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遗产地生态移民能否实现生态保护、改善民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赢是遗产研究者、决策者和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对新疆天山的4个移民社区进行调研,从居民感知和满意度的角度评估移民效果。结果表明:(1)居民对经济、心理正面影响反对率高,社会影响感知存在分歧,环境正面影响赞成率高。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但居民收入、生活质量改善不大,社区归属感弱。(2) 居民满意度偏低。(3) 不同人口学特征、旅游依存度的居民感知及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从事旅游业的居民收入和满意度最高,旅游富民作用和不足兼有。(4) 与定居民族比,游牧民族在移民后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更大。最后,提出改善居民经济条件,加强其知识、技能培训,社区赋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多层级定序因变量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传统经济学视角出发的个体生活满意度研究往往忽略了数据的嵌套性,多层级模型更适用于地理学中分析不同层级地理单元特征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采用多层级定序因变量模型,以北京为例,研究居民生活满意度在城市内部街道和居住小区尺度内的异质性,并研究了高层级地理空间单元的属性特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在居住小区层级的异质性远高于街道层级,个体自身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高收入、老年人、北京户口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更高。除个体属性特征以外,居住小区的类型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商品房小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保障房和单位房小区居民。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湿地是处于海陆边缘的独特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和作用。以深圳湾海滨公园及其滨海休闲带为研究对象,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居民对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认知度、支付意愿和服务意愿。结果显示:对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同意支付金钱的受访者占56.38%,同意付出服务时间的占69.07%,居民对志愿服务形式的接受度更高。受访者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人均支付意愿为260.62±76.07元/a,人均服务意愿为9.16±2.35 h/月。影响居民支付意愿和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保护团体和志愿者经历等。研究表明WTW模型拟合度更高,适用于需要居民通过劳动和服务方式参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4.
采用浦口区跨江择居居民的居住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平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南京市跨江择居居民居住满意度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居民跨江择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不同属性居民之间有一定差异,年龄较小或较大、收入水平一般、工作比较稳定、家庭结构简单等人群满意度较高;家庭人口数量多、收入较高、工作稳定性差等人群满意度相对较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居住满意度差异较小。跨江择居居住满意度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住房质量和自然环境是影响居民居住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而跨江交通可达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加强跨江交通建设,提高跨江交通通达性尤为重要。研究旨在厘清城市居民跨江择居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居民跨江择居提供参考,对加快城市跨江拓展进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章在分析影响旅游发展因素的基础上,用定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影响因素对国内旅游市场规模的影响程度,认为,经济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国内旅游市场规模最为重要的因素。最后,从我国国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2个方面,对未来旅游市场规模进行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三类社区居住满意度与迁居意愿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何深静  齐晓玲 《地理科学》2014,(11):1327-1336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州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即传统老城区、城中村、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情况,利用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和居民迁居意愿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总体上受社区归属感、住房所有权、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较大,且与在本居住区居住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迁居意愿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类型居住区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传统老城区家庭总月收入越低,居民对现住房越满意,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高学历者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城中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结果,其中社区归属感越强烈,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意愿受户主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的迁居理论,如生命周期理论并未能完全适用于中国,这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复杂的住房构成和住房市场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城市宜居性是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科学议题,深入探讨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对把握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需求、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市为案例,基于2013年宜居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主要感知因素,并分别从居民宜居感知因素、个体与家庭属性因素两个视角,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特征与影响机理。研究发现:①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主要由污染噪声因子、生活设施因子、人文环境因子、出行便捷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安全环境因子和休闲活动因子等7个维度构成。②宜居满意度受到宜居感知因素和个体与家庭属性共同影响,但宜居感知因素的解释力明显要强,其中污染噪声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和出行便捷因子等因素是关键因子。③宜居满意度与宜居感知因素具有相对一致性,且存在个体与家庭属性差异。通常宜居感知因素得分低居民,其宜居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另外,远郊区、租赁房、有迁居经历、男性、30~39岁、高中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和外地户口等社会群体的宜居满意度明显要低。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氛围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宜居性的重要要素。本文基于对全国40个重点城市近万份常住居民的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定量识别影响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在城市层级纳入考察的指标中,文化消费层次、文化设施及历史文化积淀对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个体属性层级中,居民家庭月收入、年龄和职业对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的影响显著,高收入、中等年龄段群体对城市文化氛围的满意度较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满意度较低。城市层级和个体层级的交互项结果显示,在人均GDP越高和剧场、影剧院数越多的城市,文化消费层次的多样性越高,高收入阶层对城市文化氛围越满意;与此相反,低收入阶层在人均GDP相对较低的城市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选取位于上海市近郊的宝山区顾村大型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居民就业以及通勤意愿。在揭示居民总体通勤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购房户、市区拆迁户、农村拆迁户、租房户四类居民群体不同的通勤特征。研究表明:近郊大型社区居民总体上倾向于就近就业,大部分居民实际的通勤时间短于意愿通勤时间中的"可容忍通勤时间",总体上通勤满意度较高。但不同居民群体的通勤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利用通勤距离回归模型及通勤满意度逻辑斯谛回归模型的计算表明:居民通勤距离跟收入、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家庭规模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性,而居民对通勤的满意度除了跟收入相关以外,还受通勤距离及通勤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巨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社区是组建社会的微观单位,是城市的细胞,在中国城市转型的过程中,社区成为城市空间重要构件和城市内部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单位,当前社区居民满意度研究是社会学者和城市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居民满意度成为评价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基于城市地理学视角,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建立满意度评价模型,以乌鲁木齐市6种类型7个案例社区中的743户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社区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内在因素中社区类型差别是关键,社区周边环境对居民做出判断具有决策效应,社区居民个体差异,包括年龄结构差异、文化水平差异、收入状况差异对居民满意度评价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调查对象所反馈的信息进行一种客观描述和重现,期望对后续学者进行社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居民满意度研究有利于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度,为城市社区的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居民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使用条件价值法(CVM)研究了居民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方式,使用双边界问题启发技术对被调查者进行支付意愿的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4份,在广义线性模型中引入了社会信任因素以及居民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和相关管理策略的意识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居民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为1.2448×107元;(2)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有重要影响,而其他社会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则没有显著影响;(3)社会信任是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尽管仅受过有限的教育,但居民不理解名词术语这一事实并不妨碍他们的支付意愿;(4)与政府资助相关的因素导致居民倾向于支付、工作和接受补偿(WTP、WTW和WTA),但是由于地理和社会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力度有所不同;(5)居民觉得其支付意愿(WTP)的产出应用于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植被、土壤和水资源。本研究首次估算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资产价值,为了保持三江源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补偿应视具体地点而定,政府应采取基于当地资源的发展措施,另外,三江源国家公园有必要大力支持生态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2.
