱河,有人称她为通天河,有人称她为金沙江……她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城市居民在网络搜索中的百度指数分析城市网络联系格局,从百度指数网(http://index.baidu.com)上得到2011—2014年成渝城市群14个城市两两间的百度指数,建立14×14的多值矩阵并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采用Net Draw和优势流分析法研究成渝城市群网络联系格局。结果表明:(1)Net Draw分析表明成都和重庆在成渝城市群网络联系中为核心城市,其他城市为边缘城市。(2)从优势流分析看,成都为成渝城市群中的主导城市,重庆为次级主导城市,其他城市为从属城市。总体而言,成渝城市群形成了"一主一次多从"的网络联系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4.
课堂导入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文章以2013年全国部分高中地理优质视频课为例,总结其新课导入的方法。通过学生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三个维度,对优质课堂导入的有效性进行比较评估,从而得出不同导入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同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为新课导入创设高效、多样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普遍认为探矿权属于物权,但对物权性质争议颇多。权利性质的众多争议阻碍了探矿权进入物权法的调整。因"物权法定"原则而又妨碍了相应权利在特别法中的准确定位和有效保护。准确而肯定地确立探矿权的物权属性显得十分重要。为什么探矿权物权属性是不确定的,本文认为,关键是探矿权的界定被导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6.
周雪忠 《地理教学》2014,(5):30-31,29
正一、以天安门升、降旗时间导入,激发探究动机教师呈现与上课日期接近的10月14日至18日期间天安门国旗升、降旗时间表,让学生思考升、降旗的时间变化,学生很快发现"这几天升旗时间变晚了,而降旗时间变早了",进而得出这几天白昼在逐渐缩短的结论。通过这个情境可以将学生引入"探究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发现变化"的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问题提出设计课堂导入所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根据平时的教学积累,提出相应的课堂导入方法,阐明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环节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理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故事导入、诗歌导入、教具导入等等,这些方法多具特色。笔者认为,如果教师收集一些与地理有关的信息资料,选择恰当新颖,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的信息资料作为新课导言,可以起到“一石击破水冲天”的波动效果,下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19.
李国新 《地理教学》2014,(5):38+17-38,17
正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导入这一环节,总是费尽心思激发学生的兴趣,绞尽脑汁开好头,但对于课堂结尾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大部分老师没有过多的设计,甚至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令人惋惜。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说"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古人做文章也讲究"凤头豹尾",一堂课也如写文章一样,既要有凤头般色彩艳丽的导入,更要有一个余音绕梁的结尾。课堂结尾虽然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很小的环节,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结尾处理的好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有时甚至关乎一节课的成败,可以说结尾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们观摩教学中,会发现有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精妙,让听课老师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引人入胜的导入、锦上添花的小结、新颖独特的课堂结构、层次分明的课堂设问、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设计精练的课堂作业、色彩和谐的教学课件等等,使老师们在听课时有享受课堂之感,觉得一节课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过了45分钟。这些教学设计不但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组合,使教材焕发新意,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