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俊建 《地球学报》1998,19(2):215-220
本文基于中国50个岩金矿床84组直接测年数据,提出中国金矿床具“一老(2500 ̄1800Ma)一新(280 ̄100Ma)”的成矿格架。区域分布上,前寒武纪形成的金矿床在矿年代为“西新东老”,而显生宙金矿为“西老东新”。中国金矿床最重要的类型为绿岩还型金矿。测年方法上,应采用单颗粒含铀矿物U-Pb法,而^40Ar/^39Ar、K-Ar法和Rb-Si等时线法仅适于测定显生宙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江思宏  聂凤军 《地质论评》2000,46(6):621-627
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及邻近的太古宙变质岩内。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金矿床成矿年龄(172~188Ma)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的形成年龄(304~306Ma)相差达120Ma。综合研究推断金矿床不是碱性岩浆直接演化产物,而是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下,地下循环热流体对矿源岩--碱性杂岩体淋滤、萃取,形成富含金的成矿热  相似文献   

3.
吉林夹皮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李俊建  程玉明 《地质学报》1996,70(4):335-341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矿化叠加现象,构成了夹皮沟乃至中国与绿岩带有关的脉型金矿“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生代)”的成矿格架。  相似文献   

4.
初论中国金矿床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基于中国50个岩金矿床84组直接测年数据,提出中国金矿床具“一老一新”的成矿格架。区域分布上,前寒武纪形成的金矿床成矿年代为“西低东高”,而显宙金矿为“西高东低”。  相似文献   

5.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岩成矿热历史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徐文艺  徐兆文 《地质论评》1999,45(4):361-367
采用Rb-Sr方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岩体年龄为143.37±5.17Ma;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年龄为123.6±0.7Ma;成矿岩体从固结成岩到成矿经历了20Ma。根据Rb-Sr和K-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的不同,估算出沙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热衰减速率平均为20℃/Ma。单一的由成矿小岩体所提供的热能难以维持如此长时间热液成矿活动,矿区晚期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伊利石K-Ar等时线图解与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伊利石40K-40Ar和40K/36Ar-40Ar/36Ar等时线图解与年龄验证了利用常规K-Ar测年法所确定的鄂尔多斯盆地的两期成岩作用时代。分析结果表明,伊利石K-Ar时钟是一个封闭体系,故能够用来确定沉积岩的成岩作用时代;常规K-Ar年龄所揭示的侏罗纪(170~160Ma)和志留—泥盆纪(420~370Ma)成岩作用时代是可靠的;K-Ar等时线图解与年龄是检验常规K-Ar测年法的有效的补充性测年手段  相似文献   

7.
辽宁白云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刘国平  艾永富 《岩石学报》2000,16(4):627-632
白云金矿和上于辽宁东部古元代变质岩系分布区,辽东地区已发现多个大型金矿床,为中国东部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对于包括白放在内的该区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时代有多种观点。西方关K-Ar法测年的基础上,采用了石英^40Ar/^39Ar法研究白放床的成矿时代,样品从460℃到1600℃进行了九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白云金矿床含金铁硅钾蚀变岩中分离的两个石英单矿物样品通过^40Ar/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的坪  相似文献   

