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孙俊  邓国卫  夏炳江 《气象科技》2018,46(3):584-593
利用0.5°×0.5°的ECWMF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以及西南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模拟等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16年2月21日川西高原中东部的极端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500hPa贝加尔湖横槽旋转南下使得冷空气并入川西高原中部的低槽中,其与西南暖湿气流交汇产生的锋生以及西南急流存在是此次暴雪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随着副高的北进,此次强降雪开始之前有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的两支水汽输送,西南低空急流稳定维持为此次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MPV2在此次暴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强降雪主要发生在SVD(Slantwise Vorticity Development)强烈发展的时段内,暴雪落区与SVD发展最强烈的区域重合;西南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提前6h对此次暴雪的形势场和物理量场都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其中垂直速度和水汽条件预报与实况最吻合,但降水预报的量级较实况偏弱一个量级,强降水落区比强度预报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罗喜平  黄红  周成霞 《贵州气象》2005,29(Z1):10-12
利用1961~2004年冬季贵州省84个测站凝冻日数资料,分析了2004年冬季(2004年12月~2005年2月)贵州省凝冻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冬季在省的中部一线有3个明显的重凝冻中心,主要出现了6次持续凝冻天气过程,其中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严重的是2004年12月23日到2005年1月2日的凝冻天气过程,6个测站达到特重级凝冻标准;与过去40a相比,省的中部一线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重,全省平均凝冻日数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较重的年份,凝冻集中期全省平均温度是1986年以来最冷的一年.分析这6次凝冻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都是有偏北路径冷空气南下影响贵州,在贵州南部形成静止锋;同时高空有低槽东移影响,并且有冷空气不断补充,静止锋活跃,使凝冻天气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3.
2013年初桂北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icaps资料和地面观测实况资料,对2013年1月3-5日桂北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特点是降温快、回温慢,且过程日平均气温低;(2)此次寒潮过程的冷空气堆积过程完成后,是由横槽转竖引导槽后冷空气大举南下入侵广西,造成的桂北寒潮天气;(3)中暖下冷的逆温层结维持时间与降雪冻雨时段对应较好,逆温层结被破坏后,桂北的持续雨雪天气也宣告结束,气温开始逐步回升;(4)中低层水汽辐合及较强的槽前正涡度平流也是产生降雪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Micaps常规实况图、EC客观分析场及T213 00时的物理量场,从寒潮冷空气的酝酿、堆积、爆发3个阶段分析了2009年2月11~13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重点分析强降温及降水原因。分析表明:此次强寒潮冷空气来自新地岛和泰米尔半岛的超极地强冷空气,强冷空气沿乌拉尔山脊前东北风带和北风带南下堆积到西西伯利亚上空。由于乌拉尔山脊西北部冷空气的侵袭,使该脊向东南跨,推动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从而造成这次强寒潮天气。形成强降水的原因是北方冷空气与南支槽东移北上的暖湿气流在该地区汇合,并配合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湿位涡理论,利用贵州84个县市地面气象观测站及1473个乡镇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ECMWF提供的0.25°×0.25°再分析格点资料及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提供的数值模拟结果,对贵州省2011年6月17日08:00~18日20:00(简称“过程Ⅰ”)和6月22日08:00~23日20:00(简称“过程Ⅱ”)两次典型暴雨过程的θse和湿位涡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过程Ⅰ”受一股冷空气影响,“过程Ⅱ”受两股冷空气影响。“过程Ⅰ”辐合中心位于27°N、107°E上空800hPa处,辐散中心位于27°N、107°E上空550hPa处。“过程Ⅱ”辐合中心位于27°N、107°E上空800hPa处,辐散中心位于28°N、107°E上空750hPa处。“过程Ⅰ”,贵州上空700hPa至近地面的MPV1正值中心和MPV2负值中心的分布与大暴雨落区(兴仁-晴隆-安顺和金沙-湄潭-务川)基本一致,“过程Ⅱ”MPV1的两个正值中心和MPV2强负值中心与大暴雨落区(毕节、六枝)吻合。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的贵州上空MPV1值明显比MPV2值偏大。WRF模式模拟的水汽辐合中心强度比实况偏强,模拟的“过程Ⅰ”辐合区比实况偏小,模拟的“过程Ⅱ”辐合区比实况偏大。WRF模式模拟“过程Ⅰ”的贵州上空MPV1正值区中心值比实况偏小,模拟“过程Ⅱ”的贵州上空MPV1正值区中心值比实况偏大,但模拟的正值中心与强降水中心基本一致。WRF模式对两次暴雨过程MPV2负值中心的模拟均表现为不太准确。WRF模式模拟影响贵州的冷空气比实况偏强,模拟的特大暴雨中心值比实况偏大,但“过程Ⅰ”模拟的特大暴雨中心位置比实况偏南10km,“过程Ⅱ”模拟的特大暴雨中心位置比实况偏南7km,可供贵州β中尺度暴雨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模拟研究:区域气候模式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华北地区1991—2002年夏季气候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照中国台站的实测资料,对模拟的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温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以检验模式的模拟性能。对平均场的模拟结果检验认为,该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模拟存在一定的误差,河套地区及黄河以南地区降水量接近实况,沿着太行山脉及东部沿海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多。