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黄海春季和秋季中华哲水蚤脂类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类物质在哲水蚤的休眠、繁殖以及个体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2010年11月(秋季)和2011年4月(春季)黄海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脂类组成,对脂类各组分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春季、秋季中华哲水蚤雌体脂类平均含量占干质量的10.6%和12%,C5期个体脂类含量偏高,占到干质量的17%。中华哲水蚤所含脂类主要由蜡脂和磷脂组成,两种脂类约占总脂的90%,三酰甘油含量约占总脂的6%。结合种群结构对脂类的生理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1)蜡脂作为主要的能量储存方式,其含量变化反映出不同发育期、不同季节中华哲水蚤的能量需求变化;(2)磷脂作为结构性脂类在中华哲水蚤个体生长与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三脂酰甘油在中华哲水蚤中的含量不高,但是可能在脂类转化利用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VD)是一类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类固醇激素,其中维生素D3(VD3)是VD在动物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作为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VD发挥着广泛且重要的生理学作用.VD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相关的代谢酶具有较高的进化保守性,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影响.由于鱼类在生活环境方面与陆生脊椎动物存在显著差异,VD在...  相似文献   

3.
必需脂肪酸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桡足类-鱼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环节[1].在海洋食物链中,饵料的数量和营养价值是各营养级海洋动物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制约因素[2].影响饵料营养价值的化学组分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其中脂类物质作为浮游植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物的细胞膜、视网膜、脑、神经组织和某些激素的合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相似文献   

4.
亲虾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营养对虾类繁殖的作用。营养是亲虾培育与繁殖中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饵料中适宜水平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脂肪(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固醇,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VA,VE,VC)和类胡萝卜素是亲虾性腺发育和繁殖的必需营养因子;此外,沙蚕,鱿鱼等天然饵料中的一些未知因子也可能通过内分泌系统起关键的调控作用,对以上各营养因子及未知因子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开发营养全面,高效的新虾人工饲料,以进行更经济,高度可控的全人工虾苗培育。  相似文献   

5.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巢和肝胰腺脂类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锯缘青蟹2次卵巢发育时的卵黄发生旺期与卵黄发生初期相比,卵巢指数和卵巢脂肪含量(%卵巢干重或湿重)均显著增加,积累了大量的脂类,而这一时期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说明在卵黄发生时期,肝胰腺吸收的脂肪均及时转运到正在发育的卵巢.卵黄发生期,卵巢或肝胰腺磷脂/总脂的百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肝胰腺中游离脂肪酸逐步增加,甚至在卵黄发生后期超过甘油三酯的含量.卵黄发生阶段,无论肝胰腺或卵巢,其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性脂,而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肝胰腺脂类脂肪酸组成的最主要变化是中性脂的n3系列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22:6n3显著降低.卵黄发生初期,肝胰腺磷脂与卵巢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转运脂肪时,首先要将吸收或储存的脂类转换成磷脂,才能运出)无显著差异,但卵黄发生旺期,肝胰腺磷脂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卵巢中性脂的含量.文中讨论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添加10%不同水产品蛋白的标准饲料或高胆固醇饲料喂食小鼠,研究高胆固醇水产品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以及肝脏TC、TG和磷脂(PL)的含量,同时称量小鼠体质量、肝脏、肾脏重量以及肾周脂肪和精巢上部脂肪重量,以评价不同蛋白质对小鼠成长的影响,并收集了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的排泄物并测定其总脂质和中性固醇的排泄量。结果显示,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质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总脂水平(P<0.05)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不同水产品对小鼠肝脂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排泄物中总脂质和中性固醇的排泄量的影响因水产品种类而不同。提示本研究中的高胆固醇水产品对由高胆固醇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不具有危害性。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作为脂肪可溶性抗氧化剂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预防细胞和亚细胞膜中瞵脂和胆固酵的多种未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在鱼中曾观察到缺乏维生素E的主要特征是营养肌肉萎缩、脂肝变质、贫血症和受精率降低等。都是和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有关。合成抗氧化剂如丁基化羟基甲苯(B.H.T)就是通常使  相似文献   

