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海余山实验地震台阵的测震记录为基础,研究了近震事件、远震事件及噪声不同的幅频特征,分析了影响台阵记录之间相关性质的一些主要因素:当子台间距增大时,记录之间相关性降低;当间距固定时,所记录事件的相关性质受信号的频率、震中距(波阵面的入射角)及噪声振动背景的影响,提出了一维时间序列滤波函数的优化结果并不是二维台阵的最佳频率窗,欲取得较好的聚束信噪比,滤波函数不仅考虑压制噪音振动,还要考虑压制信号的非相关频段。  相似文献   

2.
地震台阵观测系统的基础 ,除了台阵子台的合理布局外 ,就是对台阵子台的建设。子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子台台室的基建和台室内地震计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由于上海台阵的子台分布位于佘山的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区域 ,为了不影响周围的景观 ,同时也考虑到台室内具有较小的温差 ,将台室建在地表以下约 2 .5m处 ,并采用伪装竹杆或树杆架设 GPS天线。上海台阵的子台基建工作是相当艰巨的 ,由于所有子台位于坚硬的安山岩上 ,可以说是一场对顽石的攻坚战。子台基建大致经过了场地开挖、台室浇铸、台室门盖制作、仪器墩磨光、室内装修、地网施工、GPS天…  相似文献   

3.
使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各子台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在150km震中距范围,子台测定震级偏差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大于150km,震级偏差不明显。合阳、蒲城、华阴子台台基影响为正值,安康、汉中、彬县子台台基影响为负值,其他子台影响较小。震级偏差随方位角变化是明显的,且具有区域性相似特征。子台方位的震级偏差校正,台网震级标准误差显著改善样本数占81.7%,平均标准误差由0.243下降到0.168。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震台阵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台阵波数响应特性、子台选址与测试、场地背景噪声分析和记录信号评价等方面,综合对上海地震台阵进行设计,确定了台阵子台的布局点位。本文还介绍了规则台阵与不规则台阵中的几种不同子台布局的台阵波数响应图,并由此得出,采用不规则的子台布局同样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地震台阵;台阵的子台越多,其响应特性的主峰就越尖锐。  相似文献   

