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等深流和等积岩自1966年来的新进展:1.等深流和等积岩的定义及一般特征.2.等积岩的岩相类型和识别标志,详细阐述了砂质等积岩、泥质等积岩的识别标志和怎样从野外和室内的研究特征区分浊积岩和等积岩,最后指出等积岩的识别应着重从五个方面考察:分布和产状;成分和结构;沉积构造和垂向序列;组构和古流;生物扰动构造和遗迹化石.3.等积岩研究在理论和实际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会议概况2015年11月6~8日,第十届太平洋地震工程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本届大会共有14个大会报告、149个口头报告、54个展板,收录文章220篇。有来自澳、新、中国、美、意、智利、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菲律宾、以色列、土耳其、印度、泰国、葡萄牙、埃及、瑞士、法国、墨西哥、德国、新加坡、哥伦比亚、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我所陆鸣、赵亚敏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黔西南地区的地层、岩石、古生物及卡林型金矿分布等特征,充分应用了数字地质填图新方法和现代地质理论及测试手段,开展1:5万敬南幅、巴结幅、坡脚幅区域地质调查。结果表明: 依据岩石组合、生物组合等特征,厘清和划分了研究区地层填图单元,并新建了18个非正式填图单位; 首次发现右江盆地北西侧早三叠世晚期产于陆棚相区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化石; 首次发现中三叠世台缘礁相带海生爬行动物(幻龙)化石; 新发现矿化点11处,其中金矿化点9处、钼矿化点1处、胶磷矿化点1处,共圈出了卡林型金矿的3个找矿远景区和1个找矿靶区。该研究为区内开展相关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等轴颗粒付林图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等轴颗粒付林图解由直线a=1、b=1、a=b和曲线a2b=1、ab2=1分割成10个微区,并对应于不同的ex、ey、ez组合和应变类型。这些直线和曲线分别对应于特殊的ex、ey、ez组合和岩石应变类型。岩石的应变类型有18种。函数a.b的表征方程有4种类型,并分别表征直线a=1/k1和b=1/k2所分割的4个区间。a,b表征方程的确定取决于岩石总的变形行为。此图解可用于非等轴颗粒标志体应变测量和应变类型的确定和图示,文章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危险性评价是滑坡灾害预防与减灾工作首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 以山地灾害频发区——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坡度、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这3个评价指标构建滑坡危险性分级评价指标体系, 将投影寻踪技术运用到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价中, 对评价样本的各指标因素进行线性投影, 以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值作为评价依据, 建立了滑坡危险性等级综合评价模型, 绘制了滑坡危险性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 研究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等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的面积比例为14.28∶9.41∶69.12∶7.00∶0.19;根据所建立的5级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60个土质滑坡点资料进行了验证, 在占研究区总面积23.69%的高、极高危险区的小范围内, 实际发生土质滑坡数量45个, 占总土质滑坡数量的75.00%;中等危险性级别以上区域拥有的土质滑坡数量占全部土质滑坡的96.67%;不同危险性级别的滑坡体积方量统计结果表明, 滑坡体积方量密度随危险性级别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对比评价结果及实测结果可知, 投影寻踪分级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为滑坡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 2001年3月我国首批批准了11个国家地质公园,它们是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嵩山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国家地质公园、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山国家地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8个新的矿物标准样品:单斜辉石、角闪石、海南石、橄榄石、斜方辉石、方解石、电气石和含硼玻璃。矿物先经镜下挑选至纯度>99%,然后研磨至200目改善均匀度。样品供微量化学分析研究用。7个实验室进行合作分析。列出了全部原始数据以及数据处理后所得推荐值。  相似文献   

8.
<正>应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尼泊尔国家小组——尼泊尔岩石力学学会邀请,地壳所所长谢富仁、张世民、任俊杰、黄学猛4人于2015年12月10~17日赴尼泊尔开展8.1级强震的地震地质科学考察。这次考察由国际岩石学会组织、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韩国和尼泊尔岩石力学学会参加,由何满朝院士任团长。下设两个组: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组和古建筑破坏和保护调查组。我所参加的是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组,由谢富仁任调查组组长,组员包括何满朝  相似文献   

