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85年用高精度航磁在山东滨县一博兴地区首先进行1:5万测量,测区面积3700 km2。本文通过对杭磁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其他资料,划出了与油气有关的十余条断层,发现了三个潜山,落实了一些有利局部异常及有利含油断块,提供井位8口。探索了用航磁资料判断断层,为高精度航磁资料的应用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揭示了陆相盆地中高成熟探区生产的潜力,说明了非地震勘探方法只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前景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成矿预测,需要提取弱航磁异常信息。采用航磁增强处理方法(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对喇嘛苏铜矿所在地区的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处理后,能够突出显示由铜等多金属矿引起的航磁弱异常信息,且在赛里木湖东西两侧有许多与喇嘛苏铜矿类似的弱磁异常信息分布。笔者认为航磁增强处理方法可以提取铜、金等金属矿成矿有利的航磁微弱异常信息,划分局部成矿有利的隐伏断裂构造,为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拉拉M163-1航磁异常的精细磁异常特征与深部电性结构特征,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并结合区域重磁资料与地质资料对异常区开展了综合物探查证工作。通过区域重磁、地面高精度磁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综合分析,得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认识,并初步确定了M163-1航磁异常的精细磁异常特征、异常体的电性结构特征。这为该异常的找矿远景调查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存在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局部磁异常往往与含油气局部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珠江口盆地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资料处理和分析,识别出5种航磁局部构造异常:基岩凸起局部构造异常、与基性侵入岩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与火山岩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与沉积层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对各种局部构造异常进行了较细致的描述,并结合地震、重力、钻孔等资料对典型异常进行了地质解释,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中—新生代盆地区,受盆地盖层影响,砂岩型铀矿的航磁AT异常信息不明显,这直接影响利用航磁资料寻找砂岩型铀矿的应用效果.开展盆地内航磁微弱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能充分发挥航磁资料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砂岩型铀矿形成微弱航磁异常的机理,分析界定了航磁微弱磁异常的定量范围,以1:5万高精度航磁数据为基础,通过对...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航磁资料在桂滇黔地区金矿普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桂滇黔地区高精度航磁资料研究,尤其是对已知微细粒型金矿区的磁场特征分析,发现在多数金矿区及附近存在航磁异常.结合物性等资料认为磁异常主要是基性岩的反映,因此金矿与基性岩的关系密切.利用航磁并结合其他资料,可以间接圈定寻找金矿的靶区.  相似文献   

7.
张大莲 《地质与勘探》2016,52(5):992-1000
高精度航磁测量相对简单,获得的信息丰富,是开展大面积成矿预测的有利工具。澳大利亚艾萨山选区地质资料较少,地面物探工作开展较难。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对该地区航磁数据进行了处理与解释,推断出断裂构造及岩体分布。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和金属矿床时空分布特点,识别出成矿有利地区的航磁异常特征,划分了有利航磁异常分布带。在航磁有利异常分布图的基础上,结合矿床、矿点位置情况,进一步圈定出成矿远景区,为该地区成矿预测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高精度构造航磁测量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航磁测量在开展第二代石油普查中的作用,我们于1982年用高精度光泵磁力仪在松辽中央坳陷区作了1:20万高精度航磁测量,获得了大量地质信息:1.发现了147个局部小异常,测出了磁场的微弱变化和细节。经地震、钻井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它们都反映空间不同的地质构造。2.测出了一系列沉积盖层中的磁性层,并圈出了其中的局部构造。3.圈定出了隆起区或者是隆起带上的次一级构造、坳陷区中的沉积中心和鞍部构造,深入划出“坳中之凹”。4.准确地定出了一批中、小型断裂的位置。5.根据磁测结果,预测出含油气远景区及确定出对成矿有利的局部构造。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陕西省山阳县小河镇一带先后发现了多处金属矿点。近60a的开采,该区部分铜矿已处于采毕关停状态,除袁家沟铜矿深部近期获得重要发现外,其它金属矿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据以往地质资料显示该区成矿条件良好,其深部与已知矿体外围仍具较大找矿潜力,为此中煤航测遥感局对小河镇研究区开展了高精度航磁测量,获得了较好的高精度航磁异常特征。主要地质体与航磁异常对比表明,地表已知侵入岩体和矽卡岩(矿体)在空间位置上均位于局部高磁异常点附近,以往地质资料和本次研究实际测量结果证实,因矽卡岩(矿体)围绕侵入岩体产出,侵入岩体和矽卡岩(矿体)可视为综合磁性体,其高航磁异常,可确定由综合磁性体含有的金属矿引起;而地表未见侵入体和矽卡岩(矿体)的局部高磁异常附近也有可能存在地下隐伏岩体和矿体,可大致圈定为下一步找矿的靶区。  相似文献   

10.