模式对温度的模拟误差较小,较好地再现了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山西及以北地区模拟的温度略偏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成功再现了该区域降水和气温的异常变化。模式能够成功模拟出该区域降水和气温日变化特征,特别是对于逐年夏季的降水日变化过程的峰值和谷值均有成功表现,对于典型年份华北地区较强降水过程中降水发生的时间、落区、强度等也有再现能力,不足的是模拟的降水量比观测偏大。对于模式误差是否与地形或模式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等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天气实况资料对2010年12月中下旬浙江省两次低温雨雪过程的过程特征、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烈的冷空气南压,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强烈的上升气流和逆温层的存在是导致强降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贵州典型凝冻年及无凝冻年的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丹  罗喜平 《贵州气象》2001,25(3):14-15
以贵州 4 7个代表站的凝冻指数 ,按一定标准确定典型凝冻的 57个侯 ,对贵州凝冻天气过程的侯平均环流进行分型 ,并以贵州平均凝冻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主要依据 ,确定了贵州典型凝冻年 1983年和典型无凝冻年 1986年 ,诊断分析了典型重凝冻年和无凝冻年的 1月 50 0hPa高度场及距平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典型重凝冻年和无凝冻年差异最显著的地区在西欧沿岸到格陵兰岛 ,为强的负差值区 ,其南部为强的正差值区 ,强度达 +2 0位势什米 ;在亚洲地区为北正南负的差值分布。在西欧沿岸到格陵兰岛 ,1984年 1月为负距平区 ,在东亚呈“北高南低”的环流形势。 1987年 1月为正距平区 ,西欧脊和欧洲槽异常发展 ,冷空气主要侵入欧洲地区 ,东亚呈“北低南高”的环流形势 ,盛行纬向环流 ,东亚沿岸 50°N以南正距平占优势 ,东亚大槽平坦 ,是造成我省 1987年 1月无凝冻的一个主要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贵州继2008年后又一次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具有开始时间早、日平均气温低、凝冻日数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该文利用气候整编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资料和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以及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是在“La Nina”事件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北半球极涡活动异常,且中心偏向于东半球,强而稳定,欧亚大陆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呈“北高南低”的分布,这种分布是贵州省冬季重凝冻年的主要环流形势之一;青藏高原的南北支槽异常活跃,不断输送水汽和引导冷空气南下;高原南侧、盂加拉湾北部的偏西风水汽输送和来源于西太平洋副高南侧的偏东风水汽输送为贵州省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逆温层的存在和阶段性的维持是贵州大范围冻雨持续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贵州山区一次锋面雾的数值模拟及形成条件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汪超 《贵州气象》2010,34(2):3-9
利用中尺度模式系统WRF对2008-02-20—21贵州山区出现的一次锋面大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大雾出现的区域与实况比较一致。利用数值模拟的高分辨率产品对锋面雾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对此次大雾的发生区域以及生成过程具有较好的数值模拟能力;贵州处在南支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中低层偏南气流强盛,为大雾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静止锋的稳定维持和贴地逆温层的存在是雾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降水观测资料和NCAR提供的1°×1°的FNL再分析资料,对贵州2018年6月20—24日大范围持续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 hPa受南亚高压影响,贵州处在高压前部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气流中,有利于产生上升运动。500 hPa亚欧大陆稳定的两槽一脊环流形势,导致北方弱冷空气从贝加尔湖高压脊前不断南下至长江流域。850 hPa主要受低空急流和切变线的影响,低空急流将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南方;切变线稳定位于浙江中部至贵州北部,同时贵州的水汽通量辐合区位于切变线南侧,利于水汽辐合上升。贵州全省处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运动负值区中,有良好的上升运动条件。水汽和动力条件的配合,是造成此次贵州大范围的持续性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The current state-of-the-art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including several of those used by the IPCC, show considerable biases in the simulated present day high-latitude climate compared to observations and reanalysis data. These biases are most pronounced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 We here employ ideal vertical profiles of temperature and wind from turbulence-resolving simulations to perform a priori studies of the first-order eddy-viscosity closure scheme employed in the ARPEGE/IFS model. This reveals that the coarse vertical resolution (31 layers) of the model cannot be expected to realistically resolve the Arctic stable boundary layer. The curvature of the Arctic inversion and thus also the vertical