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D-1型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及其软件系统于1982年8月在京通过鉴定。该仪器可用于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普查石油、天然气田构造,寻找地热田以及监视地震前后地壳深部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 仪器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电、磁信号传感器,数据采集、逻辑控制、九轨磁带机、模拟监视及回放、标定系统和电源。仪器设有六个信号道(三个磁信号道,二  相似文献   

2.
DCM-1型数字地磁脉动观测系统,是为开展地磁测深及地磁脉动观测工作而研制的。该系统由高灵敏度磁通门磁力仪、多路数据采集器、盒式磁带记录与回放器,以及时间服务装置等部分组成。系统具有大动态、低噪声、高精度、低功耗,以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可直接与计算机接口,也可直接回放进行模拟恢复。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多次野外观测,取得了较好的野外观测资料,并显示出比进口的模拟系统能记录到较为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地震局和法国科研中心天文与地球研究院的“GEOSCOPE”合作计划,1988年9月由法方提供仪器设备在新疆乌什县地震台架设了长周期、宽频带数字地震仪。3年来,仪器运行正常,我方遵照协议规定为法国巴黎地球物理所提供了准确无误的数据。 今年4月5日至4月13日,法方派出一名地震仪器方面的专家和一名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来我局对乌鲁木齐资料回放中心的回放系统及乌什地震台的仪器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际需要和条件出发,研究和论证了以400W单边带无线电和专用无线电脉码收讯机为主体的仪器系统总体方案。该方案,实现了点式地震测深仪器系统授时,控制和通讯的统一、提高了时间服务精度解决了现场观测设备的轻便化和自动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DCM-1型数字地磁脉动观测系统,是为开展地磁测深及地磁脉动观测工作而研制的.该系统由高灵敏度磁通门磁力仪、多路数据采集器、盒式磁带记录与回放器,以及时间服务装置等部分组成.系统具有大动态、低噪声、高精度、低功耗,以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可直接与计算机接口,也可直接回放进行模拟恢复.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多次野外观测,取得了较好的野外观测资料,并显示出比进口的模拟系统能记录到较为丰富的信息[1].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本文介绍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仪器配置情况和各种仪器的主要参数,并结合我国数字地震台网中使用的地震观测系统,阐述了仪器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CSJ延时触发数字记录地震仪是一种便携式三路数字记录地震仪.它具有触发和定时控制两种工作方式,适合于记录区域性地震和人工地震.与之配套使用的回放仪,有串行和并行两种接口,便于联机处理.经野外实地观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的各类数字地震台及台网使用的24位地震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纠错设备。本文阐述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地震事件进行数字记录,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记录方式,这一方式具有动态范围大,失真小,易于计算机处理等优点。DR—200数字地震记录仪是我国引进美国丹尼尔公司的产品,其必不可少的回放设备是 DP—260,本文就 DP—260在 BAS1C 环境下联机回放,转储数据进行讨论。我们的回放设备只有串行RS—232接口,故只讨论串行方式下的通讯,本文主要从程序设计的实施细节入手,以便还未做此项工作的同志能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
SD-1型数字大地电磁记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D-1型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是一种用途较广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可用于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普查石油、天然气田构造,寻找热田及监视地震前地壳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该仪器已于1982年8月通过国家鉴定。鉴定以后又在华南地区作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本文只是简述一下仪器的基本结构、几个主要的技术问题及鉴定前后用该仪器所  相似文献   

11.
MC1微功耗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字地震记录设备——MC1微功耗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它的最大的特点是系统功耗小于300mW,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于天然地震的野外流动观测,也可应用在人工地震和工程地震等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震记录应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地震记录的含义,数字地震记录仪器的分极结构和仪器响应,以及在频域和时域中数字记录去除模拟地震记录仪器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DAS型轻便数字地震仪是近年研制开发的新型地震仪器,与以前的模拟地震仪器相比较具有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野外流动观测使用,了解掌握该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是对每个野外仪器操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鉴于野外地震采集具有系统庞大、仪器昂贵、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高仿真性的优点,开发虚拟地震采集仿真系统用于地震采集人员培训或高校实践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简单、快速、高效的原则,以加拿大ARAM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ARAM ARIES便携数字地震仪为原型,借助于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和中视典VRP三维引擎平台,实现了地震采集仪器系统中检波器、采集站、交叉站、爆炸机、记录仪等各部件的仿真建模,开发完成了虚拟地震采集系统VSAS1.0版本,该系统仿真效果真实感强、渲染速度快、交互性能良好.对于地震采集人员培训以及高校实践教学而言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力平衡式加速度计仪器响应误差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数字强震仪系统使用的力平衡加速度计的仪器响应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校正仪器响应失真的处理方法(微分-微分方法),即对未校正记录做低通滤波后运用近似理想微分器做两次微分得到校正加速度记录。针对大亚湾核电站地震仪表系统(K IS)给出了仪器校正示例,并编制了相应计算软件。该方法适用于我国强震动台网数字强震仪获取的加速度记录的仪器响应误差校正处理。  相似文献   

16.
流动观测台网与固定观测台网的结合是当前地震观测技术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针对流动观测时地震计与地震数据采集器互相独立、携带不方便、功耗高的问题,自主研发了一款适合流动观测的集地震信号提取、数据采集、记录和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地震仪.该仪器具有频带宽(60s—80Hz)、动态范围高(140dB)、功耗低(0.6W)、携带方便(整机重量在15kg左右,包括供电系统、GPS天线和包装箱)等特点.详细介绍了该地震仪的外观结构、整体硬件结构、低功耗处理技术和所采用的灵敏度校正、标准方位和正交校正技术.对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并给出了具体的测试结果.该仪器研制完成后,投入到了青海玉树MS7.1地震震后流动观测中.从半年的实际使用结果来看,该仪器能够满足流动观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笔记本计算机上运行的GDS-1000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地震数据回收处理系统软件,用于在野外条件下执行现场仪器参数设置、数据回收、数据解编及地震图的开窗显示等功能。近一年的野外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具有数据通讯快速可靠、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合肥台数字地震仪开始安装并运行,2000年12月正式通过验收,2000年4月正式产出数字地震观测月报,目前仪器运行良好。经过与模拟记录仪的对比,呈现出许多优点,于2001年7月正式停记模拟仪器。在数字地震仪器的使用中,有教训也有经验,现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1 仪器安装与维护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是保障仪器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为此,合肥地震台数字仪设备所用的电源系统都有电源避雷器与重复接地,接地电阻< 4 W。由于合肥地震台记录室至摆房约有200 m,数字地震计需要一路电源系统,故摆房的电源系统有两路,一路从UPS输出,采用地缆…  相似文献   

19.
介绍嵌入式Web服务器goAhead移植到IPv6网络的方法,并介绍基于goAhead Web Server,实现地震数据采集器参数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基于嵌入式IPv6 Web服务器设计开发的B/S结构的地震数据采集器参数管理系统,可实现仪器工作状态查询和系统参数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地震行业的低成本通用地震数据采集器,阐述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