8.
由于成矿作用复杂和难以选取到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的测定对象,测定东川铜矿的成矿年龄是一个难题。本文采用Pb-Pb等时线法和40Ar-39Ar真空击碎法分别对矿石硫化物和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定,获得了(794±33)Ma和(712±33)Ma的成矿年龄,反映了晋宁-澄江运动在东川铜矿床的形成或改造富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淘金冲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阎明  马东升  刘英俊 《矿床地质》1994,13(2):156-162
包裹体地球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淘金冲金矿床成矿溶液为中低温,中压,弱碱性和还原性的Ca-Mg-C-S体系,成矿液早期以变质水为主,中晚期则以建造水为主(大气降水来源),明显具混合成因特点,其矿成因类型属受地下水改造成因的层控金矿或特征的“江南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法测得产于碱性岩体中具有超大型潜力的东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的年龄为(103±8)Ma,远晚于赋矿岩体的就位时间(元古宙),显示了成岩与成矿是两期不同构造运动的产物,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87Sr/86Sr示踪结果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碱性岩体。研究结果认为,东坪金矿是后期与大气降水热液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Mineralization Ages of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Jil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 are typical vein typ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ykesand auriferous veins, single hydrothermal zircon U-Pb dating and quartz K-Ar,~(40)Ar-~(39)Ar andRb-Sr datings,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of the Jiapigou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2469-2475 Ma, while mineralization superimposition on the gold deposit occurred in1800-2000 Ma and 130-272 Ma. They form a mineralization framework of one oldermetallogenic epoch (Late Archaean-Early Proterozoic) and one younger metallogenic epoch(Mesozoic) of gold deposits in 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降扎地区金、铀矿床年代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家军 《地质科学》1998,33(3):300-309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志留系中的金、铀矿床,是我国相当重要的碳硅泥岩型矿床。根据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异常铅模式年龄、氩-氩同位素年龄和钾-氩同位素年龄等,获得了一批有益的年代学信息。金矿床的各种同位素年龄数据主要有2组:(1)242-186Ma;(2)137-47Ma.结合区域地质发展史、成矿热液脉与岩脉的穿切关系以及矿床产出的其它宏观特征等,确定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37-47Ma,与区域铀矿床形成的主要时代(117-55Ma)相比,二者成矿时间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分布于东天山石炭系中、下统火山岩区,近年来发现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韧性剪切带型和石英脉型3种成因类型的金矿。经Rb-Sr等时线法、U-Ph法、40Ar/39Ar法等地质年代学研究,认为容矿岩石火山岩的年龄为300-280Ma;矿化发生在海西晚期到印支早期(270-220Ma),经历了多期次的成矿作用;各矿区的花岗质侵入岩与成矿有一定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金矿床成矿时代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违法乱纪半区金矿产区之一,既是古特提期成矿域东缘的组成部分,又受中国东部中生代环太平洋成矿带成矿作用的强烈叠加,且与基底变质岩(前寒武系)关系密切。福建金矿床总体具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后期岩浆液改造富集,与不同层次的剪切带有关,受区域构造控制等特点。其成矿时代特征则具有“一老一新两期(元古宙和中生代且以中生代为主)成矿”和“成矿物质来源老,矿床定位时代新”等特点,金矿床成矿时代普遍为中生代或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此外,福建与华南地区的金矿床在地质特征上具有比较多的一致性,而与华北和西北地区在成矿时代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床成矿时代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汇集了华北地台北缘21个金矿床的45个直接测年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可信度作了评述。选用矿石或蚀变围岩中的绢云母、黑云母、钾长石等蚀变矿物作为测年对象,采用Ar-Ar,K-Ar法或Rb-Sr等时线法测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经济可行的,关键是要保证被测矿物确为蚀变矿物并且纯度较高。用U-Pb法测定矿脉中的水热锆石为确定成矿年龄,但如何区分继承锆石和水热浩石尚不成熟,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充分利用上述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6.