turbulent-exchange processes cannot be reproduced by the coarse vertical mesh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how turbulent vertical exchange processes in the Arctic boundary layer are represented by the model parameterization, a simulation with high vertical resolution (90 layers in total)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is performed. Results from the model simulations are validated against data from the ERA-40 reanalysis. The dependence of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n surface winds, surface energy fluxes, free atmosphere stability and boundary layer height is investigated. The coarse-resolution run reveals considerable biases in these parameters, and in their physical relations to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simulation with fine vertical resolution, these biases are clearly reduced. The physical relation between governing parameters for the vertical turbulent-exchange processes improves in comparison with ERA-40 data.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15年1月9日贵州中西部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结合探空观测资料,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产品分析了此次雨雪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高度、垂直结构和径向速度等基本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雨雪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的基本特征为,无明显强回波中心,回波结构呈丝缕状,边缘模糊,降水粒子回波高度较低。从径向速度图分析来看,近地层为均匀的东北风,“牛眼”型结构,低空急流;中高层为北部为冷平流,南部为暖平流,与过程降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深厚的冷湿结构、静止锋区的逆温层结构以及高空的西南风急流给这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维持造成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EP 1°×1°资料和实况观测资料,针对2013年冬季云南4次降雪过程,使用诊断和对比的方法,分析研究4次降雪过程在形成机理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表明:4次降雪中南支槽型降雪强度和范围明显强于非南支槽型;700h Pa上高度场北高南低型和锋区密集型为主要环流形势;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的交汇,会导致降水的明显加强。在锋面附近形成的中尺度垂直环流系统,随着北方冷空气进一步南下,θse线陡立区的存在或移动引起南方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凝结和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从而为降雪提供了足够的抬升凝结条件,降雪或强降雨就发生在θse线陡立区附近以及暖湿不稳定区域;强大的地面冷高压南压和地面冷空气的参与,能够为降雪提供有利的温度条件,更有利于降雪天气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初我国南方冻雨雪天气环流及垂直结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登文  乔琪  魏涛 《高原气象》2009,28(5):1140-1148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1971\_2000年1月及2008年1月的再分析值高度、 温度和风的气候平均场, 以及国家气象中心要素库中的2008年1月8日~2月6日08:00~08:00 24 h降水和冻雨实况等实测资料, 对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持续冰冻过程的异常成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稳定的高空环流形势下, 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支槽前暖湿气流及东海、 南海的偏东气流交绥于我国大陆东南部, 加之稳定的滇黔静止锋、 华南静止锋和近地面冷高压前东北冷平流, 多因素综合导致了这场罕见持续冰冻天气; 冻雨出现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区附近, 偏在能量锋区低值一侧。对流层中低层为西南暖湿气流, 强逆温层是冻雨天气突出的垂直特征, 贵州西部以没有融化层的“单层结构”为主, 贵州中部“单层结构”和“二层结构”均存在; 湖南省西部冻雨垂直结构表现为“单层结构”和“二层结构”, 以“二层结构”居多, 东南部郴州的冻雨垂直结构主要为“三层结构”和“二层结构”。逆温层之下湿度很大, 逆温层之上湿度迅速减小, 干\, 暖空气有利于稳定层结, 抑制低层湿空气向上扩散, 对南方阴雨天气和冻雨天气的维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一次平流雾过程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2月21日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平流雾, 对广大群众的出行和交通影响甚大, 属高影响天气事件。该文利用首都机场地面观测、北京市自动气象站观测以及NCEP分析场等资料对该过程进行分析, 同时利用MM5模式对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表明:造成北京地区此次平流雾的主要天气形势是弱低压辐合型。平流雾发生前, 北京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侵入, 大气层结相对稳定, 地面观测到中尺度辐合线, 其南侧的东南气流向北京地区输送了水汽, 为夜间雾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雾区范围及其移动基本与实况吻合, 显示了中尺度模式预报平流雾的潜在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雾区的边缘具有明显的水平温度梯度; 在贴地面层东南气流被雾区阻挡偏向西, 在雾区前沿辐合; 雾区的逆温区前沿930 hPa以下存在一个明显的垂直热力环流, 雾区下沉, 雾区前沿上升。  相似文献   

17.