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因素——以广西阳朔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汪侠  甄峰  吴小根  张洪  刘泽华 《地理研究》2010,29(5):841-851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假设模型,对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关键驱动因素(居民期望、居民社区归属感、旅游获益和利益分配、正面旅游影响感知、负面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居民期望、居民社区归属感、旅游获益和利益分配、正面旅游影响感知、负面旅游影响感知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5个重要驱动因素。(2)居民社区归属感、旅游获益和利益分配、正面旅游影响感知等变量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居民期望、负面旅游影响感知则与居民满意度呈负相关。(3)在5个驱动因素中,正面旅游影响感知对居民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最大,而旅游获益和利益分配对居民满意度的总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3.
在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居民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历史街区内居民的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居民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住宅状况及居民对保护政策的知晓度对居民保护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收入、居住时长、工作状况、房屋性质对居民的保护态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实践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居民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历史街区内居民的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居民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住宅状况及居民对保护政策的知晓度对居民保护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收入、居住时长、工作状况、房屋性质对居民的保护态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实践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离不开旅游者的感知评价,旅游者满意度的高低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到重游率与旅游地口碑。以红河州为研究区,基于实地调研与发放问卷获取研究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者满意度感知评价因素,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各因素对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者满意度的因素是旅游地环境、工业文化和旅游产品价格,其中,旅游地环境因素对旅游者满意度影响最大,旅游地工业文化的影响次之,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张文忠  李业锦 《地理学报》2006,61(10):1037-1045
以居民消费行为与商业区位选择为研究目的,从消费者属性和商业环境双重视角,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居民消费区位偏好和区位决策行为。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职业类型、收入水平、交通出行方式和购物出发点等居民属性特征显著影响着居民消费区位的偏好,居民对区位、商品价格、服务质量、休息场所、配套设施、停车场等商业环境满意度的评价水平明显影响着居民的消费区位决策,但居民对交通条件、商业规模和商业氛围等满意度的评价水平对消费者区位选择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针对不同消费者要开发和建设不同类别的商业区,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另外,良好的商业区位、多元化商品价格、高质量服务水平、完善的休息场所和配套设施、充足的停车场设施等是吸引居民消费的重要条件,也应该是商业区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研究与规划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活空间的构建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社区满意度研究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郊区快速发展和社区生活圈构建的背景下,论文基于对上海市郊区居民活动日志调查的一手数据,在Campbell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从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视角出发,聚焦社区客观建成环境、社区主观感知特征和社区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区感知情况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健康、便利、安全和美观情况的感知对社区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影响;社区的密度、可达性、设施等客观建成环境通过影响社区感知特征而间接地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对社区感知特征和社区满意度的影响甚微,影响郊区居民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社区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成为我国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较高的社会融入水平已成为流动人口获得生活满意度的根本。基于珠三角流动人口问卷调研数据建立两个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社会融入各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路径效应,进一步分析社会融入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实现“生活满意度期望”,即感受到本地生活满意度高于老家的路径机制。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社会融入可分为经济融入和非经济融入两部分,但经济融入的基础作用不凸显;个体、家庭与制度等因素对社会融入各维度存在较大影响差异;社会融入影响“生活满意度期望”可归纳为“经济融入-生活满意度期望”的直接影响路径和“非经济融入-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期望”的间接影响路径;提高流动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入水平,不仅要关注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问题,还应注重流动人口与本地人邻里关系建设,以形成良性的城市更新与和谐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成为我国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较高的社会融入水平已成为流动人口获得生活满意度的根本。基于珠三角流动人口问卷调研数据建立两个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社会融入各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路径效应,进一步分析社会融入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实现"生活满意度期望",即感受到本地生活满意度高于老家的路径机制。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社会融入可分为经济融入和非经济融入两部分,但经济融入的基础作用不凸显;个体、家庭与制度等因素对社会融入各维度存在较大影响差异;社会融入影响"生活满意度期望"可归纳为"经济融入-生活满意度期望"的直接影响路径和"非经济融入-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期望"的间接影响路径;提高流动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入水平,不仅要关注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问题,还应注重流动人口与本地人邻里关系建设,以形成良性的城市更新与和谐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多维贫困理论,采取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贵州郎德镇为例,对贫困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1)贫困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社会和谐、医疗健康、公共设施、教育条件、生态文化,以及扶贫参与及收益等8个方面;(2)贫困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郎德镇旅游扶贫的满意度水平处于"一般"到"满意"之间;(3)贫困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的重要性—绩效评价揭示了郎德镇贫困居民比较重视,但同时也是旅游扶贫工作中比较薄弱的地方,为郎德镇提升贫困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