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硬壳层对低路堤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将软土地基上的道路系统模拟成路面-路基-硬壳层-软土地基4层结构。假设路面、路基、硬壳层都为单相弹性土体,而软土地基采用饱和多孔介质模拟,通过积分变换法对模型进行推导求解,分别建立了路面、路基、硬壳层和软土地基的动力刚度矩阵,并考虑路表车辆荷载条件、层间连续条件和饱和软基表面透水条件,最终集成了道路结构的整体动力刚度矩阵,获得了车辆荷载作用下低路堤软土地基的动力响应解答。在该基础上,利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方法对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求解,详细分析了硬壳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对动应力扩散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地基表面的动力响应对硬壳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十分敏感,硬壳层的存在大大地减弱了软基顶面的竖向动应力,并且增大了竖向动应力的分布范围,可见硬壳层对交通荷载引起的动力响应有明显的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基拓宽的沉降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速公路拓宽建设中新老路基特别是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与力学性质的差异将引起严重的路面开裂,因而控制其差异沉降、防止拼接处路面开裂成为扩建工程软基处理中的技术关键。针对采用薄壁管桩和粉喷桩处理的软基路段,选取具有典型地质条件及较高填方的断面,通过埋设地面沉降板,对拓宽路基及新老路堤结合部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沉降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拓宽路基的累计沉降及差异沉降均很小,后期沉降速率小于控制标准,为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评价提供了依据;薄壁管桩用于处理埋深大、层厚大的拓宽软基及粉喷桩用于处理埋深浅、层厚较小的拓宽软基具有各自的适用性,拓宽后的新老路基已形成整体性强的复合地基,达到了路基拓宽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路堤荷载作用下软基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路基断面几何参数对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基于弹性Biot三维固结有限元程序PDSS,就路基顶面宽度、路基高度及边坡坡比等断面几何参数对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进行较深入的模拟分析,重点探讨现行各类铁路、公路路基宽度下软基沉降变形的模式。宽窄路堤荷载作用下软基的沉降模式不同,宽路堤软土路基沉降盆表现为“W”形状,而窄路堤软土路基的沉降盆表现为“V”形状。  相似文献   

4.
土工布加筋垫层对路基变形和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翁升  马时冬 《岩土力学》2001,22(1):42-46
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下的深厚软基,采用以塑料板排水为主,配合机织土工布加筋砂垫层进行了软基处理,在对有加筋砂势层和无加筋砂势层的软基变形性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评价了加筋砂垫层的作用及效果,还通过计算,分析了机织土工布的预 应变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说明施工加筋砂垫层时,对加筋材料旗加预应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福厦线粉喷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结合福建省第一条省内高速铁路福厦线的设计,通过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粉喷桩处治深厚层 软基的变形特性,并就施工参数、路基参数等对软基沉降的影响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其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柳静安 《湖南地质》2001,20(2):114-118
沅江地区的软土,可分为软粉砂质粘土、灰色粘土、淤泥质粘性土、淤泥4个主要类型,其工程地质特性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压缩系数大,流变性比较显著,承载力标准值较低。工程建设应重视上部结构层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利用地表硬壳层作为天然浅基或者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地基地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路堤下河滩相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秦文  王晓谋  王会芳 《岩土力学》2006,27(12):2265-2268
通过对河南焦作至巩义黄河公路大桥连接线工程持续两年多的观测,获得了有关数据两万多个。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引入路堤断面中点和两侧坡脚地基表面3点沉降的方差这一统计学指标,详细分析了地质结构,填筑速率、填筑高度以及硬壳层等因素对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加深软基不均匀沉降规律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波  石名磊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7,28(Z1):839-843
低路堤可以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浅层固化处置是低路堤软基处理科学、经济的方法。采用现场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CPTU)对长江河漫滩相典型非均质性天然沉积软土层进行原位试验。应用二维有限差分方法对平面应变条件路堤荷载作用下有无浅层固化层的软土地基固结排水与沉降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应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对路面车辆重载作用下有无浅层固化层的路基及基底变形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地基浅层固化层的设置改变了地基应力场的分布,通过应力扩散作用减小地基土体的附加应力,进而减小了地基土体的沉降量。基底固化层通过增强路基基底的刚度来增强路基的整体刚度,减小路基的变形,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海滩地区软土路基瞬时沉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先超  汪稔  朱长歧 《岩土力学》2005,26(7):1095-1098
软基瞬时沉降目前还没有很完善的计算方法,而海滩地区软土路基所处环境又较复杂,由于长期受潮汐影响,两旁一般都筑有围堰。结合厦门一滨海路基变形监测资料,对瞬时沉降进行了分析,在考虑围堰及潮汐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该类地区软基瞬时沉降的计算公式。由于该方法各计算参数都是由厦门地区软基变形实测资料而得出,故能较好地计算该地区软基瞬时沉降,而对其他类似地区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地基土指标与静力触探指标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市地基土指标与静力触探指标相关关系连云港市位于黄海之滨,第四系地层的主要成因是滨海相沉积、冲积、洪积、坡积地层。其层理构造一般是:表层为厚约1m的粘性土,即所谓“硬壳层”。第二层为淤泥和淤泥质土或淤泥夹粉、细砂透镜体等构成软土层,厚度多在6~2...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逢斌  杨平  林水仙 《岩土力学》2010,31(12):3894-3900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成层非均质土地基,选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非均质土中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工作性状的影响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成层非均质土中各土层软硬程度差异的增大,隧道开挖会在邻近承载单桩引起明显反弯点,且桩体沉降亦随之增大;位于上软下硬成层土中的承载单桩桩身正弯矩更大,且该正弯矩出现在桩身中上部的反弯点部位,而上硬下软成层土中的承载单桩下部出现更大的负弯矩;与均质土中同位置承载单桩相比,位于上软下硬成层土中承载单桩桩顶及桩端轴力均更大,而位于上硬下软成层土中承载单桩桩顶轴力则更小。