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本文对北京戒台寺滑坡坡体内部采空区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地下采空区和坡体变形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采矿形成的采空区是产生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对分析由地下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戒台寺滑坡是非典型的多条①、多级、多块及多层滑带的大型复杂破碎岩石滑坡群.结合该滑坡所在地域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论述了该滑坡的产生原因、发生发展机理和变形机制,提出了戒台寺滑坡的治理范围及工程措施,得出相应的结论.为类似滑坡的治理工程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3.
北京戒台寺滑坡是由采矿引发的特大型岩石滑坡,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滑坡进行数值分析及平面应变情况计算,通过改变材料弹性模量、泊桑比、容重、C、Φ值等指标,尽可能模拟滑体、滑带及滑床等地层岩性特征和地表的变形特征。根据过去、现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了八种工况。按各种不同工况依次计算滑坡体内部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发展变化、结构物内部受力与变形情况。验证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机理,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4.
北京戒台寺滑坡治理工程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戒台寺滑坡为一产生在地质构造发育、地层岩性差和地质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大型破碎岩石滑坡群。滑坡规模巨大,成因复杂,总方量达920多万立方米。滑坡治理采用支挡、锚固、治水、注浆等综合治理技术。整治工程中,对滑坡进行了动态监测,通过深孔、裂缝、地表观测网等监测手段,确定滑坡的变形范围、滑动面位置、主滑方向、各滑块的滑动方向以及之间的滑动关系,同时揭示了春融以及治理工程中各工序对滑坡的影响,为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及评价工程效果提供依据,在整治工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大型滑坡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冉涛 《地质与勘探》2022,58(6):1236-1251
位于川西高原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库区的杜米村移民安置点由于切坡建房,诱发后山斜坡强烈变形,威胁移民安置点和S220省道安全。首先,基于现场调查、测绘、钻探、槽探等勘查手段,查明了滑坡发育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通过对滑体和滑带土开展室内直剪、反复剪试验,以及对滑床基岩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合反分析,合理确定了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然后,采用有限元程序Phase2建立滑坡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再现了滑坡在开挖前、开挖后、降雨后的应力、变形特征和稳定性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变形机理。研究认为:不良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是滑坡发生的内在因素,坡脚开挖是滑坡变形启动的诱发因素,后期持续降雨入渗是滑坡变形加剧直至失稳破坏的直接因素;开挖导致滑体前缘抗滑力降低、滑带和开挖边坡坡脚产生剪应力集中是滑坡变形启动的力学机制,而饱水和持续剪切变形导致滑带土强度不断衰减接近饱和残余状态是滑坡变形加剧的本质原因;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牵引式蠕滑-拉裂。最后,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加固治理后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条件下滑坡变形主要出现在桩后填土,降雨条件下变形范围扩大至强变形区,地震条件下变形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整个滑坡范围;三种工况下滑坡的稳定系数均能达到设计要求,表明加固设计方案和工程结构参数是合理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滑坡工程案例的机理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北京市戒台寺滑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建立了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7.
贵州开阳县龙井湾崩塌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井湾崩塌是磷矿开采引发和加剧的,龙井湾沟谷分布有崩塌6处。文章通过对崩塌区地质环境的勘查,阐述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当前存在的采空区范围及特点,继而采用概率法对采空区上覆的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了磷矿层的开采将在其上方相应的地表造成一定的变形与移动的结论,阐明了该区崩塌产生的机理,评估了崩塌体的引发和加剧对磷石膏堆场工程的危害性,提出了禁采区范围、清理危岩体(壁)等防治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季节性冻结滞水促滑效应——滑坡发育的一种新因素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吴玮江 《冰川冻土》1997,19(4):359-365
在综合分析西北季节性冻土地区滑坡发生时间规律和危险斜坡变形动态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季节性冻融作用产生的冻结滞水效应可使斜坡区地下水富集,土体软化范围扩大瞌 水压力增大,是本区滑坡发育的一种重要外动力因素,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发生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贵州贞丰县某煤矿开采煤层以向斜缓倾的三叠系上统火把冲组(T3h)为主,与贵州省大部分煤矿开采的背斜反倾煤层不同,其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面沉降和滑坡风险亦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背斜反倾煤层易诱发倾倒崩塌、顺层缓倾煤层易诱发地面塌陷与滑坡)。论文利用升、降轨观测的共15期3 m空间分辨率L波段PALSAR -2 SAR为数据源,开展了多期地表变形D -InSAR测量,确定出变形发生的位置、范围与滞后时间。经实地调查验证,InSAR解算结果较好地吻合了矿区开采范围和地表破坏情况,证实了InSAR在煤矿区识别时序性地表形变的准确性。