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与日照县海带育苗场协作,今年在石臼所利用海水池塘进行罗非鱼海水养殖试验中获得高产。在4.3亩试验水面中,经105天养殖,共收获罗非鱼7008.6斤,平均亩产罗非鱼1629.9斤。其中1号池平均亩产1865.5斤,商品鱼平均尾重0.56斤,最大尾重1.25斤。养殖期间共投喂商品饵料7023.6斤,平均饵料系数为1.11,是目前国内海水养殖罗非鱼单产最高水平。罗非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盐性广、群体产量高、耐低氧、肉味鲜美等优点,是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海水养殖试验,研究红罗非鱼(Red Tilapia sp.)由淡水转入海水中养殖的可能性,为发展沿海养殖高质鱼类提供依据。根据实验结果表明,红罗非鱼经过海水驯化,能改变其生活习惯,适应新环境,成活率可达93.9%;放养0.15kg的鱼种,经过5个月左右的养殖,可增长到0.4—0.5kg,产量比黑罗非鱼提高39.1%,可作为黑罗非鱼的更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经海水过渡后,可作为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并可获得高产。在4.3亩的养殖池中,采用施肥与投饵相结合的方式养殖罗非鱼,平均亩产815.0kg,其中1.3亩的池子平均市产932.75kg,是目前国内海水养殖罗非鱼的最高水下。  相似文献   

4.
尼罗罗非鱼是淡水养殖的好品种。近年来我国已大量引进并大面积进行淡水养殖。但是,从国内外资料看,尼罗罗非鱼还很少作为海水养殖对象,使其与东方对虾混养更是一个新课题。山东掖县防潮堤管理局试验的尼罗罗非鱼与东方对虾混养总结出了新经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统养殖试验方法进行了评价罗非鱼加工下脚料制备的2种产物替代秘鲁鱼粉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稚鱼实用日粮中的效果研究。实验设计了3种等蛋白质(33.8%)、等能量(16.50MJ/kg)左右的实用实验日粮,对照组与试验组1、2日粮中分别添加秘鲁鱼粉、罗非鱼加工下脚料产物制备的酶解小肽和鱼粉。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63d)各实验组鱼均无死亡;添加罗非鱼鱼粉组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益均显著性低于秘鲁鱼粉组(P0.05),而添加罗非鱼酶解小肽组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益均高于秘鲁鱼粉组,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各组鱼的肝体比和肠脂比,鱼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比例与脂肪酸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认为,在奥尼罗非鱼幼鱼罗非鱼实用日粮中罗非鱼酶解小肽可以替代秘鲁鱼粉,但罗非鱼鱼粉养殖效果较秘鲁鱼粉差。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不同养殖条件下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在罗非鱼 Oreochromis spp.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做到对孔雀石绿进行有效监控.研究了规格为(150±20)g与(45±10)g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代谢消除规律;淡水养殖与盐度为15‰的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代谢消除规律;分别经0.5和2mg.L-1浓度药浴1h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代谢消除规律.采用纯有机溶剂提取目标物,前处理简便、快捷,无需液液萃取及固相萃取,大大降低了成本.结果表明,到第60天所有组的孔雀石绿都检不出,而隐色孔雀石绿依然可以检到,说明隐色孔雀石绿代谢较孔雀石绿慢;大规格罗非鱼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代谢快于小规格的罗非鱼;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同一时间体内残留孔雀石绿较淡水养殖高而隐色孔雀石绿的残留量相反;高浓度药浴罗非鱼肌肉中的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均高于低浓度药浴的罗非鱼,且高浓度药浴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残留时间长.本试验综合实际情况,对比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孔雀石绿代谢残留规律,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渔业未来发展的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尼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 L.是原产非洲的一种热带鱼类隶属于鲈形目 Perc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虽然我国引进时间不长,但因其生活力强,繁殖快,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等,现已在我国广泛养殖。关于罗非鱼的生殖习性,国外已有一些报道,国内近年也开展了研究。本文旨在对尼罗罗非鱼的产卵习性、怀卵量,雌鱼含卵期间的摄食问题,以及水中溶氧量对亲鱼生殖的影响等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林祥日 《海洋与湖沼》2022,53(1):141-149
