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农林复合业是一种传统的种植方式,即农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将树木与作物混种。根据孢粉分析,这种种植方式至少已有1300年的历史,而树木的驯化史则可能更久。农林复合业从农民的常识发展成为农业研究的前沿领域,则是近20来年的事情。这期间,它作为集农、林两业所长的一种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被广泛地推广开来。将树木与作物混合种植或与畜牧业复合经营,目的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保持土壤,增进养分的循环,同时提供燃料、饲料、水果和木材。人们对农林复合业潜力的认识,最初大都基于描述性的资料或传闻,而且多是在生产潜力较高的地区取得的。以往针对农林复合业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但有关其自然和社会经济过程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却很少。 农林复合业目前还不成其为科学,其理论基础仍需以周密而严谨的治学态度加以发展。现在它还只能说是涉及到生态学、经济学、人类学、农学、林学、土壤学、动物学、树木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及其它应用学科的一个研究领域,经过这个大熔炉的反复锤炼,它才能成为一门人们公认的科学。由于涉及到的交叉领域如此之广,未来的复合农林学极可能是一门十分诱人的学科。 目前,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正在对农林复合业的基本问题进行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活动,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已经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并且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全球变化和粮食安全等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受到越来越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因为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效益。这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求的特征也相一致,目前为止,已经有5个国家4个典型的传统农林复合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多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无论在区域还是全球水平上。目前传统农林复合系统面临一些威胁和挑战,如人口迁移、市场冲击、气候变化等,但是只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社区、农民之间采取多种方式紧密合作,在未来的全球土地利用活动中,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必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杨斌 《地理教学》2006,(5):15-17
众所周知,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既具有科的属性,同时也具有理科的属性。但是长期以来,中学地理一直被视为科,使中学地理不能以其本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开设地理实践活动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也涉及到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教学观念与地理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农林系统具有多种效益,包括通过使用肥用树种来提高土壤质量,通过树冠改善小气候,以及生产薪柴和其他医药产品等森林产品以提高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有助于更好的土地管理、生计多样化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然而,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农林业作为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中作用的争辩却越来越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农林业作为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潜力。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从拉姆琼县Taksar的120名受访者中收集,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的家庭选择因素。同样,通过访谈、讨论和观察以及后续的文件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三角互证和验证。研究表明,农民采取了许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农牧多样化(71%)、使用改良作物品种、化肥和农药(73%)、农林复合经营(68%)、创收多样化(72%)、改变作物种植日期(57%)和复种措施(67%)等。从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模型中发现,“耕作经验”、“教育水平”、“农场规模”和“性别”对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具有显著影响。农林复合经营具有不同的效益,如增加河流汇水(79.2%)、改善小气候(80.8%)、增加木材产品(71.7...  相似文献   

5.
树木和每年粮食状况具有密切相关性,这被认为是热带土地利用系统的一个特点。所有热带区域的例子表明,作为传统轮垦制的一部分,农民们将树木从其原生地移入农田以保护土壤或生产林果产品。这种方式已在现代兵田林业中不断发展着。  相似文献   

6.
陡坡耕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种农林复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双重压国。以垄沟网格式耕作与秸杆覆盖相结合的土地保护性措施为基础,利用垄沟微域生态环境差异构建垄上粮食、沟内林果的农林复合种植模式,沟内林果实施矮密丰旱管理。该模式水土保持作用强大,土壤侵蚀量仅为0.3T/hm^2,削减径流95%,间套种植粮食与其他作物较常规种植增产15%,增收46%,发挥了较好的立体农业生态经济效益。本模式还可通过逐渐减小农作物的  相似文献   

7.
魏洁英 《地理教学》2012,(11):32-33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涉及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地理学科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地理实验的教学最为薄弱。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进一步深入和深化,我国的地理教育逐渐重视地理实验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与地图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图是用符号及图象来传输各种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工具,它广泛地被应用在许多科学领域里。但是它和地理学的关系却比其它学科更为密切。这是由于这两门学科的特性所决定的。不管地理学的确切定义应当如何表达,但是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总是人  相似文献   

