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岷山地区冰缘岩溶是处于岷山雪线下部冰缘环境的碳酸盐岩之溶蚀与冻融相互渗合、叠加的岩溶地质类型,具有碳酸盐岩溶场和冰缘岩屑与冰期、间冰期堆积物岩溶场的二元结构。岷山地区大多数碳酸盐岩处于较低的海拔区,在第四纪气温振荡回暖的影响下冰缘岩溶已经衰退,仅残留着早期冰缘岩溶形成的地貌和钙华体,现在的黄龙沟冰缘岩溶因其碳酸盐岩海拔高,仍处在第四纪末期冰川退缩后的冰缘环境,冰缘岩溶地貌和钙华体还在发育,不过现今全球性气温升高和人类的活动对冰缘岩溶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以钙华体为核心景观的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的管理部门应予加强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钙华洞穴的形成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绪伦  李振伦 《中国岩溶》2004,23(2):107-112
钙华洞穴是由钙华或钙华与碳酸盐岩共同形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按成因,钙华洞穴可分为沉淀型(建造型)和岩溶型(改造型)两种类型。沉淀型钙华洞穴是钙化瀑布发育过程中的产物,是由于水量的分异和流态的变化造成不同位置上CaCO3 沉积量的差异而出现洞穴空间雏型并经进一步发展形成;岩溶型钙华洞穴则是钙华体在溶蚀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塌陷和再造所致。钙华洞穴小巧玲珑,景观精美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但由于钙华洞穴的顶板较薄,使其具有较多的不稳定性。另外,洞内的次生碳酸钙形态极易被污染破坏。因此在开发利用时,应对钙华洞穴的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并加强洞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黄龙钙华体为次生碳酸盐岩,通过对外来水的碳酸盐溶质向钙华体的输入量和钙华体循环水的碳酸盐溶质向涪江输出量的计算,它处于入不敷出的现状,结合钙华体综合地貌分区,其沉淀分区面积远小于剥蚀溶蚀分区面积,采用上述定量法和定性法研究均得出黄龙钙华体步入衰退的老年期,这与四川西北部钙华体群所处的老年期发育阶段相同,是受区域地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所至,这一演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可以运用现代岩溶理论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以科技工程方法阻缓衰退的步履。  相似文献   

4.
贵州马岭河瀑布钙华藻类群落特征及生物岩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宇宏  潘鸿 《中国岩溶》2013,32(3):280-286
为探讨水流干扰和钙华藻类群落在瀑布钙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于2007年8月对贵州马岭河峡谷天星画廊景区内3条瀑布钙华流水区、浸润区和潮湿区进行了采样,分析其种类组成、群落类型和形态、分布特征等。结果显示:(1)天星画廊景区的瀑布钙华藻类群落类型包括胶质颗粒状、胶质团块状、垫状、绒毡状和粉末状5种类型,钙华藻类以蓝藻占优势,在受水流中等程度干扰的生境中(浸润区)钙华藻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较高;(2)钙华藻类群落对瀑布钙华的形成同时存在沉积和溶蚀作用,藻类群落可影响瀑布钙华沉积和溶蚀的方向性;(3)在中等程度水流干扰作用下,钙华藻类群落在瀑布钙华形成过程中以沉积作用为主,在强或弱水流干扰作用下,则以溶蚀作用为主。因此认为:水流干扰程度和藻类群落类型共同作用是控制瀑布钙华形态构造多样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水流的中度干扰有利于瀑布钙华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碳循环与全球岩溶   总被引:75,自引:4,他引:7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球系统科学来看,岩溶作用是在碳循环及与其相耦联的水循环、钙循环系统中碳酸盐岩的被溶蚀或沉积,而各种岩溶形态就是这个复杂的循环系统的运动在碳酸盐岩上留下的轨迹。岩溶地球化学及其一系列捕捉碳、水、钙循环的行踪的野外工作方法,为把地球系统科学的学术思想引入岩溶研究起了桥梁作用,揭示了许多重要的岩溶现象的形成机理及全球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四川黄龙钙华藻类及其生物岩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探索黄龙钙华的生物成因角度出发,对黄龙钙华藻类进行了采集、鉴定和分析,并对钙华藻类的生物岩溶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研究得出黄龙钙华藻类分属于4门19属86种,优势种属为Tolypothrix属、Gloeocapsa属和Cymbella属。