在引进高精度航磁梯度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对潮水盆地某地区进行航磁梯度测量飞行。介绍了试验飞行中航磁梯度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并对测量资料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航磁梯度和航磁总场资料的对比,发现航磁梯度场相对航磁△T总场而言,异常更加明显;航磁梯度能更准确地确定磁性体的边界和断裂构造的位置,提供更多总场没有的信息,特别是实测的垂向梯度比计算的垂向一阶导数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因此引进高精度航磁梯度测量系统,无论是对今后的基础地质研究,还是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高精度航磁测量的成果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对塔里木盆地西缘区域磁场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依据航磁资料,划出3条深断裂(即磁场区分界线),分析了深断裂在航磁、地质资料上反映的特征,其中F_1断裂和F_2断裂与地质上划定的断裂基本吻合,F_3断裂部分吻合,对其空间位置提出了新的认识。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特征各异的磁场区,并进一步划分了二级磁场区,从磁场特征、地层分布、大地构造位置、基底性质、区域场成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运用1∶ 1 万高精度磁测方法,对1∶ 5 万矿产调查工作中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及克力代金矿点深部隐伏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精度磁测不仅可以圈定隐伏的控矿构造,确定有利成矿区带,而且可以进一步圈定隐伏的强、弱磁性矿体。对克力代金矿点矿化蚀变带的1∶ 1 万高精度磁法测量数据解译表明,该矿化蚀变区内,由4 条深部隐伏断裂围限,形成了强磁性背景场下的局部低负异常区带,说明深部隐伏断裂构造及矿化蚀变等造成的降磁作用较强,暗示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黔西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黔西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为查明地层展布和构造情况,以研究区区域重力资料为基础,推断密度界面起伏及区域性断裂构造展布; 以区域重力资料推断结果为约束,反演大地电磁电性分界线及断裂; 以大地电磁电性分界线和断裂构造为参考,正演拟合高精度重力实测曲线,以达到地球物理综合推断解释的目的,为更详细、准确地提取研究区地层、构造信息,并开展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巴嘎旗白音图嘎地区为浅覆盖区,地表构造形迹难以识别。笔者以最新的高精度航磁资料为依据,论述了区内深大断裂的磁场特征,并对航磁在断裂构造解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根据区内构造磁异常特征,在航磁△T化极垂向一次导数基础上,全区共解译断裂构造15条。构造方向主要为北东、北西方向,其中F1、F2、F3、F4、F7、F8、F9位于白音图嘎幅,岩性主要为宝力高庙组,为基岩出露区,脉岩比较发育,为花岗斑岩脉、正长斑岩脉,地表出露岩脉主要呈北西向,与航磁解译构造较为吻合,经向上延拓后构造不明显,显示底部为同一岩性基底;F5、F14、F15经向上延拓构造变得更加清晰,推断该构造由深部大的构造引起。  相似文献   

15.
