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海洋渔业发展现况和问题 海洋渔业是我省第一大海洋产业,但自20世纪60年代始因无限制,高强度捕捞,以大、小黄鱼、曼氐无针乌贼、带鱼为主体的四大经济鱼类资源至70年代中期先后衰退。到80年代末,渔汛消失,出现了渔业资源从原始结构型向次生类型演化的重大转变。90年代后因采取了伏季休渔期措施,保护了幼带鱼,使带鱼资源数量增加,但群体显现了低龄化和鱼体小型化趋势,其生物学特征也显示种群衰退现象,而大、小黄鱼和无针乌贼资源仍未有恢复迹象。  相似文献   

2.
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生态因子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的变化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成活率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生存盐度为11.73~31.43,适宜盐度为19.61~26.18;生存水温为14~30℃,适宜水温为22~28℃;生存pH值为6.0~9.5,适宜pH值为7.5~8.5。说明环境因子变化对幼体存活有较大影响。乌贼幼体对渐变的适应性强,幼体成活率渐变大于突变,但温、盐度的耐受值宽度并未增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的变化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成活率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生存盐度为11.73~31.43,适宜盐度为19.61~26.18;生存水温为14~30℃,适宜水温为22~28℃;生存pH值为6.0~9.5,适宜pH值为7.5~8.5。说明环境因子变化对幼体存活有较大影响。乌贼幼体对渐变的适应性强,幼体成活率渐变大于突变,但温、盐度的耐受值宽度并未增大。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渔业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海洋渔业迅速为我们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却遭到了掠夺性地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陷入了日益枯竭的境地。通过分析后认为由于海洋渔业资源产权不明晰, 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所以人们在对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时会产生负的外部性和使用者之间的博弈行为,这成为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海洋渔业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海洋渔业迅速为我们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却遭到了掠夺性地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陷入了日益枯竭的境地。通过分析后认为由于海洋渔业资源产权不明晰,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所以人们在对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时会产生负的外部性和使用者之间的博弈行为,这成为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海洋渔业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地悲剧的困境使其面临强烈的搭便车诱惑,导致资源过度利用甚至枯竭。如何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维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介绍了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在对基于政府集权、权利、社区以及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洋渔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且阐述了其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栖息地角度解析东海带鱼种群变动的原因,揭示东海带鱼资源变动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通过综述我国60多年的东海带鱼研究成果,从栖息地选择、种群数量年间波动、生物学变化等角度阐述东海带鱼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表现。【结果与结论】揭示东海带鱼“衰而不竭”除了与带鱼偏r-选择型的生活史特征和摄饵可塑性强的习性有关外,还与其较强的栖息地环境适应性有关,其中温度、盐度和饵料对带鱼的影响较明显。现阶段应重点从海流(温度、盐度)和关键饵料生物历史变化等角度揭示东海带鱼资源变动的原因,为东海带鱼资源保护和生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洋渔业资源均衡表现了从习俗到制度化的方式转换。传统国家的间接治理,形成了依赖习俗的自治方式均衡海洋渔业资源。现代国家经过海洋社会的基层渗透,建立起与涉海人群的直接关联,以制度方式均衡海洋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渔业捕捞强度数据是开展捕捞限额管理的前提与关键,也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挖掘海洋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为出发点,选用2018年2、4、9和11月典型季节的中国籍6364艘渔船1.8亿条高时空粒度AIS数据.运用专家知识经验、空间统计及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广西南岸北部湾渔场、广东沿岸和环海南...  相似文献   

