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桥井水位地震异常特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天津双桥井水位多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认为:(1)水位动态主要是受区域地下水开采的影响;(2)水位异常形态一律为上升型或突升型,不存在下降型;(3)异常时段只有短临异常,不存在长中期异常;(4)水位地震异常映震的震级与发震区地震活动的衰减或起伏有关,并非只反映中强以上的地震。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位短临异常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华北地区Ms≥5.0地震前的地下水位异常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了水位短临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震前水位短临异常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一定范围并沿活动断裂带展布,且不均匀;大部分地震的水位短期异常较临震异常多;震前水位短期异常向临震异常过度时,分布区向震源区收缩,但在震中距100km左右以内这种现象不明显;震级与短临异常展布范围、短期异常幅度有一定关系,而与临震时期异常大小的关系不明显;地震发震时间与异常的超前、持续以及等待时间有关;地震发生地点与异常分布特征有关,震中往往不在短临异常集中区的几何中心,而是在异常范围内的某一侧或异常迁移方向附近。  相似文献   

3.
北京太平庄井水位固体潮畸变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平庄井在地震前能灵敏地记录到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据1994年元月~1996年4月间发生的震例,发现水位固体潮畸变波动是由复杂的多周期、次高频波动构成的,在震前10天或半个月内出现。为避免多震异常重叠的干扰,提取并分析了单震畸变震例,认为:(1)该井能记录到世界强震前的水位固体潮畸变信息;(2)在一定范围内畸变异常时段与震级成正变关系;(3)研究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将会为地震预报开辟一条新途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的地热水开采与诱发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内外众多震例的分析,发现了向深井抽(注)水(液体)诱发地震的一些普遍规律:诱发地震的震中在井位附近,震级小,震源浅且多为主余震型或震群型,绝少有孤立型地震发生;诱发地震的多少和大小与抽(注)水的压力和数量相关;诱发地震一般在钻井时注入泥浆、洗井时注入高压清水或正常的地下水开采等3种情况时马上发生,或滞后1~20天发生. 1990年以来西安地区大量开采地下热水,采水量逐年增多,水位逐年下降且具有夏高冬低等特征.西安地区的地震多为孤立型,震源都在10km 以下,且多分布在西安外围地区,井群较密的城郊区鲜有地震发生;地震的频次和能量的释放与西安地区的地热水开采量和水位变化无明显的关系.因此,西安地区的地热水开采并未诱发西安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这次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随时间呈波浪式起伏,形成了小震条带,出现了小震群;地下水(水位、水湿)异常非常强烈;地形变和地磁异常也观测到了。分析发现:前兆不是沿断裂带分析,而主要是位于近震中(≤50km)的破裂面法线方向;震中附近的断裂没有穿过震中。这闪地震看来不是沿原有断裂的错动,而是块体内产生新的错动,属于块断型地震,似可用IPE模式解释一些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6.
应变——水位相关斜率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回归分析求解乌鲁木齐台同一钻孔内应变和水位的相关斜率,并用筛选法方差判定其琛上关斜率和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F(1)4个元件同时出现相关斜率异常时有震率高;(2)相关斜率正异常映震效果好;(3)相关斜率属短临异常范畴;(4)相关斜率异常映震具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曹新来  边庆凯 《地震学报》2004,26(7):154-161
分析华北地区20余年地下水动态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部分井水位动态在几次强地震前短期阶段出现形态相似的下降变化. 其特征表现为水位以突变下降或加速下降开始,转折后变为速率较缓慢的上升,其幅度比下降幅度小得多;地震发生在水位缓慢上升过程,震时或震前水位大幅度上升. 这种下降形态的异常在华北地区上百口观测井中记录虽然不多,但是在几次强地震前不同的井记录了形态相同的水位变化过程. 表明地下水的地震前兆异常具有一定的重现性,在不同的强地震前可重复出现. 因此, 有必要研究这类异常的成因及其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海省水氡共7个台项观测资料及4个前兆数字化观测点的12个测项(水氡、水位、水温或地热)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2001年11月14日青海省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存在部分异常,但异常的比例不高,未见明显趋势性异常。格尔木新建数字化地热仪观测到了较突出的同震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的地震预测预报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当某一地区发生了一次中强地震或强震之后,我们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原震区或其它新的地区还会不会发生中强地震,或强震?!这是必须要认真给予回答的、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根据以往大量震例研究表明:一次中强地震或强震之后,异常一般按四种趋势发展:(1)部份异常尚未结束并仍在平稳发展;(2)部份异常不仅未结束,异常幅度反而有加大的趋势;(3)部份异常于震前结束,震后又出现新异常;(4)部份震前无异常,震后出现新的异常。本文以1973年炉霍7.6级地震、1976年松潘7.2级地震、1976年盐宁6.7级地震、1989年巴塘6.7级和1967年小金6.6级等地震为例,从异常形态入手,研究强震前、后异常时、空特征的演化,前兆敏感点、后效异常及与未来震中地区可能存在的关系,提出了判别震后效应与新区地震异常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口水库地震及其活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位于福建省闽江中游的水口水库,自1993年3月蓄水以来,诱发了一系列水库地震。研究表明,这些地震具有国外一般水库地震的共同特征;库区为少震弱震区,地质构造并存在活断层;震源浅,震不集中;地震与水位变化相关性好等。此外,还具有b值偏低,水位或降引发地震特别敏感等个别特怀。  相似文献   

11.
