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精密脉冲测距系统测定时间间隔的不完全同步计数测时法。初步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简单的软硬件环境中提高测距分辨率数百倍,仪器测距精度可望达到若干厘米。文章还就系统软硬件设计的要点作了简要说明,并指出这种测时法也可用于重复周期不由系统本身决定的外部方波序列脉宽的相对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精密工程测量中,为实现测量机器人的精密测距首先要测定其测距加常数,通过四段法与工业测量系统比较法对TS30的加常数进行了测定,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业测量系统比较法测定加常数的方法且达到了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MS50全站扫描仪的各项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软硬件配置,分析了MS50应用的各项先进技术及其原理。通过多测回多目标法对MS50的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差进行了检定,结果表明测角精度符合标称值;通过六段解析法对仪器的测距加常数和测距中误差进行了检定,结果表明测距加常数和测距中误差均符合标称值。利用MS50在3个测站点对8个相同目标分别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坐标与基准坐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S50的扫描精度符合标称值。  相似文献   

4.
1995-GPS     
1995-GPS谢世杰一、卫星概况1.GPS系统1973年,美国国防部(DoD)将海军的TIMATION计划和空军的721B计划合并为NAVSAR/GPS系统(意即“测时测距/全球定位系统”),开始执行GPS计划。五年后,即1978年2月22日发射第一个实验卫星。11年后,即1989年2月14日发射第一个工...  相似文献   

5.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测距的基础是测时,而定轨和定位的前提是各观测量的时间同步,因此,时间同步技术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基础之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时间同步技术包括卫星与地面(星-地)和地面站间(地-地)的时间同步。在本文中,根据伪距与激光测距法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详细推导了地心惯性系中伪距与激光测距法时间比对的基本计算模型,为实现星地之间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精密工程测量中全站仪测距加常数的两种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分析目前各种测距加常数测定方法的不足,指出精密工程测量中可利用两点法及比对法进行全站仪测距加常数的测定,通过公式推导对测定精度进行估算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提高野外测时精度是实用天文测量中的主要问题。唯有从改良测量方法和仪器着手才可能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在经差测定的历史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是应用时钟搬运法,时钟搬运法在经度测量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由于电讯事业的发展,此法为有线电进而无线电法取而代之,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里程,经差的测定因而起了划时代的改变,直到现在仍沿用无线电法,而精度的提高则借助于测时方法和仪器的改良。野外经差测定由于流动性很大,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如气温气压和湿度的影响,致使天文表的表速每每发生不规则的难于掌握的变化,因而经差的测定不得不受到一些限制。  相似文献   

8.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测距的基础是测时,定轨和定位的前提是各观测量的时间同步,因此,时间同步技术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基础之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时间同步技术包括卫星与地面(星-地)和地面站间(地-地)的时间同步。在本文中,根据卫星共视法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分别从数学角度和几何角度详细推导了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卫星共视法时间比对的基本计算模型,从而为实现站间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靳薇 《北京测绘》2012,(5):51-52,66
精密工程测量中,高精度全站仪配合棱镜要实现精密测距首先要精确测定加常数误差。野外常用的加常数测定六段法不适合近距离范围,本文针对TDA5005全站仪及精密角偶棱镜CCR1.5″的加常数测定,提出四段法和MetroIn工业测量系统比较法。实验结果指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测定加常数,可靠性好,精度高,过程简单,容易实施。  相似文献   

10.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测距的基础是测时,而定轨和定位的前提是各观测量的时间同步,因此,时间同步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的关键。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时间同步技术包括卫星与地面(星-地)和地面站间(地-地)的时间同步,主要时间同步方法有用于星-地时间同步的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法(TWSTFT)、倒定位法等,以及用于地-地时间同步的TWSTFT、卫星共视法、搬运钟法等。本文重点介绍TWSTFT和卫星共视法进行时间同步的基本原理、精度分析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钟差预报。  相似文献   