8.
营养素对鱼类脂肪肝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营养性脂肪肝的病理特征与诱病因素,特别是饲料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素组配不平衡对鱼类脂肪肝病变的诱导作用。并对鱼类肝脏脂肪积累和转运的调节机制进行阐述,指出肝脏脂肪主要来自对饲料中脂肪的直接吸收以及饲料中过量蛋白质和糖类的转化合成,过多的脂肪累积于肝脏中则引起肝脏代谢紊乱。作为脂类载体,脂蛋白将脂肪转运出肝脏,然后再转运至其他组织中再利用或在脂肪组织中储存。介绍了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胆碱、甜菜碱和肉碱等抗脂肪肝物质的作用途径和作用效果。最后指出通过平衡营养组成和调控肝脏中脂肪的来源与去路,可望实现对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营养学研究成果,从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矿质元素、外源激素及环境因子等方面论述了日本对虾的营养学研究现状,为今后的日本对虾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脂类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脂类含量的高低。微量元素Fe3+对于微藻的生长不可或缺,且影响着微藻中油脂的累积。本实验以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铁限制(0.000 03mmol/L)和高铁胁迫(0.3 mmol/L)2种Fe3+胁迫条件下,不同种群生长期中性脂累积及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的基因表达受到的影响。结果显示:铁限制条件下,微藻种群生长及其中性脂的合成受到抑制,DGAT的表达量下降;高铁胁迫条件下,高浓度Fe3+可促进中性脂合成与DGAT的表达,但抑制微藻种群生长。因此,富铁条件下更利于总脂的收集。  相似文献   