9.
张拴宏 《地质论评》2002,48(6):592-592
笔者等在哇洪山断裂带中段发现了多条品位较高的锌铅银等多金属矿化带。野外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样品经青海省第八地质队和河北地矿局廊坊物探实验室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部分进行了化学分析),此区数个剖面Zn、Pb、Ag、Cu、Au等元素含量达到或远大于工业品位。ZP7剖面18个样品中,5个Pb含量>1%,最高达3.71%;7个Zn含量>1%,最高达3.59%;6个Ag单项分析样品中4个Ag含量>30×10~(-6),最高达424×10~(-6);此外部分样品还伴生金,1个样品Au含量达到1.776×10~(-6)。该剖面区含矿多金属矿化蚀变破碎带露头长度300余米,控制宽度2~5m。ZP19剖面有3处样品铅锌含量大于0.1%,其中Pb最高为2.11%,Zn最高为0.64%,并见到致密铅锌矿化团块1处,该致密方铅矿化团块Pb含量为23.8%,Zn含量为6.15%,Cu含量为0.42%,Ag含量高达476×10~(-6)。ZP21剖面中7个样品锌铅银含量大于或接近工业品位,Pb最高达1.18%,Zn最高达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本文反映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5-02-01专题的地质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提出燕山期本区为大陆板块内部的断块与裂陷交织的构造-岩浆-成矿带。燕山早期,以NWW—EW向为主的岩石圈断裂,控制了铜、钼、(金)矿带的分布;燕山晚期,以NNE—NE为主的岩石圈断裂,主要控制了铁及铁-铜矿带的分布。矿带内各矿田的位置,受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的联合控制。根据环形构造、线性构造与侵入岩体的关系,建立了本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三层结构”模式。首次研究了主要赋矿层位——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球化学,包括有机碳含量及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对中生代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和含矿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3个成岩成矿亚系列。在综合研究区域构造、沉积、岩浆、成矿等作用演化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存在两个成矿系列,即沉积成矿系列(古生代为主)和岩浆成矿系列(燕山期为主),后者是本区主要的金属成矿系列。两个系列的叠加复合是本区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是造成矿床多样性和复合性的重要原因。论文讨论了铁矿带和铜矿带的区域分布及二者的相互关联,并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环太平洋矿带中的地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取得的新进展及主要成果为: 根据岩石组合、动植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等,重新厘定、划分了16个岩石地层填图单位,在多个组段沉积岩层位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建立了各地层年代学格架; 将侵入岩重新解体划分为4个填图单元,并建立了侵入岩年代学格架; 新发现1处规模较大的韧性变形带,主要为逆—左行走滑韧性断层,时代归属于中三叠世末期,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 新发现矿(化)点20处,其中金属矿点3处,金属矿化点6处,非金属矿点9处,非金属矿化点2处; 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行安源煤系的煤层对比,我们对丰城攸洛勘探区所施工的50个钻孔进行了系统的化石采集,从中发现有昆虫:Triassoblatta,Samaroblatta,Ademosynoides;腹足类:Euomphalus,Fascivalvata和Straparollus等化石.(见图版Ⅰ)。   相似文献   

13.
韩发 《矿床地质》2006,25(5):582-589
文章对赤峰地区陈家杖子、安家营子金矿床的铅同位素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两个矿区硫化物的铅均为异常铅,其模式年龄无任何意义;②在常规Pb/Pb图解上,陈家杖子硫化物数据点趋势线是204Pb误差线,而不是来自两个不同源区的成矿物质混合作用所形成的混合线;③在常规Pb/Pb图解上,陈家杖子_安家营子硫化物数据点构成一条等时线,用此等时线计算,矿化物源区源岩的年龄(tr)为2·587Ga,与建平杂岩变质高峰期的年龄基本一致;④建平杂岩经历高级变质_分异作用之后,其μ值显著降低(μ3=6·03),变成了一套具代表性的下地壳岩石;⑤陈家杖子、安家营子金矿的成矿物质直接来自下地壳岩石———建平群变质岩,但它们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史。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下发了《标准设备采购招标文件》《标准材料采购招标文件》《标准勘察招标文件》《标准设计招标文件》《标准监理招标文件》(以下简称《标准文件》)5个标准招标文件,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通知,《标准文件》适用于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有关的设备、  相似文献   

