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综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极低级变质作用是指变质作用最低级的部分,包括成岩作用和浅层变质作用,其变质温度范围大体介于150-370℃之间。本文简要地对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特征和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可以看出,通过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研究,能够提供造山带、沉积盆地演化及板劈理发育等有关地球动力学过程和流变状态信息;强调指出进一步研究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壤塘地区三叠纪西康群极低级变质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伊利石的结晶度指数、晶格参数(bo)的测定,揭示川西北壤塘地区三叠纪西康群遭受了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进一步讨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与构造变形的关系,并指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是成岩-埋藏变质作用(造山前)和同造山变质作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3.
加强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4个与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相关的内容:(1)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标志;(2)加强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3)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4)加强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需要考虑的4个方面,一是立项,二是稳定的经费支持,三是人才培养,四是先进仪器设备的配备。  相似文献   

4.
牙形石色变度──CAI值是一项有效的古地温指标,它不但可以帮助确定低级-极低级变质碳酸盐岩的最高变质温度,而且可以判别变质类型。本文在介绍牙形石CAI值研究现状及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运用CAI值进行低级-极低级碳酸盐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5.
牙形石色变度-CAI值是一项有效的古地温指标,它不便可能帮助确定低级-极低级变岩酸盐岩的最高变质温度,而且可以差别变质类型。本文在介绍牙形石CAI值研究现状及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运用CAI值进行低级-极低级碳酸盐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毕先梅  莫宣学 《地学前缘》2004,11(1):287-294
介于成岩作用与低级变质作用之间的极低级变质作用是一个重要过程 ,对于全面认识地球浅层动力学与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极低级变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带划分的改进方案 ,应用许多研究实例讨论了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研究在化石能源及固体矿产勘查、评价与成矿研究方面的意义 ,指出煤、石油、天然气形成于高级成岩—极低级变质条件 ,很多非金属矿产的成因及质量直接受到变质程度的控制 ,大量低温—低中温铜、铅、锌、金、银、锑、汞等金属矿床分布在高级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区中。为了获得准确的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数据 ,文中建议应保证所测粘土样品中自生K型伊利石的含量 >90 % ,并且不含钾长石 ,还要根据变质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分析样品的合适粒度。  相似文献   

7.
川西高原西康群极低级变质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川西高原广泛分布的西康群,原视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低绿片岩相变质岩,近期通过1:5万区调,根据粘土矿物X粉晶测试及岩石显微结构鉴定等成果,将其归属于极低级变质岩,并认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主要源于印支造山前的成岩(埋藏)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9日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国家教委,地矿部、能源部油气总公司3系统11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报告了有关蓝片岩(低温、偏低温的高压变质岩石)研究的最新成果,表述了存在不同构造背景、不同原岩类型,不同矿物组合特征的低温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交流了极低级变质作用与油气生储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与极低级变质作用有关的一些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学、地球化学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9.
有机质热演化与极低级变质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岩石中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可以灵敏于反映岩石的成岩作用到变质作用之间(即极低级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变化情况。笔者对有机质热变指标在极低级变质作用界线、变质带划分和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时间演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川北阿坝地区三叠系粘土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川北阿坝地区三叠系泥质岩的岩石矿物组合、粘土矿物类型、伊利石结晶度和镜质体反射率特征,并以此划分成岩演化阶段及变质程度。以成岩作用—极低级变质作用的研究方法,明确了阿坝地区成岩作用及极低级变质作用的上、下界限及区域分布规律:以唐克为中心的地区处于成岩作用晚期阶段,成岩作用温度200~212℃,伊利石结晶度IC≥0.42;周围地区处于极低级变质作用阶段,成岩作用温度212~222℃,伊利石结晶度IC<0.42。镜质体反射率(Ro)也具有同样的演化规律。对该地区域上成岩演化的差异及原因作如下解释:由于构造活动的远近程效应存在差异,该地区的周缘明显受到构造作用的影响,因叠加动力变质而达到极低级变质作用阶段;唐克位于阿坝地块中心,受构造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处于成岩作用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自1967年Kübler用X射线衍射(XRD)法测量伊利石结晶度以划分极低级变质带以来,伊利石结晶度一直是划分极低级变质带的主要指标。但是不同的人用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划分变质级的方案不同。因此,尚需要结合岩石学分析方法判定变质级。作为一种尝试,对川西北松潘—阿坝地区红参1井5975m深度内的变泥质岩进行了矿物共生分析。结果表明,钻遇地层遭受了高级近变质作用,只是由于岩石化学成分原因,未能出现泥质岩近变质指示矿物黑硬绿泥石,并未达到浅变质级别,不至于破坏油气的保存。Kisch(1990)提出的变质级划分方案比较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在极低级变质研究中应用矿物共生分析,一方面可以解决类似的结晶度研究的分歧,另一方面对于指导薄片观察以及X衍射物相分析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2.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9日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国家教委、地矿部、  相似文献   