11.
微藻与细菌相互关系研究在海水养殖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林伟  陈騳 《海洋科学》1998,22(4):34-37
Jones,A.K.(1982)指出海洋中藻菌间有着密切的关系。Fogg,G.E.(1966),Hellebust,J.A.(1974)指出,藻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许多代谢产物,如脂、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毒素,以及生长抑制和促进因子等。Bell,W.等(1972)指出,由于藻向环境释放了大量的有机物质,使藻细胞周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可称之为藻际(Phycosphere)的微环境;Caldwell,D.E.等(1978)指出,在这种环境中聚集着大量的细菌,形成了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藻际细菌群落(如在藻际细菌群落中人们很难找到革兰氏阳性细菌)。藻际中细菌同藻细胞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海藻中糖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汇芹 《海洋科学》1998,22(2):23-26
海洋藻类是极为多样性的一类生物,其多样性反映在化学成份上,因而亦就成为生产种类繁多的药品及精细化工产品的潜在资源。目前已商业化生产或正在开发的产品有:类胡萝卜素、藻胆素、脂肪酸、多糖类、维生素类、甾醇类等用于人类或动物保健的生物活性物质。海藻中的极性脂可以分为三类:糖脂、磷脂和既不含有糖也不含有磷的一类脂。糖脂在许多藻种中普遍存在。糖脂(Glycolipid)是一类由一个或多个单糖残基与脂类部分、单脂酰或二脂酰甘油以糖苷键相连所形成的化合物。长期以来,人们对海藻中的脂组份很感兴趣,尤其是糖脂,因为虽然它的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13.
1α,2 5-双羟维生素 D3 [1 α,2 5(OH) 2 D3 ]作用于靶细胞后产生 2种不同的信号传导系统 :基因效应和非基因效应。前者是指 1α,2 5(OH) 2 D3 与维生素 D核受体 (n VDR)结合 ,n VDR再与视黄酸 X受体 (RXR)发生异二聚化反应 ,在转录因子 (TF)的作用下 ,促使靶基因转录。后者是指 1 α,2 5(OH) 2 D3 与维生素 D膜受体 (m VDR)结合 ,随之引发一系列信号传导 ,促使细胞膜上的 Ca2 -通道迅速打开。探讨 1α,2 5(OH) 2 D3 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开发治疗维生素 D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新药。本文就目前有关 1 α,2 5(OH) 2 D3 作用于靶细胞的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藻胞外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海洋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最主要初级生产者 ,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等特点 ,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Fogg1966年和Hellebust1974年研究发现,海洋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多种代谢产物,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酶、脂类、维生素、有机磷酸、毒素、挥发性物质以及抑制和促进因子等。这些产物统称为胞外产物 (Extracellularproducts,ECP)。胞外多聚物 (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 ,EPS)是胞…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微藻脂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环境因子在决定微藻脂类的种类和数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环境因子对微藻脂类组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表明环境因子的变化往往引进脂类组成的变化,这些既表现在细胞膜膜脂性质的变化,又体现在贮存脂类合成和利用速率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6.
脂类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包括对虾能量的主要来源,脂类在其生长发育的很多重要过程中起作用,如蜕皮和繁殖。虾蟹及鱼类优先使用脂类作为能源,因此,它们的血淋巴脂蛋白水平较高。脂蛋白是对虾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参与组织或细胞间脂类的运输和重分配;参与免疫防御反应过程;能与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影响脂类摄取。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子对微藻脂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因子在决定微藻脂类的种类和数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环境因子对微藻脂类组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表明环境因子的变化往往引起脂类组成的变化,这些变化既表现在细胞膜膜脂性质的变化,又体现在贮存脂类合成和利用速率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东海虾类的生态群落与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东海的虾类,刘瑞玉(1959,1963,1964)、董聿茂(1959,1980,1986)等已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近10多年来,由于东海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捕食虾类的鱼类减少,因此,使虾类生存空间扩大,这有利于虾类资源的繁衍生长,使虾类资源发生量增多,数量增长较快。东海区三省一市近几年虾类产量达到80×104~90×104t,其中浙江省为60×104~70×104t,拖虾作业已成为东海区一大作业方式,对促进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展了东海虾类资源开发调查,尔后又继续与拖虾生产船相结合进行监测调查,积累了一些资料,本文就东海虾类生态群落结构与区系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项辉 《海洋科学》2002,26(5):37-41
嗅觉系统在大多数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陆生昆虫及一些水生生物中,性外激素有助于配偶的定位寻找,聚集素便于同种的集合,产卵激素诱导或中止动物的产卵,植物的挥发性物质有助于动物对食物的发现,等等.所有这些相互作用都有赖于嗅觉系统.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别,不同动物嗅刺激物质是不同的.对水生动物来说,嗅觉的刺激物一般能溶于水,如酸和蛋白质之类;对陆生动物来说,可能是脂溶性的或水溶性的.由于嗅觉在摄食、交配及社会行为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嗅觉机理对了解这些行为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嗅觉的研究在哺乳动物、陆生昆虫、甲壳动物及鱼类报道较多,在此作者主要综述水生动物虾类嗅觉的研究进展并相应介绍所涉及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甲壳动物的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受到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本文研究了两组不同饲料—脂类营养平衡组(A组,含有磷脂和HUFA)和不平衡组(B组,缺乏磷脂和HUFA)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运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化学法分别测定了处于不同卵黄发生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卵巢、血淋巴中孕酮(PG)、雌二醇(E2)的含量及中华绒螯蟹大颚器(MO)合成与分泌甲基法尼酯(MF)的速率。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体内三种组织(肝胰腺、卵巢和血淋巴)中均存在PG和E2,PG可能为E2的前体;2)早熟蟹的MO合成MF速率远远大于正常发育的幼蟹,MF的大量合成与分泌是促使早熟蟹产生的主要内分泌因素;3)B组饲料(含猪油)喂养的河蟹其MO合成MF的速率均高于A组饲料(含鱼油),且B组饲料的早熟蟹转化PG速度比B组饲料的早熟蟹快;4)PG和E2的脂类结合部位能结合外源性卵黄蛋白原(Vg),通过血淋巴的运输被卵泡细胞胞吞,最终与卵母细胞内的内源性Vg结合,共同形成卵黄体;5)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可能会抑制类固醇激素的产生。研究表明,MF是中华绒螯蟹的促性腺激素,具有促使PG合成和E2转化的作用,它们共同诱导河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