15.
东坪等金矿床中几个金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长金 《矿物学报》1993,13(1):65-71,T002
笔者于1987年以来在东坪金矿床和金厂峪金矿床中发现了几个金矿物,从成分和物性看,可能为新的金矿物,暂以金矿物A,金矿物B,金矿物C代之。金矿物A可能为金-铅合金与二氧化碲的混晶矿物,即(Au,Pb)_3·TeO_2;金矿物B可能为金铅的碲酸盐Au_4(PbO_3)[TeO_4]_2;金矿物C可能为金银的碲化物AuAgTe_2。此外在东坪矿床还发现了亮碲金矿;在沃溪金矿发现了方锑金矿,系国内报道的第三个产区。由于矿物颗粒细微,都未获得晶体结构数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取得的新进展及主要成果为:根据岩石组合、动植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等,重新厘定、划分了16个岩石地层填图单位,在多个组段沉积岩层位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建立了各地层年代学格架;将侵入岩重新解体划分为4个填图单元,并建立了侵入岩年代学格架;新发现1处规模较大的韧性变形带,主要为逆—左行走滑韧性断层,时代归属于中三叠世末期,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新发现矿(化)点20处,其中金属矿点3处,金属矿化点6处,非金属矿点9处,非金属矿化点2处;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西湖凹陷平湖组发育海陆过渡沉积体系,以砂、泥、煤薄互层为特征,砂体成藏条件优越,逐步成为隐蔽油气藏滚动挖潜的热点。但由于其埋深大、砂体薄、横向变化快,使得砂体预测难度大、精度低。利用稳定煤层对高频层序格架搭建的指示作用,建立了含煤地层高频层序格架;在煤层等时格架约束下,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技术对不同层位砂体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湖组一、二段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7个四级层序;储层类型主要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扇、三角洲、潮道4种,分流河道宽500~1 000 m、厚10~40 m、宽厚比12∶1~40∶1,决口扇平面规模1~10 km2、内扇厚5~10 m,三角洲平面规模15~200 km2,潮道宽度仅80~360 m、厚2~5 m;垂向演化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和古地貌形态,指出Sq2海退序列发育的分流河道及其伴生决口扇砂体成藏耦合关系良好,是下一步实施周边隐蔽油气藏挖潜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扬子与华夏地块间发育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巨型板块缝合带—华南中部复合混杂岩带,由北东向、近东西向、北北东向三组方位的次级韧性剪切带分支、复合成“网格状”构造阵列。对其次级北东向剪切带(进贤—婺源韧性剪切带)进行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发现从剪切带边部至中心,随着剪切程度的逐渐增强,金、铜元素含量逐渐增高,锌元素含量逐渐降低,铅、银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略有降低的趋势;金元素有两个峰值点,一个出现在韧性剪切最强的糜棱岩中,另一个出现在叠加于早期韧性剪切糜棱岩化岩石之上的晚期脆性破裂张性构造角砾岩中,说明韧性剪切及叠加在韧性剪切之上的脆性破裂均有利于金的富集成矿,从而为赣东北地区寻找金矿指明了方向,并为金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积累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黔中,豫西等地铝土矿的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几个典型铝土矿床中硬铝石,勃姆石、三水铝石和高岭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在δD-δ~(18)O图上标定了硬铝石线。研究表明,高岭石为源自古凤化壳的碎屑矿物;黔中地区古大气降水的δD值为-30—-45‰左右;含Ti、Fe泥微晶硬铝石和无Ti、Fe亮晶硬铝石的δ~(18)O、δD值显著不同,具不同的成因特征。这些为华南晚古生代位于低纬度地区和黔中、豫西硬铝石铝土矿是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的认识提供了稳定同位素证据。  相似文献   

20.
等深流沉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何幼斌 《沉积学报》2017,35(2):228-240
等深流沉积研究已有约50年的历史,其研究成果极为丰富。近10余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海洋意识的提高,等深流沉积研究工作开展迅速,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成果。简要回顾了等深流沉积研究的历程,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其进展及认识进行了总结。等深流沉积以细粒沉积为主,沉积构造及生物扰动发育,多呈细-粗-细沉积序列。其类型可分为长条形丘状漂积体、水道型漂积体、补丁型漂积体等7类。沉积模式根据地形、水动力、路径等可分为简单路径模式、复杂路径模式以及等深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模式。等深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是深水沉积研究热点之一。等深流沉积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主要有三方面,即,1)完善识别标志,推广研究成果;2)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理论,探讨沉积过程与构造演化、古海洋及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3)加大油气勘探潜力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