黄龙景区不同环境区域的优势藻类有所不同,藻类参与的碳酸盐沉积在不同岩溶景观中所起作用也有所差异。其中蓝藻参与的碳酸盐沉积主要表现于黄龙钙华坝景观的形成过程中,由硅藻参与碳酸盐沉积主要表现于斜坡滩华景观的形成过程中。藻类既能在钙华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藻类的生长也能侵蚀破坏钙华景观,在长期缺乏岩溶水补给的条件下,藻类对钙华景观的破坏性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贵州香纸沟瀑水钙华藻席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田友萍  何复胜 《中国岩溶》1997,16(2):145-15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北郊香纸沟景区瀑水钙华群进行实地考察与室内研究,查明该处瀑水钙华体上发育着多种多样的藻席,它们造就了瀑水钙华表面多种多样的区域性小形态。初步揭示这种瀑水钙华藻席的多样性与组成它的藻微群落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岩溶峡谷区溶洞发育特征及水动力条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明德 《中国岩溶》1998,17(3):187-195
本文首先阐述了岩溶峡谷的特性及其洞穴发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岩溶峡谷区6种洞穴成因类型— — 暗河型、伏流型、穿洞型、顺河潜流型、渗流入水洞型和瀑水钙华型。同时还分析了洞穴形成与水动力过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外源水和水系演变是岩溶峡谷区形成大、长洞的必要水文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世界自然遗产黄龙钙华景观的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松潘县黄龙是世界自然遗产,以秀美的自然景色、巨型的钙华堆积闻名于世.黄龙所处的岷山地区位于喜马拉雅期是构造活动地区,更新世以来不断隆起,成为现代隆起高山区.在更新世,山岳冰川广布全区,进入全新世,区内发育现代冰川,因而留下了冰蚀地貌和大量冰积物.黄龙的钙华来源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的喀斯特水,该地下水以断层泉方式转为地表迳流,在沿沟向下流动过程中形成了钙华堆积,正是这种不断变化的钙华堆积呈现出绚丽的钙华风貌.钙华的堆积地貌有钙华池、钙华滩和钙华瀑布,溶蚀地貌有钙华洞穴,其钙华景观至今仍是处于不断变化中.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39-642
四川黑水卡龙沟的地貌是典型的高寒岩溶作用下形成的钙华堆积地貌,其钙华堆积量巨大且钙华景观类型丰富,享有"中国苔藓泉华世界"之美誉。与黄龙的钙华景观相比,卡龙沟的钙华景观表面多覆盖有大量的藻类、苔藓等植物,形成了丰富的生物钙华景观。钙华的形成通常是岩石、水、大气、生物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卡龙沟钙华体形成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列举并适度分析,望有关认识能对今后卡龙沟钙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九寨沟地质遗迹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更 《四川地质学报》2005,25(3):178-179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地质遗迹资源景观丰富。以湖泊、瀑布、钙华津流、钙华彩池等为代表的地质遗迹景观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价值。应从加强地质遗迹本底调查,加强系统科研,特别是水循环的研究,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治理等以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景区内部分景观破损,其中诺日朗瀑布钙华体局部出现小规模坍塌。通过调查研究,查明了瀑布景观钙华的震损现状,结合二维离散元分析软件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 (UDEC)对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揭示了钙华震损过程分为振动蠕变、持续拉张、倾倒折断和溃屈破坏4个阶段。综合地质环境背景分析,景观钙华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景区水流系统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景观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层湖叠瀑景观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3.