9.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以农林复合为特征,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单一板栗种植模式,复合种植具有更好的生态效益。但当前当地农户大多以单一板栗种植为主。通过生态补偿,可以激励农户转变板栗经营方式,达到传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提高生态效益的目的。本文引入偏好系数修正机会成本,通过访谈及发放问卷等调查方法,获取宽城地区农户单一板栗种植、板栗–栗蘑复合种植、板栗–小米复合种植以及板栗–养鸡复合经营投入产出状况与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通过分析和测算,得到结果如下:(1)尽管三种复合模式的净收入较高,但其经济投入比单一板栗种植模式多,单位投资的回报率低;(2)宽城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平均收入高于当地种植业,因此当地板栗复合种植生产模式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3)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养鸡复合经营模式无需补偿,板栗–栗蘑复合种植模式至少需要补偿1608.5USD ha~(–1) yr~(–1),对板栗–小米复合种植模式最低需要补偿198.3 USD ha~(–1) yr~(–1),才可以保障农户获得其创造的全部价值,从而激励农户恢复传统的农林复合生产模式,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并传承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其分科有属于自然科学的,也有属于社会科学的,还有与这两类科学有关学科部分内容综合而成的边缘科学。因此对地理学图书进行分类时,往往感到涉及学科广泛,分类科目纷繁,使分类工作显得特别复杂和困难,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性、系统性都很强的分类法,就不可能把那些头绪纷繁的地理学图书正确地、有  相似文献   

11.
自然地理学与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论题的由来 自然地理学在六大自然基础科学中属地学学科之一,农业科学属于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技术学科。一般来说,基础科学都通过一门或两门应用技术学科与社会生产发生联系;并通过应用接受实践的检验和促使自身地发展。反之,技术科学的水平高低,通常又决定于基础科学的发展水平,这是自然科学发展史中人所皆知的一条科学发展规律;也是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依赖的原因。现在每门自然基础科学几乎都  相似文献   

12.
朱震达 《地理研究》1984,3(1):30-33
沙漠科学是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回顾沙漠研究所25年来的历史,从它的诞生、成长到发展,竺可桢教授无论在学术上,科研组织工作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沙漠研究所的前身)的每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竺老都亲自参加进行指导,而且还多次亲临沙漠现场考察。至今我们沙漠科学工作者无论在茫茫沙海中考察或在炎日风沙中定位观测或在国际沙漠学术活动的讲台上,总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竺可桢教授。  相似文献   

13.
专题地图是现代地图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际上已成为一门活跃的新兴学科。众所周知,凡与空间分布有关的学科,专题制图无不是它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从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现代专题地图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就是专题地图的内容问题与图型问题。因为专题地图图型比较普通地图图型更为复杂多样,涉及的学科广,要求制图技术高,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生态补偿已成为激励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迁西传统板栗复合栽培系统是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典型农林复合系统,但由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同时受到短期利益驱动,导致板栗单一种植逐年增多,水保防护林受到蚕蚀,造成了水土流失等问题。本文以迁西板栗农林复合系统为例,在对当地100名农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模型构建法,就板栗复合栽培系统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户对生态补偿的了解程度都显著影响其受偿意愿。通过对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明晰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机制提供案例,其研究结果也可为进一步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为当地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7,26(4):853-853
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是地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地理分布的科学,它不仅要解释生物的分布规律,还要寻求生物分布的成因。因其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和地理学特征,而成为当前这两门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6.
试论地理科学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二十世纪以前传统地理学漫长的发展过程,并论及研究内涵、领域的演化。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仅扩展了研究领域,且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之进展。现代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正经历着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化的新的过程,这种既有学科综合,又有学科分化的趋势,适应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潮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地理学的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能力,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地理科学体系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21世纪无疑地将为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地理环境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研究重心。在第三次科学大综合浪潮推动下,改革传统的地理学结构,构建地理科学的新体系与方法论,对其科学价值与功能进行新审视,在理论和应用领域不断进取与开拓,才能释放这门学科所蕴蓄的科学力量。  相似文献   

17.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关乎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锲而不舍的摸索和探究。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水文地质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并概述了现阶段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樊杰  赵鹏军  周尚意  邓祥征  王琛 《地理学报》2021,76(9):2083-2093
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地方食物系统”作为近年来地理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是指特定地区内的食物生产、加工、分配和消费的系统,其内涵涉及到地理、农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文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尼汝村为例,将地方食物系统研究与地理研学旅行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探索尼汝村地方食物系统的地理特征、发展现状和对当地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其更好地理解当地的地理和文化现象,综合运用地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升地理核心素养、跨学科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本研究有望促进当地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地理研学旅行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其他类似的地理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沙漠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成长与发展是和竺可桢教授的指导与关怀分不开的,至今我们沙漠科学工作者十分怀念他。竺可桢教授在沙漠科学研究中的主要贡献有四个方面: 一、明确指出了"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25年来沙漠研究的实践证明了他的论断。沙漠科学要发展就必须要密切连系国家经济建设,要和沙漠治理的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