5.
选取海南数字测震台网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地震观测报告数据,计算各个子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分析地震震中距、场地响应、仪器类型、仪器标定参数对各子台震级偏差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子台震级偏差与台站仪器类型关系不大;仪器标定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时,对各子台震级影响不大;震级偏差主要与台站震中距有关,子台震中距小于60km时,其震级通常会偏小;子台平均震级的偏大、偏小与区域台站场地响应的放大、衰减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格尔木地震台阵勘址数据分析与台阵布局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重  郝春月  沙成宁 《地震》2014,34(2):12-21
为了增强西部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中国拟在格尔木地区建立一个小孔径地震台阵。 本文对台阵勘址数据进行了噪声与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得到地震监测的最佳台间距。 结果表明, 对于近震和区域震的监测, 该台阵子台间距最好小于500 m, 对于远震的监测, 台站组合间距应为1500~2000 m。 最后将勘址布设的台阵作为初选台阵进行了台阵响应计算, 计算显示, 台阵响应的主瓣在NW-ES方向较窄, 表明对来自该方向事件的慢度分辨率较高; 由于呈“L”型分布, 该初选台阵确定某些方向地震的方位角较好, 但检测其他方向事件的方位角精度不高, 这可以通过台阵校正进行改善; 台阵响应中出现的多处侧瓣是由于子台间距较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子台测定震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1998~2003年间的地震记录,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了各子台的测定震级。结果表明,各子台测定震级的偏差存在地域分布特征,震级随方位角显示趋势性变化。台址位于平原和山区交界处的台站,对于山区发生的地震测定震级偏大,对于平原地区发生的地震测定震级偏小。最后对震级偏差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香港地区5个海陆联测子台的噪声分析数据,结合人工地震的观测结果,对该区域噪声水平和传导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分析了该台阵的地震监测水平。结果表明:香港地区普遍噪声水平偏高,噪声测试结果反映了该区域的噪声污染较为严重,但在城市边缘地带仍可进行地震观测;台阵对于天然地震的监测效果较好,对人工地震(爆破)的监测效果较差。根据噪声水平和波形记录质量,可进一步推断城市噪声污染和海水对爆破等产生的面波的削减作用较为明显。这一实验过程和结果对分析香港地区的环境噪声水平,地震观测结果可信度和介质物性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中小孔径(25km或更小)地震台阵对事件定位和特征描述非常重要。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台阵资料,有必要通过大量的事件对近场和远场的地下结构及传播效应进行校正。适用于任何一个小孔径地震台阵的半自动程序采用的是互相关方法,能够在SUNBlade1000工作站上用几天的时间处理数千个事件。阿拉斯加地震台阵由19个子台组成,我们处理了1997~1998年期间该台阵记录到的1228个P波和PcP波到时数据库的资料,这些到时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原始数据中心读取的。我们进行了每个事件后方位角和水平速度残差的计算。台阵各子台下方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子台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实时记录波形资料,采用在频率域积分方法,计算出各台站背景噪声的位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山东地区背景噪声位移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台站背景噪声幅值与不同地区地质环境、岩性密切相关,位于第四系黄土覆盖层较厚的鲁西聊城、菏泽地区,鲁西北德州地区和鲁北东营、滨州地区各子台的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大,鲁中、鲁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的基岩台站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小;同时,白天噪声值大于夜间噪声值,但深井观测台站的背景噪声值相对稳定。此项研究为绘制台网监测能力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计算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及震级修正值等测震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台网的改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疆和田台阵PSD与PDF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田台阵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建成并运行至今的小孔径台阵,承担着监测印巴地区核试验以及我国西部地震活动的重要使命.台阵波形数据中充斥着背景噪声,直接影响着数据质量.为了评估台阵噪声水平,本文利用Welch平均周期法对9个子台记录的数十万条噪声样本进行功率谱估计,对出现的谱异常进行了总结归纳,通过绘制概率密度函数图以及单频曲线来研究背景噪声变化范围和规律,最后针对台阵降噪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台长周期噪声功率谱密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具有周期性;受温度和气压影响,水平分量长周期噪声变化幅度较大,局部频段超出新高噪声模型,建议改善仪器安装条件,或者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校正.所有子台短周期噪声变化规律与长周期相反,受到采石场影响,谱密度曲线在4~8 Hz之间出现形态规则的高频尖刺,A1、B3、B4子台最为明显,可以通过窄带滤波或者聚束予以压制.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台阵运维提供重要依据,除此之外,总结出的不同地震频谱特征也为地震解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鹤岗地震台阵勘选数据,分析各子台记录的矿震和天然地震的频谱特征,从各子台频谱一致性角度对观测场地进行评估;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简称HHT)方法,分析矿震和天然地震的时频特征。结果显示:勘选记录的地震频谱特征与已有研究一致,各子台特征也较一致,该勘选场地适合建设台阵;由经验模态分解(EMD)后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可以明显识别出矿震面波,矿震和天然地震的HHT谱的时频特征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震台阵标定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台阵的地震定位原理和建立台阵标定数据库的必要性。说明了如何利用上海地震台网资料和上海地震台阵建成后的资料建立台阵标定数据库,最后,对上海台阵标定的结果进行了导致定位误差的横向速度变化的位置和范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Ringd.  F 黄金莉 《世界地震译丛》2000,(3):80-88,F003,F004
布设在挪威的小孔径台阵DORESS是为改进高频段(1~15Hz)信噪比而设计的。 虽然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检测和特征化区域距离上的弱地震事件的能力,但还发现这种台阵对于研究远震事件 非常有效的,尤其地用在欧亚大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由于高Q值路径,欧亚地震和爆炸记录一般有较高的主频,通常在1.5~4.0Hz范围内 ,而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较低;(2)在此频率范围内,台阵有特别高的信噪比增益12~1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了2002—2005年天津台网记录的100个地震速报事件,利用NEDisa软件重新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定位结果对天津各台站的震级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计算出每个地震各台站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和各台的多个地震的震级平均偏差。根据速度震级公式中震级的影响因素,主要从量规函数和台基两方面进行震级偏差原因分析,给出了各台的台基校正值,台基校正后震级偏差统计表。结果显示天津台网现采用的量规函数在震中距0~20 km内对震级偏差稍有影响,其他范围内影响不大;而台基对震级偏差影响较大,对天津台网各子台进行台基校正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台站震级偏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江苏数字地震台网1999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3个以上子台记录到的约1 500条地震,以台网的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详细分析了江苏数字台网子台的震级偏差原因,结果显示:①在震中距较小时(100 km),子台测定的震级偏小,在100 km△250 km范围内,震级偏差基本为零;②子台测定的震级偏差存在地域分布特征,随方位角显示趋势性变化,地区邻近的子台之间变化特征相近或相似;③江苏数字台网子台台基类型中松散沉积对震级影响最大,偏差均为正值,最大偏差约0.3级,灰岩类型的台基对震级测定影响最小,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震台阵与台网的定位及视慢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台阵的地震定位原理和视慢度在台阵与台网定位中的一些重要特性,并比较了相同位置上的上海地震台阵与台网对同一地震的定位结果。最后,对上海台队与台网导致定位误差的横向速度变化的位置和范围给出了矢量校正的结果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9年中国地震局"一带一路"鹤岗地震台阵勘选资料,分析了勘选测点记录的近震Pg震相和远震P波震相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相关性。时间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鹤岗地震台阵场地对近震Pg震相和远震P波震相的最佳监测距离分别约为550 m和1 570 m;频率域相干分析显示,监测远震P波信号的最佳距离约1 570 m,与时间域分析结果一致;近震和远震的最佳监测距离分别对应勘选台阵最内圆和最外圆半径,可作为该台阵布局设计的依据。台阵增益分析显示,勘选台阵对于Pg和P波震相识别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津台网地处燕山隆起与陆架海过渡带的华北平原,燕邻渤海湾,地形差异很大,台网为混合式,跨基岩山地和沉降平原,地壳上部结构复杂。直属子台蓟县台、宝坻台为地面记录,其余均为井下摆记录,各子台所在位置沉积覆盖层厚度差别较大,从0~4000m不等,速度结构差异极大。过去,天津台网定位采用北京地区均匀地壳速度模型,定位结果与全国地震月报目录相比,存在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20.
计算了兰州台阵不同频率的台阵响应函数,对台阵附近不同方位的4个小震进行了FK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台阵2 Hz以下的台阵响应函数在原点附近呈现出对称的单主峰图样,而高于2Hz时台阵响应函数出现较多旁瓣,表明该台阵对于2 Hz以下的信号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小震的FK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目录和IASP91速度模型计算得到P波方位角和慢度与FK分析的结果总体上比较一致,但也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可能由所使用的理论模型和当地模型有差别以及未做台阵校正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