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健  吴彬  王斐  彭淇  陈斌  李晓 《海洋与湖沼》2014,45(5):1051-1057
本实验研究了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大豆粕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替代磷酸二氢钙的养殖效果。实验设计了共7组实验组日粮,其中实验组1日粮主要蛋白原料为鱼粉;其它6个实验组日粮以大豆粕为主要蛋白原料,植酸酶添加量为日粮的0.1%(酶活性为2000U/g),日粮中分别添加2.5%、2.0%、1.5%、1.0%、0.5%和0%的磷酸二氢钙。每组日粮设计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1.9±0.1)g],随机饲养于室内水泥池网箱中,实验期为60d。实验结果表明,7个实验组鱼存活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鱼粉日粮组鱼的生长效果与饲料效益、全鱼、鳞片、骨钙、磷含量和粪便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大豆粕组鱼(P0.05);实验组2、3、4鱼的特定生长率、脏体指数、肠脂指数、肥满度、鱼体近似值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2、3、4鱼的全鱼、鳞片和鱼骨钙、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5、6、7鱼(P0.05)。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大豆粕为主植物蛋白原料的吉富罗非鱼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增加日粮中的有效磷,减少日粮中40%左右的磷酸二氢钙添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6种等蛋白质(34.4%)、等能量(16.10MJ/kg)试验日粮,研究了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的养殖效果与血糖代谢变化。结果表明,56d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鱼均无死亡;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40%—100%日粮组鱼的摄食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均高于小麦次粉组鱼,当蔗糖糖蜜100%替代小麦次粉时,其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益蛋白效益比均显著性上升(P<0.05)。各试验组鱼鱼体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和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结构正常。蔗糖糖蜜组鱼血浆中血糖、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小麦次粉组鱼(P<0.05)。本试验结果认为,蔗糖糖蜜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可以完全替代小麦次粉,蔗糖糖蜜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具有较好的生长效益、节约日粮蛋白质效益和适口性,其主要原因与摄食蔗糖糖蜜后尼罗系罗非鱼幼鱼产生的较长时间高血糖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3.
覃志彪  彭淇  吴彬  王斐  冯健 《海洋与湖沼》2013,44(6):1636-1641
本实验模拟池塘养殖环境, 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实用日粮中添加蔗糖糖蜜的养殖效果以及对水质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了6种等氮(34.8%)、等能量(16.4MJ/kg)的试验日粮, 对照组日粮为20%小麦次粉, 试验组1—5按20%—100%比例添加蔗糖糖蜜替代日粮中小麦次粉。试验结果表明, 实验结束时(56d), 各实验组鱼成活率为100%, 当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80%次粉及以下时, 其摄食量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鱼无显著性差异, 但当日粮中蔗糖糖蜜完全替代次粉时, 这两种指标显著下降(P<0.05)。当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40%次粉以下时, 试验组鱼饲料效率、鱼体近似成分、肝体指数与主要水质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认为, 在池塘养殖环境下,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可以替代40%及以下的次粉, 即蔗糖糖蜜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量不宜高于8%。  相似文献   

4.