为比较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和肌肉营养特性,实验利用两种鱼的不同体色将其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管理下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分析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生长在前60 d无差异,60 d后星洲红鱼的体长、体质量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均大于奥尼罗非鱼,且差异显著(P<0.05)。据此得到了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的体长(L)、体质量(W)生长与养殖天数(d)的回归方程。星洲红鱼含肉率高于奥尼罗非鱼9.65%(P<0.05),肌肉水分高于奥尼罗非鱼,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低于奥尼罗非鱼,其中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不显著。两种罗非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全面,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除精氨酸含量有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异但不显著。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肌肉EAA/TAA、EAA/NEAA、DAA/TAA和EAAI分别为41.04%和40.95%,70.00%和69.34%,40.71%和39.08%,67.46%和67.08%,差异不显著。星洲红鱼、奥尼罗非鱼肌肉∑SFA和∑UFA分别为28.03%和28.60%,63.87%和61.38%,各脂肪酸含量除C14:0和C18:2外,其他含量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生长快、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是优质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其中星洲红鱼含肉率高,生长快,养殖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许健全 《台湾海峡》1998,17(A12):129-131
本文报道了以芦笋皮替代酒糟、糖泥养殖尼罗罗非鱼的试验。结果是:其饲料系数基本相同,而且无发现鱼病,说明芦笋皮作为尼罗罗非鱼饲料填充物可行又具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系鲈形目,鲈亚目,鲡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栖息于淡水和半淡半咸水域。在埃及已有两千年的养殖历史。尼罗罗非鱼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病害少,适应力和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经济见效快;加上肉嫩,味美,刺少,肉多,深受人们的欢迎。为此,一九七六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日本东京都召开的水产增殖会上,把这种鱼作为“有希望的养殖鱼”向全世界推荐。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对重金属富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及南美白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体内Pb、Cd、Hg、As 4种重金属富集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规格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重金属差异。分析重金属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Pb、Cd、Hg、A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NY5125-2002);其中Pb的含量最高,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体内Pb含量最高值分别为限量的39.32%和42.18%;重金属含量因其规格大小及部位而异,趋势为大规格样品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重金属含量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增长情况与其体重具有正相关性;罗非鱼内脏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虾头为虾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2.
用磁场和磁场处理水进行尼罗罗非鱼养殖试验,观察其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在磁场组中比在磁场处理水组中生长快,而鱼在磁场处理水组中比在对照组中生长快,增重可达23—34%。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王岩 《海洋与湖沼》2001,32(3):233-239
1998年4月28日—6月24日和5月20日—7月14日分别在汕头大学南澳海洋生物实验站研究了杂交罗非鱼停喂(简称绝食)或限量投喂(简称限食)后的补偿生长,探讨了杂交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杂交罗非鱼在饱食状态下的能量收支为100C=32.8G+50.8R+15.3F+1.1U。在恢复生长期间,对照鱼的食物能和代谢能高于绝食鱼或限食鱼,但其单位体重的食物能、代谢能、生长能、粪能和排泄能均明显低于补偿生长的绝食鱼或限食鱼,绝食或限食后海水养殖杂交罗非鱼的能量收支模式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秸秆发酵饲料养鱼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红  杨健康 《台湾海峡》1998,17(A12):132-134
试验以农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饲料为主,结合施肥和水质控制管理,进行罗非鱼、鲢鱼等鱼类的养殖。结果表明,饵料系数为4,养殖效果良好,产量可达8273.26kg/hm^2,投入与产出比为1:1.8,笔者认为农作物秸秆发酵饲料,是一种经济低廉,值得推广的养鱼饲料。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引进的红罗非鱼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及海水驯养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得出:①亲鱼的怀卵量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式为:Y=124.78L—588.8),在北方地区每年产卵3—4次,产卵量为怀卵量的1/2;②水温25—30℃,11—18d受精卵孵出鱼苗;③红罗非鱼不仅可在淡水中生存,且在自然海水和半咸水中均能生存,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④红罗非鱼同虾混养,可提高鱼虾成活率,增大养成规格。  相似文献   

16.