甘肃、宁夏和青海地区地震前兆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甘肃,宁夏和青海三省(区)20次地震的前兆异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地震争存在“地震异常范围小、异常幅度小,异常时间和地震活动周期和短”的区域特性。同时还发现甘,宁,青地区的地震前兆有以下5个方面的共性特征:(1)6级以上地震前都有空区出现,且不同震级的空区随富 近发震时间先后嵌套出呈,呈现了介质逐 硬化的过程。(2)多种前兆的趋势异常各具某种优势形态;(3)形变资料在大震前的反向(或加速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四川地震》2003,(2):40-44
利用井口水位对构造应力的响应,分析了地下水位在强(大)地震孕育过程中,中短期应力变化的响应,研究了地震前地下水位从中期异常过渡到短期异常的特征及演变过程。结果显示,当地下水位出现趋势上升、或趋势下降,动态变化规律异常为中期异常,这一时段通常为一年到三年;趋势上升、或趋势下降异常出现明显转折,则中期异常结束;中期异常出现转折后,其异常过程显示上下波动或拉平图像,这一时段为过渡性异常,属于中期异常向短临异常的过渡时段。当水位再次出现明显转折,则为短(临)期异常开始出现。而水位异常图像出现的趋势上升、或趋势下降、打破正常年动态变化规律形态,取决于井孔含水层系统在大震孕育过程的应力调整再积累阶段所处部位;尤其是取决于观测水点位于地质构造块体的构造带上,还是相邻块体的构造带上。水位震前异常的特征,源于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异常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小波变换得到河北无极井水位震前异常明显,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3个月内,对2011—2018年河北无极井数字水位分钟值数据及全球M≥5.0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极井对全球M≥7.0地震具有较好的同震响应能力,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形态均表现为震荡型的水震波;井-含水层观测系统、地震震级、井震距是影响水震波记录效果的重要因素;震源机制类型可能会影响井孔记录水震波的效果。对水震波与地震波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起水位同震响应的地震波中R波引发的水位变化幅度最大;小波变换得出大震前水位细节分析存在明显的高频异常信息,震后效应明显。综合分析前人对水位震荡的机理研究,并结合无极井具体情况对其相关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赤城台水位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始曲线法、差分分析法、水位变差分析法对赤城台1991~2002年的水位观测资料进行异常识别,得出该台水位异常与地震存在以下关系:①赤城台水位出现阶变异常或脉冲异常时多为临震异常,异常开始3~20天左右发震;②出现破年变异常时多为中短期异常;③赤城台水位对于东偏南、西偏北方向的地震异常反应明显,南北方向的则不十分明显。利用单台综合信息函数判定,对于赤城台水位观测井周围350km范围内ML≥5.0的地震映震率达67%,说明赤城台水位具有较高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苍山5.2级地震的地形变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杰  冯志军 《地震》1997,17(4):417-424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1)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2)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3)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数字化水位观测开展了近3年时间,与模拟观测相比,具有数据传输快、数据量级大、人为误差少的优点,从而使地下水位的高频、短周期信息大量增加,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一致,因而可以代替现有的模拟观测;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保存在SQLserver数据库,可通过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方便地联接,随时采用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分析,跟踪动态的发展变化;日常分析应用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仍可延用以往模拟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同时许多新方法(如潮汐分析、加卸载响应比法)也可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震前地下流体的远场中期前兆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朝明  丁守英 《地震》1998,18(2):141-145
通过研究安微省五河井水位、沪江井井压和流量的观测资料,笔发现了大震前远场中期异常的证据。菲律宾8.0级地震(1990年7月16日)前,五河井(Δ=2033km)水位的M2波的振幅比α和相位差Δθ,均有近17个月的低值异常;庐江井(Δ=1800km)井压和流量均存在近36个月的低值异常。台湾海峡7.3级地震(1994年9月16日,五河井(Δ=1121km)水位M2波α和Δθ以及庐江井(Δ=930k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开展地下水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十多年历史,获得了多次震例资料,本文介绍54次地震的震前水位实测资料,其中26次是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震例。不少观测井(孔)布设在震中附近并妾装有水位自动记录仪,取得了地震前后连续、完整的珍贵记录。通过这些资料分析,发现约65%水位曲线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十天曾出现过打破正常动态规律的异常下降,地震就往往发生在下降的极值或回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本溪井对应地震的水位响应可分为震前响应(水位异常)和震时、震后响应(震后效应)两种。自1999年以来,本溪井多次记录到了对应典型地震较为明显的水位响应变化,最远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7地震,震中距为4990km,一般来讲,地震的震级越大,震中距越小,本溪井水位响应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对三原井水位值与口镇-关山断裂事上的垂直形变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三原井水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口镇-关山断裂的活动;通过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该井上游的冯村水库蓄水量受降雨季节的影响很大,较短时间内可能对三原井水位的异常上升有一定影响;但断层活动是导致三原井水位变化的直接因素。同时讨论了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