广西巴马料屯金矿床是较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金矿体与燕山晚期石英斑岩脉空间上相关。矿床勘查成果和野外露头观察均表明石英斑岩脉切割金矿体,说明岩浆岩形成于矿体之后。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Au、As元素沿石英斑岩脉走向出现明显的分异,表现为在导矿和容矿断层区段Au、As质量分数高,局部形成矿(化)体;远离矿体的砂泥岩和灰岩围岩地段,则逐渐降低至正常背景值,说明石英斑岩侵位过程中切割早期的矿体或含矿断层,萃取了矿(化)体中成矿元素Au、As,从而在这些断层之间形成一定宽度的高值带。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测量支持岩浆岩形成于矿体之后的结论。石英斑岩脉白云母斑晶的40Ar/39Ar坪年龄为(95.5±0.7) Ma,代表了岩浆侵位年龄,由于岩脉形成于矿体之后,此年龄可以作为成矿年代的上限年龄。本矿床及滇黔桂"金三角"其他卡林型金矿的确切成矿年代,尚需更多高精度直接成矿年龄数据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部陆缘是我国内生金矿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以成矿作用复杂、蕴藏丰富的金资源量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通过对该区内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年代的系统研究,初步将该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4种主要成因类型和3个重要成矿期(170~160 Ma、130~110 Ma和110~90 Ma)。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确定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源,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发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减薄及拆沉的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年轻地壳,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减薄拆沉的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接触交代作用更为密切;而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其成矿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 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18.
位于西秦岭西段夏河—合作金成矿带的德乌鲁岩体内外接触带金多金属成矿区,主要包括以地南、老豆、下看木仓、吉利及老虎山―阿什加等金矿床(点),其中以地南是德乌鲁岩体近年新探明的一处大型金矿。它们的成矿地质特征基本相似,矿床均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矿体呈脉(板)状、透镜状,严格受断裂破碎蚀变带控制。矿床的S-H-O-B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活动。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德乌鲁石英闪长岩和老豆石英闪长斑岩的锆石加权年龄分别为(238.6±1.3)Ma和(247.6±1.3)Ma;与金矿化紧密共生的绢云母40 Ar/39 Ar坪年龄为(248±3~249.9±2.7)Ma,成岩与成矿时代接近。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两类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相似,均为富碱、偏铝质、轻稀土元素富集、Eu中等到弱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于较典型的Ⅰ型花岗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地球化学属性。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87 Sr/86 Sr)=0.702~0.704,暗示其源区主要为富钾的基性下地壳,并有幔源物质加入。研究结果表明,成岩和成矿作用均发生于印支期,成矿作用可能与区域逆冲-推覆作用及相伴生的酸性岩浆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成因。区域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金多金属矿床(点)分布广泛,金资源潜力大,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非造山带型金矿--胶东型金矿的陆内成矿作用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综合了全球有关金矿床的资料 ,Goldfarb和Groves等发表了著名的造山带金矿的论述 ,提出了与造山带有关的金矿在全球范围和从中太古代到整个显生宙的地质时期有广泛的分布和周期性。该类金矿的特点是与变形和变质的中地壳岩块共生 ,特别是在空间上与相应的地壳构造一致。金矿出现在造山带的不同构造部位 ,与不同的金属共生或伴生成矿。胶东作为一个重要的金矿矿集区 ,以不到中国领土面积的 0 .2 % ,而金矿产量占全国的 1 /4。国内一些地质学家也将胶东型金矿划归为造山带型金矿。最近的研究表明 ,胶东矿集区的东界与华北克拉通的东界吻合 ,金矿以华北克拉通变质岩及其有关的侵入岩为控矿围岩。主成矿期成矿时代为 (1 2 0± 1 0 )Ma ,约在不到 1 0Ma的短时限内。成矿物质具有多元性 ,既来自于控矿围岩———花岗片麻岩和变质岩 ,又来自于幔源的岩浆岩 ,特别是与中基性脉岩、偏碱的钙碱性花岗岩的侵入关系密切。除胶东金矿集区之外 ,华北克拉通的边缘和内部普遍含有金矿 ,而且金矿的物质来源、成矿方式、矿产类型、成矿围岩和成矿年龄都是一致的。这种大规模、短时限、高强度的成矿 ,被中国地质学家所重视并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或金属异常巨量堆积。深部结构和成分的研究表明 ,华北东部的岩石圈在中生代急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新地沟绿岩带型金矿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产于大青山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中,受色尔腾山群柳树沟组中基性火山岩系和韧性剪切带控制.容矿岩石主要是变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类.为解决主矿体的形成时代,采用石英40Ar/39Ar法,直接测定了含金石英细脉浸染状矿石中石英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新地沟金矿的形成时代为1991.43~1988.93Ma.由此提出新地沟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韧性剪切带中的变质变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