贵州凝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许丹  罗喜平 《高原气象》2003,22(4):401-404
以贵州省47个气象地面站1951—1996年的冬季凝冻指数为基本研究对象,分析凝冻指数场的分布特征及时间系数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第一时间系数与冬季500hPa高度的相关场分布特征。根据第一时间系数的变化,确定了5个重凝冻年和5个无凝冻年,用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凝冻年和无凝冻年的冬季平均500hPa高度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凝冻年与无凝冻年差异最显著的地区在欧亚地区,重凝冻年呈“北高南低”型的距平分布,无凝冻年呈“北低南高”型的距平分布。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18年4月3-5日东北冷空气回流到京津冀地区造成复杂相态降水过程典型华北回流天气个例,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地面资料,详细分析了冷空气路径、形态、对降水范围及相态的影响等。分析表明:回流冷空气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可分为4个阶段,即低层冷舌侵入、沿山堆积扩散、增强维持、变性消散阶段。在低层冷舌侵入阶段,冷空气以冷舌形式经东北、渤海侵入京津冀地区,冷舌在不同高度位置不同;冷舌在垂直方向位于干、湿过渡区,降水粒子经冷舌下方干区蒸发,造成阴天无降水天气。在沿山堆积扩散阶段,低层冷空气遇太行山堆积并向南北以扇形形式扩散,较高层次冷空气西边界扩散至太行山山区;燕山南部、太行山东部存在深厚湿层,且温度较低,出现降雪;距离山脉较近的平原地区出现雨夹雪或雪;距离山脉较远的平原地区无降水。在增强维持阶段,冷空气强度达到最强,范围达到最大;深厚湿层从太行山、燕山向平原扩展,降水范围扩大,降水相态主要取决于近地面温度。在冷空气变性消散阶段,较高层次回暖先于较低层次,冷空气变性消失,降水趋于结束。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持续性霾天气中影响污染程度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南京本站气象观测记录、环保局监测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13年1月持续性污染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并结合南京地区探空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激光雷达资料,分析这次持续性污染过程中空气质量属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典型个例的大气垂直特征和边界层内气象条件的差异。得到如下结论:2013年1月份北方冷空气活动较弱,南京地区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风速小,污染物气象扩散条件差。加之近地层以弱偏东风为主,水汽较多,有利于污染物颗粒直径增大。大气垂直结构以及边界层内水平风速均对大气污染程度起到一定影响。AQI与逆温层高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大气污染时,1000 m以下出现逆温结构,且逆温层越低、越厚,污染程度越大;重度污染时,近地层出现贴地逆温层,厚度为700m左右。逆温层高度下降,PM10颗粒物高浓度区高度也明显下降,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对垂直方向上污染物浓度正响应的高度降低。在空气质量良好时, 150~1500m存在风速大值区,且风无空,湍流作用明显,有利于污染物和周围的洁净空气相混合而得到稀释,加速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进程。当中度污染日和典型重度污染日时,150~1500 m之间并不存在大风速区。此外, PM10的300μg·m-3高浓度垂直高度延伸至300 m附近时,近地层PM2.5明显上升至100μg·m-3以上,高浓度区数值越大,近地层PM2.5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