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洼区中的洪镇地区出露了变形变质的元古界结晶基底,并伴有主动侵位的燕山期花岗岩。在结晶基底与侏罗系至第三系基本没有变形变质的“稳定盖层”之间的“活动盖层”中可划分出三个滑脱剥离系,它们分别山元古界与寒武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月山组与铜头尖组三个主剥离断层及其上盘相关的正断层系组成。本区包括变质杂岩核、基底剥离断层、“活动盖层”和“稳定盖层”的构造组合。具有不同于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特征,称之为陆内伸展型变质核杂岩。它表现出上地幔隆升和中,上地壳多层次拆离、减薄,并控制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体的侵位方式和层状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形态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地质剖面图中复杂断层的自动生成,通过分析断层数据类型,实现断层数据规范化处理;分析断层自身的基本要素(断点、断距、性质、走向、倾向、与地层的切割、错动关系等),提出采用“复原法”构建单一断层模型的方法;依据复杂断层的空间拓扑关系及其重要性,划分断层级别,理顺断层之间、断层与地层之间的关系,探索出地质剖面图中复杂断层的自动生成方法。通过开滦某煤矿的地质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依据用户需要,生成任意方向的地质剖面数据,为基于剖面的三维建模提供了充足的原始建模数据。   相似文献   

17.
《China Geology》2021,4(1):126-146
The Beishan rift zone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as formed due to strong activities of faults on the basement of the Tarim continental crust. Despite the fact that many geolog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ift zone have been achieved,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its regional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of the rift zone were highlighted through specific data processing of 1:50000 high-precision aeromagnetic data and gravity data with a grid spacing of 2 km × 2 km. Based on this, the geophysical evidence for the scope and in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Beishan rift zone was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and gravity fields in the areas to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Beishan rift zone reveal that deep faults exist between the Beishan rift zone and the geological units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ides. Furthermore, the faults on the two areas contain the bidirectional thrusts and have flower-shaped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netic and gravity fields. The Beishan rift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ectonomagmatic zones, namely the Zhongposhan-Bijiashan-Cihai-Baishanliang zone (the northern zone) and the Bayiquan-Qixin-Baishan zone (the southern zone). The northern zone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hree comet-shaped anomaly groups (tectonomagmatic areas), while the southern zone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wo tectonomagmatic area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and gravity field, 19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were delineated. The known Pobei, Hongshishan, and Qixin complexes are all located within the inferred complexes, with estimates of total explored resources of Ni, Cu, and Au of 3×106 t, 10×103 t and 10 t, respectively. The prospecting of high-grade copper-nickel deposits should focus on the periphery and deep parts of the known and inferred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Among them, the peripheral strata of the complexes specifically have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large-scale high-grade copper-nickel deposits of magma injection type.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rapid airborne-ground-drilling synergetic exploration method in the prospecting of copper-nickel deposits in Qixin, Beishan, Xinjiang,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copper-nickel deposits in Beishan area, Xinjiang.©2021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18.
丽水—椒江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是在中生代残留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具有典型东断西超特点的断陷,是油气勘探的新区域。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叠加、沉积厚度大,地震勘探无法获得较好的反射数据,因此采用面积广、深度大的重磁数据结合地震数据来描述基底构造和火成岩岩性特征,通过重磁数据的阶跃边界识别技术划分区域断裂。丽水—椒江凹陷内断裂呈北东向分布,控制凹陷的形状,且断裂作用使凹陷形成多个小型次凹,断陷特征明显。中—新生代火成岩具有较高的重磁异常,结合质量较好的地震剖面来获得地层、火成岩及岩性分布特征,并建立了多联通域地层的计算公式。区域内中—古生界较为发育,但凹陷内中—新生代火成岩侵入较少,不会对于油气构造造成大的破坏,因此该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广泛发育穹隆构造.为研究盆地深部穹隆构造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基于顺北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穹隆构造开展几何学定量解析,确定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内部结构样式;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盆内构造发育特征,明确其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探讨穹隆构造的控储—控藏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荣亮 《地质与勘探》2017,53(4):755-764
甘肃梧桐井铁铜多金属矿区已发现的铁铜矿体主要产于大理岩和斜长花岗岩接触带上,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在该矿区实施了1∶10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和1∶10000激电中梯测量工作。综合研究物探异常发现,不论磁异常还是激电异常,其展布方向均与矿区地层、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圈定的磁异常和激电异常都是该区勘查铁、铜矿的直接找矿标志。激电异常和磁异常同时出现,特别是当激电异常处于磁异常强梯度带上时应高度重视。本次研究利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成矿预测,有效地指导了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