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地测量函数模型与随机模型是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必须要涉及的模型。经过60年不懈努力,中国学者根据大地测量应用实际,构建和改进了许多函数模型,如广义测量平差模型、等价观测方程、非线性平差模型等;在方差分量估计和误差检验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如基于Bayes估计的方差分量估计、拟准误差检验等,丰富了测量平差理论与方法。这一部分重点介绍建国60年来中国学者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和误差检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胡圣武 《测绘科学》2013,38(3):54-56,42
测量平差模型不仅包括函数模型还包括随机模型,因此要研究测量平差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就要研究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二者同时的影响。本文以间接平差模型为例,随机模型误差、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三个层次研究了测量平差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公式,论证了不同平差模型误差情况下的平差结果,并推导和论证了同时考虑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公式。  相似文献   

3.
李朝奎 《测绘学报》2003,32(2):188-188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 ,线性模型空间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已成为制约测量数据处理精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二十多年来 ,非线性平差、变点分析、神经网络方法、非线性回归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围绕非线性模型空间测量平差与变形数据分析的有关问题 ,用综合的、联系的、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 ,得出了一些阶段性或层次性结论 ,无疑对于现有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误差和精度的定义与分类进行研究 ,其特点是把粗差归入随机误差类 ,同时提出以广义精度作为参数质量的评价标…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与线性平差偏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中的平差模型大都是非线性型的,实际处理常使其线性化,进行线性模型平差,平差值与其理论值必然存在差异。文中对非线性函数作任何逼近时所产生的参数偏差的概率分布特征进行讨论,导出了函数偏差与平差参数偏差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它们是进一步研究非线性平差统计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测量平差中各种模型的等价转换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测量平差中各种平差方法其函数模型的表达,文中重点论证了各种平差方法之间的等价转换及其相互关系,得到的结果有利于各种平差方法的理解与渗透,对测量数据处理理论的分析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本教材针对近代测量平差课程所编著,共分5部分内容进行介绍。误差基本理论:包括测量误差及其分类,偶然误差的概率特性,精度标准,中误差和权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方差矩阵和权逆阵传播规律等。测量平差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概念及建立,参数估计理论及最小二乘原理。测量平差基本方法:重点介绍间接平差和条件平差。测量平差的应用:重点介绍GPS网平差和坐标值平差及误差椭圆。近  相似文献   

7.
对测量平差教学内容中的几个易混淆问题,诸如中误差的概念、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误差传播率的计算、必要观测个数的确定、平差函数模型的建立、精度评定的内容与方法等,逐一进行解析讨论。分析这些概念和方法在理解中易出现的错误,总结在实际应用中的规范步骤,有助于学生对平差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测量平差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解决观测值与理论值不符的矛盾,进而求得观测值的最或是值,并评定观测值和最或是值及其函数的精度。 精度评定是测量平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衡量观测值及平差值函数中误差,往往需要先算出单位权中误差平差后求得中误差,尔后便可算出平差值函数中误差。而单位权中误差μ的大小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数字化建设中涉及的多类型、多精度、多源、动态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参数平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算模型。该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差分点列,避免了一阶或二阶导数计算,对于模型复杂或者导数不存在的函数模型而言,具有适应面广、算法简单等特点,为广义非线性数据处理中的参数估计问题的解决开拓了又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复数域最小二乘平差及其在POLInSAR植被高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测量观测值都是实数,因此测量平差都是在实数空间中进行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测绘领域中出现了一些用复数表示的观测数据。与实数数据一样,这些复数数据同样面临着如何从带有误差的观测值中找出未知量的最佳估计值的问题。但目前涉及复数观测的数据处理时,主要还是依据观测过程,分步或直接解算,不能考虑观测误差、多余观测信息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介绍了复数域中数据处理的最小二乘方法,试图将测量平差从实数域推广到复数域,并定量研究了两种平差准则的优劣性。为了了解复数域最小二乘的有效性,本文以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反演为例,建立复数域平差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构建复数域最小二乘法反演植被高。结果表明该算法反演的植被高结果可靠,其精度优于经典植被高反演算法,且计算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用差商代替导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类型观测值的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介绍一种不使用导的解析方法。在这种解算中,由于只使用函数值,避免了二阶和二阶偏导数的计算,使原本复杂的计算得以简化。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测量平差问题多以间接平差模型为基础,间接平差是以观测值表达为参数的显函数为前提,而现代测量技术中,函数模型多表现为参数和观测值的隐函数,线性化后应为附参数的条件平差模型。本文介绍了附参数条件平差模型和加权总体最小二乘估计之间在解决这类问题的原理以及精度估计方法,证明二者估计结果是一致的,旨在揭示TLS方法与经典平差方法的关系,推广总体最小二乘及其扩展方法在现代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顾及系统误差的平差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精度测量中,利用平差模型从整体上对系统误差予以补偿和消除的理论研究已日益被关注,从国内外文献看,一般均着重于研究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模型的理论和应用,考虑到系统误差源的复杂性,文中提出了附加系统权平差模型,附加系统参数和系统权平差模型。导出了平差公式和假设检验的统计量,附加系统参数模型是将系统误差影响归入函数模型,附加系统权模型是将系统误差影响归为随机模型,两者混合模型则是将系统误差影响分别归入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这样就形成了顾及系统误差的平差模型体系。附加系统权平差模型涉及到系统方差估计这一难题,文中提出了按概率分布置信域的思想由最大误差估计系统方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斌 《北京测绘》2014,(3):25-26,30
对经典平差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都可以转换成其他模型。在某种意义上说,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也可作为概括模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测量工已经发展到新的近代平差阶段,而“3S”技术的迅速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近代平差的发展。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了GIS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平差模型,以及GPS基线向量观测值的选择,整周未知数的求解和动态GPS的卡尔曼滤波等,来说明测绘新技术与近代平差的相互推动作用,并论述近代平差的发展方向,同时,对近代平差发展中的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普通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强度曲率度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线性平差模型强度的曲率度量基础上, 提出非线性普通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强度的曲率度量。这对有效地解决非线性普通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线性化近似的容许问题,并对分析非线性普通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参数置信域以及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超分辨率图像重建过程就是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观测,获取多幅低分辨率影像,利用低分辨率影像求取目标的真实影像,即求取高分辨率影像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测绘领域中对同一对象进行观测,用测量平差求取对象最佳值的过程类似。本文尝试用测量平差的方法来解决超分辨率重建的问题。文中首先建立了超分辨率重建的积分型非线性平差模型,提出了用二次函数将平差模型中的积分函数参数化,用最小二乘平差方法求解。基于所提出的平差方法,制定了图像重建的具体策略。该方法可以定量分析成果的好坏,可以成功避免出现病态问题等。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获得重建图像的视觉效果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其峰值信噪比及结构相似性指数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方法可靠且可行。  相似文献   

18.
GIS中地籍宗地面积的方差分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小华  赵建国 《测绘学报》2002,31(Z1):109-112
探讨在地籍宗地数字化的面积处理问题中,把已知面积数据和数字化坐标同时作为观测值的面积处理方法.采用方差分量估计,解决已知面积数据参与平差时的权的确定.通过实例分析,认为采用条件平差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来对宗地面积处理,能够更加合理地调整已有面积与由数字化坐标得到的面积值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