吴彬  彭淇  陈斌  孙晓锋  冯健 《海洋与湖沼》2013,44(4):1050-1055
采用含有25%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蔗糖糖蜜、糊精、小麦淀粉等不同糖源的6组等氮、等能量半纯合实验日粮, 研究了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 葡萄糖组、麦芽糖组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鱼体总能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肝脏脂肪、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鱼血糖浓度与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组和麦芽糖组鱼肝组织中己糖激酶(HK)显著高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本实验结果认为, 日粮中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的差异主要与调控鱼体内糖代谢的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对不同糖源的糖分子结构不同活性有关, 与糖的分子大小无关。在罗非鱼稚鱼饲料中添加蔗糖糖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林祥日 《海洋与湖沼》2022,53(1):141-149
为比较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和肌肉营养特性,实验利用两种鱼的不同体色将其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管理下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分析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生长在前60 d无差异,60 d后星洲红鱼的体长、体质量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均大于奥尼罗非鱼,且差异显著(P<0.05)。据此得到了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的体长(L)、体质量(W)生长与养殖天数(d)的回归方程。星洲红鱼含肉率高于奥尼罗非鱼9.65%(P<0.05),肌肉水分高于奥尼罗非鱼,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低于奥尼罗非鱼,其中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不显著。两种罗非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全面,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除精氨酸含量有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异但不显著。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肌肉EAA/TAA、EAA/NEAA、DAA/TAA和EAAI分别为41.04%和40.95%,70.00%和69.34%,40.71%和39.08%,67.46%和67.08%,差异不显著。星洲红鱼、奥尼罗非鱼肌肉∑SFA和∑UFA分别为28.03%和28.60%,63.87%和61.38%,各脂肪酸含量除C14:0和C18:2外,其他含量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生长快、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是优质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其中星洲红鱼含肉率高,生长快,养殖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虾肤诱食剂改善南美白对虾植物蛋白日粮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健  王明鹏 《海洋科学》2004,28(4):48-51
用900尾平均体质量为0.106 g/尾±0.012 g/尾的南美白对虾(Peneausvannamei)进行虾肽改善植物蛋白日粮试验,结果表明:(1)大豆粕、杂粕组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2)大豆粕、鱼粉组南美白对虾相对生长率、饲料系数、虾体组成相似,杂粕组最差,且与大豆粕、鱼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南美白对虾日粮中虾肽作为营养性诱食剂可显著改善植物蛋白的适口性,提高南美白对虾对大豆蛋白的的消化吸收功能,达到与鱼粉组相同的养殖效果,从而明显降低南美白对虾日粮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鱼溶浆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幼鱼的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以(23.72±0.09)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添加60%白鱼粉为对照组(DF),用30%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饲料中30%的白鱼粉,并添加0、2.5%、5%、7.5%和10%的鱼溶浆粉(分别命名为D0、D2.5、D5、D7.5和D10),配制了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表明:添加5%以上鱼溶浆粉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脏体比与DF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鱼溶浆粉组的全鱼粗蛋白均显著高于DF组及D0组(P0.05),其它体成分及背肌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鱼溶浆粉对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添加鱼溶浆粉可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5%以上鱼溶浆粉,肠道皱襞数目与DF组无显著差异(P0.05),D0组皱襞高度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肌层厚度受不同饲料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5%以上的鱼溶浆粉能达到与30%的鱼粉相同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粗蛋白28%,豆粕18%)的基础上,用菜粕、棉粕按1∶2的比例等量替代豆粕(6%、12%、18%)作为蛋白源配制成三种等能等氮的无鱼粉饲料,在室内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平均体重为(4.22±0.09)g]8周。结果表明,菜粕、棉粕替代不同水平豆粕对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机体免疫力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菜粕、棉粕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体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以无豆粕组影响最大。鱼体肝脂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R)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豆粕组血清GPT、GOT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SOD、LZ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配方中棉粕和菜粕的总量超过52%对罗非鱼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蛋白水平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免疫功能和抗无乳链球菌能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以及成活率不产生显著影响,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伴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35%(D35)饲料组奥尼罗非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饲料组,然而奥尼罗非鱼肝脏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并不受饲料蛋白水平的影响。无乳链球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在攻毒后24h和48h后的累积死亡率是不存在显著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24.8%(D25)蛋白水平饲料能够满足奥尼罗非鱼正常生长、以及维持机体正常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初始体重(24.90±0.06)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饲料利用、抗氧化力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对照组(Diet1)含有34%的鱼粉和6%的进口鸡肉粉,分别用4%(Diet2)、8%(Diet3)和12%(Diet4)的鸡肉粉等量替代基础配方中的鱼粉,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池塘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52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表明,各处理组间卵形鲳鲹存活率(SR)、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肥满度(CF)和肝体比(HS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的上升,FCR呈上升趋势。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及钙磷含量在各处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iet1处理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Diet3和Diet4处理组(P0.05),Diet2处理组谷草转氨酶活性(GOT)显著高于Diet1处理组(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对各处理组前肠、中肠和后肠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Diet4处理组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Diet1处理组(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鱼粉添加量可以降低至22%,鸡肉粉添加量可以增加至18%而不影响卵形鲳鲹的生长和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11.