11.
罗文 《全球定位系统》2021,46(3):116-122
针对卫星导航信号波形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可移植性问题,在系统中引入Modem硬件抽象层(MHAL)后,实现了不同计算单元上组件间管理的统一性和通信的标准化. 为了便于测试MHAL的标准符合性[1],防止不同研制单位研制出互相不兼容的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通信设备,现以某卫星导航接收机为例说明具体硬件平台的MHAL测试方法,设计了一组测试用例集. 通过采用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中间件TAO (The ACE ORB)和软件功能动态配置法,该测试用例集可屏蔽被测设备之间的差异,提高测试用例的通用性、兼容性、测试效率. 用户只需在PC端一键操作即可完成自动化测试. 结果表明:该测试用例集可以验证MHAL实现数据传输的能力、满足SCA标准的符合性程度和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遥感影像快速几何处理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军事侦察等领域。针对目前多数商业软件所依赖的硬件平台成本昂贵、软件开发过程复杂等问题,面向通用硬件平台,提出一种大区域无人机影像数据的快速几何处理方法。对制约处理效率的各关键算法进行优化和改造,实现大区域无人机影像数据的快速几何处理;在影像连接点匹配、正射纠正和影像镶嵌的处理过程中,均应用基于多核CPU并行处理技术,提高整体处理效率。多组无人机影像数据处理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处理效率,对硬件平台要求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闻洪峰  和会 《测绘科学》2011,36(1):167-169
在利用多站GPS数据建立电离层延迟模型时,将卫星硬件延迟和接收机硬件延迟作为整体参数求解并剔除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因此将二者分离是十分必要,笔者给出了最优信息扩散估计与广义逆结合分离硬件延迟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嵌入式操作系统板级支持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在应用软件与板级支持包(BSP)之间加一层库函数,同时使用链表来组织管理板支持包涵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应用程序与板级支持包函数间的通信问题并减少了板级支持包函数的维护复杂度,为嵌入式系统板级支持包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信号捕获的相关层实现在整个接收机的硬件资源中占据了重要的比重.为了能够降低量化损耗和减少相关层所需的硬件资源,论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相关算法.相比传统实现方法,论文所提算法能够将加法树所需硬件资源降低1/2,同时量化损耗减少约0.3 dB.该算法对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低成本和低功耗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多种配置的计算机上对全球多地区多级别的三维地形进行漫游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11个硬件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主要硬件因素为CPU主频、二级缓存和内存,其中,二级缓存对可视化系统运行速率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3D city models, which are important items of content on the virtual globe, are characterized by complicated structures and large amounts of data. These factors make the visualization of 3D city models highly dependent upon the performance of computer hardware. Thus, achieving the efficient rendering of 3D city models using different hardware performance levels represent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currently facing researche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time-critical adaptive visualization method that first estimates the possible rendering time for each model according to the data structure of the model in addition to the CPU/GPU performance of the computer. It then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rendering level for each model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n estimation of the rendering time to ensure that the final scene can be completed within a given time.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flexibility of this method, it is applied using different compu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visualization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not only can adapt to compute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erformances but also demonstrates an obvious improvement in the time estimation precision, visual effects, and optimization speed relative to existing adaptive visualiz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组合低成本的GPS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来获得高精度姿态、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方法。文中介绍了GPS/IMU组合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给出了实验结果。该组合系统将来安装于炮兵测地车后,不仅可以提高测地的精度,而且在采样率、可靠性等方面比单独采用GPS定位的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GIS二维地图缓存生成过程中,一般用普通的PC机来生成地图缓存.普通PC机的内存一般不大于8 G,CPU主频一般不大于2.2 GHz,且核数不大于8核,硬盘一般为机械硬盘,容量不大于2 T.受限于硬件性能的瓶颈,切图效率较低,不能够分析出上述各硬件因素中制约二维地图缓存性能的关键性因素.相比之下,超算环境有着丰富的资源,可将上述任一资源延伸到极致,因此,本文借助超算环境,研究分别增大内存、CPU主频、硬盘空间等因素后对地图缓存效率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在郑州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专门进行了比较测试.郑州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拥有两种类型的CPU,每个主机拥有128 G内存,CPU分为普通CPU和KNL CPU,分别拥有32核和64核,所有主机共享802 T的磁盘阵列,可以认为对于二维地图缓存来说硬件资源是无限的.本文利用郑州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理想环境分析出了在内存和CPU等因素都不受限的情况下,影响二维地图缓存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BOC调制方式提升了导航信号的性能和频谱资源利用率,但是自相关函数的多峰特性使信号接收面临新的问题。本文研究高阶BOC调制方式及其无模糊跟踪技术,主要分析了Bump-Jump算法、BPSK-like算法、SCPC算法和双环路算法,比较不同跟踪技术的硬件复杂度、计算复杂度、跟踪精度和跟踪稳定性,结果可为接收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