不同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非均质土中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承载群桩中前桩水平位移沿桩身分布与同位置承载单桩重合,后桩挠曲程度小于承载单桩;盾构隧道施工对承载群桩内力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沿海地区深厚淤泥软土的特点和工程建设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在总结软土排水固结S-T曲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短程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厚淤泥的方法,发现深厚淤泥软土在真空负压、超载正压和动力冲击三者优化组合的作用下,主固结沉降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土体强度提高的同时地表吹填土在动力冲击作用下形成超固结的硬壳层。深厚淤泥软土加固后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地基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证明了该工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深厚淤泥软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路基疏桩补偿软土地基的协配机制, 本文提出了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概念模型, 借助Mathematica软件进一步阐明了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边载坡率和硬壳层关联机制,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软土地基临界荷载的路基疏桩协力的疏桩承载力检算方法。疏桩间距与桩长协配设计实例分析, 不仅验证了路基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基桩承载力检算方法的可行性, 并揭示了疏桩路基坡趾被动区稳定不利地貌加剧失稳的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的协力概念模型和基桩承载力检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同时阐明了超载预压方案慎用的必要性, 强调了控制路基填筑加载速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固结历史的结构性软土路基沉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晶  叶冠林  徐永福  孙德安 《岩土力学》2018,39(3):1037-1046
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结构性海相软土,给公路运营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通过研究某高速公路江苏段,提出了基于Shanghai软土本构模型,利用现有路基下软土的固结试验结果反推施工前原状土本构参数取值的方法。通过水-土耦合有限元程序模拟路基长期沉降,分析了土层结构性、渗透性、软土层厚度对路基沉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层初始结构性越强,加载阶段孔隙累积值越大,施工沉降越大;工后土体结构性变化越大,土层压缩越明显。土体渗透性影响路基沉降,渗透性越小,累积孔压越大,沉降时间越长,总沉降量与工后沉降占比越大。软土层厚度影响路基沉降发展,土层越厚,路基最终沉降越大,沉降稳定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5.
张涛  刘松玉  蔡国军 《岩土力学》2015,36(Z1):253-259
根据太湖地区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实测资料,通过现场原位取样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太湖冲湖积相软土的压缩特性,总结出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采用归一化指标得到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沉降估算公式,同时对两种常用全过程路基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冲湖积相软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相似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降差异较大,土体结构性是影响路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归一化指标分析可得到不同路基处理方式下的简单沉降估算式;常用的全过程沉降量预测方法对于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可综合分析预测结果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是软土地区高速拓宽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北方某高速拓宽工程的试验段为例,运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拓宽软土路基变形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并与路基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结论一致地反映了路堤填筑初始阶段新路基的沉降速率较大,旧路基在填筑后期才产生较明显的附加沉降变形; 路基变形在拓宽侧呈现明显的"沉降盆"效应,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是造成路基路面纵裂的主要因素; 桩端地基土呈现出较明显的侧向挤压效应,则表明采用带帽PTC桩复合地基中用于减沉时,桩端应置于具有较高承载力的有效持力层上。  相似文献   

17.
林琛 《世界地质》2007,26(2):250-253
厚层软基桥头附近桩周土体由于桥台填土外荷载作用发生变形或位移,致使桥头附近桩墩被破坏。通过对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认为,软基中桥头填土路基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不仅发生在施工期间,而且会在施工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生。采用快剪强度指标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是确定滑移带位置的有效分析方法。在软土地区进行桥头填土时应进行认真详细的勘察,以了解土层情况,并仔细验算不同工况下桥台及台前一定距离内地基的稳定性,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土体或结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土基模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数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基回弹模量作为路面设计的重要力学参数,在我国路面设计方法中选取最不利季节的土基回弹模量值作为土基的设计强度,没有考虑一年中含水量变化对土基强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土基回弹模量随季节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借鉴AASHTO设计方法中不同季节模量对路面造成的相对损伤思想,推导出等效回弹模量计算公式uf=0.95107E-5d,提出用等效土基回弹模量值代替最不利季节模量值作为土基强度设计值,不仅能够提高土基自身的抗变形能力,还可以很有效的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9.
旋喷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在各种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旋喷桩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其施工工艺的改进上,或者针对单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而对旋喷群桩的承载特性则研究不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基于MIDAS-GTS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通过改变旋喷群桩的布置方式、桩弹性模量、桩长、桩径、桩距等设计参数及桩-土接触面等参数对旋喷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基主要减小了地表至桩底深度范围内土体的竖向沉降,对桩底下方的土体沉降基本无影响;提高旋喷桩桩径及材料强度会提高复合地基承载能力;不同旋喷桩布置方式、桩-土之间是否设置Goodman接触面单元对地基承载能力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季节性冻土地区客专路基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晋芳  冯军  闫伟  李亚静 《冰川冻土》2011,33(4):851-854
鉴于哈尔滨-大连(哈大)客专路基设计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的要求,开展了路基现场试验.对路基中的温度、沉降变形及冻胀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观测.结论表啊:线路所处地区,10月下旬开始冻结,来年2月后地表附近地温过程线开始上抬;冻结层直到4月中旬才全部处于正温,最大冻深约为1.66m,应做好防治措施.经过观测,路基在经历冻融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