10.
在海洋渔业区域减少和资源退化压力下,利用滨海和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安置转产转业渔民和调整海洋渔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海洋休闲渔业资源的类型,以及广西海洋休闲渔业的优势,并对广西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的思路及其模式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析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头足和胴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鸢乌贼头足、胴体粗蛋白质量分数(干基)分别为90.76%、90.58%,杜氏枪乌贼头足、胴体粗蛋白质量分数低于鸢乌贼。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为杜氏枪乌贼胴体41.40%杜氏枪乌贼头足38.91%鸢乌贼头足32.25%鸢乌贼胴体38.04%。鸢乌贼头足、胴体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85、76;杜氏枪乌贼头足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AAS为98,胴体的AAS值大于100。鸢乌贼头足、胴体分别检测出12种和11种不饱和脂肪酸,杜氏枪乌贼头足、胴体各检测出13种,两种乌贼的头足和胴体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均高于65%。与其他鱿鱼相比较,鸢乌贼的DHA含量较高。鸢乌贼富含Mg、Zn,杜氏枪乌贼则富含Ca、Cu、Mn。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海洋渔业的应用 ,基于 GIS理论、方法重点探讨了 GIS在海洋渔业中的时空动态、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 :(1)针对海洋渔业时空动态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构造了适合于多维时空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的概念模型--基于特征的时空层次模型 ,并设计了在现有数据库系统中实现的路线 ,从而构建了基于 client/server结构的海洋渔业数据仓库平台。在构建的数据仓库平台上 ,从11年的 40多万个数据中寻找东海渔场的分布模式及其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对东海鱼类资源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分析表明 ,东海区渔场分布呈团状和条带状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3.
太康县高朗乡王庄村村民周新民老汉,从1996年以来,因宅基地和其他一些问题经常赴省、市、县上访,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户.但最近周新民的行为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再早出晚归上访了,而是专心致志地养起了羊,成了名副其实的养殖户.周新民老汉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4.
椒江,台州市的主城区,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因土地资源的先天不足和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特别是土地供应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当前,全区上下在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道命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变观念,通过"海陆空"并进的内部挖潜的方式,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2年2月—2013年5月间在南沙群岛、中西沙群岛和东沙岛海域12个航次采集的3 245尾鸢乌贼样本,测量了胴长、腕长等12项形态参数,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南海鸢乌贼群体进行形态差异分析与判别。结果显示:南海3个海域均分布胴背有或无卵形光斑的鸢乌贼;3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属于种内差异,各群体间在TCL(触腕穗长)/ML(胴长)、FL(鳍长)/ML、HW(头宽)/ML和MW(胴宽)/ML均数差异极显著;前6个主成分形态特征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0.1%、9.6%、9.2%、8.6%、8.2%、7.4%,合计73.1%;3个地理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所建立的鸢乌贼地理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为61.7~78.1%,综合判别率为65.6%。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可划分为东沙、中西沙及南沙3个地理群体。  相似文献   

16.
东海中部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8月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东海中部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调查捕获鱼类88种,其中暖水种59种,占67.0%;暖温种29种,占33.0%。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值大于500的优势种鱼类共有5种,分别为带鱼、刺鲳、小黄鱼、六斑刺鲀和鳄齿鱼;种类丰富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10~2.31,平均为0.88;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01~1.86,平均为0.87;种类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01~0.92,平均为0.41;东海中部夏季鱼类多样性指数与往年相比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的触腕和腕足钓捕断裂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鱿鱼的腕足断裂强度是影响鱿钓脱钩率的重要因素。通过现场实测,分析了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的腕足断裂强度对手钓作业脱钩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鸢乌贼的每根触腕仅能承受的拉力相当于体重的0.7倍,因此,钓捕过程中,因触腕断裂造成的脱钩率接近100%;而另外的第I-IV腕足的断裂强度分别是其体重的2.30、2.05、2.06和1.87倍;5对腕足整体的平均脱钩率接近10%。  相似文献   

18.
根据以往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和二轮区划等成果与近年来的储量表对比分析,我省有相当一部分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具有找矿潜力.提出了"十五"期间江苏可重点勘查的矿种与地区布局.建议找矿工作按不同区域、不同成矿条件以及优势资源分布情况,安排九大重点找矿区.对"十五"期间江苏的找矿工作提出了6条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合涧镇是林州市人口和资源大镇,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石英石、钾长石、白云石、花岩石等矿产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开采便利,国土资源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于2006年6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了作为市局派出机构的合涧国土资源所.机构理顺之后,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北京"两会"期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在百忙中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辽宁省地质找矿.李克强在"人大"分组讨论辽宁组会上,特意向辽宁省省长陈政高细细询问了辽宁省本溪大台沟发现10亿吨超大型铁矿的资源储量、品位及矿藏深度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