13.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一9日在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教委、能源部油汽总公司3个系统11个单位的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有11位代表报告了有关蓝片岩低温一极低温的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了极低级变  相似文献   

14.
成岩-极低级变质作用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张继军  毕先梅 《地学前缘》1999,6(2):251-258
采用粘土矿物学、成岩变质矿物组合、镜质体反射率及流体包裹体数据等指标,综合讨论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古生代地层成岩极低级变质作用的特征和油气勘探意义。变质指示矿物和古地温梯度研究确认,西北缘玛湖坳陷北段下二叠统火山岩存在极低级变质作用,具水热变质特征,变质相为葡萄石阳起石相,温度为220~320℃,压力p<200MPa,表明极低级变质事件发生于早二叠世,未对上二叠统地层产生影响;下二叠统风城组和上二叠统地层于侏罗纪(150Ma)达到最大古地温,为130~180℃,压力p为100~200MPa,处于晚成岩A,B期。与西准噶尔界山上古生界相比,盆地西北缘变质程度较低。因此,盆地深部上古生界仍是寻找油气、尤其是天然气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5.
 右江盆地三叠纪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遭受过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依据地质观察和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云母堆垛集合体、标志性粘土矿物及白云母(伊利石)b0参数测定资料,阐述了泥质岩石的成岩变质作用经浅层(近)变质作用到浅变质作用的转换特征。变质温度区间为150-350℃,低压类型,具高地温梯度(40-43℃/km).变质级及亚带总体与地层时代及岩层在地层柱中的位置有耦合关系,而与区域变形强度无关。最后指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是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早期及区域变形前的地质事件,属于地壳伸展构造背景下右江边缘型盆地内部的埋藏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总结我国变质地质学的历史经验,回顾了我国从变质岩石学到变质地质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大量文献,分3个阶段和8个方面总结了变质岩石学和变质地质学取得的进展.我国在超高压变质地质学、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学、变质作用年代学、变质作用相平衡模拟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蓝片岩、变质流体和变质岩化学动力学方面与世界研究基本处于同步水平,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历史的回顾,表明变质岩的研究已经从变质岩石学转变为变质地质学,已经从单一的岩石学研究转变为以变质岩为基础,变质矿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构造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变质岩和变质地质领域我国有一些区位优势,但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把区位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各种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变质地质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变质地质学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索书田  毕先梅 《地质科学》1998,33(4):395-405
右江盆地三叠纪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遭受过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依据地质观察和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云母堆垛集合体、标志性粘土矿物及白云母(伊利石)b0参数测定资料,阐述了泥质岩石的成岩变质作用经浅层(近)变质作用到浅变质作用的转换特征。变质温度区间为150-350℃,低压类型,具高地温梯度(40-43℃/km).变质级及亚带总体与地层时代及岩层在地层柱中的位置有耦合关系,而与区域变形强度无关。最后指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是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早期及区域变形前的地质事件,属于地壳伸展构造背景下右江边缘型盆地内部的埋藏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球科学进展》1991,6(4):72-72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9日在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有来自地矿部、国家教委、能源部油气总公司三个系统十一个单位的十六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李志伟  田敏  钱祥贵 《云南地质》2001,20(4):369-375
昆阳群地层岩石极低级变质作用的主要特点:碎屑状绿泥石-白云母(绢云母)堆垛集合体发育,且多平行层理定向排列;个别堆垛集合体见有明显的弯曲可膝折现象,表明经受平行层理的压缩作用。根据堆垛集合体,层理及早世代水力破裂-充填石英微细脉体间关系,认为极低级变质作用是区域变形构造-热事件之前的产物:变质温度在155-350℃之间,变质级,地层时代及岩层在地层柱中的位置渐趋一致,与区域变形强度缺乏谐调关系。上述特点所反映的构造环境属于地壳伸展背景下裂谷环境内的埋藏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5万贡溪幅区调资料,阐述了湖南新晃贡溪—贵州天柱坪地一带震旦—下寒武系区域埋深极低变质岩岩石宏、微观特征,结合区域震旦—下寒武系地质背景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的极低变质作用与极低变质岩。为贵州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相带的划分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