王斐  彭淇  吴彬  谭亦珍  杨芳  冯健 《海洋与湖沼》2014,45(4):879-885
采用传统养殖试验方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叶黄素与角黄素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体色的影响。实验设计了11组等蛋白质(42.6%)、等能量(18.5MJ/kg)的实用试验日粮,在试验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100、200mg/kg叶黄素和25、50、100mg/kg叶黄素与25、50mg/kg角黄素,对照组为野生瓦氏黄颡鱼。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60d),试验3、8、9日粮组(添加50mg/kg叶黄素、50mg/kg叶黄素+25mg/kg角黄素、50mg/kg叶黄素+25mg/kg角黄素)鱼体体色与对照组鱼(野生瓦氏黄颡鱼)体色相似,试验3、8、9组鱼皮肤中叶黄素含量与对照组鱼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认为,在日粮中添加叶黄素对瓦氏黄颡鱼的着色效果明显较角黄素好,是养殖瓦氏黄颡鱼饲料的适宜添加色素。在瓦氏黄颡鱼的饲料中叶黄素的建议添加量为50mg/kg。  相似文献   

12.
以初重(0.22±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式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使用复合植物蛋白源(双低菜粕∶大米蛋白粉∶玉米蛋白粉=5∶3∶2)替代凡纳滨对虾实用饲料中的鱼粉(占饲料百分比为22%)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设计了6组等蛋白质(37.96±0.39)%、等脂肪(7.39±0.57)%的实验饲料,分别是0%、20%、40%、60%、80%和100%鱼粉蛋白替代组(用D0、D20、D40、D60、D80和D100表示)。结果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D0组相比,鱼粉蛋白替代水平从20%上升到80%未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当替代水平上升到100%时,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同样,各替代蛋白组中只有D100组的饲料系数高于D0组。各替代蛋白组的蛋白质效率均与D0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的体组成在各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由此可见,在本实验条件下,利用该复合植物蛋白源可以最高替代80%的饲料鱼粉蛋白,而不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红罗非鱼(red tilapia)稚鱼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3%、4%、5%的豆油-鱼油混合物,根据油脂添加量的不同,将试验鱼分为5组,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其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4%组红罗非鱼末均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0%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2%、3%、4%组(P0.05);各组试验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和饲料有较大的相关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各组鱼体肌肉与各组饲料中的PUFA和HUFA相对含量均迅速提升;红罗非鱼肌肉组织和饲料中脂肪酸组成亦存在差异性;各组鱼体肌肉组织中的SFA、n-3PUFA(0%组除外)及HUFA相对含量高于相应饲料中同类脂肪酸,而MUFA、PUFA则低于饲料;各组肌肉n-3/n-6高于相应饲料(0%组除外);C18:2n6相对含量以5%组最高(24.24%),C18:3n3相对含量0%、2%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C20:4n6以4%组(0.81%)最高;5%组鱼体肌肉C20:5n3(3.04%)及C22:6n3(14.90%)相对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各项生长指标,3%、4%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在大菱鲆饲料中替代部分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肌肉质地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以含鱼粉60%的处理组为对照饲料(FM),以小麦粉、豆粕等作为植物蛋白与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复合分别替代其中40%、50%和60%鱼粉,设置了40I、50I和60I3个试验组。选用初始体质量(8.63±0.03)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分别用上述4种饲料饲养8周。试验表明:与鱼粉组相比,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50I和60I鱼粉替代处理组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M组和40I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大菱鲆幼鱼水分、粗蛋白、脂肪和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干物质和蛋白的消化率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以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和植物蛋白复合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与植物蛋白复合后可替代大菱鲆幼鱼饲料中40%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摄食、存活和体组成,并能保持其肉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刺参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刺参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鱼粉,调节饲料中蛋白水平,测定不同蛋白水平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刺参对不同食物组分的吸收效率。实验分6个饲料处理组,鱼粉添加量分别为0(A组)、2%(B组)、5%(C组)、10%(D组)、15%(E组)和20%(F组)。实验过程中,分别于初始时间、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第八周和第十二周采集刺参样品,测定刺参的特定生长率、稳定同位素13 C/12 C、15 N/14 N值和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D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且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F组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D组鱼粉对刺参的食物贡献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消化酶活性方面,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为C组最高,且在饲养过程中,蛋白酶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淀粉酶活性则是先下降后上升。从刺参生长、鱼粉食物贡献率和消化酶活性综合考虑,鱼粉添加量在5%~10%最利于刺参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初始体重(1.57±0.0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在对虾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25%、0.5%、1%、2%和3%的包膜丁酸钠作为6种实验饲料,进行投喂,养殖实验进行42d。研究表明,包膜丁酸钠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各包膜丁酸钠添加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和3%添加组对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2%和3%添加组对虾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1%、2%和3%添加组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0.5%添加组SOD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1%、2%和3%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0.25%添加组对虾血清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添加组(P0.05),与1%、2%和3%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1%添加组对虾血清中溶菌酶(LSZ)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余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上述结果,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包膜丁酸钠可以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饲料中包膜丁酸钠的适宜添加量为2.08%。  相似文献   

17.