14.
以九寨沟诺日朗瀑布钙华大坝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手持伽马仪对大坝坝体进行放射性强度测量,同时对钙华大坝取样,进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以研究大坝形成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大坝表层伽马辐射量平均值为27.57 Ur(当量铀),变异系数为18.73%;钙华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钙华颜色与本身所含的色素元素和矿物有关;大坝钙华(L...  相似文献   

15.
对法国阿尔卑斯山(M t. Alps, France) 6个溪流型喀斯特瀑布水生苔藓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报道典型瀑布水生苔藓群落14个,苔藓植物种类由11科16属20种(含变种亚种) 组成; 生殖系统由雌雄异株( Dio ecious, 95% )和雌雄同株异苞( Auto ecious, 5% )两种类型构成,无性繁殖是繁殖的主要方式; 区系地理成分含北温带分布( 60% ) 、欧洲- 北美分布( 10% )、旧世界温带分布( 5% )和世界广泛分布( 25% ) 等4种成分; 生活型含高丛集型( 20% )、矮丛集型( 10% )、交织型( 60% )和平铺型( 10% ) 4种类型。根据喀斯特沉积环境特征, 划分瀑布水生苔藓群落为峡谷瀑布苔藓群落、温泉瀑布苔藓群落、瀑布水帘洞苔藓群落、悬崖瀑布苔藓群落和悬崖季节性瀑布苔藓群落等5种生态类型。法国阿尔卑斯山溪流型瀑布生物喀斯特沉积物具有分布广泛,但沉积规模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西藏扎布耶盐湖钙华岛钙华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扎布耶盐湖属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产碳酸锂的盐湖,并富含Cs。该湖钙华岛的钙华自东而西呈高出湖面25~30m、15~25m和0~15m的3套产出。钙华的构造类型有层状构造、蜂窝状构造、鲕粒状构造、块状构造等,结构类型有粒状结构、针状结构、包裹状结构、溶蚀结构、生物结构等。钙华的矿物主要有文石和方解石2种。钙华的CaO为49.49%~51.16%。钙华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重稀土元素富集型。3套钙华Cs的平均值为4.54μg/g→6.68μg/g→5.34μg/g,Li的平均值为109.9μg/g→116.5μg/g→136.9μg/g。扎布耶盐湖的Cs、Li等组分的源区是深部的重熔岩浆,泉水为携带成矿物质的载体。其中所含的Cs、Li等元素一部分保存在钙华中,另一部分随泉水汇入盐湖中,盐湖的持续蒸发使湖水中的稀碱金属元素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四川黄龙钙华不仅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其有机碳含量对确定区内钙华沉积规律和环境生物的作用与贡献也具有重要意义。钙华有机碳测定的前提是有效去除无机碳,较好保留有机组分并测定,才能够准确地为生物参与钙华沉积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酸溶法、消解法、容量法对钙华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酸溶法会改变有机碳在钙华中所占质量分数,测试结果偏高,并且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73%~30.95%,精度较差;消解法对黑色、黄色两种钙华有机碳的测试较为准确,但对白色钙华的测试精度不够理想;容量法测试结果的RSD为3.27%~11.11%,在测定时受钙华组分中干扰物质和外界因素影响。通过横向对比这3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测试误差来源,认为消解法适用于钙华有机碳测定。  相似文献   

18.
英国约克郡( Yo rkshire Dale)国家公园钙华苔藓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英国约克郡国家公园5个钙华沉积地点苔藓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该区域钙华苔藓群落共13个,由12科15属18种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由北温带和世界广布两种成分组成;生活型以垫状矮丛集型和交织型占优势。根据钙华沉积环境特征,划分Cron钙华苔藓群落、洞穴钙华苔藓群落、瀑华苔藓群落、峭壁钙华苔藓群落和泉华苔藓群落等5种类型。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现代苔藓植物群落钙华沉积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