海水养残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机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王岩 《海洋与湖沼》2001,32(3):233-239
1998年4月28日-6月24日和5月20日-7月14日分别在汕头大学南澳海洋生物实验站研究了杂交罗非鱼停喂(简称绝食)或限量投喂(简称限食)后的初偿生长,探讨了杂交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杂交罗非鱼在饱食状态下的能量收支为100C=32.8G 50.8R 15.3F 1.4U,在液复生长期间,对照鱼的食物能和代谢能高于绝食鱼或限食鱼,但其单位体重的食物能,代谢能,生长能,粪能和排泄能均明显低于补偿生长的绝食鱼或限食鱼,绝食或限食后海水养殖杂交罗非鱼的能量收支模式示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强俊  杨弘  马昕羽  王辉  徐跑  何杰  朱志祥 《海洋与湖沼》2015,46(5):1166-1174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SM),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亚硝酸盐(0.02—2.8mg/L)和养殖密度(1—5尾/10L)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MDA含量,SOD与CAT活力)的联合影响。整个实验周期持续35d。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密度的一次效应和密度的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特定生长率随着亚硝酸盐或密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亚硝酸盐浓度和养殖密度分别为1.65mg/L和3.28尾/10L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同时较高。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的一次效应对MDA含量和两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次效应对两种酶活力的表达有极显著影响(P0.01);亚硝酸盐与密度对SOD和CAT活力有互作效应,高浓度亚硝酸盐与高密度环境会抑制SOD和CAT活力的表达,增加肝脏MDA含量。因子与响应值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384、0.9004、0.9520和0.9650(P0.01),可用于响应值预测;亚硝酸盐含量比养殖密度对养殖鱼的生长影响更为明显。建议在罗非鱼集约化养殖中,保持溶氧充足,降低氧化胁迫,提高罗非鱼的生长与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新引进的萨罗罗非鱼与我国已有的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台湾红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间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1)引进的萨罗罗非鱼头长是体长的35.4%,属“小头”型。(2)萨罗罗非鱼与另外5种罗非鱼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形态差异,萨罗罗非鱼在头长、体高和体厚方面占有较明显的优势。(3)在亲缘关系上,萨罗罗非鱼单独为一支,齐氏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台湾红罗非鱼与以色列红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与台湾红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知罗非鱼相关基因序列设计了5对微卫星引物,对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台湾红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6种罗非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种罗非鱼在5个微卫星座位上共发现22个等位基因和49种基因型,萨罗罗非鱼、台湾红罗非鱼及齐氏罗非鱼的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型数较少,萨罗罗非鱼特有的等位基因是190和204,特有的基因型为190/190、204/204、270/223和270/243;(2)与另外5种罗非鱼相比,萨罗罗非鱼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期望值(He)和多态信息含量值(PIC)都较低,分别为1.812、0.331和0.326;(3)6种罗非鱼明显分为2支,萨罗罗非鱼单独为一支,另外5种罗非鱼聚为一支;(4)萨罗罗非鱼保种的主要问题是要特别防止近亲繁殖。  相似文献   

20.
采用6种等蛋白质(34.4%)、等能量(16.10MJ/kg)试验日粮,研究了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的养殖效果与血糖代谢变化。结果表明,56d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鱼均无死亡;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40%—100%日粮组鱼的摄食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均高于小麦次粉组鱼,当蔗糖糖蜜100%替代小麦次粉时,其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益蛋白效益比均显著性上升(P<0.05)。各试验组鱼鱼体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和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结构正常。蔗糖糖蜜组鱼血浆中血糖、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小麦次粉组鱼(P<0.05)。本试验结果认为,蔗糖糖蜜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可以完全替代小麦次粉,蔗糖糖蜜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具有较好的生长效益、节约日粮蛋白质效益和适口性,其主要原因与摄食蔗糖糖蜜后尼罗系罗非鱼幼鱼产生的较长时间高血糖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