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姜淑坤  管延海 《地下水》2011,33(5):74+104-74,104
采用"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对辉发河中游水体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辉发河中游水体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氮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  相似文献   

2.
周振昉 《地下水》2014,(6):125-128
氮和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富营养化问题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对衡水湖水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氮、磷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衡水湖的水质状况近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氮、磷的污染仍相当严重,并提出了氮、磷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6)
为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缓解抚顺市东洲区水资源严峻形势,使之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对地表水质污染程度及其污染原因有具体的了解。抚顺市东洲区地表水水资源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分析与评价,抚顺市东洲区河流地表水水质较好,也有少数地表水体严重污染;水源地和水功能区的水质基本达标,但是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继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淮南市浅层地下水水样进行测试、分析,选取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氮、总磷、锰、铅等六项指标为评价指标,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水质进行了合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浅层地下水综合水质较差,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多数水体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关系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矛盾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本溪市桓仁县浑江流域水环境监测资料,对桓仁水库至浑江河口段之间的地表水现状水质进行评价,并对污染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实行科学灌溉、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等措施,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河南沈丘县位于淮河流域中上游地下水污染区,本文简述了该县基本地质情况和浅层地下水水质、深层地下水水质现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和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并依据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做出了饮水工程规划.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0,(2)
为开展青岛市李村河水污染评价研究,本文首先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河水重金属的权重;然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李村河水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村河河水重金属污染整体来看并不严重,水质评价大多为I类水;只是李村河流域中上游工厂、交通密集区,河水水质为II类。基于BP神经网络赋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比内梅罗指数法能够更好的分配水质权重、综合分析水质,较合理的反映李村河水质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8.
广饶县河流污染带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与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接纳上游和境内工业、生活污废水,淄河、阳河、织女河三条河流大部分时间水质为劣V类,沿河两测形成2km左右的浅层地下水污染带。对污染带内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河流两岸浅层地下水水质由以优良或良好为主变为以较差或极差为主,污染和微污染的地下水井占81.2%,石油类、亚硝酸盐氮、氨氮、挥发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参数超标率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9.
冯惠华  陈之莹 《水文》1994,(6):47-49,25
测定废水中COD的催化快速法冯惠华,陈之莹,韩立平(水利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一、前言化学耗氧量(COD)是水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参数,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也可将其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因此,水体中COD的测定对水质监测、水...  相似文献   

10.
全国强 《地下水》2012,(2):53-55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汾河流域静乐县断面、岚县断面及娄烦县断面的水体质量进行评价,并确定水质优劣顺序,为优先污染控制以及水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为岚县断面监测水质较好,娄烦县断面次之,静乐县断面监测水质较差。在水质较差的断面应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水质管理,从根本上改善流域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东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简析本区的环境容量和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体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近20年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演化趋势,并分析了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地下水中Ⅰ、Ⅱ、Ⅲ类水质占比83%;Ⅳ及Ⅴ类水水质占比17%.地下水样品中“三氮”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及总致癌性风险指数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标准.整体上研究区“三氮”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三氮”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密集地区.健康风险评价可为地区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监控和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污染指数法,对北方某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以轻污染和中污染为主,局部地区出现较重污染,主要指标为硝酸盐氮、三氯甲烷和三氯乙烯。通过对工业废水、再生水、河水水质的检测,发现研究区地表水水质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排放密切相关,地下水污染很可能与开发区企业排污有关。由于开发区所处位置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建议今后在开发区及附近继续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查明地下水的硝酸盐氮及有机污染物来源、污染途径,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以便及时切断污染源,保障城市及当地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体中的大量泥沙,除本身含有污染物质外,且具有吸附污染物的性能。过去黄河水质监测某些项目采用浑水测定,所得结果是包括泥沙本身和所吸附的污染物质。当用这些资料进行水质评价时,就出现了评价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的矛盾。为了使水质监测工作能满足水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应根据黄河特点,对采用清水或浑水测定进行研究,使提供的水质资料更符合黄河水质的客观实际,更好地为水源保护和生产、生活服务。本文首先对黄河水体的污染特征进行一些分析,然后再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讨论清、浑水的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寇利卿 《地下水》2012,(4):85-86,95
根据2003~201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西大洋水库水质状况,并进行水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西大洋水库水质良好,自2003年至2010年均属清洁水体;2003~2010年总体呈变好趋势,综合污染指数由0.56下降至0.47。最后分析了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水土流失、流域水文特性等因素对西大洋水库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采用Margelef多样性指数、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对淮南矿区塌陷塘水体水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发现水体受有机污染严重,BOD5、CODCr、TP等指标含量较高,水质状况已趋于富营养化,其水体中氮的含量与水质变化的相关性明显大于磷,而且磷受环境因素影响较明显;Margelef多样性指数也由1986年的3.20减至2005年的2.21(小于2.5),营养状态综合指数为65.18,水质级别为中度富营养(Ⅳ)。这说明塌陷塘水体水质变化一方面受环境因素干扰较为严重,另一方面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内陆湖泊相比有较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赵文斌 《地下水》2024,(1):111-112+158
近年来,地下水作为人们的重要饮用水源,其水质变化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的硝酸盐氮,其反映了水体的受污染程度。并且,若长期饮用硝酸盐氮过高的地下水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必须提高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检测精度。文章从实验方法、设备优势、所用试剂、曲线绘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测定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时的应用,并结合现场实验数据及工作经验,提出了提高测定准确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曹娥江绍兴排污工程水环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绍兴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是过渡性的,大量未达标的污水排入曹娥江,使得该河段污染负荷很大。为了解绍兴污水排放对曹娥江的水质影响,选用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格式数值求解方程来计算分析绍兴排污工程达标及未达标排放两种工况分别对曹娥江河口段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达标排放时,曹娥江河口段水质污染严重,存在超Ⅴ类水体,若达标排放,水体基本能够满足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就绍兴污水处理厂目前运行状况而言,很难保证本江段水体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因此绍兴排污工程污水达标排放对于保护曹娥江河口段的水体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5,(6)
为进一步量化丹东民航机场改扩建对周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本文以丹东机场改扩建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取样获取指标数据,采用多污染分析法与等标污染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场周围地表水现状以及改扩建后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机场周围地表水现状以及改扩建后的水质均能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结果表明多污染分析法与等标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合理正确的对机场改扩建项目的地表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确定主要污染因子,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为改善项目周围水体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对生态环境的预测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北方某湖泊(以下称A湖)为例,开展了底泥中氮磷污染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探讨多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并分析底泥中氮磷元素向上覆水迁移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选取A湖中心区域的10个底泥监测点位数据,对其总氮、总磷及重金属(Pb、Cr、As、Cd、Ni)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总氮污染,单因子指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