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酒泉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新一代中尺度模式WRF对酒泉部分地区进行了风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场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也能较好地模拟出地形对风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在空间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综合考虑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对酒泉地区风能资源进行精细化研究,分析风能资源开发的优势度,发现(1)研究区域具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较丰富区以上地区的面积将近达到研究区域的一半;(2)丰富风能资源区与该地区的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主要处于有地形狭口效应的区域;(3)最有利于风能资源开发的区域在玉门镇以南至昌马,这一片区域的地形平坦,风能资源丰富,又是戈壁,非常适合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这些显示了酒泉地区风能资源开发的优势度分布,能为风电场的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四川省成为风能资源贫乏区,复杂的地形条件又增加了该地区风能资源的详查评估难度。本文运用测风资料及数值模拟结果对四川省的风能资源和详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川西高原、西南山地和盆地周边山区,尤其是受“高空风动量下传”和“地形峡管效应”影响的山脊及河谷地区;在考虑海拔、地形坡度等不利风能开发要素后,四川省潜在风能开发区位于凉山州境内;详查结果也表明凉山州东部、南部存在3级风能资源丰富区,可作为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海市风能密度、有效风能密度、有效时数及风能储量等的分析,了解了北海风能储量的多寡及其变化规律,为充分利用北海风能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了开发北海风能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鄱阳湖区4种观测站的风资料,计算了鄱阳湖区的平均风功率密度、有效小时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风能总储量及技术可开发量,评价了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规划出了风能开发最佳期及较佳期。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风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10万kW。受狭管地形作用,该区域风向稳定,风能资源品质较优。为了给风电场的微观选址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科学的依据,应进一步加大对风能普查及详查工作的投入;为了进行精细化风能资源测量,摸清风电场的场址分布、资源储量及装机容量,应在鄱阳湖区尤其在浅滩设置更多风能资源测量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镶黄旗风能资源现状及相关条件。利用镶黄旗近45a的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并结合当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的风速、风向频率和风能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给出了镶黄旗地区风能资源状况并简述了当地风电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能源,因而开发风能资源的利用在“四化”建设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风能资源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全国各地不一,有的地方具有利用价值,有的地方则无利用价值。为了开发风能资源的利用,必须对各地历年的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为能源利用的决策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澳站30年气候资料对南澳岛风能资源进行评估,为南澳风能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济宁东部山区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进山  肖辉  孔令军 《气象》2010,36(1):72-78
分别利用常规地面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无人值守加密自动气象站)和临时人工测量站的资料对济宁地区东部山区风能资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在不同位置的观测站资料对济宁东部山区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估算有较大影响,常规地面观测站或处于测风环境不好的观测站往往低估山区的风能资源;计算结果表明,济宁地区东部山区春季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风力发电灌溉农田,有效地缓解济宁东部山区部分地区春旱。  相似文献   

9.
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李泽椿  朱蓉  何晓凤  张德 《气象学报》2007,65(5):708-717
全球性的能源危急和气候变化,驱动了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搞清风能资源是大规模发展风电的关键步骤。文中首先回顾了近10年来开展风能资源评估的技术方法发展历程,阐述了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对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法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可以给出风能利用高度上的风能资源分布;可以模拟出基于气象站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无法找到的风能资源;可以弥补海上测风资料不足的缺陷,进行海上风能资源的评估。文中运用中国气象局的风能资源数值模式系统地对江苏省和青海省的风能资源分布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并采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区域风能资源的分布趋势,但在风速值大小会有系统性偏差,需要有测风塔观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订正,说明了数值模拟技术与风能资源测量相结合是风能资源评估的有效技术手段。最后对中国风能资源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表明了中国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主发展小尺度数值模式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风能资源的开发在湖北省已呈迅猛发展之势,但全省缺乏统一的风能资源开发的信息管理平台,不利于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和审批,亟需建立一套基于GIS技术的全省风能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在此背景下,以湖北省境内的测风数据、风能资源评估报告、风电场发电量数据、地理基础数据、高分辨率的高程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等为基础,结合气象站数据、风能资源数值模拟数据,实现对全省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的跟踪管理、测风数据的管理、风能资源分布的查询、实时数据的监控,再综合应用这些数据,通过Map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充分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了风电场的选址及辅助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和需求出发,分析青海省太阳能、风能资源独特优势和开发潜力和青海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关于做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管理工作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58—2007年松辽平原9个气象站的50年风速气候资料和短期测风塔资料,对松辽平原的风速变化、变化周期,以及风能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50年松辽平原平均风速减小趋势明显,且预计到2015年将一直处于风速偏小期;一年当中,春季风速偏大,为风能相对密集期;通过对年有效小时数、风速频率、年风向频率、年风能方向频率、湍流强度、风切变等指标分别进行分析后发现松辽平原的风能资源具有明显开发优势,因此预计2015年之后,松辽平原风能的开发潜力将更大。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我国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近海的众多岛屿,风能资源更为可观。这些海岛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等省都在积极组织开发海岛的风能资源,有些风力机已在运行,不久将会有  相似文献   

14.
泽库预选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及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能源短缺的现今,研究和开发风能资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泽库预选风电场测风塔2007年全年完整资料,利用Visual Basic编译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根据风能评估相关参数的计算,得出了风能资源分布特征,为今后建立泽库风电场和安装风机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云南风能资源评价历程、分布特点和风电开发建设情况。总结了云南有关风电场选址、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以及山区风电场和风电机组设计的研究成果。剖析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7年温州市海岛县洞头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洞头岛全年有效风时数、年平均风能密度、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风向和风速频率等风能参数的特征和规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洞头岛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96.954W/m2,年有效风速时数达5375小时,年可利用率达61.36%,为风能资源可利用区,有一定利用潜力和有开发价值,为温州市沿海风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区域气象站、气象观测站的测风资料和国家相关标准,计算分析连州市的各项风能资源参数,对连州市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7年平均风速、风向与历年平均风速、风向基本一致,可认为2017年基本为平风年,可以反映连州地区长期的风的特征,具有可用性、代表性。连州市南部、东北部风能资源较丰富,80m高度平均风速达到3m/s以上,平均风功率密度为62.0~139.9W/m^2,有效风功率时数5761~5969h,占65.8%以上,有效风速频率高达64.8%,风能频率占71.8%以上,从长年代估计,雷达站和山塘附近区域的风能资源等级为1级,有利于开发低风速型风电场。西北部、东部的风能资源较为贫乏,平均风速小,风功率密度低,有效风功率时数少,风能开发价值低。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贵州省风能资源评价(第3次全国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选址前期工作,总结我省风能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任务,并就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新增装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但风能资源预测研究相对落后,本文对风能资源预测中的流体力学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探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 Fluid Dynamics,CFD)是风能资源模拟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以CFD在风能资源模拟研究方面的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模型为出发点,从复杂地形三维建模、网格生成、计算模型选取、边界条件设定和流场模拟等方面归纳了基于CFD模型中国风能资源分布模拟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6月18日上午,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财政厅、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及新疆气象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新疆气候中心编制的《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中,新疆气候中心陈洪武主任分别对“风能资源测风观测建设专项”、“风能资源数据库专项”、“风能资源数值模拟专项”和“风能资源综合评估专项”4个专项做了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