强俊  杨弘  马昕羽  王辉  徐跑  何杰  朱志祥 《海洋与湖沼》2015,46(5):1166-1174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SM),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亚硝酸盐(0.02—2.8mg/L)和养殖密度(1—5尾/10L)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MDA含量,SOD与CAT活力)的联合影响。整个实验周期持续35d。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密度的一次效应和密度的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特定生长率随着亚硝酸盐或密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亚硝酸盐浓度和养殖密度分别为1.65mg/L和3.28尾/10L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同时较高。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的一次效应对MDA含量和两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次效应对两种酶活力的表达有极显著影响(P0.01);亚硝酸盐与密度对SOD和CAT活力有互作效应,高浓度亚硝酸盐与高密度环境会抑制SOD和CAT活力的表达,增加肝脏MDA含量。因子与响应值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384、0.9004、0.9520和0.9650(P0.01),可用于响应值预测;亚硝酸盐含量比养殖密度对养殖鱼的生长影响更为明显。建议在罗非鱼集约化养殖中,保持溶氧充足,降低氧化胁迫,提高罗非鱼的生长与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18.
以初始体重为48.23±1.25 g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试验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胜肽和益生菌对大黄鱼生长性能、体组成的影响.添加胜肽试验组所用饲料为添加500mg/kg胜肽产品配制成软颗粒饲料;添加胜肽-益生菌试验组所用饲料为添加500mg/kg胜肽产品和500mg/kg益生菌产品配置成的软颗粒饲料;对照组所用饲料为未添加胜肽和益生菌产品而以相同配方配制成的软颗粒饲料.整个养殖试验的周期为12周,并于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胜肽和胜肽-益生菌均显著提高大黄鱼的终末体质重(FW)、特定生长率(SGR)、鱼体增重率(WGR)、饲料效率(FE)和粗脂肪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胜肽对大黄鱼水分、粗蛋白、灰分、肝脏指数(HSI)、内脏指数(VSI)和肥满度(CF)的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胜肽-益生菌饲料组VSI显著高于添加胜肽饲料组和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Cornell方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1)g的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试验周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除日粮蛋白质33%组鱼成活率明显下降外(P<0.05),其它试验日粮中3种常量营养物质含量对重口裂腹鱼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45%时,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上升而明显增加;当日粮蛋白质水平在33%—36%时,重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除12%日粮脂肪组试验鱼外,9%日粮脂肪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其它脂肪水平日粮组(P<0.05),但当日粮中脂肪含量≥15%后,重口裂腹鱼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日粮中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重口裂腹鱼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为33%时,鱼体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表明,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3种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5%、9%和≤30%。日粮总能为19.0MJ/kg,蛋白质能量比(P/E)为23mg/J。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试验对象,设计两种饲料:鱼粉组和无鱼粉组,在池塘网箱中投喂70 d,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肝胰脏转录组表达的差异。同鱼粉组相比,无鱼粉组黄颡鱼特定生长率下降了30.25%(P0.05),饲料系数显著增加了83.94%(P0.05),全鱼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增加(P0.05)。肝胰脏转录组结果显示,总计有12 020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有5 020个、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有7 000个。同鱼粉组相比,无鱼粉组分别有1 013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2749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将组间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 Term、KEGG pathway分类,结果显示:无鱼粉组的肝胰脏细胞组成、细胞生物过程、细胞分子功能等绝大多数基因差异表达下调,提示肝胰脏的细胞组织结构和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KEGG通路富集到15个显著差异代谢通路。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鱼粉可能含有某些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以神经分泌、激素调控、代谢信号通路等为作用靶点,通过对这些代谢信号通路的调节,对鱼的整体生理代谢强度、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健康状态等产生明显积极促进影响。缺乏这些物质则会造成黄颡鱼生长性能下降、部分器官组织细胞(肝细胞、神经轴突)受到损伤、鱼体抗应激能力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