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峰贵  赵歆 《地理学报》2006,61(9):1001-1003
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CNCIHDP.CNCIGBP/LCS)、国际景观生态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生物地理研究会、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新疆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地理学会协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1-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96个教学与科研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开幕式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郑度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吾满江研究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CNCIGBP)代表林海研究员,国际景观学会中国分会秘书长陈利顶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秀彬研究员,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原校长邓国雄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魏生贵先生,新疆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鹏研究员,新疆地理学会秘书长杨德刚研究员分别致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等10个学术团体和个人向大会的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向来自海内外与会代表介绍了新疆生地所的简况。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0~1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地理学会陆大道理事长、张国友秘书长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另有日本地理学会和韩国地理学会的两位学者列席了会议。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分别来自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规划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等40余家机构。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委员会、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002年11月2~5日在开封召开。来自全国12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主持,河南大学李小建副校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袁嘉新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王松霈副理事长致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秦耀辰教授介绍相关学科的学术情况。会议议题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2)可持续发展与地方经济;(3)可持续发展方法论及应用;(4)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研究。中国社…  相似文献   

4.
龙花楼  但文红 《地理研究》2012,31(8):1546-1546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和贵州省地理学会承办,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有机农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协办的 “2012年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16~20日在贵阳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 (市、自治区)的代表共15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论文105篇。  相似文献   

5.
李影 《地理研究》2024,(3):640-657
数字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技术支撑,深入探究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优化数字中国空间布局。采用Moran′s I指数、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刻画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Markov链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发现:(1) 2006—2021年全国及各地区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整体表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发展特点,北京、深圳和上海是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2)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和低水平同质化集聚倾向,分布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迁移,分布形态呈“北偏东—南偏西”走向的空间格局,在东中部地区具有“集聚—扩散—集聚”的分布特征。此外,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分别是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短期内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向上转移,但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在整个研究时期,70.498%的城市能够实现正向跳跃式转移。经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财政科技投入、金融深化、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影响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动态转...  相似文献   

6.
王开队  王继东 《地理研究》2007,26(1):210-210
2006年11月17~19日,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了“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15个省市(区)和台湾省等地知名高校及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校的近百名历史地理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还与韶关市政府、韶关学院共同举办了“韶关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论坛”。著名学者邹逸麟、周振鹤、朱士光、张修桂、司徒尚纪、辛德勇、韩光辉、满志敏、侯甬坚、郭声波等出席本次研讨会并作了主题报告或发言(详细报导及图片见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舆地”网站,网址:yudi.inu.edu.cn)。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9-10日,"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20余名正式代表,河南省委农办、河南新乡市、济源市、郑州市上街区、周口市郸城县等政府部门代表,以及科学时报、河南日报、河南卫视等媒体记者出席了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  相似文献   

8.
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由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至2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内外学者共13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或摘要120余篇,学者们就诸多历史地理问题展开了认真研讨,收获丰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湿地科学与管理》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湿地科学与管理》于2005年创刊,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4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收录,2018年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相互赋能、协调共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解构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二次指派程序(QAP)等方法剖析了2010—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差异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时序演变上,2010—2019年间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调度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演变历程,但高质量协调发展还远未实现,多数省份处于以数字经济滞后型为特征的初级协调阶段;(2)空间格局上,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呈现出“多核心”辐射的整体空间格局、“东部领先、中部塌陷、西部追赶”的“凹”型区际格局,以及“东部高协调转型、中西部失调脱离”的协调等级演变格局;(3)空间关联上,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调度的区域空间联系逐渐由“极化效应”转变为“扩散效应”,空间特征从集聚走向均衡;(4)空间差异及分解上,区域间差异是协调度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5)驱动机制分析显示,缩小地区数字经济差异是推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外部差异的缩小...  相似文献   

11.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05,60(5):868-869
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承办的“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于8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中国发展”。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地理学者1000多人出席了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这次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已经落下帷幕,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盛会,也是一次赋有成果的大会。回顾举办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及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的历程,有如下背景和信息与大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1-2日,“中日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研讨会”在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召开,中日两国长期从事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技术和管理专家20余人出席了该研讨会。日本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国立极地研究所的南极考察事业部长等4名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技术和管理专家,中国的专家主要来自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开展南极考察以来第一次举办关于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3.
《湿地科学》2020,(1):F0004-F0004
《湿地科学》2003年创刊,2014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湿地科学》己经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CSCD)”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另外,《湿地科学》还被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相似文献   

14.
《湿地科学与管理》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设有“湿地工程”“规划设计”“湿地评价”“保护管理”“研究报告”等多个栏目。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201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2018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何书金  李义 《地理学报》2019,(1):F0002-F0002
9月15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遴选结果出炉,百强名单分为大众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两类,《地理学报》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的“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学术类)”,这是《地理学报》连续第3次荣获该奖项。  相似文献   

16.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07,62(2):F0003-F0003
“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科发展研讨会”于2006年12月4—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地理教学、科研、出版等单位的120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宋长青研究员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研究员和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蔡运龙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17.
一、化繁为简,提炼知识。在教学中可将冗长的文字叙述和繁杂的地理事象,用知识结构、信息块、纲要图表、数字浓缩等予以简化概括。如高中地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一节,长达8页约8000多字,我在讲完这节课后简化为:一个基础(战略重点的首位)、两个转化(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措施)、三个途径(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途径)、四个成就(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五个条件(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六个问题(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城市地貌研究会筹委会(挂靠于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地貌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4日至28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城建、环境监测、国土、勘擦设计等部门25个单位的4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专著和论文集6部,论文及论文摘要40余篇。会上宣读论文20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热点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借助CiteSpace软件,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对1999年至今的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进行文献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在2015年之前发文量较少且增速缓慢,从2015年开始,进入飞速增长阶段。(2)“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这三个关键词在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中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关键词“互联网”突现强度大、出现时间早、时间跨度长;研究总体呈现多学科视角及多学科交叉的趋势。(3)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2005—2010年)、增长(2011—2016年)和深化(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4)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互联网与农村经济发展、数字乡村发展的政策效应和数字鸿沟。未来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扩展、研究尺度多样化、理论框架完善及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25日下午,由联合国环境开发署驻华代表处、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局、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ELD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的“亚洲中部干旱区环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