进而分解计算了地表三维变形,并通过与地下开采范围和过程的相关性分析,深化了对该地区缓倾煤层地下开采诱发的顺层滑坡变形模式的认识:(1)InSAR可以识别计算出采矿区地表变形的范围与沉降量,矿区变形在干涉影像中表现为以采空区地表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圆环状变形条纹;(2)地表变形区域覆盖地下采空区上方及附近地表区域,根据地表变形情况与地下采空区范围计算出该地区上山边界角约70°、下山边界角约58°;(3)地下采空与地表沉降变形存在约30 d的时间滞后;(4)顺层地下采空引发的地表水平移动方向受地层产状、地表坡向共同作用,水平向为沿层面的顺层滑移与向沉降中心汇聚的合成运动结果;(5)沿层面的顺层滑移与地表坡度因素叠加造成采空区地表上山侧岩石受拉产生拉裂缝,下山侧则易产生塌陷坑及裂缝。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马蹄湾滑坡地质灾害的孕育,发展(滑动)起动的地质和地貌条件,分析研究了灾害的特征和形成机理。指出,岩层的松动变形和在重力场作用下的蠕动变形不仅界限了滑坡的形态和规模,而且还决定了该滑坡灾害的特征和成因类型,指出该滑坡发生碎裂岩斜坡,属性质特殊的复合型地质灾害,最后提出了整治与防范该滑坡灾害的工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软弱夹层的微观结构与工程性质 ,变形机理的数值与相似材料模拟及变形监测与预测预报分析等几个方面 ,对一大型倾斜楔体滑坡进行了长期全面深入的研究 ,对保证矿山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滑坡体土壤含水率进行长期和连续的监测,有利于对滑坡体的变形分析和安全预警。为了提高频域反射分析法(FDR法)测量土壤含水率的精度,通过室内标定和现场标定相结合的方式,对使用FDR法测定野外现场滑坡土壤含水率进行了标定。通过对比分析FDR法和烘干法测得的土壤含水率数据,探讨电压信号、含水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建立函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FDR法测定的土壤含水率较烘干法偏高;通过线性、多次曲线及指数形式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四次曲线作为标定方式,标定后测得的土壤含水率精度明显提高,平均绝对误差可控制在2%以内。该方法可用于类似条件下FDR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标定。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山石炭-二叠纪煤系变形变质特征与地质灾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纪玉杰 《城市地质》2004,16(2):1-17
北京西山石炭 二叠纪煤系分布区地质灾害类型 (尤其是采空区地面塌陷 )与处于同一地区的侏罗纪煤系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差别的因素很多。在区域构造位置、区域应力场分布格局、煤矿开采深度、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采区地形坡度、风化剥蚀条件、煤炭开采技术及工艺等因素中 ,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是主要因素。对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的研究成果表明 ,其变形变质特征是决定煤系岩石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在北京西山的地质灾害调查和成因研究中逐步认识到 ,地质灾害类型及强度与煤系及煤层的物理性质关系密切。因此 ,煤系的变形变质特征研究 ,既是基础地质问题 ,也是工程地质问题 ,应是煤炭分布区与采空相关的地质灾害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黄淮矿区古风化壳进行了详尽分析和简易分带,重点研究了开采煤上方风化带的工程地质特性,探讨了临界风化带开采缩小防水煤柱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红庆梁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问题,采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红庆梁煤矿3-1煤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获得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法划分红庆梁井田Ⅰ—Ⅴ级断裂构造,应用“岩体应力状态分析系统”,进行应力区划分和巷道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红庆梁煤矿地应力场属于以水平压应力为主导的水平构造应力场,地应力场方向对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小;井田范围内共划分4个应力区:低应力区、正常应力区、应力梯度区、高应力区,分别占井田面积的5.9%、55.7%、27.0%、11.4%;应力大小是影响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致使处于应力梯度区和高应力区内的巷道变形严重。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分析和应力区的划分对红庆梁煤矿及类似条件矿井的采掘部署和支护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6.
高应力软岩将是21世纪煤炭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粘土矿物成分、环境地应力水平、水理性质、力学特征及工程表现等几方面阐述了通二矿高应力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废弃矿井煤层气储层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研究和展示了废弃矿井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运移机理。参考煤层气储层描述技术,研究了废弃矿井煤层气储层描述技术,提出了废弃矿井煤层气储层描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古水水电站工程区域堆积体边坡工程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水电工程中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对水电工程建设极为重要。堆积体边坡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包括:堆积体的历史成因、不同条件下的力学参数取值和稳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对古水水电站坝址区域内下覆为板岩、上覆为堆积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了该区域上覆堆积体和下覆板岩倾倒变形的历史演化过程:在冰水的携带作用下,边坡顶部的岩土体逐步向下迁移而形成堆积体,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层状效应;板状岩体在构造运动、河谷下切和风化卸荷等共同作用下,加之上覆堆积体重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发生折断并导致倾倒变形。在对冰水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的工程地质调查,得到了区域内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顺软弱面整体滑动破坏和局部圆弧型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